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名僧偶遇400斤女子:我做你的对象怎么样?

民国名僧偶遇400斤女子:我做你的对象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4/2/19 7:29:32

苏曼殊 民国时期,中国有过三个才华横溢的和尚:李叔同以前写过,八指头陀留着下回再讲,今天咱们聊聊苏曼殊。 这三位名僧之中,最为骨骼清奇、多才多艺的,毋庸置疑就是苏曼殊。 然而, “才如江海命如丝” 最命运多舛的也是苏曼殊。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没有人像他一样,能够得到三教九流的同声称慕。 他以僧人形象出没于寺院、文坛、政坛乃至妓院,一生交友无数,其中既有革命党人、军政大员,也有文人墨客。陈独秀曾说,苏曼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天才”。 是的,苏曼殊是天才,但也是疯子,一个堪称传奇的矛盾体,有着一重又一重的身份。

01

才情卓绝的苏曼殊 1884年年,苏曼殊在日本横滨出生,他父亲苏杰生是位广东茶商,有一妻三妾,而苏曼殊的母亲,日本人河合仙便是其中一房。 1889年年,苏曼殊被父亲带回国,由于他是“东洋女人”所生,自小又体弱多病,在家里饱受歧视,甚至连自己的父亲对他也很少关注。 10来岁时,苏曼殊就被寄养到姑母家。 12岁那年,苏曼殊大病一场,被家人扔在柴房里,气息奄奄又无人过问,没想到的是,他奇迹般活了下来。 正是这一经历,让年纪小小的他便看破了红尘,决意剃度出家。 然而,出家之后没有多久,苏曼殊又因触犯寺规而被逐出山门。 可以说,这正是他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生的写照,从此之后,他的人生便再也不受任何秩序所困。 畸零孤苦的早年生活,铸就了一个奇绝孤零之人。

苏曼殊自幼即是多才多艺的才子,他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日、梵文。 他的画格调不凡,意境深邃,连柳亚子夜夸赞为“千秋绝笔”。 他的诗更是百转缠绵,有的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有的则洋溢着家国情怀。 其中作者最欣赏的一首,当属赠陈独秀的七绝: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后来苏曼殊在日从事反清活动时,时常为故国河山破碎而感伤,于是写道: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春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梅花第几桥? 故国之思与飘零之感浑然交织,令人想起李商隐的那首《锦瑟》。 想比起他的诗,小说更是苏曼殊最擅长的文体,可以说,正是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 他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感伤、悲情的情怀,主角也常常是矛盾的: 比如他自传性质作品《断鸿零雁记》中的三郎,便有着独立不羁的个性,背离传统知识分子的观念和道德选择。 《碎替记》、《非梦记》、《焚剑记》中的主人公们也与三郎一样,都不肯背叛自己的心灵。

苏曼殊还是一位翻译家,他是将拜伦、雪莱诗翻译到中国的第一人,为当时文人学写白话诗提供了范本。 苏曼殊还是位佛学渊博的僧人,著有《梵文典》等。 他誉满国中,遍交名士,却依然认定自己只是一位孤独的漂泊者。 如果说拜伦是苏曼殊的偶像,那么李叔同则是他的同道。 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身世,以及难分高下的成就,连经历也异常相仿。

李叔同 然而,这两位才华横溢的绝世奇才,却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遁入空门,皈依青灯古佛。 1907年,李叔同在上海读到《断鸿零雁记》后被深深打动。 当他得知作者比自己还小4岁时,愈加佩服。 苏曼殊出家之后,李叔同也心生此念。 当苏曼殊死后第17天,李叔同也觉得“尘缘已尽”,便决定在杭州削发为僧。

02

情僧苏曼殊 苏曼殊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的情僧之名,他的一生甚然如流星般短暂,却与数位女性有过情感纠葛。 13岁时,苏曼殊曾在上海从西班牙人罗弼·庄湘博士习英文。 庄湘的女儿雪鸿与苏年龄相仿,他也曾想过将女儿许配给他,但这桩涉外婚姻终于还是不了了之。 1899年,苏在日本横滨求学之时,在养母河合仙氏老家,与河合仙的姨侄女菊子一见钟情。 两人产生了爱意,开始书信往来。 然而,这段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 菊子父母盛怒之下,当众痛打了女儿。 结果,当天夜里,女方竟跳海殉情。 从此之后,苏曼殊万念俱灰,回广州后便出家去了蒲涧寺。 为逃避爱情,他发愿要去佛祖的故乡印度一饮恒河之水。 可经锡兰时,又因对华裔女子佩珊情不自禁,自感六根不净,愧对佛祖,结果半途而废,悄然回国。

1909年,他在东京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百助,两人一见如故。 但此时的曼殊已了却尘缘,无以相投,只能挥泪写下情诗一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情僧之名从此流传。 曾经有一段时间,河合仙极力撮合曼殊与其表姐静子成婚。 然而曼殊此时已遁入空门,他决意挥剑斩情丝,便留给静子一封诀别信。 不久之后,痴情的静子抑郁致疾,最终也离开了人世。

