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纥帮助唐朝打安禄山,为什么不胡人的安禄山打唐朝?

回纥帮助唐朝打安禄山,为什么不胡人的安禄山打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66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5:35

回纥人曾经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却并没有帮助安禄山攻打唐朝,这是怎么回事呢?

照理说,回纥人是胡人,安禄山也是胡人,回纥人应该和安禄山更亲近的。为何回纥人不帮助安禄山,反而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呢?

有人说,主要的原因,是回纥人和唐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回纥人属于北方少数民族铁勒诸部的一支。梁朝的时候,突厥汗国建立,回纥人受突厥汗国管理,也受尽了突厥人的欺负。

不久,突厥汗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到了隋朝及唐朝初年的时候,回纥人逐渐强大起来。唐朝看到了回纥的强大,便联合回纥,打败东突厥,这可以称得上是唐朝和回纥人的第一次合作。

东突厥衰败以后,铁勒诸部的一支薛延陀人强盛起来,控制东突厥的不少地盘。当时,唐朝害怕北方民族形成一枝独大的局面,因此,又有意恢复东突厥。他们又和回纥人联合,灭掉了薛延陀政权。这是回纥人和唐朝的第二次合作。

灭掉薛延陀政权后,回纥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并接受唐朝的管理。

天宝三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当可汗,建立回纥政权。这样,回纥基本上已经取代了东突厥。接着,回纥又与唐军联合,推翻了后突厥汗国(东突厥之后建立的一个汗国)。这是回纥人与唐朝的第三次合作。

这次合作后,回纥汗国也就建立起来了,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当时回纥与吐蕃都向唐朝申请,想要率军进入中原,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当时,唐朝经过谨慎考虑,同意了回纥的请求,不过拒绝了吐蕃的请求。毕竟吐蕃曾多次攻打唐朝,如果同意他们进入中原,无疑是引狼入室。

那么,唐朝为何又会同意回纥人的请求呢?回纥人也是当时所谓的“胡人”,他们应该和同为“胡人”的安禄山更亲近一点,难道唐朝不害怕吗?是不是觉得回纥人很可靠,才同意了回纥人进入中原的请求呢?

其实,回纥人并不可靠。在唐代宗的时候,当时唐朝节度使仆固怀恩反叛唐朝,曾联合吐蕃人、回纥人一起进攻唐朝。由此可见,回纥人并不是对唐朝一直很友好。

事实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很可能今天依附这个民族,接下来又反对这个民族。他们从来就和某一个民族(包括唐朝),并没有牢不可破的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之所在。如果所做的这件事,符合他们本民族的利益,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壮大,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做。如果所做的这件事,是损伤他们民族利益的,他们当然不会这样做。

再说了,回纥人本身并不强大。比如,当突厥强大起来,压榨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归附了突厥。但是,这种归附,只是表面的。在唐朝联合他们反突厥的时候,他们就积极地反抗,最终取代了突厥。接着吐蕃压榨他们,他们又不得不归附吐蕃。但是,吐蕃被唐朝打,力量一弱,他们又投奔唐朝。

所以说,他们并不存在忠诚可言。

不存在忠诚,而唐朝选择相信他们,显然是唐朝认为,虽然安禄山也是胡人,但是并不因为安禄山是胡人,他们就显得更亲近。对于回纥人来说,只存在是否对他们有利,不存在是否和他们在血统上亲近的问题,或者是两个国家是否友好的问题。当时,回纥和吐蕃之所以都愿意帮助唐朝而不是帮助安禄山,是因为他们认为,唐朝会赢得最终的胜利,他们把宝押在唐朝的身上。

而事实证明,他们把宝押对了,唐朝最终果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唐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对地方的控制力严重减弱,到唐代宗时期的唐朝,藩镇割据已经非常严重,中央完全把地方诸侯无可奈何。而且,他们认为当时唐朝已经没有大将,因此,回纥才同意仆固怀恩一同进攻唐朝。

