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蹬了刘邦一脚,献计封韩信为真齐王的人,到底是陈平,还是张良?

蹬了刘邦一脚,献计封韩信为真齐王的人,到底是陈平,还是张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4/2/6 12:42:11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韩信的关系若离若合,看上去十分微妙。尤其是在刘邦和项羽在最后对峙的时候,可以说韩信的态度决定了双方最终的结局,如果韩信和项羽联合,则刘邦必败无疑;如果韩信和刘邦联合,则项羽必败无疑。

刘邦和项羽都认识到了韩信的价值,虽说韩信是刘邦亲自任命的大将军,但自从韩信打败章邯之后,为刘邦夺得关中之地后,韩信就和刘邦分兵两处各自为阵,可以说韩信是相对独立的一支部队,加之楚汉战争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说变脸就变脸,说分手就分手,那种看上去很牢固的合作关系,一旦遇到危机,即刻就会土崩瓦解,稀松变质。这一点刘邦非常清楚。

所以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刘邦曾经有一次将韩信的大将军大印都给偷偷地拿走了。刘邦打仗十仗九败,好几次把自己整成孤家寡人,动不动就跑到韩信哪里,把韩信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精兵给带走归到自己账下。为了监视韩信,刘邦还把沛县一同参加工作的曹参、樊哙等人派到韩信账下。

不过,韩信作为中国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他太能打仗了。每次刘邦把他训练的士兵带走,他又能很快招募到新兵,并且把他们训练成一流的战士。

韩信再攻克赵国之后,又一路大向山东,很快就荡平了齐国,带领大军进入齐国的首都临淄。在齐王的宫殿里,韩信第一次享受到王侯的待遇,富丽堂皇的齐王宫殿,美轮美奂的服饰和丰盛的美味佳肴,让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感觉到了出头之日。

于是坐在齐王办公桌前,韩信提笔给刘邦写了一份信,要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不过韩信前面加了一个“假”字。

韩信写这份书信摆明了是向刘邦要官做,但他又觉得自己不是真的想当齐王,另外还担心刘邦不批准或者会惹恼刘邦,所以思前想后,在齐王前面加了一个“假”字。意思是我想要的齐王名分是个即使刘邦批准了,也是个假的,这样刘邦就不会恼怒了。

这份信到了刘邦手里,刘邦看后对着送信的人勃然大怒,大骂韩信,说我这儿火烧眉毛等着你来救,你可倒好,现在跑来让我封你个齐王。

刘邦话没说完,他身边的一位谋士偷偷地踹了一下刘邦的脚趾,刘邦斜眼一看,顿时心领神会,于是就立刻改口说:“封什么假齐王,要封就封个真的。”

于是刘邦就委派张良带着对韩信的封王书信前去齐国,正式执行册封大礼。韩信接到刘邦封自己真齐王的委任书之后,大为感动,于是铁了心要跟着刘邦干革命。

历史上,在关键时刻踹了一脚刘邦脚趾的人,有人说是张良,又有人说是陈平,甚至有的电视剧是张良,有的却是陈平。还有的书本里说是张良和陈平同时踢出了一脚。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张良和陈平的经历。陈平出身贫穷,在家里只要靠着哥哥的耕种维持生活,自己从小闯荡,学习知识,长大后先是投靠魏王咎。在魏王身边碌碌无为,又投靠项羽,结果项羽也不重用他,于是他又投奔到刘邦这些。可以说陈平在成长的路上走了许多弯路。这些经历让他对人性的劣性有了很多了解。所以他给刘邦所献的计策里,可以说都切中了人性的劣性。

张良出身在韩国的贵公司,祖上是侍奉过五代汉王的韩国丞相。秦国灭掉韩国之后,张良毕生的心愿就是灭秦复韩,所以他在博浪沙亲自导演了用铁锤击杀秦始皇性命的刺杀行动,成为当时轰动天下的人物。张良在邂逅刘邦之后,就一心一意的帮刘邦做事,他胸怀天下,想建立一个祥和的国家。因为出身和视野,所以他给刘邦的所献的计策里,几乎都是一些正面的思想。

