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是如何做饭的?以唐朝“炊具”为例,探析古人的厨房史

古人是如何做饭的?以唐朝“炊具”为例,探析古人的厨房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2/10 10:46:45

一.唐代各异的炊具

1.唐代炊具名称

古代的炊具主要有灶、鼎、镬、鬲、锅、甑、鏊、甗、釜、鬶、斝等类别,其中灶头则是最核心的用具。而上述的炊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器具的制造材料逐渐发展,从最早的陶土到后来的青铜,唐代则以铁来制,说明了当时铁业和炊具的繁盛。

2. 唐代炊具的特征和功能

灶是运用最多、流传最广的炊具,现在有许多农村仍在使用。灶最早时是在地里挖一大坑,并燃火烧制食物,故有“土灶”一说,后来则发展为用砖垒砌而成,随着规模的变小,灶开始演化为可移动的单体灶,也就是“炉”。

鼎是以青铜器为材料采用特殊制作工艺而成的器具,有三足圆形和四足方形两类。鼎上有两耳供人挪动之用,鼎下有三足用来支撑鼎身,“釜底抽薪”一词则标志着下部空间是放柴木以燃火之用,曹植《七步诗》中的“相煎何太急”则体现了古代鼎有传国重器的功能,尤其在祭祀典礼中成为权力的象征。镬则是鼎的变体,是削去了三足的鼎,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

鬲作为唐代炊具的一种,具有煮粥之用。它的形态特征并不确定,有两足或三足,形状类似鼎;无足则类似釜和镬。鬲与鼎正是根据三足是否中空和与其腹部是否相通来划定功能之异,它的独特形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快米熟。锅本意并不是炊具,而是古代车毂外面的铁箍,随着佛教东传,锅也渐渐作为镬的俗称,具有煮肉之用。

甑在唐代则作为蒸器,它的形状为圆筒状,底部有许多小孔,方便蒸汽穿过蒸熟食物,与现代电饭锅的蒸盘相类。唐代文学中多次提及这一器具,讴歌了当时美味的饮食和它的功用,如韦庄《赠渔翁》中的“芦刀夜鲙红鳞腻,木甑朝蒸紫芋香”。

二.唐代纷呈多样的饮食

1.唐代饮食行业发达的体现

唐朝社会比较安定,手工业、农业空前繁荣。数据显示,天宝八年(749年)的库存量达到960622220石,“海内富实用,斗米价钱之十三”。唐代具有发达的陆路和水路交通,沿街星罗棋布的酒馆、茶楼、餐馆是当时繁荣的特征,当时还广泛掀起了长安留学热,不少遣唐使赴唐学习交流,想必就当时丰富的食物就足以勾起他们来唐的兴趣。

2. 唐代饮食品种的丰富多样

在食物相当充足的情况下,唐人也不断寻求菜色的创新。当时主粮以麦、粟、稻为主,著名的饭食有“青精饭”,该饭的做法是先将一种特殊的树叶捣碎,放在甑内蒸熟浸汁,由于其颜色是青的,故又名乌饭,而现代乌又引申为与黑相近,所以文化是在迁移中不断发展。而岭南的“团油饭”则是由猪鸡鸭虾等食材混合而制成的,主要用于女子行礼之用,这样的盖浇饭实在让人羡慕不已。还有一种添加麦芽糖和杏酪的粥,芳香甜美,多在清明节食用。

唐代的面食也极为丰富,随着南北人口的迁移和文化的交融,“冷陶”“汤饼”也处处可见,石磨与蒸笼也流传至今,现在农村每到清明节就会磨粉蒸粿来祭奠屈原,这两种器具的使用似乎也在赞叹先祖的智慧。唐人以肥为美,故此当时的肉荤也广受民众喜爱,这时的蔬菜和瓜果的品种随着与西域的来往也得到增加,为当时人们肠胃加上一味健康剂。酒和茶就更不必说了,椰花酒、菖蒲酒、桃花酒等等,陆羽《茶经》的问世更是为茶文化锦上添花。

三. 唐代炊具传递的

从石器时代到唐代,炊具材料逐渐由陶土向金属和木质器具转变,一来可以延长器具的使用期限,而来方便器具的蒸煮,如铁锅导热性强于陶土而且耐压,如蒸笼是用竹子制作而成,透气性更强。也许有人会产生疑惑,铁要生锈,竹子要腐烂。但相比与陶土而言,这两个的性质一定比陶瓷器耐摔,而后来的陶瓷也逐渐扮演艺术品的角色,这体现了新旧事物的替换并彰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

唐代炊具的使用皆靠人的双手完成,我们身处的大工业机器时代虽然解放了人类的肢体劳力,但工厂生产的制品却少了一份温情和匠心。所幸的是,现在少许沿街叫卖的摊贩还有一颗源生态的匠心,一位日本老奶奶坚持每天用手挑红豆,精心控制火候,食客络绎不绝。尽管有人要求她扩大生产,她依旧坚持初衷,这是一份对古老炊具和饮食的敬意。

众所周知,消费刺激生产。当时国际大都市长安繁华不绝,充足的食物使匠人们对食物不断进行创新,宋代光是夏天的冷饮就达一百多种,比现代还要丰富,更何况当时一流的长安市呢?创新是驱动生产发展的第一动力,故此我们应当对现有生产力有更多的思考,是否可以在创新的同时还能传承古老的技艺呢?盛唐的风烟虽然远去,但盛唐的炊具和匠人之心却是永存,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

