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隐士为什么不愿意做官?

揭秘:古代隐士为什么不愿意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7:03

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具有极高才学的隐士不在少数,他们都不经常活动在世俗当中,打出来的都是不愿在世俗当中做官的旗号,以他们的话说就是宁可在山野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也不愿意在官场的苟且着。他们也都无一例外地写过很多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思,并用婉转的诗歌向世人表明自己绝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比如商山四皓曾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陶渊明也曾歌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为五斗米折腰”。

但是,这些人真的甘于贫贱而讨厌做官吗?他们真的不愿意出仕入世吗?实际上,他们的本心也并非如此。我们通过商山四皓的诗歌能够看到他们的决心,能够看出他们将富贵看作过眼云烟的心态,但是他们却并非从来都没有出山过。吕雉在经历废立太子的危机的时候,就通过张良请出了商山四皓,并且让他们成为了当时太子刘盈的辅佐之臣,从此居于朝廷之中。

除此之外,我们上文提到陶渊明也并非是不再官场做过官的人,他说过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说这话的前提又岂不是正身在官场呢?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古代名仕这样的所作所为呢?

导致这种情况的第一个因素是他们所接触的学说与实际环境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在清高和生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矛盾。他们的本心不允许他们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他们还有的才学也鞭挞着他们去做一些真正能够为社会带来利益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官场的黑暗,让他们对朝廷失去信心,官员们之间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让他们身心俱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宁可选择隐居也不选择入朝为官。但是这些人却并非在本质上就讨厌入朝为官。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子们大都受儒家学说的影响,而儒家学说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积极入仕,它提倡文人学子们通过自己的才学,为社会去创造利益,其中,它指出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入朝为官,通过手中的权利去造福平民百姓。所以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文人学士们对于入朝为官这件事本身是不会反对的。但是这些人本命的清高,却让他们对朝廷的环境有着极其高的苛求。也就是说,在政治清正廉明的时候,他们心甘情愿的入朝为官,但是在政治黑暗,他们又会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在他们本性的想法与实际的行为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

这就有了我们上述提到的事,商山四皓的出山代表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他们甘愿辅佐太子刘盈,那是因为太平盛世已经到来,政治处在相对亲民的状态,整个中原文明之间和平的声音大过斗争的声音,国家也是正在急需人才的时候,情况相比他们之前所处的乱世要好上许多,所以他们选择了复出,选择了重新站上官场。

第二个因素是最原始的生存问题对他们本身的影响。陶渊明的出仕入仕就受者生存的极大影响。魏晋时期的官场十分的浮华也十分的黑暗,陶渊明对这样的黑暗是不屑一顾的,所以很多时候他宁愿面对着五柳写诗作赋也不愿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当中费尽心思地寻找出路。但是生存问题又是困扰陶渊明的一大主要问题,所以很多时候,陶渊明在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面前,不得不选择进入官场。他也曾经让自己去适应官场的波诡云谲,但是作为文人雅士本命里的清高却不允许他向世俗沉浮低头。因此,我们才会看到陶渊明出仕又辞官反反复复许多次的有趣现象,其实我们究其本源也无非就是一个生存问题的困扰而已。

所以,其实古代的名仕们并非不喜欢做官,而是因为他们对官场的苛求太高导致了他们的不如意,让他们无法在波诡云谲的政治生活当中如鱼得水,从而让他们选择了远离官场。事实上,也并非商山四皓所唱的“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13字所言,如果真正能够提供一个清正廉明的政治环境的话,所有的隐士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入仕为官。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陕西为什么会被称为三秦大地呢 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陕西,秦国,历史解密

    陕西,简称“陕”和“秦”。“陕”和“秦”的意思很好理解,“陕”就是陕西的简称,“秦”是当年咸阳是秦朝都城,陕西是秦朝的核心地区,因此,简称“秦”。但很多人不明白,陕西为什么又叫“三秦大地”?由于中国经历了无数个朝代,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谓变化。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就像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南

  • 李显放任后宫执掌政权,最后死在妻女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的皇帝李显是一个不太合格的皇帝,他为政期间根本对权力提不起兴趣,反倒是让自己的妻女掌握住了很多的帝王权,他自己整天沉浸在酒色之中。这个时候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处理,朝内外只知道有皇上,却不知道很多决定都是由皇后和公主下达,甚至包括官员的任命。所以整个朝廷的大臣劝谏他防备下一个武则天

  • 名人趣事:揭秘江冬秀的人物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冬秀,民国,历史解密

    江冬秀(1890-1975),女,安徽旌德县江村人,著名学者与文学大师胡适之妻。江家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 人物轶事婚后第二年,江冬秀到了北京为胡适主持家务。她虽然是一个身受封建旧礼教毒害较深的小脚女人,但颇有魄力,有才干,遇事能决断,具有男子汉气概。她发觉

  • 揭秘:古代的轿子能不能随便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是毫无道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书·礼仪制》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了。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中,记述大禹治水时自称:“予

  • 苏麻喇姑多久洗一次澡?洗完还要喝掉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麻喇姑,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很多名人轶事。有一位女子她叫做苏麻喇姑,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不是普通的一名清朝女子,她是孝庄皇后的侍女。除了侍女这个身份她还有一个尊贵无比的身份,她就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启蒙老师。生前她享有无上荣耀,死后把她和孝庄埋在一起,一同葬进西陵。苏麻喇姑能够获得如此

  • 同样都是皇帝发出来的指令 那么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圣旨,皇帝,历史解密

    最近看古代的电视剧,发现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圣旨、上谕、口谕等命令忙天飞。可一般看电视的观众都不大分得清这几种皇帝发出来的指令到底有什么区别。所以,今天我们就彻底来理一理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电影中宣读圣旨情形按照史书记载,从皇帝或者朝廷发出来的各种公文或者命令,一般有这么几种:

  • 盘点那些值得收藏的——古钱币方孔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钱币方孔钱,历史解密

    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但《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始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方孔钱币的词语说起古钱币小编相信很多人手里最少都是有一两枚的,有些人会觉得自己

  • 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最信赖和重视的臣子之一。在刘备来到荆州后,诸葛亮便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的构想。即便在刘备创业前期,诸葛亮并未参与多少军事行动,但从他担任的后勤任务来看,刘备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后来刘备入蜀,镇守荆州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诸葛亮,就连关羽也要受其管辖。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被擢升为丞相

  • 她因容貌被康熙看中,生下皇子却被当众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步步惊心》中我们除了了解四阿哥胤禛之外,也了解八阿哥胤禩,甚至更多人喜欢八阿哥,他温文尔雅,豁达机智,民间都叫他八贤王,由此可见在百姓心中他不比四阿哥差,即使再优秀,可康熙不待怎么见他,认为八阿哥没有当皇帝的命,因此他就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其实里面跟他的生母也有关系。八阿哥的生母是康熙的良妃

  • 《西京故事》剧情主要讲了什么?什么时候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京故事》,历史解密

    由姚远执导,张国强、陈小艺、王聪、刘智扬,石安妮等主演的年度压轴大剧《西京故事》将于今晚19:30登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每晚两集连播。该剧已入选中宣部“5年100部”影视原创剧本工程重点项目,同时也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十九大重点献礼剧的项目。王聪首度搭档陈小艺张国强 “凤凰男”battle “准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