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乞丐骨骼非凡,朱元璋一见他,流泪道:孩子,改名跟我姓吧!

一乞丐骨骼非凡,朱元璋一见他,流泪道:孩子,改名跟我姓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2/28 22:41:30

朱元璋在做四方僧的路上,每天化斋,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后来红巾军起义的时候,朱元璋一脸茫然地在讨饭,可能由于他气宇非凡,长得不像讨饭的,所以来了好几拨“推销”的人抓住老朱的胳膊说:“明王出世,普度众生”,要么就是“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搞得朱元璋更加懵懂了。

后来为了吃饭,朱元璋决定投军,红巾军看起来势头最猛,也不算太神道,所以他就投入了红巾军,当时定远土豪郭子兴风头正健,朱元璋就成为他的门下,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其实也是白莲教的“教主”。

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老朱不贪功,也不贪财,只管打仗不求功名,打仗得到的战利品和封赏都给郭子兴,郭子兴对他赞不绝口。

郭子兴越看朱元璋越喜欢,觉得这小伙子有前途,何况眉宇轩昂,骨骼奇清,属于富贵之相,所以呢,就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

朱元璋在军中并不一味依靠郭子兴,而是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经常去打仗,其实也是操练士兵,形成自己的力量。正因如此,郭子兴死后,他才能够迅速成为一把手,掌控大局。

在民间演义中,人们说朱元璋屠杀功臣,是个暴君,他的臣子没死在疆场,反而死在争权夺势的朝廷。为了剪除朝臣势力,朱元璋竟连姻亲都不放过,可谓心狠手辣。

但其实朱元璋的做法,也起到了敲山震虎、整顿吏治的作用。

不过他也有仁慈的时候,就像当年郭子兴对朱元璋的仁慈一样,郭子兴那样的人物,必然是心狠手辣的,不然坐不了老大的位置,但他对朱元璋却十分信任,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

也许是因果轮回的缘故,朱元璋也收了一个乞丐养子,当年他遇到朱英时,朱英是一个朝不保夕的小乞丐,他对小乞丐格外看重,也许是因为他骨骼非凡,眉宇间藏着贵气,也许是因为他们有差不多的身世,他动了恻隐之心。

朱元璋在濠州街头见到朱英的时候,朱英蓬头垢面孤苦伶仃。这副可怜相触动了朱元璋的内心,想想他当年也是这样,所以他收留了他做养子,马氏也同意,他也喜欢这个孩子,朱英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朱元璋没看错,朱英是个非常勇敢的人,并且宅心仁厚,比朱元璋的品行要好。朱元璋十分重用他,他也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做了一个跟郭子兴差不多的事情,把自己的义女马氏嫁给了他。

朱元璋对这个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还给他请了私塾老师,亲自教他写字,教他练武,告诉他如何将兵,朱英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等他稍微长大一些,他对朱元璋说:“我要改名字,因为得沐您的恩情我才有今天,所以我要改名为沐英。”朱元璋有什么不同意的,他当然满口答应,心里更加喜欢这个孩子了。

沐英发誓一定要报答朱家的恩情,哪怕为朱家牺牲都在所不辞,所以他从小就在军营锻炼,每次遇到硬仗,都主动请缨,明初有很多战役,沐英都有参与。

其实改为“沐英”而不姓“朱”,也是沐英聪明之处,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儿子,他不能争抢皇位,也不能给朱元璋一个他有野心的印象,这样做可以避嫌。他的出身低微,能够成为王爷已经是福气,他不敢奢望太多。

战乱平定后,他说要去云南定居,替朱元璋镇守边疆,而且不再回来。对于他的知道进退,朱元璋很是感激,朱元璋赐给他黄金五百两,白银千两,又给了他很多绫罗绸缎给府上的女眷们穿,他说:“有沐英我儿镇守西南,朕了却了一桩心事。”

这番话含义很深。

沐英死的时候,才只有四十八岁,因为皇太子朱标去世触动了他,因悲伤过度咳血而死,病死云南。他死后,灵柩运回京城,朱元璋还活着,亲自迎接,按照皇室规格安葬,追封他为黔宁王,侑享太庙,他的后人也都加官袭爵,世代享有爵位,可谓得到了善终。

沐英后人

当一个人才华撑不起野心,应该努力读书;当一个人福气撑不起野心,应该先学会做人,这是沐英的故事告诉我们的。

参考文献:《明史·沐英列传》、《国榷 》、《明通鉴》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一生鞠躬尽瘁,为何死后还被万历皇帝抄家?原因只有1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剧情,张居正死后被抄了家。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他这样描述张居正,“张居正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情激动的题目。”黄仁宇说的感情激动,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张居正生前一番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解除了明朝政治经济危机,一度促成了“万历中兴”局面的出现;二是死后被抄家问