深深的负罪感和无法排遣的忧伤,一齐压在苏曼殊的心上,他开始投身欢场,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 某一次,他对情人花雪南说: “性欲,爱情之极也”——只有爱而不乱,庶能永守此情,虽远隔关山,其情不渝;一旦发生肉体关系,爱情终有消逝之日。所以“我不欲图肉体之快乐,而伤精神之爱也”。 1913年12月中,苏曼殊甚至在重病之际,依然东京写信给国内的好友刘三,嘱托照管自己的那些红颜知己: “芳草天涯,行人似梦,寒梅花下,新月如烟。未识海上刘三,肯为我善护群花否耶?” 于苏曼殊而言,情爱永远都不是目的,而只是贯穿于生命过程中的精神体验。 色即是空,这是佛家名言。 却被他发挥到极致: 一次,苏曼殊在街头遇见一个美国女子,此女极胖,重约四百斤。 苏曼殊问她: “想找对象么?恐怕很难找到一个与你体重相当的男人吧!” 那女人回答道: “所以我想找一个瘦些的。”苏曼殊竟脱口而出: “我身子瘦,做你的对象怎么样?” 弄得那女人哭笑不得,只得掉头而去。 民国三大名僧中,八指头陀修得大明大德,弘一法师终成一代宗师,只有苏曼殊至死仍是酒肉烟花相随,也注定了他永远难得大道,只能是一个漂泊的行者。

03

革命僧苏曼殊 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看似风花雪月的情僧苏曼殊,还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苏曼殊在大同学校时,清廷腐败已极,并终致八国联军在中国肆意妄为。 后来当他远渡日本后,依然关注国内局势,爱国忧民之情也越发浓厚。 毕业后,他到了东京的早稻田大学,期间经介绍加入了陈独秀、蒋百里等酝酿成立的爱国组织青年会。

1903年春,苏曼殊转至成城军校。 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学习陆军,与蔡锷为先后校友。 在成城军校,他天天舞刀弄枪只为锻炼体魄。 然而志士归国失路,勇士报效无门。 苏曼殊热血未冷,他在孙中山与黄兴的麾下以笔为枪,成为名闻遐迩的“革命和尚”和“兵火头陀”。 1907年旧历元旦,苏曼殊再赴日本。 这一次,他与章太炎同住在东京《民报》社,在《民报》副刊“天讨”的美术版上发表了许多画作,讽刺当时腐朽的清政府。 他还与鲁迅等人合办《新生》杂志,但未成功。 当年8月,苏曼殊突然离开日本回到国内,他满心渴望着革命能够早日成功,但眼看一次次武装起义被镇压失败,一批批革命志士壮烈身死,又变得日渐消沉,最终回归空门。

04

糖僧苏曼殊 苏曼殊一生是传奇,也一身是怪癖。他爱逛青楼喝花酒,也爱品味各种美食。 苏曼殊到上海后,常常出入“江南春”、“海国春”、“一家春”等名餐馆叫局吃花酒。 他常请客,但有时认识人不多,就请人再转邀友人。 客至则开宴,宴毕即散,不与客人互通姓名,也不说客气话,令人称奇。 某一次,朋友闲谈时告诉苏曼殊,上海新到一批外国五香牛肉,“闻香下马者不知凡几”,他立刻跑去抢购得三斤,还有摩尔登糖和吕宋烟,一并放在楼上美术编辑室,让他有空可去品尝。 苏曼殊闻言,立刻丢下手里的字画,三步并作两步蹦去取来享用。 还有一次,柳亚子送了20枚芋头饼供其享用,没想到他当晚就全部吃得干干净净,结果第二天肚子疼得起不来。 苏曼殊明知多食伤身,仍对各类佳肴照单全收,宣称: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不吃白不吃。

在日本留学时,苏曼殊特别喜欢喝冰水,一天要喝五六斤,害得躺在床上不能动,别个还以为他死了。 有同学大胆摸他鼻子,才晓得这家伙还没死。 相比起其他美食,苏曼殊对甜食的贪恋更是堪称空前绝后。 他很早就养成了吃糖果甜食的习惯,在苏州时,有卖酒的人看到他一下子吃了30包酥糖,以为他疯了。 去东南亚游历时,他每天要吃五六十枚甜果,结果肠胃炎发作,差点客死他乡。 最令他迷恋的,是一种外国糖果,叫摩尔登,据说是《茶花女》女主角的风尚,他崇拜茶花女,甚至爱屋及乌到一有稿费就拿去买三四瓶摩尔登享用。 某一次,他非常想吃摩尔登,可又腰无半文,只好糖果店外来回转悠。 突然间,他想起随身还有个宝贝,便从口中毫不犹豫取出假牙,血肉模糊地拿到当铺换钱买糖…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民国九大巨匪:乔日成无人性,亲手活埋父亲,驼龙漂亮但心狠手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雁北巨匪乔日成覆灭记,乔日成抗日故事,乔日成照片

