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本不想杀人, 只是历史选了他,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是商鞅

白起本不想杀人, 只是历史选了他,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是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7 更新时间:2024/1/15 19:47:47

1995年的一天,雨后的山西高平显得更加静谧,一位农民扛着锄头正在田间劳作,一锄头下去,有异响传出,本以为抡出的是一个装满钱的金罐子,结果出来的却是人的骨头。

惊慌失措的这位农民,立即上报,考古专家来到之后,经过细细的发掘,仅仅只有20平方米的尸骨坑里竟然有130具尸体,根据骨龄鉴定,这些尸骨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全部都是青壮年的尸骨,并且周边这样的尸骨坑还有很多。

你或许对高平不太熟悉,但要是说长平,你是不是浑身一个激灵,长平?尸骨坑?没错,这里就是长平古战场的遗址,而这些尸骨全是秦国将军白起坑杀掩埋的,想到这地下曾埋葬着40多万赵国降卒,你会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var1]

高平有一道名吃,叫做高平烧豆腐,而这道名吃的由来,就和白起脱不了关系,相传白起坑杀那么多人后,后世人对白起十分憎恨,就把豆腐比作白起的肉,然后用火烧,用水煮,最后吃掉,如果你有时间去哪,也可以尝尝。

战神白起之所以变成让人憎恶的人屠,有一个人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白起本不想杀人, 只是历史选了他,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是商鞅

商鞅变法只给了秦国青年两条路走。

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商鞅在秦国开展的变法,其实就把学而优则仕这条路完全给堵死了,根据《商君书》的记载,一个人想要在秦国精彩地活下去,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也就是只有两个职业可以选。

一个是种地,地种的好,你种的地够自己吃,交了税之后还多,就可以用多的来换取爵位,你一听这好,种地还能换取爵位呢,其实不然。

[var1]

古代种地是一个技术活,毕竟没有化肥,农药,抽水灌溉等先进的技术和科技支持,想要把地种好还真不容易,再加上亩产量很低,养活自己家人和上缴税赋都够呛,别说用来换爵位了。

另一种是当兵,相比较种地,更多的青壮年会选择这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只需要杀人就行,敌人的人头就可以换来爵位,白起也是被逼着走了这一条道路。

爵位成了秦国的一卡通。

那么秦国的爵位到底能用来干什么?说白了,爵位就是秦国的一卡通,什么都能干,简直比现在的通货钱还要有用,比如不小心触动了秦律,别急,可以用爵位抵,比如一个人的老婆是奴隶,别急,用爵位可以赎身,等等。

当然,爵位还可以让你走人生的巅峰,根据《商君书》记载,一个带甲士兵的人头,可以换来爵位一级,仆人一个,良田百亩等等,所以在当时的秦国想要成功也很简单,如果你不像种地,就去当兵杀敌,用人头换爵位,仅此而已。

[var1]

白起他第一次亮相史书已经是左庶长了,这个爵位在秦国二十级爵位中位于第十级,这就说明白起至少杀死了十个带甲士兵,你或许觉得,才十个人啊,这也不难,但是带甲士兵可不是普通士兵,通这些士兵都是各国的精锐。

兵器时代的战争远远要比我们现在想的要艰难,毕竟人不是白菜,站在那不动让你砍杀,你想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想着杀你,你有可能杀死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有可能杀死你,机会是均等的,只是全看个人了。

杀人成了白起无法选择的路。

作为地地道道的老秦人,白起一直是受商鞅变法影响的,商鞅虽死,商法仍在,白起为了出人头地,亦或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不想种地的白起,只能选择去当兵。

当兵的白起刚进行伍,他就发现了当兵的待遇都不一样,爵位低的不仅要为爵位高的洗衣服,做饭啥的,连吃饭都吃不饱,《商君书》记载,普通士兵能否吃饱看粮草,爵位一级能吃粗粮,爵位二级就能吃精米和一盘菜了。

[var1]

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无法得知白起杀死第一个士兵的情感了,但是我想他肯定不会恐慌的睡不着觉,应该是兴奋的抱着人头,等待着第二天能吃粗粮吃饱饭。

