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看到照片:把地面部分截掉

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看到照片:把地面部分截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3/12/11 4:52:53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整个罗布泊都沸腾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华夏大地,也震动了国际朝野。

就在原子弹爆炸现场,传奇记者孟昭瑞用镜头记录了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拍下了那张著名的《蘑菇云》照片。甚至这一次的爆炸云扩散后变成了和平鸽的形状,也被其拍摄下来,寓意着中国发展原子弹事业是为了和平。

由于纪律原因,所有照片的对外发布都必须最终经过周总理的审核。但令孟昭瑞感到意外的是,周总理在仔细端详了照片后,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指示,要求只保留爆炸后形成蘑菇云的画面,而地面部分全部裁掉。

周总理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往往能够考虑到别人容易忽视的地方。那么周总理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指示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异常尖锐矛盾,帝国主义仗着自己拥有核武器,动辄对中国进行核讹诈或核威胁。早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就先后几次威胁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甚至连英国为了达到永久霸占香港的目的,还在刚刚研制成功原子弹四年之后的1956年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针对新中国的核打击计划,并为此在东南亚某地专门修建了大型轰炸机场,部署了可以执行任务的轰炸机和少量原子弹。

在这种霸权主义的凌辱和威胁下,主席和党中央就决定一定要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

1955年初,中国正式作出了全力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实际上,周总理早在解放前就非常重视这一事业,美国于二战末期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不仅迫使其迅速投降,也给所有热爱和平、反对霸权的各国领导人心中上了警钟,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发展出核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的领导和关心下,一大批有着真才实学的科学界爱国人士从海外回国,投身到了伟大的“两弹一星”事业中去。

周总理深知发展原子弹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他在1956年和1958年还先后两次起草件,调配相关人员充实到原子能科研和核工业开发建设的队伍中。

1956年7月,周总理又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建议,要组建统管原子能事业的专门部委。这些措施都大大推动了我国原子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起初的原子弹计划有苏联人的参与和帮助,在争取苏联援助时,为了谈判人员的职阶对等,以打破同苏联谈判的障碍,周总理甚至向中央军委提议,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

可以说,周总理为了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等到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八年后,周总理在1972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中还这样说道:“解放后的二十年我最关心两件事,一件是水利事业,另一个则是上天”。

这个上天就是“两弹一星”工程。“两弹一星”研制的领军人物钱学森在《不尽的思念》一文中说:在“两弹一星”方面,“总理是有伟大功绩的”。

不过,即使周总理为两弹一星事业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但他在中国人第一次爆炸成功原子弹后,没有被巨大的喜悦所冲昏了头脑。

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相关照片被报告还给周总理后,他在兴奋之仍然作出了静的判断和指示,提出了只放出爆炸部分,截去地面部分的要求和命令。

周总理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指示,也是基于当时国内外环境下的考量。

首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原子弹本来就很关注,也安排了不少间谍想要窃取这方面的机密。如果在公开发表的报纸上刊登出了地面部分,很容易暴露位置,使得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进行破坏,制造麻烦,这就十分不利。

另外,这也是一种保持“神秘感”的需要,西方的情报机构可以通过蘑菇云与地面的距离很轻松的判断出我国爆炸原子弹的当量,那么中国原子弹的战略威慑力将会减弱。

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日本的情报机构就曾通过报纸上刊登的铁人进喜的照片判断出了大庆油田的准确位置,以及该油田加工原油的能力,进而为其获取商业价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多文章

  • 东汉初年的“度田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度田事件,度田令,光武帝

    为了能够清楚的调查到百姓们的数量,在东汉时期光武帝颁布了“度田令”。但是这个条令颁布出来之后,许多百姓都反对这一条令。这不禁让光武帝感到好奇,为什么多数的百姓都反对度田令的实施呢?面对着天下多数的田地大多都与实际登记的史实不符这一局面,让光武帝刘秀认为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豪强地主

  •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为什么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制对俄国有哪些负面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制

    1861年,俄国废除了数个世纪以来存在的农奴制度,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美国学者认为,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是一项解放农民的改革,但并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在农民的角度被广泛研究,因为这个改革在俄国农民的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影响深远。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改

  • 中国对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越南反击战,许世友,边贵祥

    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怒吼道:“罢官、坐牢,随便,俘虏坚决不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越南反击战中,我方许世友带领163师等作战部队,取得了反击战争的胜利。越南因为打败了美国,掠夺了他们国家许多先进武器,便开始膨胀了,他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替代美

  • 明朝嘉靖帝因何险些被宫女勒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帝,壬寅宫变

    身为大明皇帝,一国之主的嘉靖帝,竟然会被宫女刺杀,还差点让一帮女人得手?按理来说,皇帝的寝宫,还有吃穿住行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甚至不管他去哪里,周围都要跟着一群侍卫保卫他的安全。又因为什么,这些宫女即便冒着杀头的风险,也一定要杀死嘉靖皇帝?明世宗年号嘉靖,想要了解明朝的历史是一定绕不开他的。他是明朝

  • 1952年中葡边境冲突: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我国获赔4.4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葡边境冲突,葡萄牙,毛主席

    一九五二年,葡萄牙军队突然毫无理由地疯狂挑衅我国,并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大规模交火。这件事儿被毛主席知道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立刻让葡萄牙服软,慌忙地向我国道歉,并且赔偿了中国四点四亿元人民币,保证永远不会再与中国为敌。那么,葡萄牙政府为何突然挑衅我国?毛主席说了一句,什么能让他们如此惶恐呢?来看看伟人

  •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之后,张作霖被炸死,五夫人张寿懿是如何瞒过日本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张寿懿

    “三十袋炸药居然没有炸死他?”1928年6月的一个上午,日本总领事夫人心怀巨大的疑惑,登门拜访张作霖帅府。就在6月4日的清晨,张作霖迫于时局压力,乘上从北京返回奉天(今沈阳)的列车。在此之前,张作霖严辞拒绝了日本人强行要求的铁路权,以及在东北开采矿山、租用土地、移居民众等贪图

  • 刘备不顾一切发动夷陵之战,孙权是如何应对这场亡国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夷陵之战,孙权

    公元219年,东吴集团夺回了荆州,逞了一时之快。但是,这次娄子真是捅大了。孙权深知杀死了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绝对是与刘备结下了血海深仇,这场孙刘之间灾难性的火拼终究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于是,刘备不顾一切地要发动进攻孙吴的战争,哪怕是在将帅乏人的情况下也要也要御驾亲征。这种要拼命的架势,

  • 王莽改制:带着美好的愿望开始,以失败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改制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末年的时候,社会动乱不堪。当时的王莽为了能够改变社会的状况就提出推行改革的措施。本以为面对着以人民大众为出发点的改革,能够快速的接受到百姓们的支持,但现实却是,百姓们并不接受王莽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王莽究竟推行了什么改革措施呢?为什么王莽的改革措施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呢?王莽的姑姑是我们所

  • 东周平王东迁的原因、经过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平王东迁,周平王

    东周平王东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周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东周平王东迁是周朝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约法三章是周幽王时期的一部法律,它对周王朝的各项制度做了详细规定,但是,在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实际权力已经被诸侯削弱,约法三章

  • 美国和苏联为什么要冷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冷战

    因此,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两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对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