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玄宗朝第一大案,不仅涉及到宰相,更是引发当时娱乐圈的地震

唐代玄宗朝第一大案,不仅涉及到宰相,更是引发当时娱乐圈的地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2/28 20:57:47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皇帝,被戏曲界和梨园弟子视为鼻祖,李隆基自己富有音乐才华,能够演奏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而且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这就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唐朝 的“文艺”空前繁荣,戏曲界也十分发达。唐朝的“娱乐明星”在唐朝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事情是从给李隆基祝寿开始的。

开元二十一年九月初五(李隆基是九月初八生),整个唐朝娱乐界都在为庆祝唐玄宗四十八岁寿辰而举办的千秋节“文艺汇报演出”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唐朝所有娱乐界的一线大咖都亲临现场。长安兴庆宫是皇宫三大宫殿群(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之一。而位于兴庆宫的花萼楼则是主会场,只有在花萼楼演出的娱乐明星才能被认定为一线演员,而一个不出名的明星如果能在花萼楼演一场,立马就是头牌C位大明星。比如目前大唐梨园界头号大明星赵无忧就是一个例子。前年由于当班的大明星有事情。赵无忧临时替场。没有想到一炮而红。一下子从十八线小明星成为头牌,而今年的千秋节主演就换成了赵无忧。这不赵无忧刚刚一露头,整个台前那真是万人空巷,万头攒动,各家粉丝挤得水泄不通,无不翘首以往,这些人也同样高举应援手牌、横幅,整齐划一的振臂高呼:"赵无忧!赵无忧!全力以赴推选赵无忧为本届头牌"。

在所有粉丝震耳欲聋的声浪声中。在所有拥趸的簇拥下,台下的观众就见一名体格敦实、肌肉发达,身材肥胖的的男艺人出现了,就见此人两肩各顶一根细长的竹竿,健步如飞直接跳跃到看台山,虽然体态肥胖但丝毫没有到他的舞步。这是前引,我们的大明星在后面,在粉丝们的一再欢呼下,只见一位俊俏的少年翻着十八个筋斗登场,只见这个少年足尖轻轻一点地面,矫捷的身影腾空而起,而且是在两根竹竿之间来回腾挪,交错向上攀爬,眨眼功夫就登临竿顶。而支撑两根竹竿的就是那个身材肥胖的男艺人。对,这个少年才是粉丝望眼欲穿的赵无忧(如果你以为是美女,你就失望了)。这赵无忧虽然出道不久。却是大唐第一长竿戏艺人。唐人称长竿戏艺人为"竿木家",因此赵无忧的全称应为"大唐第一竿木家赵无忧"。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摄像头无法拍摄出赵无忧的精彩表演,我们只能从描述中感受赵无忧的精彩表演,只见赵无忧一脚踩稳一个竿顶,向观众叉手致敬,随后以竹竿为据点,旋转飞舞,连续翻转筋斗,都稳稳落在竹竿之山,一系列惊险动作一气呵成,出神入化。他的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年纪也不过十六七岁,长得更是一表人才,身材修长,丰神俊朗,应该是大唐头号大帅哥。通过本次大唐皇帝李隆基千秋节的公演,赵无忧不仅彻底奠定了他的大咖地位无法撼动的地位。而且就此一跃飞升顶流偶像行列。赵无忧有他的“粉丝团”,有他的“后援队”,拥有一大群对他迷得要死要活的迷弟迷妹。

赵无忧现在的是唐朝男明星里的头牌,而大唐娱乐界头号女明星是裴大娘。虽然是大娘,但人家并不老,这不过是大家的俗称而已。这位大唐歌坛头号女巨星自打看了一眼赵无忧就芳心暗许。这位比赵无忧大个五,六岁的女艺人真的是对赵无忧一见倾心。裴大娘出身自然不高,属于教坊艺人世家。整个长安城有两家皇家演艺公司(教坊),一家叫左教坊位于光宅坊,是以舞蹈类艺人为主打演出,另一家叫右教坊位于延政坊,旗下是以唱歌为主,旗下培养出了大量的大唐一流明星,裴大娘就是右教坊旗下的歌手,这些伶人人基本上都是从小在右教坊培养,淘汰率很高。

裴大娘能从一文不名,仅仅几年时间就能做到大唐歌唱界的头号大明星,并能长期保持C位。足见其功劳深厚。裴大娘的哥哥裴承恩也是著名的百戏艺人,拿手好戏是翻筋斗。但也不不得不说的,最近裴大娘本人的地位有所松动,左教坊推出一位集舞蹈和唱歌的双栖大明星许和子(李隆基御赐艺名"永新"),压住了裴大娘的风头,虽然现在稍逊一筹,但裴大娘也不失为实力超群的一线大咖。

