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没杀掉鳌拜全族,竟和这个女人有关?

康熙为何没杀掉鳌拜全族,竟和这个女人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1/29 17:06:08

据世人所知,鳌拜曾被康熙皇帝利用计谋擒拿在手,康熙皇帝对鳌拜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这样的人物但凡是落在他的手中,那真是生死未卜都不足以概括,就此,鳌拜整个门下的集团和支持鳌拜的一些政府要员都被康熙一网打尽,鳌拜的势力也从此低迷一蹶不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来,鳌拜应该会被康熙进行满门抄斩的株连九族之罪。

因为鳌拜的康熙眼中谋反叛乱结党营私的大奸臣,不抄门户不足以平民愤,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鳌拜并没有被康熙满门抄斩,就连鳌拜本人都没有承受杀头的罪名,皇帝没有在一起之下判他死刑,而是将他进行了终身监禁,剥夺了鳌拜一生最宝贵的自由权利,让他在狱中过着毫无新意不停重复的孤独生活最终垂垂老矣。

既然鳌拜本人都没有被杀那么他的后代们被授予的罪名就更不会罪不可赦。根据史料诸多查证,鳌拜的后代们也并没有全部都被杀掉,许多一部分人活得安然无恙,康熙没有肆意的屠戮,这一点,在历代中国帝王中,都是令人惊讶也难能可贵的。甚至到了后期的雍正王朝之时,鳌拜的后人还有被加官进爵的记录,那么究竟历史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奇事,使得鳌拜被如此宽恕?这一点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相传,顺治皇帝一生中共拥有八个女儿和六个皇子,可顺治皇帝的命运并不那么让人羡慕,这几双儿女其中,有五个女儿都没活过6岁,其中有几位出生不久之后就不幸身亡,最大的一位女儿也仅仅在满六周岁那年夭折。这些女儿们兴许是天生命运多舛,也或许是后宫中生存本就难上加难,恶毒妃子的欺压和官宦的私下勾结,使得小公主们一个个英年早逝。

这样的悲惨事实让顺治皇帝感动异的心痛和难过,但所幸,最后一个女儿成功的活了下来并长达成人,她的名字比较的通俗平常,叫作翠花,世人称她为翠花公主。翠花公主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女儿,并不是皇帝的嫡女,而是妃子的庶出。她的母妃是一位姓杨的女子,该女子虽然作为翠花公主的亲生母亲,但是似乎在后宫之中,她的亲生只不过是一个名号罢了。

翠花并没能一直留在自己的母妃身边,从小就由她的祖母来抚养,自幼时就聪颖可爱的她长大后更是冰雪聪明,十分的惹人怜爱,贤良的她非常受皇太后的器重,被当做是掌上明珠,地位及其尊贵。后来,为了安抚鳌拜等人,不让他们尽早的叛乱,皇家只能忍痛将翠花公主嫁给了当时掌握实际兵权大局的鳌拜侄子讷尔杜,以此姻缘来拉近两家关系。

康熙将鳌拜抓住之后,按照当时的刑法规矩,鳌拜的侄子也应该被立刻处以极刑,但念在翠花公主的份上,皇帝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们夫妻二人贬为庶民没收全部的财产。于是翠花决定跟从丈夫一起前往丈夫的故乡去过普通平常百姓的庶民生活,皇帝实在不忍心让翠花从公主做到民女的地位,于是好意挽留,希望将公主留在宫中安度一生。但是善良的翠花公主却拒绝了皇帝的好意,决心跟着丈夫艰难度日。

她认为,既然从始至终就选择了这个男人跟她共度一生,就应该不论贫穷还是怎样夫妻二人都生死与共,不应该有好事共同享受有难的时候只让丈夫一个人去担当,这不是一个好妻子应该有的作为?翠花还告诉皇帝,只有自己很从丈夫一起下乡,才能让世人看到皇帝的廉明,天子犯法也应该跟庶民承担同等的罪状,这样才能让天下苍生信服皇帝,更好的追随帝王让当下得以统一。皇帝接受了翠花的想法,只得同意翠花跟丈夫一起回乡下生活。