但是,当郭子仪率军出征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郭子仪还活着,和郭子仪对抗,没有好下场。因此,他们及时收手,在强迫唐朝买了他们一万匹马的情况下,退兵回去。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一帝王子嗣延绵,儿子一百多,居然被弟弟一口气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登基后不仅要勤于朝政,还需要担负绵延子嗣的重任,皇帝的子嗣数量众多不仅表示帝王身体康健,也是保证皇室的集体荣誉,后代越多家族越鼎盛,因此帝王才会有数不尽的嫔妃。都说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但这这是一个虚数,一般帝王身边有几十个妃嫔属正常,而这些妃嫔进宫后的主要职责不是为了宫斗,而是为了给帝王生

  • 金帐汗国曾统治俄罗斯240年,为什么被伊凡家族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帐汗国,蒙古,历史解密

    提到金帐汗国,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国家曾经统治俄罗斯240年。但是,最后这个国家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打败,最终灭亡。那么,伊凡家族凭什么能打败横征亚非欧大陆的蒙古铁骑?原因很有趣。作为从草原上走出来的英雄,成吉思汗非常有意思,一直在遵循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在那里,儿子大了就要分家,而作为征服很

  • 揭秘:郑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武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姜,春秋,历史解密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小儿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之后又逼着郑庄公给他增加人口,军队,财富等等,郑庄公一直隐忍,直到共叔段公开谋反,郑庄公一击致命。恼怒的对母亲说出了“不至黄泉,勿相见”,这才有了后来黄泉相见的故事。一般来说,对这一段历史,对郑庄公有两

  • 司马睿夫人郑阿春,结局圆满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阿春,东晋,历史解密

    郑阿春是司马睿的夫人,其实曾经因为自己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嫁过人了,但是那个丈夫去世了,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所以被司马睿看上了封为了夫人,虽然没有当上皇后,但是也是荣宠一生的,我觉得这个女子的一生都是非常幸福的。郑阿春的父亲是一个太守,她的家庭其实并不是非常富足的,早年时期的郑阿春其实是很

  • 皇帝立下最弱太子,结果皇子结局是最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性格太过强势,敢作敢为,下手无情,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尤其是当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后,他在接班人的挑选上,就更中意柔弱的皇子。魏王李泰性格颇像李世民,且聪明过人,深得人心,李世民原本对他宠爱有加,甚至想过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当李承乾谋反之事发生后,李世民便渐渐疏远李泰。原因无外乎李

  • 为什么成国李寿夺位后要铸年号钱?年号钱有着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国李寿,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清嘉庆年间,钱学昌盛,杭州一位姓钱的古泉收藏家,以高价求得一枚轻薄如榆树之荚(即榆钱)的“榆荚钱”,便被众泉友传为笑谈。钱某见人笑话,却不以为然,哈哈一笑,仍旧孤芳自赏。不久圈内传出一则新闻,说钱某这枚“榆荚钱”居然从北京琉璃厂换得了一间三门脸的大门面房。细问得之,此钱并非一般的“榆荚钱”,而是中国

  • 明清时期的故宫是没有厕所的 里面的上万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故宫,厕所,历史解密

    现在许多人在满足自己的吃穿之后,还会选择旅游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说到旅游啊,我们就不得不说我们的故宫了,故宫是我国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同时还见证了我国的发展,能够存留到今天,必然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时的故宫是没有厕所,那么故宫里面上万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呢?你知道吗?古代不同于我们现在,

  • 后四大须生是谁?四位艺术大师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四大须生,民国,历史解密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后四大须生-谭富英谭富英(1906-1977),出生于京剧世

  • 李斯用尽心机害死韩非,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斯,秦朝,历史解密

    李斯作为当时秦国的丞相,拥有非常大的权利,但是他却没有将这种权利落实到为百姓谋富贵上面,反而是将这种权利拿来做权力之争,导致后来很多的人都是纷纷入狱惨死,而他这么做到底获得了些什么呢?难道这些权利对于他来说还不够吗?他还需要更多的权利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小编最近在搜罗了很多的当时的史书以后,发现了很

  • 什么是世兵制与募兵制?压垮大明的第一颗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兵制,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根据汉代的屯田制、唐代的府兵制、宋代的更戌法和元代的职官制制定出了新的卫所制。卫所制的核心是寓兵于农、耕战结合,目的是在尽量压缩国防开支的情况下,既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又不会对社会生产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今海宇谧,边境无虞,若使兵坐食于农,农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