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真相很意外!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真相很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34 更新时间:2024/2/8 15:11:37

宋朝地图

提起宋朝宋徽宗宋钦宗,大家就会想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才华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生活骄奢糜烂、喜好逛青楼,但是在艺术上的造诣是相当之高的。宋徽宗的书法、绘画在中国化史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的“瘦金体”,极具艺术性、观赏性,自成一体。他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精。宋钦宗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达到了中国帝绘画的顶峰。

瘦金体

宋徽宗毫无军事指挥能力,当金兵南下时,他吓得惊慌失措,立刻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赵桓。这个儿皇帝,跟爹爹一样,毫无军事战略眼光,在战和之间,患得患失,举棋不定。终于在靖康二年,金兵大举南下,汴京沦陷。新任只有一年之久的宋朝皇帝,宋钦宗赵恒,率百官投降,这就是“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剧照

数月后,金兵押解宋徽宗、宋钦宗、文武百官人员以及千人随从,还有大批金银珠宝,随军北运,他们先被押解到燕山府,又来到中京,随后在上京(哈尔滨阿城白城子)面见金太宗,宋徽宗、宋钦宗分别被降为昏德公、重昏侯。此后,又将两位宋朝俘虏皇帝发配到韩州(辽宁昌图八面城)。三年后,二帝又被金兵押解,自松花江上游乘船而下,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到达了五国头城(黑龙江依兰县)囚禁。

剧照

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先来看看,野史资料,特别是最近网络文章的描述。一个比一个惨。《说岳全传》中,描述这两个皇帝,在黄龙府一个井里,每天坐井观天,终日受金兵的折磨。还有的史料描述,金国对待徽钦二帝,就像对待牲畜一样,比奴隶的生活还惨。还有让宋钦宗皇后蒙羞自杀的“牵羊之礼”,这是一种金国的受降仪式,无论男女都要赤裸上身,披上羊皮,脖子系上绳子,就像牵羊一样被人牵着走。这种“牵羊之礼”是在投降之初,见到金太宗前进行的。

那么宋徽宗、宋钦宗在囚禁的过程中,真相如呢?

为什么叫“坐井观天”?所谓,坐井观天,只是古代文人用来形容,被囚禁的惨景而已。“井”并不是地下的井,而是指四合院的院心。

五国城遗址

《北狩行录》是这样描述的,徽钦二帝被囚禁在五国城,并不是住在井里,是住在有门有窗户的住宅中。当然了,这种房子一般都是东北农村的小土房,并不是南方的辉煌的建筑。这也说明了金国给二帝解决了住房,这还算人道主义的,比较舒适的住处。在饮食上,他们自己种植粮食,蔬菜,按二帝所封的级别(昏德公、重昏侯)按月发饷银、布匹衣物。如果金国要是以不如奴隶的方式对待他们的话,就没有必要封级,昏德公属于正品二级,级别不低。当然,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家生活来说,自食其力,对皇帝来说,也是很大的痛苦了。北方天气严寒、气候恶劣,这着实让两位皇帝吃了不少苦头。他们像普通一样,辛苦劳作,与宫中的锦衣玉食相差十万八千里。作为囚徒,肯定是会受到金兵的训斥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五国城

宋徽宗到五国城后,在9年时间了,生了6儿8女,14个子女。这说明他身体健康状况不错的。宋钦宗也不含糊,生了4个子女。这说明,二帝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饱暖思淫欲”,他们还能有正常的夫妻生活。《靖康稗史》,也证实了这种情况。二帝,在五国城囚禁期间,还可以看到《唐史》、《春秋》之类的书籍,这也算是精神的慰藉。心情好时,宋徽宗还吟诗唱词,作画。那段时间,徽宗作词“千余首”。

五国城遗址

徽钦二帝,在五国城和皇后、妃子在一起,生儿育女,吟诗作赋,这说明金国的战俘政策还算人道的。此后,二帝的公主们与金朝皇家联姻,生儿育女。他们就成了姥爷、太姥爷,生活条件又进一步得到了改善。金熙宗上台后,为了搞好与南宋的关系,善待宋徽宗父子,经常赏赐金钱。政策优厚,但是毕竟是亡国之君,内心难免有落差的痛苦。

五国城简介

我们来看看,徽钦二帝被囚禁的五国城,是什么样的地方?五国城又称“五国头城”,松花江中下游地区,这是一个三江环绕的美丽的小城。北临松花江、西濒牡丹江、东临倭肯河。东有东山,西有西山为屏障,南面为肥沃的黑土地。这里曾是水陆交通要道,乌苏里江女真人曾在这里建立部落,为“女真五国部”。

依兰县

根据《大金国志》、《金史》、《北狩行录》等官方史料记载,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宋钦宗,曾在公元1130年,被囚禁五国头城,留下了“坐井观天”之说。宋徽宗、宋钦宗分别在1135年、1155年相继病故于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皇陵只葬了十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皇帝16位为何就13个皇陵,明朝陵墓里有多少位皇帝,明朝皇帝所有皇陵都在哪里