其次,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身边的谋士,但张良的职务更高,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也更高,而且张良的谋略都以宏观的战略为主,方向性的谋划比较多。比如说刘邦进入咸阳后,在秦宫里逍遥快活,将士在咸阳城烧杀抢劫,连樊哙的话都听不进去。最后张良出面,几句话就把刘邦刺痛了,最后和士兵约法三章,是咸阳的老百姓很高兴。

纵观张良一生的谋略,他很少有灭敌破阵的策略,对刘邦的是以献策为主,主要帮助刘邦纠正政策上的缺陷,让刘邦的言行更有帝王风范,一举一动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可以说,他的谋略是“阳谋”,是人间正道。

陈平的职务要比张良低,虽是刘邦身边的谋士,但资历要比张良低很多。如果说张良的谋略在战略层面,则陈平的谋略在战术层面,一个是道,一个是术。因为陈平更懂人性,所以他给刘邦的每一次献策,实际上是一个灭敌破敌的计划。

比如说刘邦在白登山被冒顿单于围困,陈平就用重金贿赂冒顿的妻子,最终双手握手言和,才让刘邦躲过一劫。此外还有离间项羽和钟离昧、范增等人的离间计,让项羽自毁长城,为刘邦取胜创造了条件。

后来刘邦想杀韩信,也是采用了陈平的计策,才将韩信擒拿回长安。纵观陈平一生,他所有的计谋均有牺牲的代价,所以历史上很多人说他的谋略是“阴谋”,有害人的意思在里面。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时韩信派人请求封自己为假齐王的时候,在他身边及时踢出一脚的很可能是张良。

因为张良对当时的“势”看得最清楚,这也是他的强项。得韩信者得天下,失韩信者失天下。所以在刘邦大骂韩信的紧急关头,他踢出了一脚,踢醒了刘邦,君臣之间心心相映也只要刘邦和张良能做到。

最终,张良代表刘邦,带着准备好的印绶,去山东封韩信为齐王,这让韩信满心欢喜。

张良这一脚,帮助刘邦笼络了韩信,是刘邦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期,让韩信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

更多文章

  • 三国中魏吴两国传奇一战,比赤壁之战还牛,奠定魏国第一名将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中魏吴一战,三国魏蜀吴战争历史记录,三国曹魏名将一览

    [var1]逍遥津之役是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发生于公元215年。话说当时孙权在江北濡须口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曹操渡重兵据守合肥、皖城,作为向南攻吴的基地。因此,魏吴双方在这几个地方频繁进行大战。公元213年曹操进攻吴国,却无功而返;在公元214年的时候,孙权派大将吕蒙、甘宁攻打皖城

  • 公子重耳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和他夫人齐姜脱不了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重耳和齐姜最后结局,重耳传奇齐姜图片,重耳的妻子是齐姜吗

    而公子重耳能获得成功成为一代霸主,跟他背后的这位优秀的女人有着很大关系。她就是重耳的夫人齐姜。齐姜,是齐桓公宗室的女子,一位有胆有识的女子。《烈女传》中赞她“公正果断,言行不怠,劝勉晋文,返回无疑。公子不听,强与谋议,醉而载之,卒成霸基。”那么齐姜是怎么帮助丈夫成功的呢?事情还得从重耳父王晋献公在位

  • 她是战国第一美人,太后一词创立者,曾以自己与夫君恩爱吓跑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赵太后,战国时期太后有几个,战国第一美人是谁

    [var1]芈八子也是个美人胚子,她原本是楚国的人,后来嫁给秦惠文王,而芈八子就是她的封号,至于起真实名字已经不得而知。当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去世以后,她依靠自己的手段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秦昭王推上了王位。[var1]由于新帝年幼,于是她就子垂帘听政。她的作风以大胆文明天下,被世人所铭记。就拿韩襄王

