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奘出使西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

唐玄奘出使西域,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3/15 22:38:52

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哪位名人能超过唐玄奘那么让人记忆深刻。除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他为原型写成唐僧以外,唐玄奘出使西域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沿途各国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研究唐玄奘,不仅仅因为他把中印化融合到了一起,还在于他是个著名的外交家,通过他,使大唐跟西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宗教信仰,他的出使,给中外文化交流开创了积极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当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唐玄奘出使的线路图几乎成了“一带一路”的蓝本。

之所以说唐玄奘是个文化使者,还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是有理由的。

1992年,玄奘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2014年,玄奘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2014年9月,我国领导访问印度时,就跟印度总理莫迪特别提起古吉拉特邦,因为玄奘就是到这里来取经的。如今,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建造了许多以玄奘取经为背景的庙宇和楼馆,以纪念他为传播传统文明所做的贡献。他编撰翻译的《大唐西域记》、《道德经》等作品已成文化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与他有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网络游戏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关于对玄奘的认可和赞扬,在玄奘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时任玄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赵朴初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玄奘在许多方面的成就都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从许多方面从事研究的。我个人认为,应当把1320多年前的玄奘和今天中国与印度、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事业结合起来从事研究,这对增进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与世界和平是会产生有益的作用的。”他的话获得了与会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或大使代表的高度认可。他们也都充分肯定玄奘对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外交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于玄奘取经的功绩和人格力量,文化名人季羡林先生归纳了这样六句话:“唐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唯心主义理论家,不畏艰险的旅行者,卓越的翻译大师,舍身求法的典型,中印友好的化身。”

翻开学生们的课本和儿童读物,孩子们对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张口即来,在他们印象中,唐玄奘就是唐僧,已经变成了一个从老好人到成仙的角色之路,他几乎成了只要做好事就会有好报的代名词。

玄奘取经不仅在中国圈粉无数,在印度也是好评连连。至今,在印度小学的历史课本里,有专门一节介绍玄奘到印度访问的事迹。在比哈尔邦那烂陀遗址北面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由中国和印度合作修建的玄奘纪念堂。玄奘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印度,属于全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名人。

总结玄奘的一生,有三点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第一点,玄奘是以一个宗教信徒的身份来完成这份神圣事业的。所以,他做这件事比人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折磨。《西游记》中描写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真经,也不是空穴来风,有些也是真实反映了玄奘当时徒步取经的艰辛。

第二点,玄奘是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玄奘的一生都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贡献。他从西域取回真经,不仅要亲自把它翻译成汉文,而且还把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一部著作《大唐西域记》,为后人了解中亚和南亚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诸多珍贵翔实的资料;而他用梵文翻译的《道德经》,又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到沿途的很多国家。可以说,玄奘是传播中印文化的第一人,他的成就无人能及。

第三点,玄奘是个有魅力的外交家。他通过自身佛教徒的特殊身份,却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事。他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他追求真理,永不言败;玄奘靠永不服输的劲头在沿途结交了很多达官显贵,大家都臣服于他,如果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和普渡众生的情怀,他也很难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

玄奘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一名实践理想的履行者。他不计名利,昼夜兼程,脚踏实地奔一个目标;他忠诚事业,业精于勤,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献身的伟大事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

标签: 玄奘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在临终前,为何要下令杀死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年仅八岁的太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按照汉朝的惯例,汉昭帝如此年幼登基,他的母族外戚必然会控制朝廷的最高权力。然而汉昭帝的母亲家族在汉昭帝时期却没有一个入朝为官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在临终前下令杀死了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那么汉武帝在临终前为

  • 朱常洵到底是什么样的藩王 为何说他是不值得他同情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常洵,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河南为鱼米之乡,明末时期朱明王室的七个藩王的封地在这里,导致土地高度集中,加上当时连年灾害,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不是饿死就是逃亡,或者去做强盗,至少不会做个饿死鬼。李自成刚开始进入河南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追随,没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就由明朝官府强摊赋税而改变。由于难以忍受官府

  • 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没藏氏,西夏,历史解密

    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西夏艳后,她本是西夏大臣野利遇乞众多妻妾中的一位,后来野利遇乞被李元昊所杀,这一干妻妾也流落街头。后来李元昊知道自己冤杀了野利遇乞,遂找到他的这些家人给予一些帮助,没藏氏也被当时的皇后野力氏收留。一次偶遇后,李元昊被没藏氏美色所迷,无奈,野力皇后把没藏氏逐出皇宫让她出家为尼了。但是

  • 揭秘:明朝七品县令有权力处死三品将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从有了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后,网络上的一些历史写手,也乐于将野史、甚至伪史当成正史来贩卖。比如,几年前就有人编造了一个“七品县令诛杀三品将军,最终还获得得皇帝重用”的故事,至今还被人当作正史传播。故事里的人物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杀人者张度、被杀者耿天喜以及裁判朱元璋。故事的标题大同小异,都很有冲击力,均

  • 若不是行仁义,秦穆公早就死在韩原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大秦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历史解密

    公元前645年,卑鄙无耻、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姬夷吾趁着秦国闹饥荒的时机,亲自率领大军开往秦国,准备一举灭掉秦国,再不济,也能夺得秦国几个城池。面对晋国的入侵,秦穆公也是披挂上阵,组织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十一月份的天气还有些冷,但秦晋双方已经两军对垒在了韩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的黄河东岸。秦军大骂

  • 朱元璋提倡百姓“越级上访”,上访的人却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其实,“上访”就是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是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表达形式。自古以来,“上访”就是一种“民意”的表达方式,最早出现在尧舜时代。据史料记载,在尧舜时期,各个交通要道上都会竖立一块木头,用来征集百姓的意见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临走时有一人却说孔明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备,历史解密

    在三国当中,流传下来很多经典故事,比如关羽这个人物就有非常之多的典故,像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刮骨疗毒、单刀赴会等等。猛将赵云更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而在三国当中典型的智者代表诸葛亮一生中留下的典故更是非常之多。比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等经典故事

  • 刘肇为什么要立邓绥为皇后?邓绥有哪些吸引刘肇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肇,汉朝,历史解密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和帝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朝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汉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

  • 同样是三国著名谋士 为什么诸葛亮可以流芳百世而司马懿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刨除一切不论,诸葛亮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神话,“君不疑臣,臣不负君”,是对诸葛亮最好的评价,这八个字是司马懿做不到的。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古代什么职位最危险?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不是位居东宫的太子,也不是六宫之主的皇后,而是独揽大权的辅政托孤大臣,自古以来凡居此位者结局大多只有两个,推翻皇帝

  • 他1岁就被康熙封太子,最后却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他1岁被康熙亲封太子,4岁患天花康熙照顾,后为何被废太子之位?历史上的皇室一般都推崇立嫡长子为未来新储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况直到后来大清时期,基本上就变成了秘密立储的模式!这些其实我们根据史册里面的记载内容和清宫剧也能明显的看出来。而在这样的册立现状之下,清朝的皇子们也都会争相在皇父面前去表现,追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