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妃去世,皇帝和群臣为何争吵了两年?

太子妃去世,皇帝和群臣为何争吵了两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1/21 19:05:11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孝元皇后。一个是西汉元帝的妻子王政君,一个是明光宗景泰帝朱常洛的元配郭氏。别看她们的尊号一样,但经历却大相径庭。王政君当过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享年八十四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郭氏却只当了十二年的太子妃,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就去世了,皇后的称号,也是追尊的。

郭氏的经历并不复杂,她本是顺天人,在万历二十九年时,朱常洛被册封为太子,她也有幸在同时被选为太子妃。看起来,这应该是光耀的时刻,她的父亲也因此被封为博平伯,后来还晋封为博平侯。只不过,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要知道,当时的朱常洛本人,虽然坐上了太子之位,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他本来是长子,在皇后没有生育,没有嫡子的前提下,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然而,他的母亲王氏只是普通宫女,因为偶然原因被万历临幸生下了他,万历最爱的还是郑贵妃和她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万历为了宠妃一笑,千方百计要将朱常洵推到太子之位,为此不惜与群臣展开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

尽管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以朱常洛当上太子而结束,但朱常洛的地位仍然非常不稳固,特别是在万历三十一年和万历四十一年,京师到处谣传将会改易太子,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为太子,朱常洛是坐在火山口上,作为太子妃,郭氏又何尝有一天安稳的日子。所幸,她在万历三十二年时,生下了明光宗的嫡长女朱徽娟。虽然只是个女孩,在封建社会中比不得皇子皇孙那么重要,但这也给明朝带来些许希望,说不定太子妃能够生出正儿八经的嫡子呢?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郭氏此后再无所出。不仅如此,就连这个女儿,也在七岁的时候夭折。这件事对郭氏的打击相当沉重,再加上宫廷斗争愈演愈烈,身心俱疲的她终于在女儿夭折的三年之后,即万历四十一年时去世了。算算年龄,应该也就是三十岁上下的大好年华。

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管生前有过多少罪孽,去世之后总要找一片栖息之所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与世无争,活在担惊受怕的太子妃去世之后,却仍然没有得到安宁。原来,明神宗万历对太子朱常洛越看越不顺眼,并不愿意以太子妃的规格为郭氏下葬。

郭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是明神宗点头同意,亲自册封的,却沦落到这个地步,实在让人寒心。因此,朝中的大臣挺身而出,又向明神宗争执起来。双方互相不妥协,你来我往,时间竟然长达两年多。而且,不光是郭氏遭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就连太子的母亲,比郭氏早一年去世的王贵妃,也十分凄惨,她的坟地,甚至连一个守陵人都没有!当时就礼科亓诗教上书对此不满:

皇太子母葬已有年,而膳田未给,香火无供,忍令坟园之荒废。皇太子妃逝几二载,而葬地不择,灵輀未发,宁无暴露之感伤。

这两年多时间,皇太子妃郭氏的灵柩就停在生前的宫中,久久不能下葬。寒来暑往,里面的状况可想而知,但万历就是赌气,根本没有妥善安排的意思。照这个形势来看,只有等到他驾崩,郭氏才能安葬。

最后,一件意外的世间终结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万历四十三年时,一个叫做张差的恶汉,手持木棍闯入了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打伤了值守太监意欲行刺太子,这就是晚明奇案三大奇案之一的“梃击案”。太子如果遇刺,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郑贵妃母子,而张差在后来的招供中也供认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所为。

但是,行刺太子,岂能是一个疯汉手持木棍就能做到?郑贵妃聪明一世,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举?因此万历也怀疑是太子的苦肉计,不愿意深究,并且让郑贵妃向太子道歉,以求得和解。朱常洛表现得很大度,不过舆论却普遍同情他。

在这个背景之下,太子的处境大大改善,万历在压力之下,也不得不下令派人守护皇太子母亲的坟茔,并且同意以太子妃的礼仪,将郭氏妥善安葬。这样,两年多没有如土的郭氏,才得以下葬。她虽然没有子嗣,但还是后来明熹宗朱由校的嫡母,在天朝被追尊为孝元皇后。