中国封建时代伶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伶人本人和其子女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但对于裴大娘而言,这些都不重要,她本身就是女性,不大看重社会地位。她又是皇家演艺公司的头号歌唱巨星,物质待遇,金银财宝,认识的达官显贵更是不计其数,想办个什么事情就是一句话的事。这些不知比普通的老百姓强了多少倍。然而,再有钱的女人也需要一个男人,一个丈夫,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退出一线乃是必然,娱乐界素来是只闻新人笑,哪听旧人哭。未雨绸缪是裴大娘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应该说,裴大娘的个人生活与"幸福"二字并不沾边,原因和古往今来的许多人差不多——婚姻不幸。裴大娘才艺出众,事业有成,但作为古代女性,她对自己的婚姻仍然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裴大娘已结婚了,这一点如果被曝光,绝对是大唐娱乐界的头号保住新闻,原来早些年,裴大娘哥哥裴承恩做主,把她嫁给了同样也伶人出身的竿木家侯某。在外人看来,这门亲事门当户对,天经地义。裴大娘想找书香门第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在圈子里找,但问题是,裴大娘对侯某不太满意,无论是从外貌,技能,还是共同语言。裴大娘认为自己的丈夫简直就是一无是处,而自从认识赵无忧之后,裴大娘很快地就爱上了这个比他小的男人,而赵无忧对裴大娘也是一见钟情,就此二人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个中细节,史料并无详细记载,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就好比现在的演艺圈也是一样,俊男靓女云集,诱惑随处可遇。出轨比比皆是,一但出事把对方送进法院和监狱的都有,李X宏夫妇二人,明明都是美国人却在中国的娱乐平台上撕X大战。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唐朝也是一样,社会开放程度本身就很高,女性社交相对比较开放。武则天扶持父子两代,李世民娶弟媳,李隆基纳儿媳妇。这都习以为常,不足为怪。裴大娘作为头号娱乐大咖、公演、圈中聚会,与其他明星见面也是平常事,与圈内意中人建立亲密关系、加深感情的机会也得正常的,这种关系俯拾皆是。这个道理只怕与现代娱乐圈别无二致,看惯当代狗仔爆料的读者应该不难想象。

裴大娘与赵无忧的感情不断升温,幽会频率日渐提高,二人自然也就那啥了。但这种事情必然会有爆发的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私情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被长安狗仔队抓到就是证据。裴大娘和赵无忧将要承受的压力将是巨大的,不会像现代明星绯闻曝光那样轻松,反而能增加曝光率,得以登上头条新闻。仅凭"道歉"、"暂停工作”,“反省"、"抨击前任",这些现代操作方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根据大唐律法:凡通奸者,通常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有夫之妇判处两年徒刑,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唐律疏议》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之妇,徒二年。)裴大娘似乎意识到了这段婚外恋情的前景:自己和情郎双双丧失顶级巨星的体面生活,锒铛入狱、出狱后身败名裂、复出之路举步维艰,但与此同时,裴大娘对丈夫侯某的厌恶之情与日俱增,已经到了一天都过不下去的地步。她希望尽快摆脱这种毫无生趣的包办婚姻,光明正大地和自己的真爱比翼齐飞,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恐惧、厌烦,爱恋,憧憬,以及渴望,迅速在裴大娘和赵无忧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最后终于疯长出一株危险的果实。裴大娘和赵无忧决定铤而走险,让侯某永远消失,这样一来,二人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在二人寻找机会的时候,机会自己几乎是立刻就送上门来。裴大娘的丈夫侯某生病了,病得不算重,但病情不详。按当时的医疗条件,侯某的病是可以医治的,而裴大娘和赵无忧就此密谋,二人计划要在侯某的粥饭里下毒。然后对外谎称侯某中邪,或者是医治无效而亡。借此掩人耳目。但这毕竟是杀人,不是宰鸡杀牛,二人开始一系列的谋划。杀人这事吧,首先就是必须秘密,除了当事人之外,应该是绝对保密,但不知道裴大娘和赵无忧怎么想的,是没有经验啊,还是过于紧张。两人杀人这事居然找人商量。

