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肃和诸葛亮属于不同阵营,他俩关系好吗?

鲁肃和诸葛亮属于不同阵营,他俩关系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3/12/15 4:21:48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是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经典战役。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代表过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与孙权见面,劝孙权联合刘备。

但实际上首先提出孙刘联合的人是鲁肃,鲁肃在替孙权前往江夏见刘备时,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诸葛亮和鲁肃来到柴桑后,诸葛亮提出的建议,鲁肃都同意了,并且还积极配合。

那么鲁肃为什么这么支持诸葛亮呢?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鲁肃的为人

鲁肃的为人很淳朴、性格豪放,喜欢与人结交,而且他心存大志。他出生在东吴的富豪家庭,但却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一直四处接济穷人。

后来周瑜缺粮,向他借粮,他也慷慨地把粮食给了周瑜。后来鲁肃去逃难,遇到了周瑜,于是周瑜把鲁肃引荐给了孙权。

曹操占领荆州后,威胁孙权,扬言要攻打东吴。孙权因此十分担心,东吴的大臣们也建议投降曹操。只有鲁肃不同意,向孙权分析了利害关系,并提出与刘备联合抗曹操的策略。

为了尽快促成此事,鲁肃还主动去见刘备,因此他也见到了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自己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是朋友,诸葛亮也就成了鲁肃的朋友。

诸葛亮听了鲁肃的建议后,感觉英雄所见略同,十分高兴。于是刘备立即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以便促成两家联盟。

鲁肃对朋友一向大方康概,信任有加,自然他也会如此对待诸葛亮。所以鲁肃的为人和性格,使得他必须信任诸葛亮,和诸葛亮配合好。

2.诸葛亮的能力

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在隆中时就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刘备听了后,欣喜万分,力邀诸葛亮出山。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欣赏,相信大家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也看到了。

诸葛亮还有两个好宣传员,水镜先生徐庶,他们大势宣传诸葛亮的能力和水平。再加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与鲁肃关系很好,诸葛瑾肯定会给鲁肃介绍诸葛亮。

所以鲁肃在见刘备前对诸葛亮的能力也有所耳闻。诸葛亮在新野,博望坡的两把火也证明了他的能力。诸葛亮来到柴桑后,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让孙权决定联刘抗曹。

以上这些事都是鲁肃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鲁肃当然相信诸葛亮的能力,肯定要配合诸葛亮完成既定目标。

3.孙刘各自的利益

鲁肃配合诸葛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孙刘两家有共同的敌人曹操,也有各自的利益。

曹操占了荆州后,要攻打东吴,这也威胁到了刘备。刘备正在着急时,鲁肃来了,提出联合抗曹的建议,对刘备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的事。

只有这样孙刘两家才能都生存下来,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联合作战呢?当然是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帮助东吴出主意。作为刘备的代表,诸葛亮肯定会尽心尽力帮助吴国,因为帮助吴国其实也是帮助刘备。

两家利益绑定了,鲁肃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基于这一点,鲁肃就放心大胆地让诸葛亮干,他全力配合诸葛亮,至少要使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鲁肃为人豁达,有远见,心胸也很宽广,在周瑜的引荐下辅佐了孙权。曹操要攻打东吴,而孙权的实力不够抵抗曹操,鲁肃急中生智,请求联刘抗曹。

鲁肃对盟友也十分友好。他基于两家的利益和诸葛亮的能力,对诸葛亮十分推崇,完全配合诸葛亮的工作,使得最后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鲁肃对诸葛亮的信任来看,鲁肃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当自己能力有限时,就借助他人的力量。当要用人才时,他会多方打听此人的信息,并亲自考察此人,最后才决定是否信任此人。

从鲁肃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在用人时,事先要做好对这个人的基本了解,然后加以考察,再决定是否用这个人。而且一旦决定用这个人,就不要再犹豫徘徊。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标签: 鲁肃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董存瑞炸碉堡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存瑞炸碉堡,近代,历史解密

