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袋炸药居然没有炸死他?”1928年6月的一个上午,日本总领事夫人心怀巨大的疑惑,登门拜访张作霖帅府。
就在6月4日的清晨,张作霖迫于时局压力,乘上从北京返回奉天(今沈阳)的列车。在此之前,张作霖严辞拒绝了日本人强行要求的铁路权,以及在东北开采矿山、租用土地、移居民众等贪图中国领土的无理要求。因此,日本人对张作霖怀恨在心,在他的列车必经之地埋上大量炸药,企图炸死这位征战一生的奉系军阀。
事实上,日本人成功了。爆炸的三个小时之后,张作霖奄奄一息,满身是血地躺在为五夫人张寿懿建的二层青砖小楼的一楼西屋。
他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强撑着血蒙蒙的双眼,对着夫人说:“叫小六子(张学良乳名)记好了,家国为重!我这条命,没了也就没了。”随后,在一片哀哭声中,气绝而去。
亡夫新丧,最受张作霖宠爱的张寿懿并没有沉溺于悲切中,而是强忍伤心,拭去泪痕,立刻联系了几位东北要人上将军府协商。经过沉重的讨论之后,张寿懿当即决定,瞒下张作霖已经身死的事实,以大帅养伤为由闭门谢客。
期间,她心思缜密地要求医生按时进出帅府换药,同时吩咐厨房准备大帅的饭食。张作霖未死,日本人便不敢轻举妄动,屡次上门打探,想要确认他是死是活。
这便是日本总领事夫人来访张氏帅府的缘由。
“我听闻张大帅受伤,代表日方来探望,不知能否让我见一见张大帅?”穿着和服的领事夫人,面上端着笑容,眼睛眯起,流露出恶毒的眼神。
素有聪慧伶俐之名的张寿懿岂不知来者心怀鬼胎?然而,一旦让日方确认了张作霖的死讯,现下无人主持大局的东北,必然会被驻扎在沈阳城外的日军群起而攻之。
绝对不能暴露!
张寿懿压下心中悲怒,在得知领事夫人来访时,召人为她梳妆打扮。她舍弃了平日里的素净妆容,浓妆艳抹,又挑出明媚艳丽的服装,摆出落落大方的笑容,将所有哀恸都掩藏在这笑容之下。
她从房中款款而出,与领事夫人面对面坐在沙发上,毫无破绽地答道:“大帅虽是遇险轻伤,到底受了惊吓,才安置睡去,不便你打扰了。”说着,素手一挥,让副官上前来。
“总领事夫人难得来一趟,我们也尽尽宾主之谊,把那瓶商会会长送来的法国香槟开了吧,就当是庆祝大帅逃过这次劫难。”
见张寿懿行若无事,没有表现出有一点张作霖出事的迹象,日本总领事夫人便得出了张作霖还活着的结论。她回绝了张寿懿留她在府中吃饭的邀请,匆匆出门上车,往日本领事馆复命而去。
正是因为张寿懿才智过人,临危不乱,瞒下了丈夫身死之事,为张学良回到东北主持大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以说,在这摇摇欲坠的动荡局势中,是张寿懿以她的聪敏和胆气,护持住了东北。
这样的女人,能得到张作霖的深宠,便毫不奇怪了。而说到张作霖与张寿懿的相遇,更是另一段佳话。
穷苦出身的张作霖,深知教育乃是救国之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知有人贪污了用于教育的拨款,他便严厉惩罚。因为此事,让张作霖在东北教育界有响亮的名声,每个学校都以请来张作霖为荣。
与往常一样,张作霖从不推辞学校的活动邀请,参加奉天重明女子学校的毕业典礼。
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宣读毕业答词的张寿懿,瞬间就吸引住了张作霖的目光。她举止有度,声音动人,兼有少女的活泼灵动和女人的优雅知性,一下子就俘获了张作霖的心。
随后,张作霖带着1000大洋,到张寿懿家提亲。
面对43岁的张作霖想要娶自己20岁的女儿,张家母亲犹豫不决。但张寿懿是何其清醒的女人,不仅仅是为了能让母亲不再为了供养家庭而辛苦劳作,更是为了让自己在这多事之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归处,张寿懿主动站了出来,答应了张作霖的求婚。
事实证明,张作霖的眼光没有错,而张寿懿的决定也没有错。更可说,张寿懿给了张作霖很大的惊喜,对内不仅将帅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外应酬各界人士更是举止得体,接待周到。
一生偏宠,一生深爱。
张作霖死后,张寿懿也从未改嫁,孀居直至1996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