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详情细节是什么样的 运动的影响及失败有哪些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详情细节是什么样的 运动的影响及失败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3/12/12 12:40:21

详细

运动前局势

19世纪末,英国垄断资产阶级通过经理行掌握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民族资本棉纺织业在市场、设备供应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受排挤,举步维艰。1893~1899年殖民当局实行财政改革,更增加印资企业资金流转的团难。财政改革使下层人民世代积蓄的少量金银手饰大幅度贬值。税赋、地租、债务负担却相应加重,加之物价飞涨,结果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饥荒、瘟疫不断发生(参见彩图插页第17页)。许多知识分子年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国大党的极端派和温和派 19世纪末,印度国民大会党内出现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人是B.G.蒂拉克、B.C.帕尔、L.L.拉伊、A.高士。他们谴责国大党只追求局部改良目标,提出印度民族斗争应以争取“斯瓦拉吉”(自治)为目标,号召开展群众性反英斗争,主把国大党改变为反英统一战线组织。国大党老一代领袖认为他们“冒进”。国大党内形成极端派和温和派。

孟加拉分割案 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采取一系列反动措施,企图扼杀民族运动。其重要措施是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在东孟加拉,地主商人等上层分子多为印度教徒,广大居民大多是伊斯兰教徒;西孟加拉则相反,印度教在广大居民中占统治地位,上层分子多为伊斯兰教徒。英国殖民者利用东西孟加拉“分而治之”的手法,以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目的是使印度人民永远陷入内部纷争,以便英国镇压印度民族运动。

运动的进程

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温和派领导人最初和极端派一起领导运动。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斯瓦德希”(自产)运动迫英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分割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全城总罢业。以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斯瓦拉吉”、“斯瓦德希”、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革命道路。他们把抵制扩大到其他省,主张不仅抵制英货,还要在经济、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实行全面抵制。1905年末,蒂拉克进而提出消极抵抗策略,作为争取实现“斯瓦拉吉”的道路。

1906年运动扩展到全印。在孟加拉,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农民也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1905~1906年,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出现秘密革命组织,参加者是一批不满国大党政策、主张以武装斗争谋求印度解放的激进青年,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斯瓦德希”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

1907年运动进一步发展。在旁遮普,为反对殖民当局提高土地税和增加水税,极端派领导人拉伊、A.辛格领导农民进行抗税斗争。5月1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为抗议当局迫害运动领导人,加尔各答群众9月至10月接连举行集会示威,10月初的示威演变成街垒战。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温和派于是与当局妥协,在1907年国大党年会上制造分裂,把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另行制定党章,规定印度自治的目标只能靠当局逐步的改革来实现。1908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封闭进步报刊,颁布刑法补充条例,取缔义务纠察队,最后,以“煽动叛乱”罪,逮捕蒂拉克,判处6年监禁。

1908年7月23~28日孟买10万工人举行6天的政治总罢工,抗议对蒂拉克判刑。

影响及失败

1905~1908年的革命运动,开辟了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新时期。抵制英货和“斯瓦德西”运动推动了印度民族资本的发展,运动中建立了一批印资工厂和银行。这场斗争构成в.и.列宁所赞颂的“亚洲的觉醒”的一部分。运动失败主要是因为印度资产阶级当时还不愿领导革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本身软弱,又没有制定反封建纲领深入发动农民,故经受不住当局的镇压。

领导人

蒂拉克

更多文章

  • 刘裕:南北朝最牛的人,也是杀皇帝最多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裕,南朝,历史解密

    大家知道,屠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说的屠龙是指屠皇帝。专业术语:弑君!古往今来,要想完成屠龙大业,一般要满足一个条件:皇帝身边人。比如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他因为喝醉了酒,开了句玩笑,说自己的小老婆人老珠黄了,结果被自己的小老婆捂死的。晋惠帝司马衷,劝没饭吃的百姓们,去吃食肉糜的兄弟,最后他也是死

  • 为什么欧洲航海时代船员都会得坏血病 而郑和下西洋时期却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和,西洋,历史解密

    主要原因是欧洲的航海技术领先于中国,在欧洲航海时代,由于有了六分仪等精密定位和测速技术,欧洲的帆船可以远离海岸航行,水手们还经常探索和开辟陌生的航线,不经常靠岸,无法及时获得补给和生活物资。所以欧洲水手得坏血病的比例很高。而在郑和船队时期,尽管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行动,能印证当时中国的造船水平和水师的

  • 伍子胥在逃亡途中,为何多次受到他人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伍子胥,春秋,历史解密

    在古代社会,曾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大臣,他们有着过人的谋略和胆识,以及对百姓和国家的忠心,因此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例。有些百姓为了保护某一个正在逃亡的大臣,冒着危险去解救他,甚至不惜献上自己的性命。在战乱时期,往往更能看透人心,这些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任何名字的普通人,却用自己

  • 他是名臣之子,一生清廉去世时仅有46枚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绶,北宋,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清官的故事。他是历史上一位名臣的儿子,出身可谓高贵;他在5岁时便受到皇帝的封赏,待遇可谓优厚;他成年后又娶了当朝宰相的女儿为妻,地位可谓显赫!然而就这样一位富贵之人,一生为官极为清廉,从不贪婪,生活极为清贫,在他去世时,身上仅有46枚铜钱,而且他的儿女们连丧葬费都凑不齐!他可谓古今清

  • 宋朝的官员数量多吗?冗官一说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一方面固然是选拔寒门子弟做官,弱化贵族势力,这样选拔就是打工仔,而不是股东,皇帝面对臣子,就有了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才是最重要的,皇帝阶 级 矛盾,给底层人一个上升通道,防止通道堵死,让有理想的年轻人通过造反来走上仕途。黄巢、洪秀全都是科举考试失败了,才选择造反的,皇帝的想法是,你别造反了,我给你机会

  • 古代太后和皇帝相比 谁的权利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太后,历史解密

    古代太后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特殊的位置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对立的,那就是皇帝和太后。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后没有权利的野心的话,那么她基本就负责管理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太后地位高,皇帝权力大,皇帝看到太后可是要下跪的,

  • 古代历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人生经历大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阴丽华,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名字一样但姓氏不一样的人,不过他们的经历完全不一样。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个丽华。第一个,阴丽华。阴丽华的出身特别好,家庭背景强大也就算了,她每天都不用担心自己吃不上饭,而且他家里面还有人做过官,和统治者一起出去外面和敌人打仗,最后因为这些功劳在朝廷有很重要的位置。阴丽华长得很好看,而

  • 唐玄奘出使西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奘,唐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哪位名人能超过唐玄奘那么让人记忆深刻。除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他为原型写成唐僧以外,唐玄奘出使西域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沿途各国的重视和研究。人们研究唐玄奘,不仅仅因为他把中印文化融合到了一起,还在于他是个著名的外交家,通过他,使大唐跟西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宗

  • 汉武帝在临终前,为何要下令杀死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年仅八岁的太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按照汉朝的惯例,汉昭帝如此年幼登基,他的母族外戚必然会控制朝廷的最高权力。然而汉昭帝的母亲家族在汉昭帝时期却没有一个入朝为官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在临终前下令杀死了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那么汉武帝在临终前为

  • 朱常洵到底是什么样的藩王 为何说他是不值得他同情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常洵,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河南为鱼米之乡,明末时期朱明王室的七个藩王的封地在这里,导致土地高度集中,加上当时连年灾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不是饿死就是逃亡,或者去做强盗,至少不会做个饿死鬼。李自成刚开始进入河南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追随,没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由明朝官府强摊赋税而改变。由于难以忍受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