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君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除了靠才能还有这些人格魅力

明君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除了靠才能还有这些人格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67 更新时间:2024/2/8 3:22:26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封建迷信,而且大多数帝王其实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比较在意的。

李渊在位的时候,有算命的人给他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

从这一句话,其实就说出了李渊本人的能力,以及在他的儿子当中必定有更出色的存在。可能当时李渊听到这样的话,也是十分的迷茫,毕竟终究需要选出一个继承王位的人。要真是有这样的贵子,或许就能将唐朝带上另一个盛世。

而这一位算命人,看到李世民之后,直接说出来一句令人更加震惊的话,:“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

从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也已经暗示到了李世民未来的命运。事实上,他的出现以及夺位确实让唐朝变得更加的繁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看看这一代明君,到底有何才能让唐朝发展的如此繁荣。

首先要是提起唐太宗,相信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他和武则天之间的爱恋,以及最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故事。事实上,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和其他皇子不一样的能力。因为李渊本来就是一个大将,所以说从小在这个家庭之中,李世民潜移默化的受到了一些熏陶,学到了许多文史以及武将的知识。按照我们现在的形容,他就能被称为全才,再加上他个人的魅力,表现出来的聪明敏捷以及胆识,实实在在的受到了李渊的喜爱。而后由于一些原因,李渊被退位,29岁的李世民继位,他也没有让这个朝代荒废下去,而是利用自己的一些才能让唐朝不断的发展。最有名的肯定就是“贞观之治”,相信现在一些历史学家提起来还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那么李世民在治国理政以及待人方面到底有什么和他人有所不同的东西呢?他又是靠什么走上了贞观之治的繁荣。

在任何历史书上,关于唐太宗的描写,相信我们首先可以看出他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有长远的眼光。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由于他先天的一些条件,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已经对对皇位抱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想要灭掉太子。而且在他自身的一些战争过程之中,他也有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招揽人才,利用自己的自身魅力去吸引一部分比较有能力的人。比如说,在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就开始组建一些核心的幕僚集团。当然,这些人最后为他开展盛世也是奠定了基础条件。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也就是李世民的这些长期积累才让他最后登上了宝位。

除此之外,相信做事冷静、果断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他具有的一种大将风范。在中国古代,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兄弟之间的残杀,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情还是需要下定决心,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残忍的。况且在面临亲情的背叛之后,他还可以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处境,这也让人感到十分的佩服。当时的李建成想要先下手为强,准备将他斩杀。毕竟他在朝廷之类的呼声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所以只有将他杀害,或许这个阻碍才能消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就选择设鸿门宴,当时李世民的手下都劝他不要去,可是他还是自己做决定去应对,回来之后还吐血。只是即使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也没有十分慌乱,而是利用自己冷静的思绪,分析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并表示要和太子抗衡。

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人在受到了生命的威胁之后,还能如此冷静的处理和对方的关系实在是难得。当然我们也可以相信,就是因为他这些能力,让手下看到了他登上帝王的潜力,所以甘愿扶持他。决定要和李自成对抗之后,他就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甚至发生了我们现在都十分熟悉的“玄武门之变”。当时他在玄武门埋下了一支精兵,而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会从这里经过。试想一下,用自己手上的弓弩一箭射死太子,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当然之后,迫使李渊退位,自己登上这至尊无上的宝位,也彰显了他的欲望。那么,在他登上皇位之后有什么改变呢?事实上他所做的所有事情也仅仅只是让唐朝变得更加强大。

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之中,确实能显示出来他仁慈的特点。比如说对待太子以及李元吉的一些同伙。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人杀害,自己也不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呢?他认为这些人其实也仅仅只是受制于太子一党,所以尽可能的去原谅他们。就拿魏征这个将军来说,当时他多次劝太子尽早的杀害李世民,挑拨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李世民在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魏征还十分认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示如果太子听从自己的建议,或许现在死的就是李世民了。相信任何人听了这样的诅咒也是比较生气的,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以他忠诚坦荡为由,任命他在朝廷做官。

