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家族到底有多少死士?司马家族时靠死士夺权的吗

司马家族到底有多少死士?司马家族时靠死士夺权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3/12/18 21:01:31

“养死士”的事情,记载在《晋书·景帝纪》里:“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不过,这里的“帝”,说的是司马师。也就是说,是司马师养死士,不是司马懿养死士。当然了,不管是谁养死士,都是司马家族里面的人,意义是一样的。

《晋书》上也说了,正是因为司马师养了三千死士,“高平陵政变”才成功了,司马家族才真正走上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司马懿剧照)

那么,在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懿先是被曹爽明升暗降为太傅,接着司马懿辞职回家,而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没有干事。可以说,司马氏一家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完全倒霉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怎么养死士呢?这些死士又怎么死心塌地跟随他们呢?

还有,这些死士究竟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在司马氏一家掌权以后,没有听说过他们呢?难道是司马氏家族过河拆桥,没有重用他们?

我觉得,要搞懂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死士”?

“死士”有一个很关键的字就是“死”字。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他们是需要献出生命的。一个人愿意为另外一个人献出生命,必然需要特殊的方法。什么特殊的方法啦?

我觉得在三国那个时代。讲理想信念肯定是没有用的,因为那个年代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说,那个时代的理想信念叫做“忠诚”。忠诚是皇权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忠诚于自己的主子,忠诚于皇上。司马家族虽然失势了,但对司马家族的忠诚还是在的。

(三千死士,图取其意)

当然了,光讲忠诚显然是不够的。司马家族的死士,应该是培养出来的。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正如曹操在诗里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个年代,孤儿肯定特别多。司马家族肯定收集了不少这样的孤儿。把孤儿收集起来以后,便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同时在教育上,对他们进行洗脑,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坚定的刺客。

中国自古就有刺客文化,专诸、聂政荆轲要离,这些人都是为了报恩,可以随时献出自己生命的。这些人的事迹,必然成为生动的教材,用来教育那些将被培养成“死士”的孤儿们。

除了在选择人选和培训内容有特别的要求外,对这些死士还必须进行单线联系。也就是说,他们有单独的上家,上家之上,还有上家。最后由司马师来总领。显然,这三千死士的数目和人选,只有司马家族的人完全清楚,甚至只有司马师一个人知道。而且他们相互之间是不知道的,也不联系的。这样也就避免他们暴露。这些人平常在生活中,和一般的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区别。

(高平陵政变)

既然对这些死士是单线联系,养他们的目的也不会告诉他们,因此,他们肯定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不知道为谁服务,为谁去死。不知道顶头上司就是司马家族。如果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司马家族,他们怎么会在司马家族落难的时候,背叛他们呢?

至于司马家族发动政变成功以后,这些人肯定也是会被重用的。不过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死士”,地位并不高。就算重用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当太大的官。所以历史上当然也没有记载下来。而且,既然是“阴养死士”,这件事情显然是不会公开的。哪些人是死士,当然也不会说出来。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这件事是后世史官的一种猜测。毕竟当时司马家族已经处于落难的状态,照理说,是什么人也没有了。而高平陵政变的时候,突然冒出了那么多人。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民间肯定有不少猜测。所以史书上会说一个“阴养三千死士”这样一件事。甚至于这个“三千”,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虚数。

标签: 司马家族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隐士为什么不愿意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具有极高才学的隐士不在少数,他们都不经常活动在世俗当中,打出来的都是不愿在世俗当中做官的旗号,以他们的话说就是宁可在山野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也不愿意在官场的苟且着。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写过很多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思,并用婉转的诗歌向世人表明自己绝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比如商山四皓曾

  • 陕西为什么会被称为三秦大地呢 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陕西,秦国,历史解密

    陕西,简称“陕”和“秦”。“陕”和“秦”的意思很好理解,“陕”就是陕西的简称,“秦”是当年咸阳是秦朝都城,陕西是秦朝的核心地区,因此,简称“秦”。但很多人不明白,陕西为什么又叫“三秦大地”?由于中国经历了无数个朝代,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谓变化。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就像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南

  • 李显放任后宫执掌政权,最后死在妻女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的皇帝李显是一个不太合格的皇帝,他为政期间根本对权力提不起兴趣,反倒是让自己的妻女掌握住了很多的帝王权,他自己整天沉浸在酒色之中。这个时候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处理,朝内外只知道有皇上,却不知道很多决定都是由皇后和公主下达,甚至包括官员的任命。所以整个朝廷的大臣劝谏他防备下一个武则天

  • 名人趣事:揭秘江冬秀的人物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冬秀,民国,历史解密

    江冬秀(1890-1975),女,安徽旌德县江村人,著名学者与文学大师胡适之妻。江家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 人物轶事婚后第二年,江冬秀到了北京为胡适主持家务。她虽然是一个身受封建旧礼教毒害较深的小脚女人,但颇有魄力,有才干,遇事能决断,具有男子汉气概。她发觉

  • 揭秘:古代的轿子能不能随便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是毫无道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书·礼仪制》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了。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中,记述大禹治水时自称:“予

  • 苏麻喇姑多久洗一次澡?洗完还要喝掉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麻喇姑,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很多名人轶事。有一位女子她叫做苏麻喇姑,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不是普通的一名清朝女子,她是孝庄皇后的侍女。除了侍女这个身份她还有一个尊贵无比的身份,她就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启蒙老师。生前她享有无上荣耀,死后把她和孝庄埋在一起,一同葬进西陵。苏麻喇姑能够获得如此

  • 同样都是皇帝发出来的指令 那么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圣旨,皇帝,历史解密

    最近看古代的电视剧,发现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圣旨、上谕、口谕等命令忙天飞。可一般看电视的观众都不大分得清这几种皇帝发出来的指令到底有什么区别。所以,今天我们就彻底来理一理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电影中宣读圣旨情形按照史书记载,从皇帝或者朝廷发出来的各种公文或者命令,一般有这么几种:

  • 盘点那些值得收藏的——古钱币方孔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钱币方孔钱,历史解密

    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但《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始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方孔钱币的词语说起古钱币小编相信很多人手里最少都是有一两枚的,有些人会觉得自己

  • 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最信赖和重视的臣子之一。在刘备来到荆州后,诸葛亮便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的构想。即便在刘备创业前期,诸葛亮并未参与多少军事行动,但从他担任的后勤任务来看,刘备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后来刘备入蜀,镇守荆州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诸葛亮,就连关羽也要受其管辖。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被擢升为丞相

  • 她因容貌被康熙看中,生下皇子却被当众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步步惊心》中我们除了了解四阿哥胤禛之外,也了解八阿哥胤禩,甚至更多人喜欢八阿哥,他温文尔雅,豁达机智,民间都叫他八贤王,由此可见在百姓心中他不比四阿哥差,即使再优秀,可康熙不待怎么见他,认为八阿哥没有当皇帝的命,因此他就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其实里面跟他的生母也有关系。八阿哥的生母是康熙的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