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在逃亡途中,为何多次受到他人帮助?

伍子胥在逃亡途中,为何多次受到他人帮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3/12/12 18:56:33

在古代社会,曾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大臣,他们有着过人的谋略和胆识,以及对百姓和国家的忠心,因此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例。有些百姓为了保护某一个正在逃亡的大臣,冒着危险去解救他,甚至不惜献上自己的性命。在战乱时期,往往更能看透人心,这些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任名字的普通人,却用自己的努力捍卫了国家的利益,不得不说他们是伟大的。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能够使陌生人舍身保护,他到底是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伍子胥,他在逃亡过程中,先后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些人,也许他早就被追赶他的士兵抓住,不仅他的命运会改变,连历史也会被改写。在诸侯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刺杀和逃亡的事件屡见不鲜。伍子胥最初是楚国的大臣,楚平即位以后,他想要把原来的太子废除掉,太子的老师也因此受到了连累,不仅如此,楚平王甚至想将老师的两个儿子一起杀掉,其中一人便是伍子胥。

伍子胥先是逃到了宋国,结果宋国发生了内乱,于是他又不得不逃离宋国,前往郑国,没想到郑国也呆不下去,他又不得不离开,去往别的国家。而在此期间,楚平王的搜查则一刻也没有停止。为了逃避官吏的盘查,他只能躲在两国之间的交界处,因为每天担心会被抓住,他吃不好,睡不好,一夜之间居然愁得头发全白。而就在这时第一个好心人出现了,他感动于伍子胥的忠诚,同时又十分同情他,于是就冒险把他接到自己家里,还让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朋友代替他过关,而真正的伍子胥则因为头发全部变白,得以蒙混过关。

如果没有这位好心人和他朋友的鼎力相助,在这样密集的盘查下,无思绪完全可以说是寸步难移,被抓住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多亏了这两个人的帮助,他才得以逃脱。他一直逃啊逃,却偏偏被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就在他忧愁之时,江上有一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小船过来,把他带到了江岸。过江以后,伍子胥十分感激,于是就把自己的宝剑送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他表示,如果自己贪图钱财,就应该直接把他送给官府,他之所以愿意帮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好名声,他不希望这样一位大臣就白白冤死。

伍子胥一直逃到了吴国,终于暂时安定了下来。阖闾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君王,他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正是因为有他以及其他大臣的帮助,再加上阖闾自己的努力和远见卓识,才使得吴国渐渐强大起来。很多年以后,因为夫差的昏庸和错误判断,使得吴国大败,伍子胥力挽狂澜而失败,他痛心不已,自刎而死,并且命人将自己的头颅悬挂在城墙上,生前生后,他都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

点评:仅仅只是一面之缘,因为在先前听过这个人的好名声,就愿意在初遇之时全力帮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样的事情在现在听起来也许十分怪异,但在当时却是很能理解的。毕竟在曾经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朝不保夕,生命和生存是极不稳定的存在,而比这些更加稳固牢靠的存在,则是个人的品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把仁义以及国家的命运看得比个人的命运更加重要,这样的人实在是值得敬佩。我们一方面钦佩于伍子胥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又感动于这些人的倾力相助,毕竟没有这些人,伍子胥可能早就被抓住了,也更不会有接下来的所作所为。

总结:因为过人的才能和胆识而遭到嫉妒,因此受到楚平王的追杀,但同时又是因为自己的名声和魅力,使得自己不断的受到一些陌生人的帮助,最终逃出了被灭亡的命运。伍子胥的一生十分传奇,他从一开始便注定不是一个碌碌无为平平淡淡的人。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社会,一个人在某个国家可能会受到追杀,到另一个国家却会受到重用,因为才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成为斩断敌人的利器,可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则会刺伤自己。

标签: 伍子胥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名臣之子,一生清廉去世时仅有46枚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绶,北宋,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清官的故事。他是历史上一位名臣的儿子,出身可谓高贵;他在5岁时便受到皇帝的封赏,待遇可谓优厚;他成年后又娶了当朝宰相的女儿为妻,地位可谓显赫!然而就这样一位富贵之人,一生为官极为清廉,从不贪婪,生活极为清贫,在他去世时,身上仅有46枚铜钱,而且他的儿女们连丧葬费都凑不齐!他可谓古今清