既然杀人成了白起无法选择的路,那么这条路他就一直要走下去,上了战场,很多时候他也并不想杀人,但是他不杀人,别人就会杀他,看似很轻巧的说辞,背后更多的是无可奈

杀降成了白起必须要走的路。

根据统计,整个战国时期,死在秦国铁蹄之下的六国士兵大概有200万人,而其中有120万都是死在了白起的刀下,而这120万人,绝大部分都是降卒。

你可能会惊讶,白起杀降卒,这不就是一个恶魔,一个让人憎恶的人屠吗?其实,并不能这么说,与其说白起想杀降兵,比如说杀降是白起必须要走的路,当然,这一切还是因为商鞅的变法条例。

[var1]

根据《商君书》记载,有两种情况,士兵是得不到爵位的,一种是战败了,另一种是攻下了城,但是秦军死的比敌军还要多,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比死去的人头数,敌人死的比秦军多,你就有爵位,相反,即使仗打的再漂亮,你都不可能有爵位拿。

看到这里你看出端倪了吧。

秦军死去的人又比敌军的多时,别人不打投降了,为了拿到爵位,即使白起不杀降兵,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不会愿意,那如果杀了降兵,还是填不过秦军的伤亡该怎么办呢?秦军只能屠城杀百姓来冲人头数。

飞鱼说:

战神白起之所以变成让人憎恶的人屠,有一个人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白起本不想杀人, 只是历史选了他,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是商鞅,可以说,商鞅成就了白起,也害了白起。

商鞅变法虽然从根本上强大了秦国,让秦国具备了横扫六国的实力,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政策催生出来了强权和暴虐的政治,战争年代需要这样的政治,但是和平年代却不行,秦朝二世而亡其实也和商鞅变法有着莫大的关系。

[var1]

后世很多人对于商鞅和商鞅变法都是持有高度肯定和认可的,但是世间万物哪有真正的好,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味褒扬商鞅和商鞅变法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被白起杀死的那120万人,都是间接死在了商鞅的变法之下。

杀神?战神?人屠?

白起已经远去,功德自在评说,您眼中的白起是什么样子呢?

更多文章

  • 春申君黄歇:既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救赵退秦、灭鲁兴楚的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申君黄歇和苏州渊源,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黄歇春申君故事

    一,阻秦伐楚[var1]春申君黄歇黄歇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士,早年为楚顷襄王效力。楚顷襄王见黄歇能言善辩,于是派他出使秦国。黄歇来到秦国,听说秦国要联合韩魏伐楚,急忙向秦昭襄王上书,阻止秦国伐楚。[var1]秦昭襄王黄歇劝秦昭襄王说:“秦、楚是天下最强的两个诸侯,就好比两只猛虎,如果两虎之间互相残杀,

  • 楚国城濮之战大败,并不是败给了敌国,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大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城濮之战楚国国君,城濮会战时楚国一共有多少兵马,城濮之战如果楚国赢了会怎么样

    史载,成得臣本来的任务是攻打宋国,可宋国实力并不弱,在城濮之战39年后,楚国国王亲自带队倾巢而出攻打宋国,也未能得手。兵力显然少得多的成得臣能把宋国打得招架不住,而且任凭晋军步步紧逼,依旧死咬不放,不论他的军事素质还是军事眼光,都是值得竖一下拇指的。[var1]晋文公带领全军增援,接连打下楚国的盟国

  • 楚国大臣看上蔡昭侯的衣服,蔡说“我要自己穿”,结果被软禁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昭侯简介,蔡昭侯有几个儿子,蔡昭侯与蔡国王

    [var1]到了楚国以后,蔡昭侯把其中一件献给了楚昭王,另一件留下来准备自己穿。可楚国的令尹子常对那件裘皮大衣垂涎三尺,他见蔡昭侯不识相,便直接开口讨要。蔡昭侯哪舍得给他?后来这事儿就在嘻嘻哈哈中搪塞过去了。蔡昭侯以为没事了,谁知子常却怀恨在心,还到楚昭王那里进献谗言,说蔡昭侯的来访别有用心,他是想