一个皇帝能有这样的宽容之心,那一个臣子不会对他死心塌地呢?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其实还有这样一件事情让很多臣子都对他感到十分的佩服。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也是比较擅长书法的,而大多数皇帝也经常会举行一些宴会和大臣们把酒言欢。有一次在宴会上,他写了一副字并表示,如果谁能把这副字抢到,他就赠与谁。一个大臣听到这样的话,一下子跑到龙椅旁边夺去这幅字。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如果命没了,那么大好的江山也是不复存在。大臣近身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不被允许的。那个大臣当即道歉,并表示自己罪该致死,没想到李世民仅仅只是说:“现在这是私人场合,并没有君臣之礼。”敢问这样的大气,还有哪个皇帝可以比拼呢?

当然李世民对于大臣的厚爱并不仅仅止于此,甚至很多人都评价他是一个:“不避亲疏,任人唯贤”的人,而这样的皇帝对于任何人的仕途是非常有利的。也就是说,当你有政治才能的时候,你就有可能在朝廷为官,并且不断的展示自己的能力。长孙无忌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帮助李世民一起杀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感恩臣子的付出。所以、对于长孙无忌所做的事情,李世民是非常感恩的,也给予了他更多的权利。而长孙无忌本身也是皇后的哥哥,如果权力过大的话,可能会遭受到大臣们的抨击,毕竟,这算是外戚专权。可是明智的李世民并没有觉得他的行为有什么错误,甚至还要给他升官。他对所有的臣子说:“自己现在的所有儿子都比较小,还没有能力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而长孙无忌本身就比较有政治才能,因为本身的能力自己才重用他。”

大家可能觉得基于这样的表现,所有的臣子都会对他心服口服。事实上李世民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在他在位期间他还表现得十分节俭。在我们看来,大多数皇帝登上皇位,更多的就是想要享受荣华富贵,感受权力的支配。但从李世民的一些表现上来看,它更多的是想要让国家发展得更加强大,在他在位期间甚至形成了一种比较节俭的风气。任何一代皇帝在他登位之后,可能都会修建新的宫殿表示出来这是新的开始,但是到了李世民这里他仅仅也只是搬到了当时隋朝所建造的宫殿之中,甚至有些地方还显得有些破旧。堂堂一代皇帝,竟然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相信大臣们也是这样效仿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业的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唐朝初创的时候,任何行业其实也都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所谓“百废待兴”,也不过如此。而唐太宗他自身也明白了要想让这个国家可以不断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那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所以,他通过自身长远的计划,为自己登上皇位做足了准备。而在夺位的过程之中也比较果断,甚至在登位之后,也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残忍,而是充满了仁慈之心。甚至在对待臣子的时候,也表现出来了“公私分明”的态度,不计较亲疏,任人唯贤。相信也就是这样的特点,让他被更多的臣子拥立,最后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更多文章

  • 唐朝君臣博弈:缔造盛世辉煌,却烂泥扶不上墙,沉底沦为帝国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而宰相不一样,宰相是从文武百官和天下士子中,选拔出最优秀的治理国家的人才,相比较之下,拥有宰相的王朝往往鼎盛时期更多;那么既然无法废除宰相,就只能够压制宰相的能力,而历朝之中,唐朝压制宰相的力度是最大的。面对权力巨大的宰相,唐朝统治者是如何压制和弱化宰相的权力?“群相制度”一定程度产生牵制作用唐朝的

  • 千古一帝杨广,被痛骂千年的真相,仅为中国多争一块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隋炀帝杨广剧照就比如杨广奉命打南朝陈后主时,他明明将陈后主身边奸诈、贪婪的宠妃张丽华杀死了。但《隋书》里却说杨广因为贪念美色,将张丽华纳入了后宫。要知道当时杨广正得到父王的赏识,灭陈后主是他立功得到太子之位的关键一战,紧要关头,他这么可能把政治立场对立、又尽人皆知的恶毒妇人纳入后宫呢?这不是拿大好前

