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连战告捷,唐朝主场作战,怛罗斯之战为何还会输给阿拉伯帝国?

连战告捷,唐朝主场作战,怛罗斯之战为何还会输给阿拉伯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2/21 15:52:07

当地的诸多小国如龟兹、于阗等纷纷归附。与此同时,阿拉伯的帝国也正在崛起。东西方两个强大的帝国,在今天的中亚一带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较量。一共发生过五次战役,唐朝唯一一次失败便是怛罗斯之战。

(一)、连战告捷,一次败北

阿拔斯朝的哈里发一直有继续东行进的意图,他还命令谁先踏上中国的土地,谁便是这方的最高长官。于是,他们联合了吐蕃,蠢蠢欲动。高仙芝主动出击,数百日长途行军在连云堡以少胜多,大败吐蕃。

于是,更坚定了他们与黑衣大食联合抗唐的决心。高仙芝在西域打出了名堂,是名副其实的中亚长官。

1. 两大帝国,相遇怛罗斯

当时高仙芝一举打败了许多依附于吐蕃的小国,从而实际控制了葱岭内外。他俘虏了石国君主以后,结果有人侥幸逃脱反而去大食寻找庇护。这对于唐王朝来说,是奇耻大辱。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长途奔袭七百余里最终在怛罗斯遇到了阿拉伯帝国的军队。

《新唐书》“怛罗斯城,石国常分兵以镇”。当时怛罗斯城周围,已经属于大食帝国的地盘。这里,并不是唐朝的实际控制领土。再加上石国已经叛变,阿拔斯王朝的军队早就已经做好了攻击安西四镇的准备,并且已经陈列重军。

《资治通鉴》“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大食立刻从周围集结了十万军队,而高仙芝只有两万余众。当然,对于双方参战人数的说法至今仍然相持不下。但可以肯定的是,唐朝军队属于劣势。

2. 双拳难敌四手

双方在怛罗斯城鏖战五日,并未分出高低胜负。但是原本臣属于高仙芝的葛逻禄部落,突然叛变。他们已经暗自接触了阿拉伯军队,并且将唐军的兵力部署都悉数告知。同时,葛逻禄数千骑兵开始往回冲锋,打的高仙芝部队措手不及。

因此,这场战争以唐军的失败告终。失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数上的差异。如果唐军真的占有优势那么葛逻禄完全没有必要冒险战场反叛。当时的阿拔斯王朝才建立两年之久,历史学家王小甫曾指出,呼罗珊囤积着阿拉伯帝国的主力。

对于内外夹击,任凭何人也是无法承受的。但是失败这是不争的事实,却并未对两国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阿拔斯王朝方面,指挥这场战役的军官因为功高震主被斩首。而唐王朝方面,即使没有这场战役也会因为安史之乱而退出西域地区。

(二)、孤军深入,腹背受敌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安西四镇的兵力总共在两万五千余人左右。那么,肯定不能倾巢而出。如果此时吐蕃,再从后方袭来,那么唐朝就彻底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

所以,可以推测《资治通鉴》中唐军两万人的说法是正确的。阿拔斯王朝近水楼台先得月,呼罗珊距离怛罗斯要远远低于都护府到此的距离。

1. 长途奔袭,人数差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高仙芝从安西出发时,为天宝十年四月,到怛罗斯已经是七月份了。经过了三个月的跋涉,再加上西域多山地而且气候环境不适宜长途行军。所以,到达此地时可谓是人困马乏。

但是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属于以逸待劳。虽然呼罗珊军团不在此处,但此地仍然聚集着其大量的兵力。本来他们是想用这些军队,继续东进的,结果高仙芝主动出击正中其下怀。毫无疑问,阿拉伯军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当然,还有一点在怛罗斯作战的绝对不是他们的主力军队也就是呼罗珊。当时这个军队正在埃及作战,阿拔斯王朝不可能为了中亚地区而放弃了拱卫自己的首都。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战争是偏师对偏师。

2. 军心不稳,远征失利

天宝八年,玄宗下令开始实行募兵制。就是说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他们可以拿国家军饷在战争结束以后,也能够继续接受军事训练而不是回家种田。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士兵,作战能力非常强劲,所以在西域囤积了两万余众。

但是各地方节度使手中的权力太大,像安西军这种职业军人当时还有四十余万。但是他们都集中在河西、陇右以及安禄山等节度使手中。他们是不可能调兵,前去中亚支援高仙芝军队的。而且安西军的装备,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差许多。

