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皇帝临死前,想回家治病为什么会被拒绝?

嘉靖皇帝临死前,想回家治病为什么会被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3/12/17 12:04:22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在建立明朝之后,他将老家改为凤阳府,并且在这里建设都城,这么算来,明朝其实一共有了3个都城。后来的嘉靖皇帝继位之后,也开始如法炮制,居然打算给自己的老家,也就是安陆州,其实就是今天的湖北钟祥市贴金。可以这样说,故乡在嘉靖帝的心中,地位十分重要,一些大臣看穿了嘉靖的心思,于是便纷纷上奏折提议将都城从北京迁到湖北安陆州。不过嘉靖帝也不是个傻子,迁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并且还牵扯到诸多的利益关系,当时明朝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办法迁都。最终嘉靖帝将安陆州升为承天府,并且将府城所在地赐名为钟祥县,然而即使这样,嘉靖帝还是心有不甘,后来索性派出重兵守卫自己的家乡和父亲的陵寝。据史料记载,嘉靖帝居然后来将其父的兴献王墓升格为帝王陵,并且赐名为“显陵”,大家要知道,兴献王墓只不过是一个藩王墓地,这座所谓的帝王陵居然修建了40多年,并且耗费数十万两白银。

然而即使如此,嘉靖帝却还是有苦说不出,原来每年清明节祭祀的时候,自己不能亲自去拜谒显陵,毕竟离的实在是太远了,于是便打算将亲生父亲的陵墓迁到北京来。随即让大臣们讨论此事,许多大臣认为兴献王早已病逝,如果贸然打开陵墓,对兴献王不太尊敬,嘉靖帝十分害怕自己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因此便放弃了迁陵。据史料记载,公元1538年,嘉靖帝的生母去世,嘉靖帝决定将显陵迁到北京,让母亲和父亲一起合葬,不过正在此时。承天府官员却上了一份奏折,上面写道“显陵地宫内被水淹没,不能够搬迁。”嘉靖帝知晓这个消息后,力排众议,带领文武百官前往显陵,并且鼓励当地百姓要孝敬父母,除此之外,他还免掉了承天府3年的田税,并且将母亲埋进了承天的显陵中。大家要知道,嘉靖帝十分孝顺,和母亲关系十分好,不过母亲去世之后,他却感到异常的孤独和冷静,而且他和皇后的关系十分不好,早年儿子纷纷夭折。虽然后来他有了几个儿女,但却依然享受不到天伦之乐。

于是他最终选择离开紫禁城,并且来到北京西苑去,居然去修道了。一直到嘉靖45年,他突然患了一种重病,认为自己从小就出生在承天,家乡给他带来了好运,让他当了40多年的皇帝。那么家乡也一定可以治好他的病,嘉靖皇帝临死前,为回到家乡治病找了2个借口。据史料记载,当时嘉靖帝在群臣面前这样说道,“朕得了一种重病,一直也好不了,打算前去显陵拜谒一下,在那里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也许就好了。这次回去不用劳师动众,只安排一个可以躺着的御轿就好了。”然而正在此时,却被内阁首辅徐阶一口拒绝,徐阶说道,“如果陛下要去拿药,我们可以派人去取,陛下还是不要长途奔波了吧。”过了一段时间,嘉靖帝又找了一个借口,“朕听说承天府地区遭受洪灾,许多地方官员借修建王府的名义,到处横征暴敛,朕要亲自去看看。”没有想到的是,内阁首辅徐阶却再次劝阻,并且说道,“现在天下并不太平,北部还不断爆发战争,陛下您身体比较虚弱,应当以天下大事为重。”就这样,嘉靖帝一生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始终不能落叶归根,不久之后,便在遗憾中不幸驾崩。

笔者认为,坦白来说,嘉靖皇帝命运还是比较好的,本来按照皇位继承制的通则,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然而他却那么幸运,成为了主宰大明天下的天子。他一生却喜欢修道和炼丹,不理政事,不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不过却是一个长寿皇帝,而且他还特别秉持孝道,十分推崇以孝治天下,还算是一个仁君。除此之外,不得不说,虽然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的职位,但事实上,明朝内阁首辅其实就是行使宰相的职权,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皇权。嘉靖帝就是深受其苦,苦不堪言,最终连家乡都回不了。

