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宋朝杨贵妃”,受宠又能作妖,却名声不错,欧阳修为她写诗

她是“宋朝杨贵妃”,受宠又能作妖,却名声不错,欧阳修为她写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16 14:07:36

然而宋朝也有一位贵妃,所作所为和杨贵妃相差无几,却在青史上默默无闻,连名字都没留下,只知道她姓张。

她就是宋仁宗的一生挚爱,张贵妃。

杨贵妃爱吃荔枝,张贵妃爱吃金橘。仁宗因为宠她,经常安排人去采买。当时的金橘产地在江西,北方很难见到。因为张贵妃爱吃,于是在市场上就开始火起来了,一人带火了一种水果。

然而,金橘这种小水果可以,贵重东西就不行了。张贵妃喜欢珍珠,由此也带动了珍珠在贵妇人之间的流行。于是珍珠价格坐了火箭一般蹭蹭地往上涨。

宋仁宗一看,这种奢靡风气可不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奢靡风气一旦形成,难以扭转。再加上当时也没有人工养殖,地方又该搜刮渔民了。要跟张贵妃说吧,她又不乐意,就算她不戴,也管不了别人戴。于是宋仁宗想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一次,张贵妃满头珍珠,耀然生光,盛装来到宋仁宗面前。宋仁宗一看就用袖子捂住了脸,摆出一副不忍心看的架势,说:“满头白纷纷,连忌讳都不知道。”

张贵妃一听,脸色通红,几步跑到后堂将珍珠都拆了个干净,宋仁宗这才转怒为喜,笑着给她戴上一朵牡丹花。

从此后宫无人再戴珍珠。大家都改戴天然鲜花了。

没几天,市面上珠价一落千丈。

宋仁宗宠着张贵妃,宠到什么程度呢,饮食衣着都与皇后齐平,甚至超过了皇后。事实上,他一度想废后,立张贵妃为皇后。后来因为大臣反对而没成。

然而宋仁宗的宠爱,是有原则的。他曾见到张贵妃穿着一种锦缎做的衣服,问“哪来的?”张贵妃回答:“文彦博送的。”宋仁宗悒悒不乐,嘱咐张贵妃:不要收外面官员送的礼物,一旦开了头,风气不好扭转。

然而张贵妃脑子不好使,宋仁宗第二次去张贵妃的宫殿,见到一个定州出产的红瓷器,宋仁宗问道:“这东西哪来的?”张贵妃回答:“王拱宸送给我的。”宋仁宗大怒,白嘱咐你了,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当下拿起斧子一斧砸碎。吓得贵妃花容失色。

皇帝英明,手底下官员也差不到哪去。著名包黑脸包拯就是仁宗时期的。张贵妃一次想给伯父张佐升个官,当个宣徽使。宋仁宗一想,张尧佐又不是太差劲,让谁当不是当呢,当下就答应了。翌日上朝前,温成送赵祯到殿门口,还不忘叮嘱:“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赵祯点点头“知道了知道了。”结果包拯认为他当不合适,一顿喷,喷得吐沫星子飞了宋仁宗一脸,宋仁宗狼狈离开,回来拿张贵妃出气:“宣徽使,宣徽使!你就知道个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张贵妃虽得宠爱,却寿数不永,仅仅31岁就香消玉殒,宋仁宗悲痛欲绝,不顾皇后还在的事实,将张贵妃追封为“温成皇后”,时人称“生死两皇后。”

这可能是一代明君,为爱妃做的最破格的事情了。

张贵妃一生爱美爱娇又胆大任性,曾想借皇后仪仗出行,被宋仁宗拒绝了,又收受官员礼物,为亲戚谋私,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贤妃。然而却名声还行,死后欧阳修为她多次作诗,梅尧臣为她写挽词,虽然是为了讨好仁宗,但也是因为张贵妃并无太大恶迹。要不然这些北宋官员一个个把脸看得比命还重,怎么肯做违背心意献媚的事情。

而张贵妃之所以如此能作妖,却在青史上默默无闻,完全是因为仁宗管得严。可见是不是祸水,还要看嫁给了什么人。

作者:柠檬

更多文章

  • 隋朝留下的粮食 又被唐朝吃了五十年?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粮食够唐朝吃50年是真的吗,唐朝还在吃隋朝粮食吗,唐朝吃了隋朝100多年粮食

    言下之意,唐朝承受了隋朝的恩惠,才有了闻名千古的大唐盛世。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一我们首先来看这种说法的原始出处。第一个出处是:贞观十一年,即637年,给事中马周给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