  • 那些被选入教材杜甫的诗,看看你还会几首,回味一下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最经典的20首诗,杜甫赞美老师的诗,杜甫登台诗全文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个璀璨的明珠,也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提到唐诗,就不能略过“李杜”即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杜甫诗歌创造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地反应了时代现实生活。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襟怀博大,至情至性,他的诗词艺术达到了唐诗最高成就。他善于运用古体诗许多体制,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初唐时期新罗与唐朝的微妙关系,看“毗昙之乱”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唐朝和新罗战役,唐朝初期新罗局面

    一、毗昙之乱642年(仁平九年)八月百济攻陷大耶城,当时的新罗王金春秋亲自前往高句丽请求援助。但在这个时候高句丽提出,需先归还麻木岘、竹岭等曾经被新罗侵占的领土,在遭到拒绝之后高句丽国王将其囚禁。翌年九月善德女王派使者到唐朝请求援军,以对抗高句丽与百济所组成的国家同盟。然而唐朝提出派兵援助的条件是,

  • 此人以皇太叔身份继位,文治武功堪称唐太宗再世,却死于服食丹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服食丹药,唐太宗是否服用了大量的丹药,唐太宗吃过道教的丹药吗

    唐宣宗李忱画像李忱(810年-859年),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生母孝明皇后郑氏,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武宗李炎之叔,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6年-859年在位),庙号“宣宗”,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影视剧《宫心计》中的唐宣宗李忱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李忱生于大唐都城长安,他的生母郑氏原本是郭贵妃(

  • 敢与天子较量,还获李世民宠爱,细数魏徵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或许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以给您答案,让你感受到唐朝的浪漫。当然李世民和武则天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对,向我们展示了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说提起唐朝,他最佩服的是“贞观之治”创下的盛世。又有人说提起唐朝,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彰显

  • “以狐喻胡”:谈谈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以唐代狐精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代胡人女性形象,唐朝胡人文化讲解,胡人文化对唐代的影响

    “狐狸”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是一种十分有代表性的动物,“狐精”也是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鬼怪。唐朝时期,胡汉文化交融,因为文化偏见,汉人常“以狐喻胡”来表带对胡人文化的讽刺,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狐精确在很多方面真是的反应的当时胡人的真实情况,这对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唐代志怪中各种各

  • 被秦汉隋唐帝国所击败匈奴、突厥去哪里了?上帝之鞭横扫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突厥争霸史,隋唐时期与突厥的战争,秦汉匈奴隋唐突厥

    秦汉时期,对中原政权威胁最大是含有夏桀血脉北方匈奴人(古北亚人与原始印欧人种结合)。匈奴人生活在北方戈壁大漠,纵横高原,崛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南下入侵赵国,鬼谷子弟子战神李牧,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匈奴10万兵马,给匈奴当头一击。战国七雄,中原各国忙于征战,匈奴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后,又开始骚扰中原边境各国

  • 一颦一笑 - 命运转折:武则天逆袭之路,乖巧柔媚背后是权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所用的智谋权术,武则天权术,武则天的权术二三事

    并州文水武家出生了一个姑娘,据说这个姑娘很小的时候就天赋异禀、特别的聪慧;也因此常常让其父亲感慨她要是个男孩就好了,武姑娘老爹是曾经开国功臣,虽然建立的功绩没有凌烟阁那些大佬那么强悍,但至少也为大唐出了一份力,总体来说武家还算是当地的豪门望族。武家有女初长成武姑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和学习文化,

  • 大唐有多强盛?安史之乱后仍可以收复河西,他的功绩值得我们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史之乱大唐实力排名,三点趣史安史之乱后期的大唐,大唐衰落与安史之乱

    人们总说唐朝繁荣昌盛,但是却没有非常具体的例证。今天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诠释。很多人都说,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标志,这之后的唐朝不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唐。从社会发展来说,也的确是这样的。安史之乱不仅破坏了北方的经济,还影响了整个唐朝的中央格局。在这场动乱之前唐朝的统治,可以说是非常稳定的,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