正是因为长途行军而且装备不行,所有人都知道没有后援。所以,大家是抱着必死决心的。但是这其中不仅仅是唐朝的正规军人,还有其他诸多小国的仆从军。他们向来是见风使舵,习惯了在大国的博弈中求的生存。

既然是为了生存,那么便不可能为了别人的利益全心全意的去献上自己的性命。他们本来就是臣服的国家,只是因为唐朝的势力太过强大。在怛罗斯,大家一看要打硬仗而且还没有人支援。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人心涣散。镇守在安西的军队,也无法驰援。因为怛罗斯,距离唐朝的领土太远而距离阿拔斯王朝的距离太近。

(三)、战术失利,无伤大雅

唐朝的基本盘还是在中原地区,并不是在西域。他们没有必要派重军出击,也不会这样做。而且战线拉的太长,虽然这片区域是臣服于中原的但是实际控制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当时的阿拔斯王朝刚刚成立两年,所以需要不断的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1. 雇佣军临阵倒戈

战役的关键时刻,仆从军队葛逻禄烧毁唐军粮草并且向回冲锋。这一下,就打乱了唐军的阵脚。而且军中的士气,一下子就变得低落起来。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攻城战。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居高临下对抗唐军。

当时的安西军可谓是最苦的军队,他们的装备薄弱而且拿的薪水也很低。就是说发最少的钱,干最重的工作。唐朝的边军确实没有多少人,这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跟随出征的,还有许多仆从军队就类似于雇佣兵团。

他们不是职业军人,也不会为了大唐的荣耀而战。所以,在一开始唐军就是处于劣势。再加上阿萨斯王朝军队的人数是唐军的数倍,他们还以逸待劳。虽然不一定是主力的呼罗珊军,敌众我寡却远远不能忽视。

怛罗斯虽然位置没有明确,但是大致在锡尔河流域。这里的地位就好比阿拉伯的河西走廊,追击至此而且地形不熟悉,后备补给也跟不上,自然会失败。安西都护府的土地承载能力较为弱小,无法支持一场大战。军队里也并不都是完全效忠于唐朝的,所以失败也并不奇怪。

2. 无关紧要的战役

唐朝并未想过要在此战胜利后长驱直入的攻占阿拉伯帝国,所以自然也没有必要在这场战役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还是须得立威,石国的王子引黑衣大食来对抗中原。如果不做出样子,那么原先的附属国还有谁会心甘情愿的听从调遣?

况且,此战并未伤及到唐朝的国力之根本。经济能力和整体的军事实力,没有受到很严重的损耗。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行军困难,人困马乏还有仆从军的临阵倒戈最后还能剩几千人回来乃是不幸中的万幸。

《册封元龟》“十二月黑水大食谢多诃密遣使来朝”。这场战役结束以后,大食方面又立刻派人遣使入唐。双方仿佛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一样,对于两国的关系方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两年以后,安西节度使封长清又率军征服了大勃律,可见唐朝在西域的军事力量短期内就已经恢复。

真正伤及唐朝元气的还是安史之乱,他们手中握有唐朝最强劲的精兵。彻底的拖垮了唐朝的经济实力,造成了无法逆转的军事实力损伤。所以,唐朝退出西域是历史必然。即使没有怛罗斯之战,也不得不停止唐朝的对外军事战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仙芝在石国投降以后,答应了不再追究其以往的过错。但是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进城后立刻展开屠杀。为了搜刮财物,就连老人和孩子都格杀勿论。这一点激起了很多部落的反叛之心,他们逐渐的开始不信任唐军。即使这场仗能赢,也会是惨胜。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结语:

高仙芝率领的安西军在战斗力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孤军深入很容易失败 。况且石国事件以后,在西域已经失去了人心。当大家都不再全心全意跟随的时候,时机一旦成熟则必然会倒戈,给以迎头痛击。

参考献: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唯独他被唐太宗处死,因群臣都要求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凌烟阁24功臣,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序,凌烟阁24个人名单

    影视剧中的侯君集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为人粗犷不羁,但天生勇武,隋朝末年投靠李世民,得李世民赏识,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和侯君集是坚决煽动和支持者,李世民继位后,封潞国公,官至兵部尚书,后随李靖破突厥、灭高昌等。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鬼李白的雅俗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配图,酒鬼李白,李白写酒的经典诗句