  • 春秋国相为抢别人的老婆,不仅害死了人家的丈夫,连国君都杀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被毒死,春秋最荒唐的国君,春秋战国三大恶人

    有一次,宋国宗室贵族华父督在大街上晃荡时,看到了一个艳丽的少妇,一下子就勾起了心中的淫欲,他直勾勾地盯着少妇远去,直到少妇消失在大街的尽头,才回过神来,无限回味地感叹:“真是个妖娆艳丽的妞啊!”[var1]要是换成普通人家的少妇,以华父督的个性,肯定会当街调戏一番。但是,这一回他知道这少妇不是平常的

  • 春秋战国郡县制逐步取代了分封制,为何还有封君?性质已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郡县制与分封制的表格,分封制与封君封臣制的异同点,春秋战国分封制瓦解了吗

    (周公)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儒效》武王伐纣而建立周朝,其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可是年纪尚幼,无法行使君主治理国家的权力。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后人更习惯称其为周公)

  • “四贵”当政是秦国大一统路上的逆流,为消灭它,秦王用了4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王朝最新消息,秦国四贵指哪四个人,秦国四贵的下场

    自从商鞅开始变法起,秦国统一华夏的趋势已经初现倪端。这不是说商鞅变法本身多厉害,而是商鞅的变法开启了一种新的统治社会的制度,那就是从任人唯亲、任人为贵的官僚统治系统,开始向任人唯贤、挑人选聘的统治制度过度。战国时代,战国七雄里每个国家都知道想要强大就要变法,几乎每个诸侯国也都尝试去变法了,但是除了秦

  • 楚国令尹到郑国娶亲,郑国却把他们拒之门外:还是郑国有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国齐国,郑国春秋时期的资料,郑公子与郑国的关系

    就在公子围一行抵达郑国、准备进城时,被郑人挡住了—古时诸侯大夫出行都带有军队,郑人担心楚人借入城之机发难,搞不好顺手就将郑国灭了。郑国派行人子羽前去接待,让楚人在城外暂时安顿。[var1]于是楚人驻扎在城外,开始安排婚礼事宜,直至进入最后环节—亲迎。于礼,迎亲者应在女方祖庙内接新妇,楚人顺势提出全部

  • 他在吴国进行了一场人事考核,结果掀起了一场震动朝野的政治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在吴国进行了一场人事考核,吴公敏于政,魏国公徐鹏举

    [var1]这一年,曹操、刘备都成了“过去时”,天下英雄谁敌手?可吴国外患虽然暂消,内忧却在加剧:北方恢复稳定,为孙氏立国提供了人才基础的“北士南流”也基本停止。放眼望去,朝堂上多半是吴会豪门的子弟,很多还是靠着爷爷、老子的势力滥竽充数。暨艳看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身为国家人事部门的一把手,必须要做点什

  • 齐国曾称霸天下,打得秦国割地求和,为何后来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国最后怎么对待秦国,齐国打得过秦国吗,齐国为何最后会被秦国击败呢

    话说战国中期的齐国,国力绝对在秦国之上,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国君的经营,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公元前301年,齐宣王病死,他的儿子田地即位,即齐湣王。当时,唯一能和齐国较量的只有秦国,所以齐湣王一即位,就揭开了两国争霸的时代。齐湣王刚刚即位,就挑起了与楚国之战的战争。[var1]齐将匡章率

  • 都是吴太伯后裔,为什么虞国是公爵,而吴国只是子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虞国和吴国什么关系,孙吴建立了吴国吗,孙吴为什么叫吴国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爵要比子爵高贵,因此身份地位必然悬殊。让人奇怪的是,周章作为吴国第五代君主,吴太伯之后,只封为“子”爵;而周章的弟弟虞仲,虞国的开创者,却被封为“公”爵。两人都是吴太伯之后,为什么身份地位相差如此之大呢?[var1]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看周朝的爵位制。大多数人认为的公、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