二人找的是圈(娱乐界)中好友王辅国、郑衔山商议。能找他们商议,证明了裴大娘和赵无忧对他们的信任,但却忽略了王辅国、郑衔山不仅是他们的密友,也是侯某的同乡。王辅国、郑衔山很少既不想帮赵解愁、裴大娘杀人,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侯某惨死,于是这二人又含蓄并掐头去尾婉转地告诉圈内另两位朋友薛忠和王琰(由此也可见唐朝娱乐圈也很乱),让他二人向侯某发出死亡警告:"大概意思就是,假如某晚有人送粥来,你千万别吃,后果严重"。但事情的发展的过程让人出乎意料,更是有些扑朔迷离。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听见朋友对自己警告的那些话,一定会进而追问对方:"为什么,谁要害我?",但正史没有任何记载侯某得知情况的反应,是被点醒有所警惕,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晚果然有人送粥到家,侯某没有进食,表明他已产生一定的警觉。

裴大娘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计划在夜半时分,裴大娘引奸夫赵无忧入室,要把沉重的沙土袋压在侯某身上,把侯某活活闷死。实在是不知道裴,赵二人为何如此信任郑衔山,居然请求郑衔山予以协助杀人。这郑衔山也是热心肠,主动提出帮扛沙土袋的力气活。但就在要动手的前一天郑衔山又改主意了,他想帮的是侯某,而不是赵解愁、裴大娘这对"奸夫淫妇"。就在当夜,三人趁室内灯灭光线昏暗的时候,郑衔山在往侯某身上压沙土袋时有意识地避免压迫其口鼻部位。由于是半夜,慌乱之中裴大娘和赵无忧二人对郑衔山的小动作毫无察觉。事情完毕,裴大娘携赵解愁、郑衔山逃离杀人现场,以排练演出需要为由,在外住宿。

侯某自然没有死,直到天亮时侯某才向官府报案。据分析,在往侯某身上压沙土袋的时候,侯某肯定不知道,他睡得很沉,天亮时被沙土袋压得难受至极点因而苏醒,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压着重物,这才竭力掀开沙土之后出门报官。我们现在可以分析到的是,从有人警告可能有人在粥饭里做手脚,到沙土袋压身,在这段空白时间里,侯某没有任何作为,安心地在家中就寝,表明他对有人谋害他的事情并不上心,或者说对自己的妻子裴大娘很信任,至少尚未形成怀疑态度。从中也可以看出。侯某很爱自己的妻子,而对于裴大娘和赵无忧的恋情,侯某应该是还蒙在鼓里。

侯某将官司打到了长安京兆尹府衙门,京兆府衙门那可是京师的衙门,见官大三级,况且娱乐圈的几个戏子,京兆府衙门立即提审裴大娘和赵无忧。三下五除二侦破全案,赵无忧、裴大娘落入法网。京兆府衙门经审理,对案犯处以杖刑一百(《唐律疏议》: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须夫告,乃坐。死者,斩。)。应该说已经是法外施恩了,依据唐律,即使不按杀夫论处,只以殴打丈夫致死定罪,衙门也会判处她斩刑。事情外传以后,娱乐圈的人不了解此案详情,传言侯某之所以未死,是因为沙土袋破裂,沙土漏出,减轻了重量。女艺人们相互开玩笑,都说:"今后缝制压丈夫用的沙土袋,务必着意缝结实,不让它裂开。"而裴大娘之所以要杀侯某,是因为侯某那啥不行,要不然二人结婚数载,不见裴大娘有孕。而裴大娘之所以找赵无忧这个小鲜肉,就是听说赵无忧那啥硕伟。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裴大娘或许应该感谢郑衔山,正是由于郑衔山救了侯某一命,才间接救了她一命。但恰恰相反,裴大娘应该感谢的应该感谢的当朝宰相裴光庭,此人是裴大娘的头号粉丝,现在看见偶像有牢狱之灾,立即干预司法,将杖刑一百以罚款代替(应该是宰相掏腰包)。算是解除了裴大娘的危机。后来裴大娘的情况不得而知。倒是赵无忧历史上有着明确记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公元756年,奚、契丹等部族趁火打劫,进犯幽州。唐军兵力吃紧,赵无忧主主动参军报名,战殁于幽州城北清水河畔。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他是秦朝统一第一功臣,唐朝被列为武庙十哲,但被宋太祖踢出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秦朝十大功臣排名,武庙十哲是谁封的

    当然重要!在古代的中国政权中,祭祀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象征着这个国家的价值信条和国民信仰,可万万马虎不得,中国不是宗教国家,所以祭祀的通常都是对先贤,而在军事方面,中国祭祀的则是一些名将,这就形成了“武庙”。武庙是中华文化圈里国家祭祀古代杰出军事家的庙宇,中国最早的武庙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唐玄宗开