    余光中先生曾这样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李白的豪情诗作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李白个人的旷达与闲适,还可以感受到盛唐的雍容之气。正是因为盛唐时期的安定与太平,使李白可以逍遥的追寻诗文艺术,而李白眼中的盛唐,一定少不了"酒气"。每当李白佳作出世时,不仅有诗兴,还有酒兴。在李白的诸多诗文中,以酒为题

  • 唐高祖李渊有二十二个儿子之多,玄武门之变时,其他儿子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有哪些儿子目睹过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来怎么样了,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生了几个孩子

    影视剧中的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李建成(589年-626年),生母窦皇后,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仁厚,很有才能,不是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那样的卑鄙平庸,公元618年(武德元年),李渊建立大唐王朝,立为皇太子,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发生“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自己的亲弟弟李世民所杀。影视剧中的太子李建成次

  • 李世民敢杀兄霸嫂,却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杀李渊十个孙子,李世民和李渊晚年关系,李世民为何杀李渊

    玄武门之变,李二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果然就杀了长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成功抵垒,锦绣江山唾手可得,于是他真的就唾了唾手,前来到“上所”找他老爸皇上李渊。从内廷大门到李渊的座椅,只有短短几十步,在李渊的盯视下,李二走的心惊胆战,每一步都像是一个世纪,爷儿俩各自的盘算,连同即将要组织成的语言,凝滞了

  • 环境恶劣|崇尚武力,匈奴突厥蒙古异军突起,浅谈北方民族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突厥匈奴的关系,匈奴简史视频,金灿荣谈匈奴和突厥

    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并不是他们爱好战争的理由,为了生存才是他们南侵真正的理由。那么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古代北方民族的发展血泪史。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受义渠,戎狄等游牧民族威胁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最初都是出于各部落混乱的局面,比如义渠、戎狄等最初由这些北方民族脱颖而出的部落成为了中原政权最初的威胁,特

  • 大唐最美皇后,惨被武则天砍掉手脚,还放进酒缸里浸泡几天几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死后大唐存活多久,大唐武则天,武则天皇后被处死

    影视剧中的王皇后王皇后的名字没有记载下来,她出身山西太原王氏,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非常显赫的家族,出过很多的贤臣名将。王皇后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西魏名将,后入隋朝为官。隋末,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投奔李唐,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过战功。可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原因,王皇后天生丽质,美艳动人,德才兼备,唐太宗李世

  • 古人是如何做饭的?以唐朝“炊具”为例,探析古人的厨房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人用什么炊具做饭,唐朝厨房,唐朝的烹饪工具

    一.唐代各异的炊具1.唐代炊具名称古代的炊具主要有灶、鼎、镬、鬲、锅、甑、鏊、甗、釜、鬶、斝等类别,其中灶头则是最核心的用具。而上述的炊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器具的制造材料逐渐发展,从最早的陶土到后来的青铜,唐代则以铁来制,说明了当时铁业和炊具的繁盛。2. 唐代炊具的特征

  • 明君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除了靠才能还有这些人格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贞观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发生的大事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封建迷信,而且大多数帝王其实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比较在意的。李渊在位的时候,有算命的人给他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从这一句话,其实就说出了李渊本人的能力,以及在他的儿子当中必定有更出色的存在。可能当时李渊听到这样的话,也是十分的迷茫,毕竟终究需要选出一个继承王位的人。要真是有这样

  • 唐朝君臣博弈:缔造盛世辉煌,却烂泥扶不上墙,沉底沦为帝国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而宰相不一样,宰相是从文武百官和天下士子中,选拔出最优秀的治理国家的人才,相比较之下,拥有宰相的王朝往往鼎盛时期更多;那么既然无法废除宰相,就只能够压制宰相的能力,而历朝之中,唐朝压制宰相的力度是最大的。面对权力巨大的宰相,唐朝统治者是如何压制和弱化宰相的权力?“群相制度”一定程度产生牵制作用唐朝的

  • 千古一帝杨广,被痛骂千年的真相,仅为中国多争一块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隋炀帝杨广剧照就比如杨广奉命打南朝陈后主时,他明明将陈后主身边奸诈、贪婪的宠妃张丽华杀死了。但《隋书》里却说杨广因为贪念美色,将张丽华纳入了后宫。要知道当时杨广正得到父王的赏识,灭陈后主是他立功得到太子之位的关键一战,紧要关头,他这么可能把政治立场对立、又尽人皆知的恶毒妇人纳入后宫呢?这不是拿大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