  • 宋朝的官员数量多吗?冗官一说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一方面固然是选拔寒门子弟做官,弱化贵族势力,这样选拔就是打工仔,而不是股东,皇帝面对臣子,就有了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才是最重要的,皇帝阶 级 矛盾,给底层人一个上升通道,防止通道堵死,让有理想的年轻人通过造反来走上仕途。黄巢、洪秀全都是科举考试失败了,才选择造反的,皇帝的想法是,你别造反了,我给你机会

  • 古代太后和皇帝相比 谁的权利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太后,历史解密

    古代太后权力很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特殊的位置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对立的,那就是皇帝和太后。一般情况下,如果太后没有权利的野心的话,那么她基本就负责管理后宫。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太后地位高,皇帝权力大,皇帝看到太后可是要下跪的,

  • 古代历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人生经历大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阴丽华,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很多名字一样但姓氏不一样的人,不过他们的经历完全不一样。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个丽华。第一个,阴丽华。阴丽华的出身特别好,家庭背景强大也就算了,她每天都不用担心自己吃不上饭,而且他家里面还有人做过官,和统治者一起出去外面和敌人打仗,最后因为这些功劳在朝廷有很重要的位置。阴丽华长得很好看,而

  • 唐玄奘出使西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奘,唐朝,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哪位名人能超过唐玄奘那么让人记忆深刻。除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他为原型写成唐僧以外,唐玄奘出使西域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沿途各国的重视和研究。人们研究唐玄奘,不仅仅因为他把中印文化融合到了一起,还在于他是个著名的外交家,通过他,使大唐跟西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宗

  • 汉武帝在临终前,为何要下令杀死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年仅八岁的太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按照汉朝的惯例,汉昭帝如此年幼登基,他的母族外戚必然会控制朝廷的最高权力。然而汉昭帝的母亲家族在汉昭帝时期却没有一个入朝为官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在临终前下令杀死了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那么汉武帝在临终前为

  • 朱常洵到底是什么样的藩王 为何说他是不值得他同情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常洵,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河南为鱼米之乡,明末时期朱明王室的七个藩王的封地在这里,导致土地高度集中,加上当时连年灾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不是饿死就是逃亡,或者去做强盗,至少不会做个饿死鬼。李自成刚开始进入河南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追随,没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由明朝官府强摊赋税而改变。由于难以忍受官府

  • 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没藏氏,西夏,历史解密

    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西夏艳后,她本是西夏大臣野利遇乞众多妻妾中的一位,后来野利遇乞被李元昊所杀,这一干妻妾也流落街头。后来李元昊知道自己冤杀了野利遇乞,遂找到他的这些家人给予一些帮助,没藏氏也被当时的皇后野力氏收留。一次偶遇后,李元昊被没藏氏美色所迷,无奈,野力皇后把没藏氏逐出皇宫让她出家为尼了。但是

  • 揭秘:明朝七品县令有权力处死三品将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从有了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后,网络上的一些历史写手,也乐于将野史、甚至伪史当成正史来贩卖。比如,几年前就有人编造了一个“七品县令诛杀三品将军,最终还获得得皇帝重用”的故事,至今还被人当作正史传播。故事里的人物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杀人者张度、被杀者耿天喜以及裁判朱元璋。故事的标题大同小异,都很有冲击力,均

  • 若不是行仁义,秦穆公早就死在韩原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大秦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历史解密

    公元前645年,卑鄙无耻、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姬夷吾趁着秦国闹饥荒的时机,亲自率领大军开往秦国,准备一举灭掉秦国,再不济,也能夺得秦国几个城池。面对晋国的入侵,秦穆公也是披挂上阵,组织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十一月份的天气还有些冷,但秦晋双方已经两军对垒在了韩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的黄河东岸。秦军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