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底,上海和平解放。可是时任中财委主任的陈云却愁眉紧锁,眼前的桌上摆着十几封告状的电报。
这十几封告状的电报都是指向同一个问题:投机商人大搞“银元战”和“米粮战”,恶性通货膨胀盛行,使上海市的老百姓民不聊生、市场混乱、社会动荡。
陈云1905年6月13日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2岁到4岁的时候,父母因病无钱医治相继去世。后来由做裁缝的舅舅抚养成人。
他在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草地、无数次战役、等等。还在东北解放区主持经济工作多年,对经济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中央政府虽然顺利入驻上海,可上海的金融秩序却是一团糟。通货膨胀难以控制、市场混乱、物资奇缺、上海的几万万人老百姓要工作、要吃饭是大问题。
周恩来语重深长地对陈云说:“中央派你到上海就是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经济建设。这场经济领域的战斗不比我们在站场上和敌人明刀明枪的冲杀,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陈云说:“请中央和总理放心,我一定会让上海人民,能大包大包地往家里背粮食,男人有工作,女人能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出门,孩子们长大了能背上书包去上学。我这个承诺,代表共产党!”
陈云到达上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工作人员到各个地方调查。中午他和工作人员一行人到面馆吃面,刚开始每个人都是叫的一碗面,吃完后都没有吃饱,就叫了第二碗面。
陈云把碗里的面汤喝得干干净净,就连粘在碗上面的葱花也吃干净了,工作人员看见了都跟着他把碗里面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
结账时,面馆老板说:“您们第二碗面的价格要比第一碗贵一些,如果您们是现在进店吃面,价格还会比第二碗面贵,我只收银元,不收人民币,上海物价上涨每天都涨好几次,我们生意也是很难做。”
陈云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要尽快结束通货膨胀、维护好市场经济,让物价回落,老百姓们都能吃饱饭。”
当时流通的纸币是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引起了市场极度的通货膨胀。老百姓对金圆券深恶痛绝,于是各种外币、白银和黄金充、银元斥着市场,对人民币很是排斥。
上海市政府为了维护经济市场的稳定,投入了大量的银元,没想到投资商们联手把政府投入的银元买空。陈云心里很清楚明白,如果没有银元的支付,老百姓人民币的支付能力就不能得到保障。
陈云果断地下令做出决定:所有业务往来一律用人民币结算业务,税收也只使用人民币,于是金融市场初步稳定。
上海的投机商们一起联手把老百姓的日用品煤炭、米、面等生活物资全部买空囤起来,等着涨价发大财。
陈云主持起草了一份对上海关键的电报给中央:关于上海如何同银元、生活物资投机商作斗争的方针及策略。
陈云和中央商量好用全国的物资支源上海。还开办上海第一百货大楼等国企,稳定物价。投机商连续三天把上海的物资买完,手里的钱全部都花完。
米粮等物资三天后还源源不断的运到上海,投机商想哄抬物价没有想到物价回落,却连连亏损、血本无归,一些投机商跳楼自杀。
市政府领导还安排200多名便衣警察对2000多人投机商实施了一次秘密抓捕。
陈云每天工作到深夜,有时忙得几天几夜都没合眼。这天警卫送了一个苹果到他办公室,他把苹果用刀切成三块,告诉警卫说我只吃一块,另外两块放在明晚和后晚上吃,警卫员说:“这么晚了还在工作,您非常辛苦,就把这只苹果吃掉吧。”
陈云说:“现在上海有很多人还吃不饱饭,时间很紧迫,我们要多为老百姓做实事,能有苹果吃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陈云的主持下,人民币顺利入驻上海并正常流通。上海这个金融中心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通货膨胀、货币危机。
毛泽东对陈云在上海的工作评价说:“战胜上海的恶性通货膨胀它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陈云展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更多的,看到了他生活非常简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形象。
先辈们呕心沥血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奋斗终身,我们缅怀他们向这些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