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末第一猛将,险些在百万军中擒杀朱元璋,后剃发为僧活到100岁

元末第一猛将,险些在百万军中擒杀朱元璋,后剃发为僧活到100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1/21 2:24:17

元末明初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他们宛如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辉。在这些奇人异士当中,号称元末第一猛将,险些在百万军中擒杀朱元璋的张定边,无疑是典型代表。

张定边号称“元末第一猛将”

张定边,元末湖广行省沔阳人,出身渔家子弟,年轻时便与同为渔家子的陈友谅、张必先情投意合,并结为异姓兄弟。据史料记载,张定边不仅身材魁梧、潇洒英俊,熟悉天文、地理、兵法、医术,而且武艺娴熟,是个近乎全才型的人物。

从陈友谅加入徐寿辉的红巾军起,张定边、张必先便始终追随在他身边,立下过汗马功劳。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在江州弑杀天完皇帝徐寿辉,随即正式建国称帝,史称陈汉。陈友谅虽然为人阴狠猜忌,但唯独对张定边、张必先无比信任,并在称帝后拜张定边为太尉,张必先为丞相,凡军国大事都与他们进行商议。

陈友谅

陈友谅称帝前后,以集庆府(今南京市)为根据地的朱元璋集团迅速崛起,不仅占据富庶的江东地区,而且还尝试着向西扩张,意在并吞江西、经略两湖,由此威胁到陈汉帝国的生存。为了消除朱元璋这个心腹大患,进而完成兼并江南群雄、统一天下的志向,陈友谅早在称帝之前便与朱元璋兵戎相见。

然而,陈友谅跟朱元璋作战输多胜少,几场硬仗打下来,不仅没能打进集庆府、活捉朱元璋,还接连丧师辱国,连老巢江州都被攻陷,狼狈地逃往武昌避难,时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在此期间,张定边参加了龙湾、采石矶、安庆等重要战役,如果不是他的奋力拼战,陈友谅恐怕早已被朱元璋生擒。

鄱阳湖之战形势图

眼见陈汉疆土日蹙,陈友谅十分愤怒,于是在江州沦陷2年后,亲率大军65万、巨型楼船数百艘,顺江东下进攻朱元璋。1363年8-10月间,双方在鄱阳湖一决生死。在战争开始前,张定边强烈反对把全部舰船都集中在湖中,而是应当派遣百艘战舰顺江东下进攻集庆,百艘战舰围攻洪州(今南昌市),剩余舰船则对付朱元璋,如此一来,对方势必顾此失彼,彼时可一战定输赢。

然而,陈友谅并没有听从张定边的计策,而是自信完全可以在湖中彻底击溃朱元璋。据史书记载,陈友谅来势汹汹,“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见《明史·卷一》),从一开始便在气势上压倒朱元璋。水战开始后,在陈友谅艨艟巨舰的撞击下,朱元璋的战船被冲得七零八落。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在危急时刻,朱元璋果断听从部将郭兴的建议,利用火攻来对付陈友谅的艨艟巨舰,很快便扭转劣势。在此不利局面下,张定边率领旗舰和两艘副舰从水军阵型中驶出,以孤军之势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在摆脱30余条敌舰的围追堵截后,又接连斩杀敌军大将韩成、陈兆先、宋贵等人,径直冲向朱元璋的旗舰。朱元璋被眼前的场景吓傻了,清醒过来后赶紧命令船只躲避。

谁知越慌乱越出事,由于转舵太急,旗舰竟然搁浅在滩涂上。张定边远远地看到朱元璋的旗舰搁浅后兴奋异常,不停地催促士兵全速划船,以便登上敌船、擒获敌首。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挺身而出,一箭射中张定边。由于受伤过重,张定边无力指挥战斗,只好下令调转船头、回返本军,朱元璋由此捡回一条命。

陈理兵败投降,陈汉帝国灭亡

射伤张定边后,朱元璋的士气为之一振,经过一番鏖战后,终于击溃陈友谅,杀死杀伤汉军极多。至于陈友谅本人,则在船边勘察敌情时被一支流箭射死,终年44岁。由于太子陈善儿被敌军俘获,所以张定边只能力保陈友谅的次子陈理逃往武昌,并在那里拥戴他为皇帝。由于陈理年纪太小,所以军国大事便由丞相张必先、太尉张定边等人执掌。

); }

2020新版·明朝那些事儿(全7册)

¥231

购买

然而,还没等陈理坐稳皇位,朱元璋的大军便已经杀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率大军东征,兵锋直逼武昌。驻守岳州的丞相张必先闻讯后,火速率军入援,结果在洪山中了常遇春的埋伏,兵败后被俘。由于汉军都将张必先视作最后的希望,一旦看到他被擒获,顿时失去斗志。在这种情况下,陈理只好向朱元璋投降,陈汉帝国由此灭亡。

灵源寺

由于不肯臣服于朱元璋,所以张定边在陈理决定投降后,便秘密地逃出武昌城,并在暗中召集旧部准备复国。然而,复兴陈汉帝国的计划始终没能成功,而心灰意冷的张定边最终也遁入空门,到泉南灵源山修行。张定边遁入空门后,不再过问尘俗之事,每日究心佛理、悬壶济世,过上充实的医僧生活。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张定边在寺中无疾而终,享年100岁。

史料来源:《元史》、《新元史》、《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更多文章

  • 祖上是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世代镇守川陕要地,自己却卖国降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和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

