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2/10 0:58:45

电影荆轲刺秦王荆轲形象

引言:在世人的印象中,荆轲是一位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之士。世人都觉得荆轲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可是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番却会发现,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呢?荆轲确实是有忠肝义胆,可是他终究成为了一位太子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

燕国面对的局势十分紧迫

[var1]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前有秦穆公开疆拓土,后有商鞅推行改革,版图日渐辽阔,经济日渐繁荣,军事也日渐强盛,最终成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面对秦国这个强大的国家,剩余的诸侯国就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一样任其宰割。秦国先灭掉了韩和赵两国,而与这两国相邻的燕国很自然的就成了秦国下一个攻击的目标。

[var1]

秦穆公画像

这个时候燕国的太子丹就坐不住了,一是因为忧心秦国会发起进攻,二是想要抓住机会表现一下自己。他的太傅鞠武给了他建议,让他联合周围各国共同抵抗秦国,其实就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个建议是很有可行性的。可他并没有采纳,反而自己想了一个快捷的计划。

他的计划大概是这样,找一名刺客扮做使者,佯装投降以接近秦王,然后伺机把刀架到秦王脖子上,威胁他与燕国签订盟约,强迫他退还抢占的别国土地。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的燕太子形象

最后太子丹找到了战国有名的剑士荆轲,荆轲虽然成功地接近了秦王,但是却在和秦王一对一交战时挨8剑受了重伤,最后被侍卫所杀。

其实荆轲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了太子丹的安排,而太子丹的整个策划和推进本就是处处充满了漏洞的。

战略上,没有设置合理目标

太子丹计划的最大的漏洞就是他制定的目标是有问题的。其实要想保护自己的国家幸免于难,太子丹除了与他国联盟之外,有3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真的去降秦,一种是坚决地杀掉秦王,而最后一种是强迫秦王订立盟约并归还别国土地,实在不行再杀秦王。而太子丹选择的就是最后一种。

[var1]

燕国地图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毕竟燕国真的不是秦国对手,而秦国收复燕国也是志在必行。其实太子丹可以顺水推舟先归降秦国,若真想东山再起也可有韬光养晦的机会。

如果他真的派人带着诚意去降秦,秦国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征服燕国,秦王他自然是高兴的,又有什么理由去攻打燕国,若能因此保全百姓也是值得的。史料中记载到:"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我们可以发现秦王以为燕国归降了,他不是一般的开心。

[var1]

电影荆轲刺秦王秦王形象

然而太子丹并没有让使者真的去降秦,但是他也没有选择让荆轲直接去杀掉秦王。如果荆轲的任务真的就是刺杀掉秦王,那他还是有很大可能可以完成的。

当时秦王打开地图后,匕首立刻就显露了出来。还没等秦王反应过来,荆轲就迅速地拿到了匕首。一手抓住秦王袖子,一手持刀直指秦王的胸膛,如果荆轲的任务就是刺杀他,那此时便是最好的机会。如果秦王被杀,即使荆轲会赔上性命,但至少会引发秦国内部的混乱,说不定其他国家就可以联合攻秦。

[var1]

电视剧荆轲刺秦王场景

但是荆轲知道让秦王订盟约才是太子丹主要的目的,所以他错过了杀掉秦王的最佳时机,而太子丹选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首先,他想让秦王归还别国土地这根本就是违背当时的历史趋势的,当时秦国统一天下已经势不可挡,他却妄图逆势而为。

其次,他的想法非常的天真。就算秦王真的被荆轲威胁到,然后签了盟约,他就不会去撕毁了吗?其实历史上撕毁盟约的人也不少,况且秦王也不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人家完全有撕毁协议然后进攻燕国的理由。

最后,他设定的这个目标对刺客的要求过高了。如果是杀掉秦王的话,这个过程本来是很短暂的,可是要逼迫秦王做事却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荆轲当时可是身处秦王宫殿,到处都是大臣和侍卫,他每多待一会儿,就会给敌人留下多一点阻止他的机会。

[var1]

影视剧中的荆轲形象

当荆轲错过了最好的刺杀机会,再去想办法活捉秦王时,他就给了秦王逃离自己控制并反扑的机会,而秦王还故意说死前想听最后一曲琴音来拖延时间,然后趁着荆轲不注意砍断了他的双手。荆轲死前自己也说了一句:"此行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没有针对过高目标的周密方案

太子丹他已经选择了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但是既然选了难度高的目标,那就做出相应的努力也行。可是他并没有,没有为这个目标制定相应的战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太子丹根本没有了解对方的意识。首先,他没有派人去了解过秦王宫殿内部的构造以及守卫情况,也没有派人去了解秦王的相关信息。其实从秦王与荆轲的交手过程中,荆轲多次受伤的情况来看,秦王是有一些实战技巧的,既会攻也会躲,甚至跑起来,荆轲都追不上他。

[var1]

鞠武画像

其次,太子丹制定计划之后竟然去找自己的老师鞠武帮他推荐刺客人选。虽然鞠武智慧过人,可是刺杀这一块儿他也不懂,最后鞠武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在闻名燕国的勇士田光。

但是当时田光年事已高,没有能力去做刺杀之事了。但是田光却很热心,他觉得必须要为太子推荐一个人,最后就推荐了荆轲。荆轲确实是战国著名的剑客,但是根据史书记载,他并没有与人搏斗的经验。太子丹确定了荆轲这个人选之后,也没有让他做一些训练。