    正所谓,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现如今,有人打着寻找历史“真相”的幌子,对英雄进行所谓的“细节”质疑,无中生有设置话题,想以此来颠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构历史;而有些人则为博取眼球,盲目跟风、扎堆起哄。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英雄竟遭到肆意调侃、抹黑、诋毁与质疑。比如,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躯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黄继

  • 太平天国覆灭后,"洪二代"的流亡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赖莲英,清朝,历史解密

    当天京城破天国倾覆之际,天王洪秀全的子侄们、天国诸王尊贵的后代们,或成了刀下之鬼,或成为海外流亡者。他们, 和几千万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饿殍的生灵,是在这场巨变的终局,而非天王的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

  • 古人的主食都吃什么 每个时代主食都各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主食,历史解密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吃什么,一日三餐吃什么越来越讲究了,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人的主食。先秦以前每天就吃两顿早上九点的朝食和下午四点的补食,那时食物虽然天然但提取工艺粗糙。主粮有稻、黍(shǔ,黄米)、稷(ji,小米)、麦、菽(shū,豆类),俗称五谷。稷是中国人第一种驯化成功的重要作物,其野生种即

  • 古时候西京指的是这么地方 为什么最后改名最终作罢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国都,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西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京”,在甲骨文里最初的意思是指高高的人工建筑有瞭望塔的意思,后来指高高的人工建筑群。通常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高建筑群就是王宫/皇宫,因此,“京”就有了国都的意思。西周之后,“京”成了国都的专用名词。

  • 唐朝6000士兵对战13万叛军,36位将领热血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点,由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造反,历经八年的内战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减,人口数量锐减,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当朝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对整个中华文明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浩劫,在这之前唐朝是开放的,而此后的中原王朝是保守的。到了内战的中期,叛军势

  • 历史上最强悍的三大重装步兵是什么?魏武卒称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重装步兵,世界,历史解密

    在任何朝代,重装步兵都是一个稀缺的兵种,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因为要求装备精良,护具铠甲兵器等都需要特别制作,耗资巨大,要养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需要的物资和财力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一般的诸侯能承担得起;第二,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一有损耗补充起来也非易事;第三,对练兵和统兵之人要求更高,不是说

  • 关羽一直戴一顶绿色的帽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提及关羽,相信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的忠义!随后,脑海中便会浮现这样一张画面,一缕标志性的五柳长须,一张大红脸,一顶绿帽子。可是,一个忠义之士为何要一直戴一顶绿帽子呢?可能大部分人都一直对这顶绿帽子的含义有所误解。实际上,这顶绿帽子在当时的含义和我们现代的绿帽子含义可没有半毛钱关系。现代人提及绿帽子

  • 纪晓岚与和珅真的是死对头吗?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珅,纪晓岚,乾隆,历史解密

    纪晓岚与和珅是清朝历史剧的名拍档,而且纪晓岚总是时时不忘捉弄一下和珅,让他在皇帝面前出尽洋相,又每每都能化险为夷的避开和珅报复,给观众留下纪晓岚正直、英俊、机智、幽默的形象。可是,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处处与和珅作对?英俊潇洒、机智幽默吗?从权势上看,纪晓岚七十多岁才做到兵部尚书、左督御史,之后转

  • 董鄂妃去世,顺治帝要大臣抬棺,大臣为什么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从秦始皇开始,华夏就进入到了封建王朝,封建王朝在古代史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直到清朝的灭亡,封建王朝才彻底的消失。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对历史的贡献几乎是没有的,甚至是耽误了近代史的发展。早在康熙帝时期,天下就已经是走向了下坡路。这时候的康熙帝闭关锁国,不仅如此还实施了禁海的策略。不过在清朝的前期,

  • 雍正的后宫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 为何她们的关系都很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清朝雍正的妃子的数量是所有皇帝中最少的,但是随着雍正皇帝的流传千古,不少文人雅士以清朝雍正的妃子为人物叙写各种故事,故事情节也是百转千折。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的妃子。孝敬宪皇后,于1691年嫁给胤禛,并在婚后第七年生下第一个儿子弘晖。可是遗憾的是长子早殇,弘晖死时才8岁。雍正登基后册封她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