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是怎么处理凌统与甘宁的关系的?

孙权是怎么处理凌统与甘宁的关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3/12/8 5:01:45

孙权从哥哥孙策手里接过东吴的大权后,统兵征讨黄祖,因为黄祖手下射杀了孙权的父亲孙坚。从公元200年到公元208年,孙权攻打黄祖大约五次,才将黄祖消灭。

原本在黄祖手下的甘宁,投靠了孙权,孙权得一悍将,十分高兴,而且甘宁在消灭黄祖的战斗中立了大功,替孙权报了仇,孙权提拔甘宁为督尉。

甘宁投了东吴,有一个人不高兴,他就是凌统。凌统的父亲凌操,在公元203年左右,在征黄祖的战斗中,被还是黄祖手下的甘宁射死。凌统一直耿耿于怀,想找甘宁报杀父之仇。

在消灭黄祖后的宴会上,凌统狠急而泣,终于有了近距离报仇的机会,他不管孙权在场,直接找甘宁发难。众人将其两人拉开。孙权知其两人水火不容,就命甘宁去夏口镇守,避开凌统。

孙权先让两人分开,避免”两虎相争“,两人都是东吴的少年人才,孙权当然是十分喜爱和重视的。但是,两人的矛盾不是一时能调和的。孙权将他们分开,让他们冷静下来,减少见面机会,不失是个好办法。

孙权虽然年轻,却十分有能力。对凌统的冲动没有一丝的怪罪,而是念凌统在消灭黄祖的战斗中有功,让他做了承烈督尉,并对其表示理解。孙权也是幼年丧父,后来才起兵报仇的。

孙权一再劝导凌统,“兴霸(甘宁的字)射死卿父,彼此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我面”。作为一个君主,给凌统这样说话,可以说明孙权与手下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凌统后来又一次对甘宁发难,孙权依然劝说凌统:“吾常言二人不休念旧仇,今日又何如此?”由此可见,孙权为了调和他们的关系,经常劝导凌统,耐心十足。

后来,在合肥之战时,凌统被围,眼看要丧命。甘宁在危机时刻,开弓放箭射杀了敌人,救出了凌统。孙权对甘宁在关键时刻,不计前嫌救了凌统,很是欣慰和赞赏。

于是在凌统回营中向孙权致谢时,孙权正好趁热打铁,抓住机会,大声告诉凌统:放箭救你者,甘宁也!凌统面对甘宁的救命之恩,加上孙权以前多次的劝导,感动的连忙向甘宁下拜道:“不想公能如此陲恩”。

甘宁原本是凌统的杀父仇人,又成了凌统的救命恩人,之后两人成了生死之交。这中间的转变,与孙权的积极调和是分不开的。这也说明了孙权的执政能力,正如曹操所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

标签: 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史中关羽用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 那他到底使用什么兵器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武将有很多,比如张飞、吕布,典韦,夏侯惇,马超,赵云,关羽等,这些武将都武艺高强又性格鲜明,但是,很多人最喜欢的却是五虎将之一的关羽,不仅因为关羽武艺高强,更是因为关羽对待刘备的忠贞不二。赵云剧照提起关羽,很多人都会想到他横刀立马、手捋美鬓的形象,或者是他手捧《春秋》,或是手持青龙偃月刀的

  • 曹操最不该杀这三个人,分别是哪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然而,他也有糊涂和犯错误的时候,曹操一生,杀了很多人,有些人不该杀,他偏偏杀了,有些人该杀,他偏偏没杀,最终酿成大祸。曹操最不该杀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谁呢?曹操最该杀的人,又是谁呢?第一位,荀彧。荀彧是曹操重要的谋士,可以说是首席谋士,荀彧有王佐之才,辅佐曹操扫平群雄,统

  • 揭秘:清朝最后一位郐手子,一生斩首三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很特殊的人——刽子手。他们因为职业特殊,是死刑者的操刀者,往往被人所不屑。今天就来看看清朝最后一位郐手子邓海山的轶事。郐子手邓海山绰号叫“神刀手”,绰号来缘是他砍头的手法相当高超。其实邓海山的高超刀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苦练出来的。为了炼本领,邓海山拜名师勤练功,为了练习砍头术,他

  • 万国来朝最辉煌的时代是什么时候?不是盛唐也不是强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万国来朝,隋朝,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一直是最高文明以及强盛的代名词,时间长达千年。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朝代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亚洲的宗主,地位无人可撼动。很多小国家作为藩属国,需要定期来中国朝拜君主,称之为"藩供"。”万国来朝“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终极目标,而最为辉煌的莫过于明王朝。明朝永乐年间,永乐大帝派遣郑和七

  • 回纥帮助唐朝打安禄山,为什么不胡人的安禄山打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回纥人曾经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却并没有帮助安禄山攻打唐朝,这是怎么回事呢?照理说,回纥人是胡人,安禄山也是胡人,回纥人应该和安禄山更亲近的。为何回纥人不帮助安禄山,反而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呢?有人说,主要的原因,是回纥人和唐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回纥人属于北方少数民

  • 这一帝王子嗣延绵,儿子一百多,居然被弟弟一口气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古代帝王登基后不仅要勤于朝政,还需要担负绵延子嗣的重任,皇帝的子嗣数量众多不仅表示帝王身体康健,也是保证皇室的集体荣誉,后代越多家族越鼎盛,因此帝王才会有数不尽的嫔妃。都说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但这这是一个虚数,一般帝王身边有几十个妃嫔属正常,而这些妃嫔进宫后的主要职责不是为了宫斗,而是为了给帝王生

  • 金帐汗国曾统治俄罗斯240年,为什么被伊凡家族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帐汗国,蒙古,历史解密

    提到金帐汗国,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国家曾经统治俄罗斯240年。但是,最后这个国家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打败,最终灭亡。那么,伊凡家族凭什么能打败横征亚非欧大陆的蒙古铁骑?原因很有趣。作为从草原上走出来的英雄,成吉思汗非常有意思,一直在遵循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在那里,儿子大了就要分家,而作为征服很

  • 揭秘:郑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武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姜,春秋,历史解密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小儿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之后又逼着郑庄公给他增加人口,军队,财富等等,郑庄公一直隐忍,直到共叔段公开谋反,郑庄公一击致命。恼怒的对母亲说出了“不至黄泉,勿相见”,这才有了后来黄泉相见的故事。一般来说,对这一段历史,对郑庄公有两

  • 司马睿夫人郑阿春,结局圆满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阿春,东晋,历史解密

    郑阿春是司马睿的夫人,其实曾经因为自己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嫁过人了,但是那个丈夫去世了,所以就变成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所以被司马睿看上了封为了夫人,虽然没有当上皇后,但是也是荣宠一生的,我觉得这个女子的一生都是非常幸福的。郑阿春的父亲是一个太守,她的家庭其实并不是非常富足的,早年时期的郑阿春其实是很

  • 皇帝立下最弱太子,结果皇子结局是最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性格太过强势,敢作敢为,下手无情,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尤其是当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后,他在接班人的挑选上,就更中意柔弱的皇子。魏王李泰性格颇像李世民,且聪明过人,深得人心,李世民原本对他宠爱有加,甚至想过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当李承乾谋反之事发生后,李世民便渐渐疏远李泰。原因无外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