再次,荆轲曾向太子丹表示自己想与自己的一位朋友共同去办这件事,可是因为古时交通不便,朋友要赶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太子丹就一直催促荆轲,想让他尽快动身,最后甚至怀疑荆轲的心意,荆轲无奈之下,只好带着秦武阳去刺杀秦王了。

[var1]

荆轲刺秦王画作

有时候不怕敌人强,就怕搭档坑自己。据史料记载秦舞阳刚到大殿就"色变振恐",一下就引起了秦王的怀疑。幸好荆轲应变能力强,给遮盖过去了。一般来讲,人以群分,如果荆轲的朋友来了至少不会给荆轲拖后腿。

但是秦王之所以那么容易就起疑心,也和太子丹的战术有关。其实太子丹完全可以先分批的派遣使者向秦王示好,取得信任后再进行刺杀,也许更容易些。

荆轲为报知遇之恩,决定去执行太子丹的计划。可是太子丹既不擅战略,也不懂战术,最终让荆轲成了他的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有时候,不一定得到赏识就要跟随认可自己之人,也要考察一下对方是不是值得自己赏识,选错了合作伙伴基本就没有收获成功的可能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姓吕吗,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从客观上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

  • 楚国名将项燕,一个渐渐被历史和世人忽视的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项燕简介,楚国将军项燕照片,楚国名将项燕被谁打败

    [var1] 项燕保家卫国 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他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做官,担任楚国的军事将领。关于他的出生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出生的年月,但是他的死却是在公元前223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他的祖籍是江苏的宿迁地区,在当时这里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它的封地名字为项,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他的姓氏,他

  • 搜神故事:鲁国都城门口发生双蛇争斗异象,暗示鲁国朝政即将陷入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鲁严公,即鲁庄公,是鲁国的第十六任君主,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同时代。因为要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诲,所以在以汉朝为正统的部分史书里,鲁庄公又被称为鲁严公。本文蛇斗国门,历史事件的原型是鲁庄公未能处理好继承人的事情,导致自己死后,前后两任鲁国君主,被把持朝政的庆父谋害。

  • 王翦到底有多厉害?秦灭六国,有三个国家都是他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的历史简介,王翦军事实力,王翦有多牛

    [var1]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从结局上来看,白起、廉颇、李牧这三个人,都没有获得比较好的结局,比如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是被赵王迁冤杀,而廉颇则在赵国受到排挤,从而最终客死异乡。与此相对应的是,王翦则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当然,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的结局,不仅是因为他具有比较高的情商,敢于急流勇退,

  • 六国灭亡后,秦国是如何安置六国亡国之君的,他们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成为俘虏,最后不是流放等死,就是先软禁后处死。韩国作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最后一任国君韩王安沦为俘虏,被秦国软禁于陈县,后被处死。[var1]赵国邯郸被秦军攻破后,赵王迁成为俘虏后被流放到房龄深山“颐养天年”;魏都大梁城被黄河水灌掩泡塌后,魏王假投降;之后秦军又

  • 燕国与哪几国进攻齐国?齐国是怎么反击的?杨璇是怎么对付盗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国怎么灭齐国的,燕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燕国为何打不过齐国

    [var1] 齐兵乘着天黑,悄悄打开城门,点燃牛尾的布条,牛受灼热,疼痛难忍,向前狂奔,齐兵紧随其后,城中妇女老幼都上城击鼓鸣金,呐喊助威。燕兵原以为齐军就要投降,放松警惕,突然遭到进攻,惊慌失措。 火牛带着尖刀直冲燕兵大营、触及者非死即伤、燕兵见齐兵阵势以为鬼神降临,吓得四处乱逃。田单带兵猛攻,燕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效力吴国的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吴国所有武将排名,诸葛亮是吴国的吗

    [var1]三国中最聪明的应该算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他的哥哥诸葛瑾曾经拉着他要他为吴国效力,被诸葛亮拒绝,今天,我们来奇思妙想一下,如果诸葛亮真的投靠吴国的话,那会怎么样呢?[var1]诸葛亮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蜀国是在实力太小,诸葛亮用尽一生的心思也只能让

  •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韩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载历史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字孟德原因,曹操字孟德是怎么来的,曹操事迹全文

    我们先来讨论古人对“名字”的考究,其实在古代社会,“名字”代表“名”和“字”,“名”就是这个人的本名字,这个人生下来取的名字就叫他的本名,比如刘备生下来父母就给他取名刘备。[var1]“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字”一般而言都是男子成年后,为了给自己取个名号而相处的二字名号,这

  • 同是战国四君子,信陵君比其他人强在哪里?可被称为唯一的真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视频,战国信陵君威震天下,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辉煌一生

    信陵君画像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过闻名于天下的四大君子,他们是位于中原地区的有北部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以及处于赵国南部的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更偏南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以及山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其中,只有一人被称为是真君子,那便是被司马迁欣赏的信陵君,而其他三位德行有亏。影视剧中的春申君形象春申君能力欠佳,

  • 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原因?秦国楚国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为什么去楚国,孔子在楚国待几年,孔子与楚国的关系

    春秋时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纷乱复杂同时又丰富多彩的时代,它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经典思想,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诸侯并起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个时代非常的混乱,发生的战争也是不计其数,使得中原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价值,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