  • 清高宗为提高和珅的地位亲自给其长子赐名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珅他儿子为啥叫丰绅殷德,乾隆王朝和珅第一次升官

    丰绅殷德,权臣和珅的嫡长子,乾隆帝最为恩宠的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十公主)的丈夫。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会叫“丰绅殷德”呢?首先,不管是“和珅”,还是“丰绅殷德”都只是人家的“名字”,而非“姓名”。《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对和珅有着这样的记载:“和珅,字致斋,钮祜禄

  • 甄嬛在倚梅园的小像,是留下的一个重要伏笔,雍正从一开始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倚梅园甄嬛,甄嬛隐藏的细节,甄嬛最难发现的细节

    再后来雍正和甄嬛第一次见面,雍正好巧不巧借的还是果郡王的名号,这不是在推波助澜吗?虽然雍正对甄嬛的特殊对待俘获了甄嬛的心,但是果郡王这个名字却也在他们二人的感情中埋下了种子,他们二人的感情一旦破裂,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当甄嬛因为纯元故衣事件心灰意冷时,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爱情的种子就开始发芽长大,成就一段

  • 皇太极迎娶孝庄,真的是与孝庄将母仪天下的“预言”有关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庄和皇太极,皇太极娶了孝庄和她姑姑,皇太极为什么不爱孝庄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关于孝庄的“占卜预言”么,而皇太极为何要将小他二十一岁的孝庄纳为侧福晋,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庄嫁给皇太极,最初只是为了给自己亲姑姑哲哲做“替补”。早在努尔哈赤尚未正式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与蒙古科尔沁部落进行结盟

  • 皇太极的成长之路坎坷非常,但他的功绩堪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功绩有哪些,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皇太极和大玉儿

    关于皇太极大家会发现,虽然他是清朝开国的第一皇帝然而大家会发现单独关于他的艺术作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孝庄了,多尔衮了捎带这给他带出来的。更有甚者直接就把他给忽略掉了。其实原因很简单,电视剧拍出来是商业性质的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肯定要找一些笔记吸引人的题材。所以皇太极就跟着背锅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皇

  •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可惜海兰珠早逝,他因此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一生独宠海兰珠原因,皇太极临终前说出为什么爱海兰珠,海兰珠重生嫁给皇太极

    海兰珠在哥哥吴克善的陪护之下,26岁那年与他成婚。清太宗本就对海兰珠一见倾心,大婚之后,更是一往情深,赐"关睢宫",封为关雎宫宸妃。"关雎宫"是清太宗在沈阳故宫中所谓"崇德五宫" 之一。宫名来源于《诗经》中的佳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他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是对她贤惠

  • 皇太极欲将侄女许配给蒙古王爷,遭拒后,将侄女一家搞得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王爷,最有性格的莫过于阿巴泰。 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比清太宗皇太极年长了三岁,皇太极得管他叫七兄。阿巴泰长得相貌凶恶,膀大腰圆,打仗异常悍勇。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阿巴泰第一次上战场。当时,他率千余骑兵讨伐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长驱千里,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敌人

  • 皇太极把此女嫁给一王爷,王爷不要,皇太极自己迎娶了,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最爱的三个女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沈阳故宫皇太极迎娶海兰珠

    (影视中的娜木钟) 娜木钟本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的女儿,自幼聪慧美貌,很得额齐格诺颜的宠爱。 娜木钟到了婚嫁之龄,额齐格诺颜将她许配给了当时最有实力和威望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成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首——多罗大福晋,并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后来,努尔哈赤通过不断与蒙古各部落联姻的方

  •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金”,改为“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改国号,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对吗,皇太极哪一年改的国号

    努尔哈赤最初的想法是给先祖报仇(祖父和父亲被明朝误杀),统一女真各部,弄个藩镇割据就差不多了。 原来的女真人被大辽狠狠摩擦过,“辽”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努尔哈赤叫自己的汗国为“金”,表示比铁好使,女真人听名字也更愿意服从于他。 ▲皇太极画像 但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着实干得不错。很多契丹

  • 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哲质问皇太极为何喜欢海兰珠,为什么皇太极爱海兰珠不爱玉儿,海兰珠和哲哲对话视频

    首先得从皇太极的上半生说起,皇太极上半生实在是太苦闷了,几乎没有享受过什么温情,早年的时候征战沙场几乎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后来又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大清的天下征战不休,以前的婚姻都是政治上的结合,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而这个时候宸妃出现了,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先考虑到利益,而她对他则是很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