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四川省江口县政府为了解决岷江水患,特意请了一支工程队来到岷江,开始了水利治理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位工人却在江底捞出了一些银锭。
这些银锭立即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关注,通过考古专家鉴别得知,这些银锭是铸造于明代。随后,当地政府将岷江河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银锭的出现,除了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也引起了附近村民的好奇。大家纷纷去河边转悠,看热闹。
村民里最好奇的莫过于宋某了,宋某家里祖祖辈辈都在江边生活,他还记得当地的那首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此次工程队打捞出了银锭,似乎印证了家里长辈们说的岷江里有宝物的传言了。
虽然宋某明知私自打捞文物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想到银锭,还有更多的宝物,宋某终究没战胜自己的欲望,2013年他趁着天黑,拿着工具,一头扎进了岷江河。
江底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他在江底胡乱地摸着,可是却一无所获。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手指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他高兴坏了,赶紧把那个东西从江底的淤泥里胡乱地扒拉出来,来不及看它的样子,揣到兜里赶紧回家了。
回到家的宋某拿出淘到的宝贝,清洗干净,再次仔细端详起这个宝贝。
它是一个老虎的形状,栩栩如生的样子,金灿灿的。宋某看后激动不已,他知道,这个肯定是价格不菲的。然后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藏了起来。
第二天他就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个文物贩子,当他拿出小老虎的时候,这个文物贩子竟然开出了50万的价格。听到这个价格,宋某激动不已,但是他并没有立马出手,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有了小老虎的经验,宋某再次趁着天黑来到江底,继续淘宝。就在他摸到老虎的地方,又摸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
宋某拿回家洗干净后一看,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金印,上面刻着“葵末年仲冬吉日造”和“永昌大元帅印”,中间有四个小凹槽。宋某端详着小凹槽,突然想到小老虎,于是他拿起小老虎放在四个印子的地方,奇迹出现了,严丝合缝呢。
一个小老虎就有人开价50万,那这一套的价格岂不是更贵?宋某这么想着,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出手。几经比较,这一套古董身价已经飙升到千万了。宋某最终将印章以1300的价格出售给文物贩子。
从此,宋某变成了有钱人,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舒舒服服地过了三年的奢侈日子后,有一天警察找进门了。
为了打击盗挖现象,四川警方开展了文物追缴的工作,破获了一起文物盗窃案。在收缴的文物中,发现了宋某曾经卖出的那枚金印。专家称,这枚金印是国宝级文物,是明末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物品。
因为贪财,宋某私自挖掘、倒卖文物给自己惹来了牢狱之灾,他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请记住,国家宝物归国家所有,私自贩卖,是犯了文物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