结语:

“炊具”文化时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张扉页,描绘了盛唐的生活气息和繁荣景象,体现先祖的创新力和匠人精神。现代化加快发展的节奏中,我们是否还可回眸饮食的记忆,将炊具的故事和美食的风味展现给更多人。

参考资料:

【1】唐代的饮食文化 姚伟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112-117)

【2】唐代“炊具”文化考 孙振涛 集宁师范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05),5-8

更多文章

  • 明君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除了靠才能还有这些人格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贞观皇帝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发生的大事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封建迷信,而且大多数帝王其实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比较在意的。李渊在位的时候,有算命的人给他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从这一句话,其实就说出了李渊本人的能力,以及在他的儿子当中必定有更出色的存在。可能当时李渊听到这样的话,也是十分的迷茫,毕竟终究需要选出一个继承王位的人。要真是有这样

  • 唐朝君臣博弈:缔造盛世辉煌,却烂泥扶不上墙,沉底沦为帝国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而宰相不一样,宰相是从文武百官和天下士子中,选拔出最优秀的治理国家的人才,相比较之下,拥有宰相的王朝往往鼎盛时期更多;那么既然无法废除宰相,就只能够压制宰相的能力,而历朝之中,唐朝压制宰相的力度是最大的。面对权力巨大的宰相,唐朝统治者是如何压制和弱化宰相的权力?“群相制度”一定程度产生牵制作用唐朝的

  • 千古一帝杨广,被痛骂千年的真相,仅为中国多争一块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功过,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隋炀帝杨广剧照就比如杨广奉命打南朝陈后主时,他明明将陈后主身边奸诈、贪婪的宠妃张丽华杀死了。但《隋书》里却说杨广因为贪念美色,将张丽华纳入了后宫。要知道当时杨广正得到父王的赏识,灭陈后主是他立功得到太子之位的关键一战,紧要关头,他这么可能把政治立场对立、又尽人皆知的恶毒妇人纳入后宫呢?这不是拿大好前

  • 那些被选入教材杜甫的诗,看看你还会几首,回味一下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杜甫最经典的20首诗,杜甫赞美老师的诗,杜甫登台诗全文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个璀璨的明珠,也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提到唐诗,就不能略过“李杜”即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杜甫诗歌创造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地反应了时代现实生活。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襟怀博大,至情至性,他的诗词艺术达到了唐诗最高成就。他善于运用古体诗许多体制,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初唐时期新罗与唐朝的微妙关系,看“毗昙之乱”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唐朝和新罗战役,唐朝初期新罗局面

    一、毗昙之乱642年(仁平九年)八月百济攻陷大耶城,当时的新罗王金春秋亲自前往高句丽请求援助。但在这个时候高句丽提出,需先归还麻木岘、竹岭等曾经被新罗侵占的领土,在遭到拒绝之后高句丽国王将其囚禁。翌年九月善德女王派使者到唐朝请求援军,以对抗高句丽与百济所组成的国家同盟。然而唐朝提出派兵援助的条件是,

  • 此人以皇太叔身份继位,文治武功堪称唐太宗再世,却死于服食丹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服食丹药,唐太宗是否服用了大量的丹药,唐太宗吃过道教的丹药吗

    唐宣宗李忱画像李忱(810年-859年),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生母孝明皇后郑氏,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武宗李炎之叔,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6年-859年在位),庙号“宣宗”,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影视剧《宫心计》中的唐宣宗李忱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李忱生于大唐都城长安,他的生母郑氏原本是郭贵妃(

  • 敢与天子较量,还获李世民宠爱,细数魏徵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或许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以给您答案,让你感受到唐朝的浪漫。当然李世民和武则天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对,向我们展示了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人说提起唐朝,他最佩服的是“贞观之治”创下的盛世。又有人说提起唐朝,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彰显

  • “以狐喻胡”:谈谈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以唐代狐精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代胡人女性形象,唐朝胡人文化讲解,胡人文化对唐代的影响

    “狐狸”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是一种十分有代表性的动物,“狐精”也是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鬼怪。唐朝时期,胡汉文化交融,因为文化偏见,汉人常“以狐喻胡”来表带对胡人文化的讽刺,但这些神话故事中的狐精确在很多方面真是的反应的当时胡人的真实情况,这对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唐代志怪中各种各

  • 被秦汉隋唐帝国所击败匈奴、突厥去哪里了?上帝之鞭横扫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突厥争霸史,隋唐时期与突厥的战争,秦汉匈奴隋唐突厥

    秦汉时期,对中原政权威胁最大是含有夏桀血脉北方匈奴人(古北亚人与原始印欧人种结合)。匈奴人生活在北方戈壁大漠,纵横高原,崛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南下入侵赵国,鬼谷子弟子战神李牧,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匈奴10万兵马,给匈奴当头一击。战国七雄,中原各国忙于征战,匈奴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后,又开始骚扰中原边境各国

  • 一颦一笑 - 命运转折:武则天逆袭之路,乖巧柔媚背后是权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所用的智谋权术,武则天权术,武则天的权术二三事

    并州文水武家出生了一个姑娘,据说这个姑娘很小的时候就天赋异禀、特别的聪慧;也因此常常让其父亲感慨她要是个男孩就好了,武姑娘老爹是曾经开国功臣,虽然建立的功绩没有凌烟阁那些大佬那么强悍,但至少也为大唐出了一份力,总体来说武家还算是当地的豪门望族。武家有女初长成武姑娘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和学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