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状最惨的帝师,惨状被杜牧写进诗里,当时就被称为两大憾事之一

死状最惨的帝师,惨状被杜牧写进诗里,当时就被称为两大憾事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28 更新时间:2024/1/27 0:59:18

帝师晁错 晁错作为老师是非常优秀的,他的学生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汉景帝刘。古代尊师重教,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最尊贵的人,被称为五尊。每个人都要对这五个人下跪表示敬意。古代作为皇帝的老师更是享有非常高的待遇和礼遇。有无数的特殊待遇和礼遇。 成为帝师的人 “见官大三级”,就算是皇帝、太后也对帝师客客气气的。基本上无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不会被杀,清朝末年翁同龢出了那么大的昏招,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直接参与了戊戌变法。就算是这样,也没有被杀,就是罢官了事。以杀大臣著称的朱元璋,那么爱杀人,也罕见的放过了帝师宋濂,而是流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帝师的礼遇。

但是同样是帝师的晁错则不是,他死的惨,死的悲,死的冤。

晁错死得惨 晁错死得惨。晁错他是被汉景帝杀掉的,并且是当街腰斩。所谓“旋见衣冠就东市”的意思就是描写晁错的死状。这种待遇不要说帝师,连普通的大臣都不如。这个是晁错非常悲惨的地方,连基本的礼遇都没有。 要有一个小科普,在汉代尤其是西汉,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现在的董事长和下面的雇员, 彼此之间还是平等和客气的。大臣需要向皇帝长跪行礼,皇帝也需要向大臣长跪行礼。彼此之间有尊卑, 但是还是大致平等。皇帝杀大臣,本身就很罕见,而直接像晁错这种拖出去腰斩更是极为罕见。 当时的模式是,皇帝要杀大臣,皇帝会对大臣有一个暗示,大臣自杀,然后皇帝派使臣送去礼物和一定的钱安葬。大臣和皇帝保留彼此的面子和尊严。如果这个大臣不懂事,不自杀,皇帝会认真地对大臣说:做人要有礼貌,我非常有礼貌的对先生,希望先生一定要非常礼貌地对我。要是大臣还是不自杀,皇帝会用一个绝招,会派使臣去大臣家去吊孝和哭丧,到这个程度大臣也就再也不好意思不自杀了。皇帝派大臣去哭丧还不自杀的例子我还没有听说过。 但是大名鼎鼎的晁错连基本的面子和尊严都没有,连给晁错自杀的待遇都没有,穿着朝服,直接被拉出去当街腰斩。这种死法,在整个汉初的文臣中,几乎是特例。按照当时的礼法看,可以说死状非常惨,因为就算是最差的文臣,至少不会当街腰斩,总要有一个遮挡物,不要让老百姓看到。

晁错死得悲 晁错不但死得惨,死得还悲。 晁错有优秀老师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善为人谋不善为己谋”。晁错一生对自己的学生汉景帝刘启忠心耿耿,对自己的学生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和心智,没有丝毫的私心。一心想让自己的学生成就一番了不起的霸业。他把学生刘启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削藩。但是晁错为了自己的学生汉景帝刘启的政权的稳固,几乎是力排众议,坚持削藩。在这个过程中晁错几乎遭遇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晁错的父亲从家乡跑到晁错家,苦苦哀求晁错不要做得罪人削藩的事情。晁错坚决不同意,最后晁错的父亲对晁错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倒是安稳了,但是咱们晁家有灭门之祸,回到家乡就立刻服毒自杀了。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打消晁错削藩的决心。晁错作为大臣,作为老师对汉景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赤胆忠心。 但是他就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但是晁错的所有的赤胆忠心全部喂了狗。汉景帝对晁错可是一点点也没有温情。汉景帝刘启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有一段温情的告别,而是把晁错骗出去杀掉的。晁错以为是开会,所以还穿着商朝的衣服和帽子,所以才有“旋见衣冠就东市”这个说法。 并且真的被晁错的父亲说对了,汉景帝对晁错绝情的是不仅仅杀了晁错一个人,而是把晁错家满门抄斩。就算是需要杀晁错安抚反叛的七国,晁错作为一个多年悉心教导汉景帝刘启的老师,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真的佩服汉景帝刘启怎么能够下得了这种手,就算是下决心要杀,难道不可以给一点礼遇吗?让晁错自杀,至少没有必要杀晁错一家吧。晁错的忠心和勤奋换来的是欺骗和背叛。为晁错的遭遇感到可悲,可能真的是无情最是帝王家,帝王无情起来真的可怕。

晁错死得冤

晁错不但死得惨、死得悲还死得冤,这是晁错之死最大的标签。晁错没有判断错,并且晁错的死没有任何价值,纯正的死的白死。晁错没有判断错,七国的确是早已经做好了造反的准备,削藩不削藩七国都会造反。更为可悲的是汉景帝刘启把晁错杀掉以后并没有平息七国的反叛,晁错的死对于平息叛乱没有任何帮助。但是作为汉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晁错的生命却没了。 晁错的冤案不仅是后世,就算是当时也被认为是一个大冤案。晁错的被冤杀和贾谊的早死,被认为是汉初的两大憾事。他俩都有王佐之才,但是都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但是相比较而言,晁错更为遗憾。毕竟贾谊算是自然死亡而晁错是被自己的学生所杀。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大臣,晁错都是一个很大的悲剧。因为自己其实的政治主张都被实现了,但是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而自己的死却没有什么价值。后代无数的文人都对晁错的死进行过评价。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殿试的论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晁错论》,苏东坡因为这篇文章考上了进士。因为文章太长,在这最后一段的这句话非常有意味。