1670年的一个早春时节,康熙皇帝东巡盛京祭祖,闲来无事于是前往牧场去狩猎,无意中却碰到了面色蜡黄的翠花公主,她衣衫褴褛看起来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虽然面容憔悴却目光坚定,依旧没有怨恨当初自己选择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康熙皇帝见到公主,也是十分的同情和内疚,回到京城就立刻恢复了公主丈夫讷尔杜的职位,公主一家又回到京城,美满的生活在了一起。

标签: 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周天子的诸侯们有多看重血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郐国,春秋,历史解密

    周天子建国时有个非常关键的制度,就是分封制。周天子把那些周人的亲眷子弟封到征服的地方,以这种血缘关系维护着整个王朝的统治基础。这些封国们,大多数都是周天子沾亲带故的亲戚。周天子和列国诸侯们都极度看重这种关系,认为基于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最为稳固的。但事实上,这种关系真的牢固吗?当然不是,史书中有:“世道

  • 刘秀是怎么崛起的?赤眉军又为何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眉军,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皇帝刘玄单人独骑逃出长安,他的那些将相大都向赤眉军投降。十月,刘玄向赤眉军投降,把皇帝的玺绶交给了赤眉军立的十五岁的小皇帝刘盆子。占领长安的赤眉军,达到了起义的全盛时期。同时,赤眉军内部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年终祭祀的那天,“赤眉设乐大会,酒未

  • 项羽打算出兵攻打刘邦 为何最后会临时变卦取消计划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刘邦,历史解密

    项羽打算出兵消灭刘邦为何有取消行动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张良等谋士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了关中,成了关中王,并且他还和百姓约法三章,废除了秦代苛刻、不近人情的法律,赢得了民心。这是刘邦事业发展道路上取得的第一个大成功,所以

  • 揭秘:古人过中秋节一般有哪些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一般在中秋节这天吃几块月饼,有时遇上电商活动,会在这天买一些东西,中秋节好像是变成了吃月饼的节日。但中秋节作为中国人秋季的传统大节,一向注重节日仪式感的古代先民肯定不会只是吃月饼,买东西,一定会有与之相应的一系列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那在古代,先民们有哪些活动呢?01中秋的起源从祭祀传统来说,学者

  • 靖康之耻和五胡乱华相比,哪个更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康之耻,明朝,历史解密

    华夏文明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这个世界上比华夏文明要早的文明有不少,却没有哪个文明能和中华文明一般,一直传承至今,尽管这期间有诸多磨难,许多文化也都遗失于历史之中,但中华民族一路磕磕绊绊,步履维艰,终究还是将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来了,这才有了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 什么是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亭长,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郡县社会转变的时期。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地方官的,地方全部都是分封的家天下,而商鞅变法之后,我们才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地方官,但是地方行政在那个时代相对简单,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官只有一级,就是县。县相当于周王朝分封的初级诸侯国,人都说百里之国,就是这么来

  • 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他和吴王夫差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定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定公时期国内动荡,卿大夫家族处于混战之际,韩赵魏和荀氏家族之间打来打去,数年之间都没个消停。居间的晋国国君晋定公,存在感非常之弱,仰仗着晋国余威,尚且还为卿大夫们所尊重,在诸侯会盟中,卿大夫们站在晋国角度上,拥立晋定公为霸主。只是,晋定公的这个霸主位,得的可不轻松。其时,中原诸侯大多处于过渡期,小

  • 朱棣如何能在发生政变之初?就能快速有效的掌握天下全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洪武末年,明朝的开国功臣经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基本所剩无几。当时,朱元璋为御虏防患,同时为取代清洗功臣后留下的权利空白,将诸皇子分封在全国各地重镇,特别是秦、晋、燕、宁等九个塞王,都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由于朱允炆即位后,一

  • 一代名相寇准,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人陷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寇准,北宋,历史解密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寇老西》,讲述的是宋朝太宗年间名相寇准为官清廉,急民所急、不畏强权、大智若愚,不按常理出牌,“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问地瓜”,深得百姓爱戴的故事。“老西儿”是对山西人的称呼,如阎锡山被叫做“阎老西儿”,武侠小说里白眉大侠称为“白眉老西儿”等等。山西人爱吃醋

  • 吴破楚入郢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其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破楚入郢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后期,吴、楚争夺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战争。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孙武率领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随国。楚国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回都城复国。秦军撤后,楚军又被吴军连连击败,楚国不得不迁都以避吴军锋芒。历史背景春秋历经晋楚争霸(主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