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的鱼龙之变

张良的鱼龙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38 更新时间:2023/12/4 15:44:26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以自己出众的智谋辅佐刘邦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协助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

了解张良的人都知道,最初的张良可不是一个有如此广博政治观的人。由于张良身份特殊,其祖辈都在韩国为相,当日渐衰落的韩国被秦始皇灭亡之后,他一心只想着反秦复韩,并不惜重金寻找刺客伺机刺杀秦始皇。这种狭隘的政治观与他后来的睿智显然不在一个思想层面上,可以说发生了质的飞跃。那么张良因何发生了这样的鱼龙之变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张良是怎么从最初的狭隘发展为后来那样?那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上传说张良是受命于天,得书于仙。有一个关于张良的传说大家来一起看看。

《史记.留侯世家》所载张良生平中说:秦末,韩国贵族少年张良,为报灭国之仇,悉以家财访求刺客,在博浪沙谋刺始皇。不料误中副车,刺客被擒,触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之主使。良在生死紧急关头,更姓易名,遂逃匿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南瞧宁北),有意结识各方豪杰,以待复仇之机。

后来张良行游沂水大桥(今江苏省邳县南),偶遇一位身着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待良至前,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坠落桥下,并傲慢地对张良说:“孺子(即小孩子),下取履!”意思是叫张良这个小孩子下去将鞋给他拾上来,张良对老人的这样举动很气愤,并欲痛斥。但又想到这老人年迈,不必如此,于是勉强下桥将鞋捡上来。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已给他把鞋拾上来,给老人穿上有何不可(一般人可是很难做到,何况一个王公贵胄家的公子)。于是又跪下将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看张良不但能忍辱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其穿鞋,便赞其胸志。老人含笑而去。张良自感惊奇,望着老人远去。一会儿老人又返回来道:“孺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良觉得此老人举止不凡,便跪拜曰:“是。”在五天后的清早,天刚发亮,良急忙赶到桥上,谁知那老人已站立桥上多时。对良气愤地说:“与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迟到?”于是不悦而去(高人的师道尊严!)。临走时又说“五天后清早再再早点在此复会。”五天后,良鸡鸣时即赶到桥上,可是又来迟落在老人的后边。老人又不悦地嘱咐说:“后五日清晨再早点点在此相会。”过了五天,良在半夜之前就赶到桥上。待了一会那老人方到,高兴地说:“应当如此。”接着从袖中掏出一部书授给张良,说道:“你读了此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再过十年,将会兴兵起事,过十三年之后,你小子来济北与我相见,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遁然无踪。天亮后,良看其所授之书,原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做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辅刘邦灭了楚项,统一了天下。恰在老人交待的后十三年,张良随刘邦经过济北,果在谷城山下见一黄石,随之搬请回府,如同珍宝似地供奉起来。良逝后,与黄石合葬一处。

后人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这位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是一位隐士,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民间神话传说中多有出现。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二书,疑为后人托名所作。

这个传说就是太史公在《史记》里记载的,可能是司马迁杜撰的,也可能是民间传说被司马迁采撷入史的。总之,张良人生的思想变化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绝对可以称得上一次鱼龙之变的思想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标签: 张良鱼龙之变汉朝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欠苏联的86亿债务,是如何还清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债务,新中国

    建国初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为巩固军事方面的安全,中国对苏联欠下了高达86亿的债务,那时候我国和苏联仍然处于友好结盟的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两国关系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而改变。1960年,为保护我国主权及独立自主的地位,中苏两国关系破裂。两国关系破裂,自然会引起财务纠纷,那建国初期的这些

  • 1963年,伐木工在山中捡到一枚印章,公安调查后调3车兵力搜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共产党,围剿,苏维埃,国民党,湘赣鄂

    1963年,江西万载县的林场里,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在伐木。其中,一名叫郭兴仁的工人在旁边的树林里捡到一个已经腐烂的黑色皮箱,里面除了一些碎纸屑,就剩下了一枚印章看起来还不错。只不过,他也没看出这枚印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等回去之后,他便将印章交给了伐木队长,同时也是他哥哥的郭桃仁。没想到的是,郭桃

  • 国民党的缅甸远征军在东南亚抗日凶猛如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缅甸,远征军,抗日

    “我毕业于中央军校十六班,当时是下级军官。1942年初,指挥部派我到第200师担任联络参谋。当时,第200师正在奉命出国打仗,我师一批中下级军官接到任务后,都感到非常光荣,意气风发,大家还经常唱起《满江红》、《野心》中的豪言壮语饿了吃葫芦肉,笑渴喝匈奴血。”第200师进入缅甸

  • 晚晴醇亲王载沣远赴德国向德国皇帝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载沣,醇亲王,辛丑条约,克林德公使,威廉三世

    1901年,威廉三世的皇宫,坐正中间的就是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他是受慈禧委派来德国,向德皇“谢罪”的。起因是1900年6月20日,载沣的堂哥载漪手下的恩海开枪打死德国公使克林德,他曾下令枪杀过义和团团民约二十人。到了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有一条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赴

  • 周总理逝世举办追悼会,毛主席为何没去参加?原因非常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故事

    前言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于北京逝世,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在周总理追悼会当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紧急通知,说要将追悼会推迟一会儿,为毛主席的到来做好准备。同时工作人员还将人民大会堂的江苏厅和台湾厅特意收拾准备好,将其作为毛主席到达时歇息的场所。然而最终毛主席却没有来到周总理的追悼会现场。这到底是

  • 马嵬驿兵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军队兵变,处死杨贵妃才平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马嵬驿,杨玉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公元745年(天宝四年),杨玉环被正式封为贵妃,受尽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恩宠,而她的宗族也跟着加官进爵。其中,杨玉环的堂兄杨钊更

  • 日本有多疯狂,策划“豚鱼计划”,中国东北险被犹太人占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豚鱼计划,犹太人,二战

    一个没有生存之地栖身的人,就如同浮萍一样,随水漂流,居无定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依靠,就像失去母亲的孩子,任人欺凌和利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的确很可怜,但他为什么要在从未侵犯过他的别国的国土上复国呢?日本,这个野心极大,在二战时恶行昭著的国家,为什么又会&ldquo

  • “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后让刘邦以为刘盈已经羽翼丰满,停止了废嫡立幼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山四皓,刘邦,刘盈,汉惠帝

    “我多次请你们下山,你们总是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肯于跟随我的儿子呢?”一日朝宴,四位穿着考究,气质儒雅的四位白发老头跟在太子刘盈身边,刘邦一见大惊,遂问出这么句话。这件事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刘邦想要废掉太子刘盈。公元前前195年,随着吕后年纪逐年增大,慢慢的在刘邦心里也不吃香了。这

  • 宣武门之变,李世民有多残忍?李建成李元吉的家人一个不放过,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宣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

    626年,李建成被杀留下五个儿子,尉迟恭问李世民说:“秦王,太子和齐王的儿子该如何处置?”李世民满脸杀气说:“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尉迟恭听罢,冲进东宫和齐王府,将李建成的儿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死。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与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是同母所

  • 李世民带领秦王府兵马闯入太子东宫和齐王府,见人就杀一个不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

    626年,李世民带领秦王府兵马闯入太子东宫和齐王府,见人就杀一个不留李建成和李元吉各有5个儿子,全都被乱兵斩杀,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容貌出众,李世民便将他纳为小妾,后来还生下1个儿子。几天后,李渊彻底放权,让李世民全权处理国家事务。2个月后,李世民正式登基,李唐王朝进入全新时代。这是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