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想要建立伟大的功绩就不要顾及更多的后果。而无论是晁错还是我们大家,都很难奋顾身,不顾一切的去做一件事,都会有犹豫,这让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最终走向了失败。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但是人却重复一个又一个历史,重复一个又一个悲剧。苏轼说晁错是悲剧,但是对于苏轼来说,他的人生不也是悲剧吗?自己一生的政治抱负都化为乌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成为空谈。但是看看历史还是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

最后,希望所有的老师能够好好善待自己,也希望被老师好好照顾的学生,不要像汉景帝一样,良心喂了狗。明人不说暗话,你都看完了,麻烦点个赞,要是加一个关注就更好了。 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提高阅读量,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东西。本人高校教师,教育类的话题,本人很愿意和各位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侵权。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没有子女,嫁给李治却生了6个,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嫁给李治,武则天对李世民和李治的态度,武则天跟李治的关系怎么样

    因为武则天的父亲曾有恩于李世民,在武父死后,李世民就把十四岁的武则天诏入宫,封为五品才人,也算是对其父的一种报恩吧。虽然武则天的品阶很低,但她和李世民也是名义上的夫妻。此时,不免有人要说,一定是他们中的谁,生育能力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无子嗣。但这个猜测完全站不住脚。 先看太宗李世民,他一生一共有15

  • 武则天赐三朝宰相的免死金牌竟无人能料?开元盛世起于几行老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的免死金牌,开元天宝武则天,武则天启政开元啥意思

    大唐三朝宰相姚崇 神都洛阳集仙殿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伏诛枭首,唐中宗李显兵困长生殿,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 唐中宗李显重登大宝,复国号唐 ,张柬之等五人勤王有功赐爵郡王,称为「五王」。姚崇也因谋划宫变被封梁县侯。 气数已尽的武则天迁居上阳宫时,唐中宗李显率领文武群臣前去请安。张柬之等人为他们最终的

  • 武则天被强行要求“退休”以后,她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武则天晚年的情况,武则天的晚年是怎样的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在被夺了皇位以后,住在上阳宫,她一直也没有走出过这个地方,而且只过了一年多时间,她就去世了。当然了,我们不能说武则天如果继续当皇帝,她就可以多活一点时间。但是她因为被夺位,而快速去世,也是很有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武则天在被夺位以后,她的生活变得非常凄惨,也是说得过去的。

  • 武则天篡大唐江山,是大逆不道的重罪,退位后却为何没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唐武则天,大唐武则天的历史评价,武则天是怎么丢掉皇位的

    图注:晚年武则天剧照 第二日,50岁的太子李显在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的拥簇下,第二次称帝,国号复唐;而这也宣布历时15年的“武周”一朝正式垮塌。 那么作为“前朝”皇帝, 武则天不仅没有被李显清算,甚至武家之人在李唐复国还后能官职宰相,把控朝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武则天是李显他妈。? 在中国

  • 武则天真实画像曝光:颜值出众,身高赛男儿,长相堪比绝世佳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最清晰的画像,武则天简介以及画像,武则天画像分析

    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出生后是用男子的衣服包裹,当时袁天罡见到她大为震惊,评价她说:“龙睛凤颈,贵之极也。”刚出生的武则天眼睛极大,脖颈细长,袁天罡一时无法看出她是女子之身,所以只能通过衣服来判断,还说此子若是女儿,就是天子的命格。 公元638年,14岁的武则天因为容貌

  • 武则天的老公是窝囊废吗?其实你想多了,李治有五点不一般的长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和李治真实关系,武则天秘史李治武则天吻戏,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但是提起他的“皇后”武则天,那可是世人皆知,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她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引得无数后世的专家对她展开研究,武则天十四岁入宫

  • 武则天的登基之路: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是成功路上的亡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怎么登基的,武则天登基成功原因,武则天登基的历史资料

    武则天在重回唐宫后,渐渐地取代了王皇后,最终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但武则天可并不能满足于母仪天下的威严,高宗在位时常常带着武则天上朝临政,在这期间武则天学到了不少为政之事,懂得越多野心越大。 因此在高宗驾崩后武则天手腕继位成为一代女皇,开始独掌大权成为一代女皇。 有人说武则天这一生并不是巧合而是必

  •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真相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地图提起宋朝宋徽宗、宋钦宗,大家就会想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才华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生活骄奢糜烂、喜好逛青楼,但是在艺术上的造诣是相当之高的。宋徽宗的书法、绘画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的“瘦金体”,极具艺术性、观赏性,自成一体。他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精。宋钦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皇陵只葬了十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皇帝16位为何就13个皇陵,明朝陵墓里有多少位皇帝,明朝皇帝所有皇陵都在哪里

    事实上,明十三陵埋葬的第一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也是朱棣将都城迁址北京的。朱元璋葬在南京附近的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他在位期间开始削藩,导致藩王的反弹,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夺得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更别提葬在十三陵了。所谓明朝有十六位皇帝

  • 明孝陵为何六百年未曾被盗!不能还是不敢,朱元璋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叫明孝陵,南京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吗,为什么朱元璋的墓叫明孝陵

    1997年,当考古专家完成了朱元璋陵墓的考古以后,每个人都惊呆了。在这个埋葬着明代的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竟然没有坟墓小偷的痕迹。这在考古学界,尤其是知名人物陵墓的考古事件当中,是非常罕见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是中国非常知名的陵墓之一,是众多陵墓当中,最神秘的帝王坟墓之一,也是和秦始皇陵、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