  • 一山村最后一脉明朝皇族后裔,村民说:要世代守住皇爷的百箱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靖江王后裔朱由榔就在广州肇庆即位了。监国七天后,宫中喜庆的鞭炮声还未终止,就传来赣州失守的消息,宫中陷入一片慌乱。司里太监主张立即逃走,大学士却力主留下,两方势力相持不下,所以他们在广州又待了四天。四天后,朱由榔逃亡梧州,此时永历朝廷在广州民心尽失,以至于出现“两帝并立”的局面。

  • 崇祯最恨的一个人,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卖主求荣下场凄惨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换了多少首辅,崇祯历代首辅,崇祯为什么换50个首辅大臣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最痛恨的人是谁?笔者在查阅资料后发现,崇祯皇帝最恨的人竟然是一位状元,而且还是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名字叫魏藻德。崇祯十三年庚辰科开科时,明朝已经来到了最后的时刻。对于这次科举考试,崇祯皇帝寄予厚望,他想通过这次科举发现奇才,进而挽救风雨飘摇的国家。殿试结束后,崇祯皇帝在文

  • 朱棣篡位后,一个秘密困扰他整整20年,没人敢提,谁提谁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篡位全过程,史书上如何评价朱棣篡位,朱棣如何一步步篡位

    朱元璋是一个疑心病非常重的人,他顺利登基后,首先将屠刀指向跟自己一起打拼江山的弟兄,可谓十分狠心。在朱元璋所有的决策中,我们都能够理解,唯独有一件事情让我们觉得非常的奇怪。朱元璋去世之后,并没有把皇位让给朱棣,而是给了自己的孙子。这一点也惹恼了朱棣。虽然朱元璋在去世之前给朱允炆安排好了后路,以及让朝

  • 赵光义真的搞死了赵匡胤?专家:非常有可能,有一件事证明了这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光义和赵匡胤的关系,赵光义赵匡胤最后结局,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怎么处理

    说起“烛影斧声”,人们第一反映就是赵光义弄死了赵匡胤,然后篡位称帝。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北宋仁宗年间和尚文莹编著的《续湘山野录》,原文是这样的:“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㪬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

  • 元末第一猛将,险些在百万军中擒杀朱元璋,后剃发为僧活到100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朱元璋手下最猛的武将,朱元璋杀良臣猛将

    元末明初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他们宛如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辉。在这些奇人异士当中,号称元末第一猛将,险些在百万军中擒杀朱元璋的张定边,无疑是典型代表。张定边号称“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元末湖广行省沔阳人,出身渔家子弟,年轻时便与同为渔家子

  • 祖上是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世代镇守川陕要地,自己却卖国降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和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

    一提起抗金名将,大多数人脑海中闪现的都是岳飞、韩世忠这两个人的名字,其实与他们齐名者还有好多位,除了同为“中兴四将”的张俊、刘光世之外,尤其著名者还有杨沂中、吴玠、吴璘(以上七位因都被封王,所以合称“七王”)、张浚、刘锜等人。正是由于这帮人在疆场上的拼杀,才力保大宋朝半壁江山的不失,就功劳而论,都配

  • 清朝有位状元是秦桧后人,乾隆问他祖宗是谁,结果他只回答七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桧的后人考中状元,历史人物评价秦桧,历史上的真实的秦桧

    在南京夫子庙的长乐桥的桥头有一座历史超过300多年的老宅子,这座宅院曾经的主人是南京历史上最出名的状元秦大士。每到提到这位秦大立这位状元,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此人是南宋奸臣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字涧泉,晚号秋田老人。明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民不聊生,秦大士的曾祖父秦应瑚举家逃到了南京。秦大士是

  • 连中六元的明朝旷世奇才,因得罪皇帝被除名,两百年后才恢复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连中六元的奇才,明代唯一一位三元及第的人,明朝三大才子连中三元

    在科举时代,读书的士子们若想在各级考试中都占得头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个中有侥幸连中“三元”者(元,即考试中的头名),已被视为莫大的荣耀。然而令世人震惊的,明朝有位大才子竟然破天荒的完成连中“六元”的奇迹,此人便是本文的主角黄观。不过黄观的状元名头在成祖朝却被剥夺,直到近200年后才被恢复名誉

  • 都说是因“一扇门”毁了明朝天下,八旗子弟进门后300年都没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时八旗子弟原住哪里,明朝的六扇门到底是干什么的,明朝可以抗住满清八旗吗

    吴三桂毫不畏惧,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在眼前,于是他带着二十多个家丁冲出了城,竟也解救了父亲!无论是他匹夫之勇也好,用兵有道也好,总之,从此吴三桂名声大噪。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他是真性情,敢作敢当,但也有人说他没头脑,为了女人抛弃天下,卖主求荣,造成了明王朝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