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秦代木犊家书的的故事。1975年12月,考古学家们正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四号墓进行考古发掘。这是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虽然墓地的主人不是贵族,但出土了两件木犊却震惊了考古界,最后被考古界证实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家书。
两件木犊出土时被放置在墓地陪葬器物箱子里的中部位置,这两件木犊分别被标记6号木犊和11号木犊。其中6号木犊是秦兵“惊”写给秦南郡安陆(今湖北云梦县)的兄长“衷”的一封信。而11号木犊是“惊”和他的兄弟“黑夫”一起写给“衷”的信。
[var1]
“惊”在6号木犊信中用墨书秦隶这样写道,“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遣,即死矣。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二老……”
[var1]
11号木牍保存地比较完好,同样用墨书秦隶书写,“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操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
[var1]
(注:家书中提到自己正在淮阳打仗,很可能就是当年秦国为统一中国与楚国进行的大战。)
其实这两封家书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都是询问家中母亲情况,并且汇报自己在前线打仗情况;第二个部分说自己目前在前线却衣少钱,希望家里能寄来衣物等,“用垣柏钱矣,室弗遣,即死矣”。因此可以得出,当年士兵去前线打仗时需要自己准备物资的。
[var1]
在这两封家书的开头,都提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人,即家中的老母亲。虽然这两封家书写于两千二百多年前,但是孩子在战场打仗时,作为父母是多么的牵挂。我们也无从得知当“惊”和“黑夫”家中的母亲看到孩子的家书时的情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当他们母亲看到这封家书时,一定会激动地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