  • 唐朝皇陵18座,此人盗掘17座,在最后一座遇到神秘怪事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18座陵墓,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唐朝的四座堆土陵

    温韬画像唐朝皇帝中的十八座陵墓,他给盗掘了十七座,连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都没能逃脱,孙殿英跟他比起来可就差远了,这个人就是温韬。据记载当时老百姓之所以称他为贼星,是因为此人出生时有流星划过天空,在唐太宗的昭陵附近落下,从风水上来说,这个人就是天上下凡的“贼星”,注定要为祸人间。温韬很小就心黑手狠,长大

  • 此地是古代最早的天府之国 因过度开发被隋炀帝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最早的天府之国,赞美天府之国的句子,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然而,古代最早的天府之国并非四川,而是关中。所谓“关中”,指的是“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这四道雄关,犹如一圈天然的屏障,将关中围住。渭河从关中穿越而过,孵化出灿烂的先秦文明。战国时期,张仪向秦惠王建议“连横”之计时,说了这样一番话:“王之

  • 唐朝牛诗人:16岁天下闻名,而立之年成权臣,因做此事断送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最杰出的十大诗人,唐朝十大死于非命的诗人,唐朝最有名早逝的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太谷县。白居易出身官宦家庭,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祖父原是河南巩县的县令,因为和新郑县令交好,所以举家迁到了山水秀美的新郑,白居易就出生在新郑。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2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

  • 论编排历史谁也比不过韩国,他们在电视剧里让李世民跪地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王李世民全传73集,玳姬与李世民吻戏片段

    说起韩国的历史,那可真是一个不得了。人家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檀君时代”,其势力范围囊括了亚洲一半还多。也就是说在韩国人的历史概念中,韩国简直就是整个亚洲的发源地了。不过这个叫“檀君时代”的历史阶段并不为世界历史学家们所承认,更多的被认为是神话传说。写到这大家可能都会有些目瞪口呆,原来韩国人居然都

  • 唐朝玄甲军到底有多强悍 三千五百消灭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的玄甲军,唐朝玄甲军灭亡的原因,唐朝玄甲军有多少兵力

    621年1月,战火再起。当年,秦王李世民奉命前往洛阳征伐王世充,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一天,部将屈突通、窦轨正在巡查营房时,与王世充的部队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屈突通、窦轨都是百战之将,但王世充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屈突通、窦轨很快陷入不利状况。就在这时,救兵来了。李世民黑铁盔甲,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前来营救,

  • 安禄山死后,唐军为何还花了七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禄山叛乱时间,安禄山叛唐后唐军还有什么优势,唐军为什么要杀安禄山

    那么,这起叛乱爆发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唐朝以节度使统领军队,驻守边疆,后来逐渐推广成为制度,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节度使不仅拥有长期受自己控制的军队,还兼管当地的民政、财赋,很快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地方节度使能够“拥兵自重”,而安禄山身兼多地节度使,权势滔天,更加上欲壑难填,这是安禄山反

  • 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真的“君臣融洽”?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在魏征死后怎么评价他,李世民见魏征

    不过,从这对君臣融洽关系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历史的真相却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等问题的影响下,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后人理解的那般融洽,反而十分微妙。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在政变中除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来,又将李氏旁支的子嗣诛杀殆尽,夺取继承权。没过多久,李

  • 唐代的宦官为何如此强大和猖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代宦官什么时候崛起,唐代历代宦官,唐代为什么有宦官

    作为‘’嫁到宫里的男人‘’他们做到这一点的主要主要原因就是控制住了兵权,尤其是京师羽林军的掌控。由此便可以为所欲为了。而宦官之所以能够控制军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对领兵将领的不信任,派宦官为监军。逐步控制了军队。宦官甚至有一支专门由宦官控制住的军队‘’神策军‘’可见唐朝宦官的可怕。再就是由于李世

  • 不杀重臣的李世民魅力有多强?时隔1302年出土的文物,说尽臣子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事迹图表,关于李世民的历史评价,李世民历史事件简介

    1971年,一组考古队,正在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上的昭陵辛勤劳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陪葬大臣的墓室,并在那里发现了一件稀世珍宝。这珍宝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三梁进德冠”,这文物在后续,也成了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帽子实物。从帽子的造型还有名字可知,这帽子的主人也非寻常人物?事实却也如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