标签: 嘉靖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被背景发生的 巴黎公社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黎公社,法国,历史解密

    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

  • 鲁肃和诸葛亮属于不同阵营,他俩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鲁肃,三国,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是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经典战役。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代表过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与孙权见面,劝孙权联合刘备。但实际上首先提出孙刘联合的人是鲁肃,鲁肃在替孙权前往江夏见刘备时,就提出了这个建议。诸葛亮和鲁肃来到柴桑后,诸葛亮提出的建议,鲁肃都同意了,并且还积极配合。那么鲁肃为什么这么支

  • 揭秘:董存瑞炸碉堡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存瑞炸碉堡,近代,历史解密

    正所谓,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现如今,有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对英雄进行所谓的“细节”质疑,无中生有设置话题,想以此来颠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构历史;而有些人则为博取眼球,盲目跟风、扎堆起哄。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英雄竟遭到肆意调侃、抹黑、诋毁与质疑。比如,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躯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

  • 太平天国覆灭后,"洪二代"的流亡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赖莲英,清朝,历史解密

    当天京城破天国倾覆之际,天王洪秀全的子侄们、天国诸王尊贵的后代们,或成了刀下之鬼,或成为海外流亡者。他们, 和几千万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饿殍的生灵,是在这场巨变的终局,而非天王的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

  • 古人的主食都吃什么 每个时代主食都各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主食,历史解密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吃什么,一日三餐吃什么越来越讲究了,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人的主食。先秦以前每天就吃两顿早上九点的朝食和下午四点的补食,那时食物虽然天然但提取工艺粗糙。主粮有稻、黍(shǔ,黄米)、稷(ji,小米)、麦、菽(shū,豆类),俗称五谷。稷是中国人第一种驯化成功的重要作物,其野生种即

  • 古时候西京指的是这么地方 为什么最后改名最终作罢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国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京”,在甲骨文里最初的意思是指高高的人工建筑有瞭望塔的意思,后来指高高的人工建筑群。通常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高建筑群就是王宫/皇宫,因此,“京”就有了国都的意思。西周之后,“京”成了国都的专用名词。

  • 唐朝6000士兵对战13万叛军,36位将领热血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点,由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造反,历经八年的内战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减,人口数量锐减,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当朝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对整个中华文明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浩劫,在这之前唐朝是开放的,而此后的中原王朝是保守的。到了内战的中期,叛军势

  • 历史上最强悍的三大重装步兵是什么?魏武卒称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重装步兵,世界,历史解密

    在任何朝代,重装步兵都是一个稀缺的兵种,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因为要求装备精良,护具铠甲兵器等都需要特别制作,耗资巨大,要养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需要的物资和财力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一般的诸侯能承担得起;第二,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一有损耗补充起来也非易事;第三,对练兵和统兵之人要求更高,不是说

  • 关羽一直戴一顶绿色的帽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提及关羽,相信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的忠义!随后,脑海中便会浮现这样一张画面,一缕标志性的五柳长须,一张大红脸,一顶绿帽子。可是,一个忠义之士为何要一直戴一顶绿帽子呢?可能大部分人都一直对这顶绿帽子的含义有所误解。实际上,这顶绿帽子在当时的含义和我们现代的绿帽子含义可没有半毛钱关系。现代人提及绿帽子

  • 纪晓岚与和珅真的是死对头吗?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珅,纪晓岚,乾隆,历史解密

    纪晓岚与和珅是清朝历史剧的名拍档,而且纪晓岚总是时时不忘捉弄一下和珅,让他在皇帝面前出尽洋相,又每每都能化险为夷的避开和珅报复,给观众留下纪晓岚正直、英俊、机智、幽默的形象。可是,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处处与和珅作对?英俊潇洒、机智幽默吗?从权势上看,纪晓岚七十多岁才做到兵部尚书、左督御史,之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