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分封诸侯:分赃不均的后果

项羽分封诸侯:分赃不均的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7 更新时间:2024/2/6 20:14:42

前因:

鸿门宴:跨越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于新丰鸿门执掌张灯结彩之时,盛情款待刘邦,然幕后却暗藏杀机。

公元前206年,当项羽进入关中并大封了十八路诸侯之后,天下却再次陷入了混乱的境地。这一剧变发生得如此迅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到底经历了怎样戏剧性的反转呢?

鸿门宴之后,项羽凭借着胜利者的威势庄严地步入咸阳城。在这座曾经是秦王的都城里,项羽展现出了他残暴无情的一面。

首先,项羽彻底屠杀了咸阳城,甚至将秦朝降王子婴也置于死地。

作为秦朝的象征,子婴被项羽视为必须消除的存在。更甚者,项羽还在咸阳城广泛搜索嬴氏后代,并残忍地屠杀老弱妇孺。

在灭绝嬴氏一族之后,项羽的军队开始掠夺咸阳城。与刘邦“止步不前”的态度不同,项羽先是亵渎了骊山陵即秦皇陵,接着对咸阳百姓展开了无所不搜的洗劫。这自然引起了百姓们的怨愤,但当项羽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屠杀怨民,导致大量关中无辜百姓丧生于他手中。这就是可怕的“西屠咸阳”行径,在火焰中大部分咸阳城化为灰烬。

烈火高燃,一切都化为乌有。

当抢劫完毕、掠夺尽收囊中时,项羽便打算回到故乡并自封为王。毕竟,“富贵不能离开家乡;像衣锦夜行般返乡之人又有谁会知晓呢?”然而有个儒生对项羽的做法深感不屑,认为他“戴着猴子皮冠”。一旦项羽得知此事,立刻派人将其“烹杀”。

另外,楚义帝也对此感到不满。

“先入关中者即封王”是项羽自己制定的规则,而项羽的自行封王明显无视了楚义帝的权威。然而,在此时项羽手握重兵、功勋显赫之下,他并不在乎楚义帝是否高兴。于是,他以楚义帝的名义自封为“西楚霸王”,装模作样地尊称王为楚义帝,并重新按照军功分封了十八路诸侯。随后,项羽觉得楚义帝成为阻碍,便派遣英布等人秘密暗杀了这位皇帝。分封完诸侯后,项羽解除了兵役并裁减了部队,在东归至彭城。

项羽以为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实际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项羽分封诸侯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整个国家就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而这一切的原因,源于他们对十八路诸侯的分封方式不是担心数量少,而是忧虑分配不均。

在进行分封时,项羽找来了跟随他的将相们,并郑重地说道:“过去我们为了对抗秦朝而临时进行了一些分封,有些人从赵国投效我们,所以被封为赵王;有些人则是起义与我们并肩作战,所以获得了诸侯的称号。但现在,这一切都要重新规定。”

随后,项羽根据自己的标准评估功绩多少来划分封地。如果有人功劳突出,他会给予更多的土地和权力;而那些没有太大贡献却占用宝贵位置的人,则会被剥夺。虽然众将听完后皆表示“善”,但实际上,无论怎样进行分封都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甚至可能引发反对。

举例来说,在当年的规定中,根据先入关中之人应该将其封为关中王。然而,项羽巧立名目,将偏远的巴蜀之地分给了刘邦,并将秦国的关中地区分成了三块,分封给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以此来制约刘邦。听闻此事后,刘邦感到不满并打算找项羽理论,但幸亏被萧何拦住了,他才默默忍受了这一局面,并暂且等待时机。

除了划定三秦版图外,项羽还在齐地封了三位王,分别是田都作为齐王,田安作为济北王,田巿作为胶东王。

大将陈余一瞥便看出这其中的不公之处项羽强行驱逐了原本的旧王,并把优越土地分封给自己身边有功绩的人。其中最不公平的就是关于齐地的封赏。

田都和田安随从项羽入关,而田巿原本是由田荣立下功勋的人,然而项羽却将他从齐王改封为胶东王,让原本没有权力的田都成为齐王。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唯独没有给予田荣任何封号。事实上,田荣在齐国宗室中地位显赫,在陈胜吴广起义后也展现出了自身实力。可是项羽对他极其厌恶,并刻意只给他一个城安君的头衔。

陈余察觉到田荣对项羽分封方案极度不满,并设法接近他,二人决定联手起兵。于是田荣率领军队驱逐了齐王田都,并派人在即墨将田巿杀害,接着又消灭了田安,自立为齐王,完全掌握了齐地。

此时,项羽所分封的诸王以齐为核心,纷纷发起大规模的反抗。与此同时,刘邦从巴蜀地区传来了平定三秦之地的消息。

项羽已分身乏术,于是派遣韩王前去阻止刘邦。

后果:

为了迷惑敌人,刘邦巧妙地采取了暗度陈仓的策略。他命令韩信率领军队抄近道进军陈仓,以期能快速夺取咸阳并占领关中。

结论:

在项羽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稳定局面之后,他的独断专行和缺乏基本政治智慧导致了分封制度的严重不均衡。这种不公平引发了十八路诸侯纷纷反抗,进而再次引发了天下的混乱局面。

标签: 项羽分封诸侯项羽

更多文章

  • 广西剿匪战役(1950年~1952年)持续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广西剿匪战役,广西剿匪

    1、1924年,李宗仁联合白崇禧、黄绍竑驱赶了广西的旧军阀陆荣廷,从此开启了长达近30年的实际掌控广西的局面,直到1952年解放军彻底剿灭广西土匪2、李、白主政期间,广西相对于其他省份则相对政治稳定,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经济有了一定的起色和发展,被当时的社会名流誉为“模范省”,

  • 古代战场尸体怎么处理?恶心的让你吃不下饭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战场,尸体,怎么,处理,恶心,的,让你,吃不,

    在我国古代是经常发生战争的,几乎每个朝代的兴衰都少不了战争,有了战争自然会有人员伤亡,这样就会有人来清理战场,一般都是由胜利的一方负责清理战场,一是为了收获战利品,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给那些半死的敌人来上一刀。那么古代战场上的尸体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第一种:无人管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毕竟出于人道主义胜

  • 春秋时期鄢陵之战是古代战争中着名的范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对于晋楚两国之间国力较量具有一局定胜负的意义,鄢陵一战后,楚国大败,国君楚共王在伤亡惨重的境遇中连夜逃离。鄢陵之战是一场晋楚两霸主国为争夺附庸小国而挑起的战争,晋国原本处于弱势的一方,抓准楚国的弊病后,反败为胜,一战成名,巩固了其霸主地位。他们首先做到了知己知彼,摸透了楚军的六大弱点,这六个

  • 解析岳家军中原大捷的郾城和颍昌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原大捷,岳家军,郾城和颍昌之战

    “连结河朔,直捣中原”郾城、颍昌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重要战役之一。由着名抗金将领岳飞指挥岳家军于1140年七月先后在郾城、颍昌大破金军,取得了直捣中原、收复河朔计划的关键性胜利。此战是岳飞生前最后一次与金军主力决战,不久,岳飞奉命班师,使抗金的有利形势废于一旦。绍兴十

  • 长平之战时楚国为什么不秦国空虚攻打它?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

    这个问题也算千古谜团了。其实,在秦赵在长平打得最惨烈的时候,楚国如果倾其所有,是完全有机会趁火打劫的,即使打不残秦国,肯定也会让秦半死。实际上,当时的秦并非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在和赵国苦战的时候,秦重点防备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魏国一个就是楚国,秦楚边界从始至终都保持想当的军事力量。另外一个很搞笑的是,秦

  •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前后一共消耗了多长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

  • 揭秘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了会出现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是一场战略决战,此战过后,秦国统一六国有了较大的基础;而赵国元气大伤,亡国已近在咫尺!在开战之前,秦赵之前的实力本就悬殊,而在关键时刻,赵王却弃善于守城的廉颇不用,而改为用实战经验很少的赵括!不得不说,赵括也因此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名声。不过就算其不是纸上谈兵,这场战役赵国取胜的胜算也是

  • 长平之战为何唇齿相依的东方五国都袖手旁观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为争夺上党地区,秦赵爆发了着名的长平之战。此战以秦国惨胜收场,从此赵国一蹶不振,东方六国失去了抵御强秦的中坚力量,成为一群待宰的羔羊。那么为什么唇齿相依的东方六国面对秦赵生死对决都袖手旁观呢?六国之所以不施以援手,主要是魏韩自身难保,没那胆量招惹强秦;楚与赵不接壤,有力使不上,而且楚

  • 长平大战为何非要换下廉颇 其中有何隐情?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大战,战国,战争

    战国后期的长平大战,由胡服骑射崛起的赵国对阵秦国,双方投入兵力都在60万左右。可以这场大战,一方面是秦国模式与赵国模式的巅峰对决,谁胜出意味着新的强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而另一方面,更直接关乎两国生死,列国存亡,因为当时能够与秦国一战、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赵国了,赵国完蛋,那么列国都将成为待宰羔羊

  • 长平之战大胜的将领是谁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大战,战国,战争,白起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着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得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使得秦统一六国的脚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得赵国前后死伤约四十五万人。而战争中的几位将领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起,就是长平之战中使得秦军大胜的将领。他又名公孙起,秦国人士,在秦王征战六国时,立下了累累战功。他同时也是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