    肖家璧,江西遂川县人,上世纪20年成为遂川本地的一霸,他和手下的人扰乱社会秩序,无恶不作,据不完全统计,肖家璧等人用残忍的手段杀害当地群众和革命战士将近2000人。1949年肖家璧一伙被剿灭,他本人也被活捉,2个月后在遂川被公审,会后被执行死刑。图为公审大会上,一位曾受到迫害的女同志当面呵斥肖家璧

  • 大清灭亡后10万多皇族子孙去了哪里?一部分的后人成为知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清有多少皇族后裔,大清灭亡后皇族都去哪了,大清灭亡后的皇室家族

    但皇族并没有随着王朝的坍塌而消失,皇族依然存在。由于爱新觉罗大多和满蒙贵族联姻,因此这些联姻的氏族如钮祜禄氏等大族也算皇族,据调查,当时的皇族高达10多万,那大清灭亡后这10多万皇族子孙去了哪里呢?虽然王朝没了但是皇帝还在,对他们来说只有皇帝在就有希望。1924年冯玉祥攻破故后,把溥仪赶去了天津,大

  • 她是溥仪的妹妹,大清朝的格格,嫁给汉族青年,去世时83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溥仪的七个妹妹照片,溥仪七个亲妹妹都嫁给了谁,溥仪的几位妹妹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韫欢成了公立小学的老师,正式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当中。同年结识了汉族青年乔宏志并在年底完婚。1950年对于韫欢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韫欢从事了教育事业30多年,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1979年,韫欢从北京市某中学教导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的生活,韫

  • 康熙为节省开支,学老百姓吃窝窝头,几天后看账单,康熙顿时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清朝,为农民发放大量粮饷,这使得清朝财政紧张。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耕社会,对于给老百姓提供廉价的食品,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食品问题,只能让他们活着而已。康熙皇帝有一次在朝堂上,问臣子,你今天吃的什么?臣子说是窝头和咸菜,花费很少,而且大多数老百姓都这样吃,这种食物在民间很普通也很廉价。

  •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换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是康熙的什么人,末代皇帝溥仪和康熙,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具体资料

    1、执政根基已失。溥仪时期,满清已无可用之才,且经济、军事实权(盛宣怀、袁世凯)均掌握在有起事之心的汉人手上,地方实力派也不再听命于中央。溥仪就等于三国之时的汉献帝,且不说重振江河,就连自保都很难。2、思想界已经混乱,家天下的皇权理论已经行不通。经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家天下

  • 大清亡了100多年,但他还是留辫子,为血脉纯正拒绝和汉人成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清帝溥仪不是无缘无故退位,当时也是迫于无奈。朝中无兵可用,朝廷的小站新兵被袁世凯改为袁家军,南方的辛亥革命已经打下大清的半壁江山,各省也纷纷宣布独立,清朝大势已去。溥仪退位孙中山毕生所愿乃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如袁世凯能劝清帝退位的话,孙愿将大总统之位让与袁世凯。袁欣然接受,对清廷承诺,只要

  • 她是董鄂妃妹妹,一生无宠,却为何成为了唯一给顺治殉葬的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董鄂妃的真实照片,顺治驾崩为何要董鄂妃妹妹殉葬,顺治与董鄂妃电视连续剧

    贞妃和皇贵妃董鄂妃出身同族,算起来也算是同族的妹妹,在自己的花季年龄入宫,虽然自己的姐姐董鄂妃受到顺治独宠,可是和她却没有一点关系,在顺治的皇宫里面她就像空气一样的存在,她每天过的很屈辱,不仅没有顺治的宠爱,因为自己是董鄂妃的族妹,很多嫉妒董鄂妃的妃子就对她撒气,冷落羞辱她,她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度日

  • 列强侵华时,晚清政府为何大肆杀戮百姓?网友:看看百姓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晚清列强侵华的原因,晚清被列强侵略年表,晚清时期列强侵华过程

    中国地大物博,西方列强为了在中国攫取利益,入侵攻打强迫统治者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是你知道吗?当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不仅没有誓死抵抗,反而为其送粮食引路,就连朝廷官员也送锦旗祝贺列强。战争爆发,百姓置身事外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战争开始半年之后,英军开始大举进攻虎门,这里

  • 河北曲阳发现千年古墓,规模超过慈禧地宫,专家:墓主疑似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河北十大古墓排名,曲阳古墓,河北曲阳古代古墓

    众所周知,河北简称“冀”,古称冀州。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台,经历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约130余年。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国,封周公之子于邢国,河北成为燕、邢之地。春秋时期,河北北部属于燕国,南部属于中山国、赵国和魏国,邯郸和邢台曾为赵国国都。而保定是位于河北中心地带,

  • 此人能力超过曾国藩,曾预言清朝将在五十九年灭亡,之后南北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人无完人,光靠曾国藩自己去打败太平天国也是不可能的,他身边有位非常了不起的谋士赵烈文,他为曾国藩出谋划策,打赢了大小很多战役,而且还是唯一一个敢和曾国藩谈论古今,预言历史变局的一个人,赵烈文曾跟曾国藩预言大清王朝还有50年的根基必灭亡,之后将军阀混战,直到南北统一,就是说民国的南京政府和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