标签: 朱常洛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何没杀掉鳌拜全族,竟和这个女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据世人所知,鳌拜曾被康熙皇帝利用计谋擒拿在手,康熙皇帝对鳌拜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样的人物但凡是落在他的手中,那真是生死未卜都不足以概括,就此,鳌拜整个门下的集团和支持鳌拜的一些政府要员都被康熙一网打尽,鳌拜的势力也从此低迷一蹶不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来,鳌拜应该会被康熙进行满门抄斩的株连九族之罪。因为

  • 揭秘:周天子的诸侯们有多看重血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郐国,春秋,历史解密

    周天子建国时有个非常关键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周天子把那些周人的亲眷子弟封到征服的地方,以这种血缘关系维护着整个王朝的统治基础。这些封国们,大多数都是周天子沾亲带故的亲戚。周天子和列国诸侯们都极度看重这种关系,认为基于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最为稳固的。但事实上,这种关系真的牢固吗?当然不是,史书中有:“世道

  • 刘秀是怎么崛起的?赤眉军又为何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眉军,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皇帝刘玄单人独骑逃出长安,他的那些将相大都向赤眉军投降。十月,刘玄向赤眉军投降,把皇帝的玺绶交给了赤眉军立的十五岁的小皇帝刘盆子。占领长安的赤眉军,达到了起义的全盛时期。同时,赤眉军内部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年终祭祀的那天,“赤眉设乐大会,酒未

  • 项羽打算出兵攻打刘邦 为何最后会临时变卦取消计划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刘邦,历史解密

    项羽打算出兵消灭刘邦为何有取消行动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张良等谋士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了关中,成了关中王,并且他还和百姓约法三章,废除了秦代苛刻、不近人情的法律,赢得了民心。这是刘邦事业发展道路上取得的第一个大成功,所以

  • 揭秘:古人过中秋节一般有哪些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一般在中秋节这天吃几块月饼,有时遇上电商活动,会在这天买一些东西,中秋节好像是变成了吃月饼的节日。但中秋节作为中国人秋季的传统大节,一向注重节日仪式感的古代先民肯定不会只是吃月饼,买东西,一定会有与之相应的一系列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那在古代,先民们有哪些活动呢?01中秋的起源从祭祀传统来说,学者

  • 靖康之耻和五胡乱华相比,哪个更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康之耻,明朝,历史解密

    华夏文明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这个世界上比华夏文明要早的文明有不少,却没有哪个文明能和中华文明一般,一直传承至今,尽管这期间有诸多磨难,许多文化也都遗失于历史之中,但中华民族一路磕磕绊绊,步履维艰,终究还是将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来了,这才有了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 什么是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郡县社会转变的时期。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地方官的,地方全部都是分封的家天下,而商鞅变法之后,我们才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地方官,但是地方行政在那个时代相对简单,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官只有一级,就是县。县相当于周王朝分封的初级诸侯国,人都说百里之国,就是这么来

  • 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他和吴王夫差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定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卿大夫家族处于混战之际,韩赵魏和荀氏家族之间打来打去,数年之间都没个消停。居间的晋国国君晋定公,存在感非常之弱,仰仗着晋国余威,尚且还为卿大夫们所尊重,在诸侯会盟中,卿大夫们站在晋国角度上,拥立晋定公为霸主。只是,晋定公的这个霸主位,得的可不轻松。其时,中原诸侯大多处于过渡期,小

  • 朱棣如何能在发生政变之初?就能快速有效的掌握天下全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洪武末年,明朝的开国功臣经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基本所剩无几。当时,朱元璋为御虏防患,同时为取代清洗功臣后留下的权利空白,将诸皇子分封在全国各地重镇,特别是秦、晋、燕、宁等九个塞王,都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由于朱允炆即位后,一

  • 一代名相寇准,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人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寇准,北宋,历史解密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寇老西》,讲述的是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为官清廉,急民所急、不畏强权、大智若愚,不按常理出牌,“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问地瓜”,深得百姓爱戴的故事。“老西儿”是对山西人的称呼,如阎锡山被叫做“阎老西儿”,武侠小说里白眉大侠称为“白眉老西儿”等等。山西人爱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