  • 苏秦:布下十年惊天骗局,只为报知遇之恩,这个纵横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秦怎么当上纵横家的,苏秦简介资料,纵横家苏秦

    周室失德,日渐衰微。诸侯争霸,群雄纷争。天下但知诸侯,不知周天子日久。当此乱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称鬼谷门生,通晓王霸之术,周游列国,以三寸之舌搅弄风云,一言定世,一言乱世。[var1]公元前312年,燕昭王继位,欲报当年齐国趁燕国内乱攻燕之仇。但当时的齐国正是强盛之时,而燕国刚刚经历大乱,国力衰

  • 他是东吴名将,是一介书生,却能够解除吴国的生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国大将,东吴五大名将简介,历史上东吴最强武将

    [var1]诸葛亮一再劝说刘备不要意气用事,要按照当年在隆中指定的计划行事,可是刘备就是不听。刘备初战的时候,因为蜀军与吴军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因此刘备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可是因为蜀军过于频繁地攻寨,导致蜀军的将士都是十分疲惫,而对峙蜀军的大将却一介书生陆逊。刘备久经沙场,本来不可能败给东吴白衣书

  • 曹共公偷看晋文公洗澡是真的吗?伐曹是他的报复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共公与侯文公,曹共公为什么偷看重耳,晋文公抓住了曹共公

    曹共公并不是个好男色之人,他之所以偷看重耳洗澡,是好奇重耳传说中的骈胁到底什么样子。然而好奇害死猫,他的行为为以后晋文公伐曹埋下了伏笔。曹大夫僖负羁的妻子独具慧眼,她认为重耳有国君之才,而重耳的随从也一个个都是栋梁之材,所以她觉得重耳很有可能回到晋国当国君。于是僖负羁就向重耳送了一盘熟食,并在熟食下

  • 宰予真有孔子所说的那么不堪吗非但不是而且还很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宰予,孔子弟子宰予的性格,宰予和孔子关系怎么样

    作为孔子的弟子之一,宰予真有师父所说的那么不堪吗?[var1]宰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字不太吉利,无怪乎后世把他一位也是字子我的师兄弟阚止因参与造反被杀的事情张冠李戴到他的身上。宰予是孔子“言语”科最得意的弟子,排名在子贡之前,是“孔门十三贤”之一。《大成通志》记载宰予比孔子小二

  •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伯嚭之死的真正原因,史记吴国伯嚭真实性,伍子胥和伯嚭简介

    春秋末年,这种“政治避难”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伯嚭之前,以类似原因由楚国逃到吴国的,还有著名的武将伍子胥,他的父兄也是在楚国被平王所冤杀。同为“楚仇”,但两人心术不同,忠奸有别:“嚭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阖庐用之伐楚,令子胥、孙武与嚭将师入郢,有大功。还,吴王以嚭为太宰,位高权盛,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穆姜鲁成公为了鲁国最终选择囚禁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鲁成公简介,齐姜与鲁桓公,鲁文姜和宋襄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铸城是春秋时期臧国国君臧宣叔的发妻,也就是铸氏的母国铸国的都城。铸氏死后,鲁宣公的夫人穆姜的外甥女做了臧宣叔的继室。今天的故事应该算是比较小众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关于穆姜之乱的故事。鲁宣公当政时为了缓和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娶了当时的齐国公主穆姜。穆姜中的穆字是谥号,在《左传》中又

  • “晋国霸业”的开基:曲沃桓叔使晋国真正走向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时期晋国的曲沃是怎么回事,曲沃晋国纪录片,曲沃桓叔和晋武公是什么关系

    晋殇叔是引起晋国分裂的第一个公室成员,而使晋国真正走向分裂的,则是他的侄子——曲沃桓叔。[var1]曲沃桓叔名叫姬成师,他是晋穆侯的次子,晋文侯的弟弟,母亲是齐国国君齐文公吕赤的女儿。姬成师的名字和他的哥哥晋文侯姬仇相反,一个是因为晋穆侯打了败仗(条戎之战)而取的名字,一个是因为打了胜仗(千亩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