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西剿匪战役(1950年~1952年)持续三年

广西剿匪战役(1950年~1952年)持续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3/12/11 11:54:37

1、1924年,李宗仁联合白崇禧、黄绍竑驱赶了广西的旧军阀陆荣廷,从此开了长达近30年的实际掌控广西的局面,直到1952年解放军彻底剿灭广西土匪

2、李、白主政期间,广西相对于其他省份则相对政治稳定,无论是化教育还是经济有了一定的起色和发展,被当时的社会名流誉为“模范省”,另外,李白二人也大力加强广西的军事力量,除了正规军外,还有大量的经过系统军事教育的民团,甚至是机关单位人员、在校学生以及普通农民都要定期军训,成为东方的尚武“斯巴达”

3、三大战役以后,中央军的精锐几乎全数被歼灭,而桂系由于一直在背后隐藏实力,甚至挖坑埋雷,其实力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有所壮大,控制着中南地区的几个省份,随着李宗仁继任代理总统,桂系实力达到了巅峰,此时白崇禧甚至开始规划川湘鄂几省联防,将精锐部署在长江中游沿线,用实力阻挡解放军渡江南下

4、由于渡江战役进展顺利,南京上海相继被解放,此时的长江中游防线已经失去了意义,如不调整有被合围的风险,白崇禧看到大势已去,决定把军队撤回广西,与广东联防,等待时机进可出中南,退可守本土,再不济也可以从海上退守海南或者退至中南半岛等待“国际时局之大变”

5、由于四野南下兵团和二野陈赓四兵团进军迅速,不仅将白崇禧的主力全歼,还封锁了国境线,彻底堵死了白崇禧保存实力、卷土再来的念想,然而白崇禧逃亡之前对广西做了一系列的部署,不仅让游兵散勇躲进大山等待时机,同时大封民团和土匪,让其大搞破坏

6、解放军进入广西后,开始了常规的剿匪工作,根据“首恶必办、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原则,对于普通土匪教育一下就放了回去,然而由于李白二十多年的统治,广西几乎除了老幼病残,全员皆兵,普通土匪放回去后继续为匪,即使想改恶从善也不敢有所行为,只能被裹挟继续为害一方,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匪患几乎被消灭之际,广西的剿匪工作仍不见起色

7、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老蒋也蠢蠢欲动,想把西南建设成反攻前线,而此时抗美援朝的工作红火的开展,不仅要求国内有稳定的大后方,同时也要求从广西抽兵东调到广东一线加强防御,预防美蒋的反攻登陆,为此,中央给剿匪前线加大了压力,并把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和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派到广西主持大局,同时从湖南抽调二十一兵团进入广西加强剿匪力量

8、面对穷凶极恶的土匪(与土匪的凶残相比,电视剧拍的都相对保守),广西改变了剿匪策略,强调“为根绝匪患,巩固胜利,反霸与清匪收枪、整顿农会民兵相结合”,积极发动群众诉苦伸冤运动,大力团结底层群众,并对地主采取了减租退押政策,缓解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9、至1952年底,广西的匪患彻底被消灭,共消灭土匪46万多人,总人数堪比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消灭国军47万,其中大部分是战场起义、投诚和被俘,与辽沈战役国军被集体团灭方式不同,广西土匪分散分布,很多土匪来回往复为匪,在地方上盘根错节,裹挟和误导大批群众,且隐藏地点崎岖复杂,不易发现和寻找,其剿匪难度可以想象)

更多文章

  • 古代战场尸体怎么处理?恶心的让你吃不下饭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战场,尸体,怎么,处理,恶心,的,让你,吃不,

    在我国古代是经常发生战争的,几乎每个朝代的兴衰都少不了战争,有了战争自然会有人员伤亡,这样就会有人来清理战场,一般都是由胜利的一方负责清理战场,一是为了收获战利品,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给那些半死的敌人来上一刀。那么古代战场上的尸体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第一种:无人管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毕竟出于人道主义胜

  • 春秋时期鄢陵之战是古代战争中着名的范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对于晋楚两国之间国力较量具有一局定胜负的意义,鄢陵一战后,楚国大败,国君楚共王在伤亡惨重的境遇中连夜逃离。鄢陵之战是一场晋楚两霸主国为争夺附庸小国而挑起的战争,晋国原本处于弱势的一方,抓准楚国的弊病后,反败为胜,一战成名,巩固了其霸主地位。他们首先做到了知己知彼,摸透了楚军的六大弱点,这六个

  • 解析岳家军中原大捷的郾城和颍昌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原大捷,岳家军,郾城和颍昌之战

    “连结河朔,直捣中原”郾城、颍昌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重要战役之一。由着名抗金将领岳飞指挥岳家军于1140年七月先后在郾城、颍昌大破金军,取得了直捣中原、收复河朔计划的关键性胜利。此战是岳飞生前最后一次与金军主力决战,不久,岳飞奉命班师,使抗金的有利形势废于一旦。绍兴十

  • 长平之战时楚国为什么不秦国空虚攻打它?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

    这个问题也算千古谜团了。其实,在秦赵在长平打得最惨烈的时候,楚国如果倾其所有,是完全有机会趁火打劫的,即使打不残秦国,肯定也会让秦半死。实际上,当时的秦并非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在和赵国苦战的时候,秦重点防备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魏国一个就是楚国,秦楚边界从始至终都保持想当的军事力量。另外一个很搞笑的是,秦

  • 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前后一共消耗了多长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平之战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

  • 揭秘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了会出现什么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是一场战略决战,此战过后,秦国统一六国有了较大的基础;而赵国元气大伤,亡国已近在咫尺!在开战之前,秦赵之前的实力本就悬殊,而在关键时刻,赵王却弃善于守城的廉颇不用,而改为用实战经验很少的赵括!不得不说,赵括也因此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名声。不过就算其不是纸上谈兵,这场战役赵国取胜的胜算也是

  • 长平之战为何唇齿相依的东方五国都袖手旁观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为争夺上党地区,秦赵爆发了着名的长平之战。此战以秦国惨胜收场,从此赵国一蹶不振,东方六国失去了抵御强秦的中坚力量,成为一群待宰的羔羊。那么为什么唇齿相依的东方六国面对秦赵生死对决都袖手旁观呢?六国之所以不施以援手,主要是魏韩自身难保,没那胆量招惹强秦;楚与赵不接壤,有力使不上,而且楚

  • 长平大战为何非要换下廉颇 其中有何隐情?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大战,战国,战争

    战国后期的长平大战,由胡服骑射崛起的赵国对阵秦国,双方投入兵力都在60万左右。可以这场大战,一方面是秦国模式与赵国模式的巅峰对决,谁胜出意味着新的强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形成;而另一方面,更直接关乎两国生死,列国存亡,因为当时能够与秦国一战、分庭抗礼的也就只有赵国了,赵国完蛋,那么列国都将成为待宰羔羊

  • 长平之战大胜的将领是谁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大战,战国,战争,白起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着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得天下的格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使得秦统一六国的脚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得赵国前后死伤约四十五万人。而战争中的几位将领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起,就是长平之战中使得秦军大胜的将领。他又名公孙起,秦国人士,在秦王征战六国时,立下了累累战功。他同时也是战国

  • 长平之战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战役竟活埋40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大战,战国,战争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王朝更替,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决定主宰江山的权利,而战争灭不了流血死亡,总用无辜的人民参与到这些权利游戏之中。今天就谈一谈中国历史上双方死伤最为惨烈的战役。1.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都处于巅峰状态,倾国之力都集中在一线,对峙就长达三年,失败的赵国死亡整整一代人,胜利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