    事实上,明十三陵埋葬的第一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也是朱棣将都城迁址北京的。朱元璋葬在南京附近的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他在位期间开始削藩,导致藩王的反弹,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夺得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更别提葬在十三陵了。所谓明朝有十六位皇帝

  • 明孝陵为何六百年未曾被盗!不能还是不敢,朱元璋用了什么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叫明孝陵,南京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吗,为什么朱元璋的墓叫明孝陵

    1997年,当考古专家完成了朱元璋陵墓的考古以后,每个人都惊呆了。在这个埋葬着明代的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竟然没有坟墓小偷的痕迹。这在考古学界,尤其是知名人物陵墓的考古事件当中,是非常罕见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是中国非常知名的陵墓之一,是众多陵墓当中,最神秘的帝王坟墓之一,也是和秦始皇陵、李世民的

  • 明代“包公”,打老虎不成,被老虎反噬,死后封神,开创新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代包公为什么能成为城市神,明代包公打老虎,明代包公有多厉害

    洪武年间,周新即进入太学,担任大理寺评事,因善于断案颇受群众爱戴、上级好评,永乐年间,改任监察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查办大老虎,问题官员对他都有点犯怵,被称为“冷面寒铁公”。据说周新的名头最盛时,京城的孩子妈妈哄孩子,孩子哭闹不休,喊一声“周新来了”,孩子哭声就戛然而止,大气都不敢再喘。周新调任浙江按

  • 此人有很严重的洁癖,朱元璋专门为他发明粪桶刑,让人啼笑皆非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发明粪桶刑,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洁癖的倪云林被朱元璋扔进粪池

    在大明朝开国之初有一个历史事件非常有名,被称为“洪武赶散”。当时江南地区的人比较富裕,朱元璋生怕这些富人不好管理,对自己的统治会带来威胁,于是就下令把江南的几十万富人迁移到苏北和凤阳等地,而这些人留下的田产和房屋留给了当地的穷人和乞丐居住。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了壮大南京的规模,还下令让全国的富人迁徙

  • 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宋代中秋节的赏灯都怎么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代五管灯,中秋节雕瓜灯,宋代中秋节赏灯图片

    因为宋代虽然富庶,但自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便重文轻武。所以,被那些马背上的民族,给欺负的节节败退,最终只能“花钱免灾”,割地赔款。宋代虽军事不行,但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从上至下,皆好玩乐。这份对热衷玩乐的向往,从中秋佳节中,便可窥见一二。“三大节”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就将

  •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哥哥姐姐们都获得了这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怎么样,朱元璋姐姐结局,历史上朱元璋的哥哥

    朱元璋的发小汤和,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亲叫七一,三个节日。常遇春的父亲叫六六,再加一个六就成老铁了。我们知道,朱元璋的爷爷叫朱初一,生有两个儿子,老大是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哥儿俩合起来占了一个黄金周。朱五一和朱五四各生了四个儿子,按照大排行,这八个男孩从朱重一排到朱重八,最小的朱重八长大了

  • 古代的孩子不听话必须狠揍吗?朱元璋说了4个字,儿子吓得腿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打儿子全过程,朱元璋管教子女的方式,朱元璋孩子不听话不打死就行原话

    每次见到别人的孩子都会觉得孩子是很可爱,很乖巧懂事的,但相反的,却感觉自己的孩子很烦人,不懂事。当然了每个人的教育都会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古代人对孩子的教育吧!帝王朱元璋对他的孩子的教育是很严格的,他在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的书,他对这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执着,不希望他的孩子和他一样,他希望他的孩子

  • 宋朝如何对待“归来人”的?“归明、归正、归朝”的优待不尽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归朝,宋朝优待后人的制度,宋朝对士大夫的优待

    其主要原因与宋朝对流动人口的政策有关,其中流动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境外少数民族、沦陷于蕃地的原汉地人口,由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宋朝给他们各种称呼,比如“归正”、“归明”、“归朝”等等,这些有一个统称,叫“归来人”。这些群体是宋朝在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形成的。一、归明、归朝、归正人的区别赵升、朱熹

  • 南宋抗金名将的创新,查办假钞制造团伙,全员收编为政府雇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真钞票的出现,假钞票也没有掉队,紧跟了上来,金融犯罪历来都是一种时髦的名词,造假钞这个行业历史同样悠久。到了北宋仁宗年间,社会上开始出现大量假钞,北宋朝廷依靠提高真钞制作工艺水平、下大力气查缴假钞、打击制造团伙,在如此种种措施的重重打击下,假钞流行热受到一定遏制,但新人新团伙仍旧涌现,这个行当利

  •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强?宋朝皇室也没人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包拯斩下柴文意,包拯杀柴文意是哪一集,包拯柴文意犯的什么罪

    刚正不阿、斩尽奸佞的包拯包拯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各类文学小说和电视剧中,包拯一直都被塑造成一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青天”形象。在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文化形式里,包拯坐堂的开封府里都有着三把御赐的铡刀,这三把铡刀就是包拯用来惩治奸佞的武器。第一把是龙头铡,龙头铡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