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园三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创作背景是什么?

汉园三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7:49

汉园三诗人是指中国现代派诗群中三位杰出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卞之琳其芳、广田,主要代表作品为《汉园集》。

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商务印书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1936年3月,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丛书之-的《汉园集》出版了,在诗坛上引起很大的轰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汉园三诗人的名宇便确立下来,以其经久不衰的张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即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三颗年轻的心灵的美丽与新鲜。

创作背景

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当时曾经是北京大学文学院的同学,以文会友聚在一起,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1934年,郑振择编"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要卞之琳的一本诗集,卞之琳便把何其芳、李广田到当时为止的诗全部拿来凑成一本集子。他们一块读书的地方叫"汉花园",有点老气横秋的味道,不过他们倒觉得喜欢,好玩,于是便叫了个《汉园集》。

《汉园集》在当时文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对于"汉园"三友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纪念与象征意义。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诗坛上三颗划空而过的流星,把他们最美丽最动人的光华投在汉花园里,更何况这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文学合作,此中深意,一言难尽。

内容精要

《汉园集》中,第一部分是何其芳的"燕泥集",收诗十六首。从题目上看,似乎有不辞辛苦,自筑诗巢的意味,然而我们又分明可以从中嗅到薛道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气息,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暗示了何其芳的美学情趣,那就是对唐代绩艳绮缈风格的痴迷与执著。

何其芳是一个早熟的、感情比较细腻丰富的人,总爱沉溺于自己用文字和幻想所营造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天生的诗人气质。他的前期诗作,带有明显的梦幻情调,如一个少女哺哺述说着梦中的凤景,而他则是一个画梦人,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也便名为"画梦录"。他描绘出来的梦都是感伤、寂寞、忧郁而又美丽的。满纸卧冷,充满了对故乡,对青春,对爱情的眷恋以及求而不得的幽怨。如《青春怨》:

一颗颗,一颗颗,又一颗颗,

我的青春像泪一样流着;

但人家的泪为爱情流着,

这流着的青春是为什么?

一朵朵,一朵朵,又一朵朵。

人的青春像花一样谢落;

但一切花都有开才有落,这谢落的青春却未开过。

其他如《预言》写梦中女神的光顾与离去。 《花环》纪念一个女孩的夭亡, 《罗杉怨》写失恋者的痴情,几乎篇篇是精品,使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更多文章

  • 高丽王朝为什么要满足元明两代皇帝的特殊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丽王朝,朝鲜,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邻国朝鲜和韩国在以前都一个国家,统称朝鲜。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原本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藩属国,他们国家历史上的创史人就是在我们国家商朝时期纣王的叔父箕子,他为了逃难跑到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建立了“箕子朝鲜”,但是到了西汉时期有被我们国家灭了,之后有经历过了新罗、高丽、朝鲜等三个时代,最后就

  • 吴起让楚国迅速崛起却为何惨死?一代名将注定保护不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吴起是战国前期一个很著名的军事家,他帮助魏国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并镇守此地,创造了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皆平的出色战绩,还曾经一度以五万兵力击败十倍于己的军队,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可谓出神入化,在历史上他所著的《吴子》与《孙子兵法》并列,世称《孙吴兵法》。吴起不仅能征战沙场,他还能出将入相

  • 古代太监不能生育孩子 为什么还要找人组建家庭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监,宫女,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除了在磁场当中有所体现之外,在人与人之间也是相当贴切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其实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可能是人妖,也可能是我们古代的太监,因为身体有所残缺的原因,所以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男人,同样也不属于女人的群体!那太监会不会喜欢女

  •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则,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现如今的中国发展依靠农业,而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是社会之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正因农业

  • 隋唐背后的文武斗争:“三征高句丽”和“科举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征高句丽,隋,历史解密

    科举起源于隋朝,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就是:科举为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提供了一个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人才。那么,科举的初衷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单纯为选拔人才?“三征高句丽”贯穿了隋唐两朝,是什么原因使得两朝帝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高句丽,真的只是因为高句丽反复无常?亦或是帝王禁不住开疆拓土的诱惑?现在

  • “止嗽散”这个药方是程钟龄所创吗?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程钟龄,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止嗽散”一方,为临床中医大夫所习用,只要是由感冒所引起的咳嗽都得用它。可它背后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程钟龄有祖坟葬于某山之上,其坟低处(亦曰坟下),有当地一土豪之祖坟,该坟墓四周栽有多棵古柏,因程钟龄之祖坟居其上,为古柏的横枝所穿进,坟内的棺椁将露,程钟龄前往该土豪家中与他相商,要求剪除其穿

  • 皇后贾南风借刀杀人,囚禁太后把持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南风,西晋,历史解密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的一天,日暮时分。晚春的夕阳在飞沙朦朦的深处摇摇欲坠,把最后一抹光彩撒向重重檐瓦的洛阳城。从皇城中向东北遥望,远方高处红墙青瓦的含章殿仿佛一位悄然独坐的巨人,披着满身的流光溢彩,在最后的辉煌中,无语沉思。帝国的重要官员们都在皇城中忧心忡忡地等待着。三天前皇上因耽于声色,就

  • 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到底是英雄还是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文程,清朝,历史解密

    一、名门之后范文程在明末清初,这一段风云际会时期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满清开国功臣之一,相对清王朝的建立,他的作用不亚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许满清王朝能够取代大明王朝的原因有很多,投靠满清的汉族文武大臣也很多,范文程与吴三桂就是文武两方面的代表人物。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明万历二十四年(1

  • 赵恭王刘恢:刘邦第五子,受老婆迫害最终殉情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恢,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赵恭王刘恢是汉高帝刘邦第五子,惠帝刘盈、文帝刘恒的异母弟,生母情况不详,按照现有的史料来推测,应该是宫中地位比较低微的妃嫔或宫女。虽然刘恢的出身比较尴尬,但刘邦对他却很是厚待,在梁王彭越因“谋反”被杀后,便让刘恢承袭该爵位,时在高帝十一年(前196年)。梁国辖有魏国故地,不仅疆域辽阔(40多座城池)

  • 清朝大臣为什么会自称奴才 这个称谓又有什么样的来历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大臣,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皇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皇帝面前,一般的大臣自称臣或者奴才,这两种称谓放在大臣身上又有什么样的的区别呢?而奴才这个称谓又有什么样的来历?其实“奴才”这个称谓在清朝之前都只会是宫奴的自称,而大臣是不会用这样的称谓的,而到了清朝的时候,这个词所赋予的含义却不一样了。在皇帝面前很多大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