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4年10月2日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舟山渔民看到海上飘来一堆碎片,以为发生了海难,划着小船就去救援。谁知,这一去,竟发

1944年10月2日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舟山渔民看到海上飘来一堆碎片,以为发生了海难,划着小船就去救援。谁知,这一去,竟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78 更新时间:2023/12/13 21:23:24

这天早晨,天空晴朗,海面上刮着东风,又正好赶上东北涨潮。7点左右,“轰”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惊动了舟山周边所有的渔民。

远处望去,渔民们发现,距青浜岛东北约2海里的东霍洋面一艘巨轮上,巨大的水柱冲向天际,巨轮上大批人货物正坠入洋大海。

素有“舍命救海难”传统的当地渔民,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摇动小渔船奔向出事地点。

整整一天,青滨、庙子湖等附近小岛196名渔民,几乎是全体出动,先后出动小渔船48艘往返65次,从海面上救起了384名“红人”。

在打捞救人的时候,乡亲们看见3艘悬挂日本军旗的日舰加速朝西北方向驶去。

这些死里逃生的红毛人都是白皮肤、高鼻梁的外国人。被救上岸后,这些外国人通过打手势、在沙滩上画图和蹩脚的华语告诉当地人,他们是和中国人一起打日本鬼子的英军,遭俘虏后被日舰“里斯本丸”号押送去日本。

“里斯本丸”号货船上除了700多名日军,船的三个底舱中还密密麻麻的挤着1816名英国战俘。前一天在附近海域行驶时,由于没有悬挂运送战俘的相关旗帜和标志,也没有和国际红十字会说明,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打中。

为了防止战俘骚乱,底舱门被日军用钉子全部钉死,还在压舱板上蒙上了防水布。

“里斯本丸”号遇袭后,日本军方立刻派船将自己人转移,却将战俘无情的抛弃在船上。

最靠后的船舱的战俘全部随着沉船葬身海底。其他两个船舱的英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从封闭的船舱里逃出,不顾一切的跳入海中。

日军不但不救助,还惨无人道的开枪射击。日军本想淹死所有的英俘,这样他们便可以嫁祸于美国潜艇。

看到中国人救了如此多战俘之后,意识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日军这才改杀为救,不得已也从海里救起了500多名战俘。

被渔民救起的英俘都是男性,多数人光着背,只穿一条破裤衩;少数人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秋风中,他们冻得瑟瑟发抖,狼狈不堪。

妇女们纷纷翻出家里的衣服,让他们穿在身上暖和下。但人多屋少,男女混杂在一起诸多不便,村里人就将他们安置到妈祖庙里,少数伤员都安排在房屋宽敞的渔民家中。

岛上渔民生活都很艰难,但他们都主动拿出口粮,给英俘做了稀饭、番薯等充饥,还泡了热腾腾的茶水。饥寒交迫的英俘们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他们一边道谢,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

10月3日,几架日本飞机突然飞临青浜空域,并向海中投弹,这让劫后重生的英国人十分惊恐,也引起了岛上百姓的警惕。

第二天,几艘日本舰艇从沈家门港方向疾驶而来,并把炮口对准了青浜岛。舰艇靠岸后,日寇军官指挥士兵登岛,接着,气势汹汹地挨家搜抄。

穷凶极恶的日军还残忍地将一批岛上老人吊打施刑,威胁村民们,“不得隐蔽一名英国兵,交出所有捞上的物资,否则放火烧村。”

渔民们不甘屈服,眼里都喷射出愤怒的烈焰。但手无寸铁的渔民怎能敌得过荷枪实弹的日军?最后,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英兵被押上日舰,对日军的痛恨不由得又加剧了几分。

许多英兵含泪向岛上渔民挥手道别,船走了很远还在大声呼喊致意。

但是,日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3位英国军官被青浜渔民冒死隐藏了下来,他们是伊思、詹姆斯顿和法伦斯。

这3人在日军登岛搜索时,在后村村民的保护下,躲进了一个叫小湾洞的天然海蚀洞穴里。该洞口小腹大,十分隐蔽。

日军走后不久,这三个幸存者在当地人的掩护下,悄悄登上象山半岛,又辗转到了重庆,最后被英国驻华使馆接回。

这几位英国军官居留重庆期间,在重庆广播电台以亲身经历揭露和控诉了日军的暴行,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和谴责。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日本侵略者无论如狡诈,也掩盖不了他们的丑恶嘴脸。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