    一提起抗金名将,大多数人脑海中闪现的都是岳飞、韩世忠这两个人的名字,其实与他们齐名者还有好多位,除了同为“中兴四将”的张俊、刘光世之外,尤其著名者还有杨沂中、吴玠、吴璘(以上七位因都被封王,所以合称“七王”)、张浚、刘锜等人。正是由于这帮人在疆场上的拼杀,才力保大宋朝半壁江山的不失,就功劳而论,都配

  • 清朝有位状元是秦桧后人,乾隆问他祖宗是谁,结果他只回答七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桧的后人考中状元,历史人物评价秦桧,历史上的真实的秦桧

    在南京夫子庙的长乐桥的桥头有一座历史超过300多年的老宅子,这座宅院曾经的主人是南京历史上最出名的状元秦大士。每到提到这位秦大立这位状元,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此人是南宋奸臣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字涧泉,晚号秋田老人。明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民不聊生,秦大士的曾祖父秦应瑚举家逃到了南京。秦大士是

  • 连中六元的明朝旷世奇才,因得罪皇帝被除名,两百年后才恢复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连中六元的奇才,明代唯一一位三元及第的人,明朝三大才子连中三元

    在科举时代,读书的士子们若想在各级考试中都占得头名,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个中有侥幸连中“三元”者(元,即考试中的头名),已被视为莫大的荣耀。然而令世人震惊的,明朝有位大才子竟然破天荒的完成连中“六元”的奇迹,此人便是本文的主角黄观。不过黄观的状元名头在成祖朝却被剥夺,直到近200年后才被恢复名誉

  • 都说是因“一扇门”毁了明朝天下,八旗子弟进门后300年都没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时八旗子弟原住哪里,明朝的六扇门到底是干什么的,明朝可以抗住满清八旗吗

    吴三桂毫不畏惧,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在眼前,于是他带着二十多个家丁冲出了城,竟也解救了父亲!无论是他匹夫之勇也好,用兵有道也好,总之,从此吴三桂名声大噪。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说他是真性情,敢作敢当,但也有人说他没头脑,为了女人抛弃天下,卖主求荣,造成了明王朝彻

  • 史上唯一“遥拜”为皇后的女子,竟在靖康之耻中备受凌辱含恨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靖康之乱的资料,靖康美女,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作者:月小妆她是生前唯一被册立为皇后,却未得享皇后尊荣的女人。然而,这个头衔给予她的不是荣耀也不是宋高宗赵构不离不弃的爱情,而是屈辱,是更大的屈辱。邢氏14岁的时候,嫁给长她一岁的康王赵构为妻,后被封为嘉国夫人。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渡黄河破宋京东京(今开封),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

  • 韦小宝的岳父,在历史上是以身殉国的明朝忠臣,死前连杀九名敌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小宝岳父简介,韦小宝真实历史原型,鹿鼎记韦小宝和岳父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在韦小宝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中,有一位是来自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而沐剑屏的父亲、末任黔国公沐天波,是位誓死效忠明朝的封疆大吏。其实,沐天波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他究竟有怎样一段传奇的人生?沐剑屏正是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之女沐天波的先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沐英因征战

  • 盗墓贼偷挖朱元璋儿子墓地,盗洞直入墓室,结果往下一看匆匆撤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墓被盗的全过程,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儿子墓室

    盗墓,经久不衰的行业,古代亦如此。古代权贵阶层为了防盗,可谓绞尽脑汁,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你问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墓地时,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就怕发掘过程中看到盗洞。一旦一座大墓出现了盗洞,意味着地宫陪葬品会被洗劫一空。然而,凡事都有意外,朱元璋一个儿子墓地被盗墓者炸开了,结果里面绝大

  • 元朝统治下的汉人,究竟惨不惨?专家说:元朝是被故意黑化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真的打算杀掉所有汉人吗,元朝对汉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元朝后没真正的汉人

    为了真正了解个中因由,我们先来看一看汉人在元朝时期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我们都知道,经历过战争以后,一个新王朝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经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重振被战争严重破坏的中原经济,创立了一个叫做“劝农司”的机构,这个机构汇集了农业方面的各类人才,指导和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土地进行生产。与此同时,为

  • 赵匡胤坚持要迁都洛阳,赵光义五个字阻止,从此埋下北宋灭亡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初年赵匡胤为什么考虑迁都,赵匡胤为什么要传位赵光义,赵匡胤迁都赵光义极力反对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西巡洛阳。此时的北宋在赵匡胤领导下,已经统一了中原乃至南方,各地叛变势力基本被肃清。之所以西巡洛阳,一方面是为了故地重游,另一方面则是为迁都考察。一天,赵匡胤宴请陪同他西巡的群臣,酒酣之际他突然提出迁都洛阳。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一例外都反对迁都,赵匡胤恼怒不已。眼

  • 中国国都为何只选这四个地方?朱棣说的五个字太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迁都的真正原因,朱棣老婆徐皇后简介,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的

    中国的历史很长,王朝更迭也很频繁,有人问,为何在中国这么长的历史时期,被选为国都的城市只有那么几个?这几个城市何德何能,竟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首先,我们知道,首都不是一般的城市。首都是一国的首善之地,要成为一国的首都,不仅仅是看这个城市的大小和容纳度的多少,也不仅仅是看这个城市经济是不是繁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