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言“文臣个个可杀”,又言“诸臣误我”,此长命阁老嫌疑最大

崇祯言“文臣个个可杀”,又言“诸臣误我”,此长命阁老嫌疑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13 更新时间:2024/2/8 15:09:40

本可以是中兴之主的崇祯帝奈何最后却成了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已。其中原因,与崇祯帝奸忠不分、用人多疑、偏听偏信密切相关,错用了十几年的城府极深、貌忠实奸的"温阁老"更是明朝灭亡的助推剂。温阁老"是温体仁,26岁的他在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50岁时,成为礼部侍郎。六年之后,升任礼部尚书。老谋深算的他长期在京城为官,深谙官场升迁之道。明朝晚期,朝中形势错综复杂,城府极深的温体仁表现出"无党"的假象,既不投靠魏忠贤的阉党集团,也不参与东林党的斗争。

虽是无势可依,但他抓住了皇帝厌恶党争、喜爱"无党"之臣的心思,自然而然,升官发财,皇帝宠爱,手到擒来。

崇祯帝在位的十七年里,一共更换了50多位内阁成员,文忠祥的后人文震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温体仁是任职时间最长的。

崇祯元年,阉党失势,内阁空缺,崇祯帝便下诏会推阁老。身为文臣领袖的钱谦益、成基命、王永光等等,都在吏部拟定的内阁人员名单里。"体仁望轻,不与也",温体仁未被举荐,失望至极。同样落选的还有皇上喜欢的周廷儒。这俩人一合计,就想出了阴招。温体仁便翻出七年前的旧案,一道折子,上书皇帝,攻击内阁选员——东林党领袖钱谦益身为主考官舞弊受贿。(七年前,钱谦益是学政,被选派到浙江当主考官,钱千秋策划了一场舞弊案,想要贿赂钱谦益,但是钱谦益不为所动,并未参与舞弊,但他身为主考官,难辞其咎,主动揭发,上书皇帝,罚俸三月。)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旧事重提,自然是不怀好意。温体仁翻出这桩已经了结的陈年旧案,当朝对质,毫无准备的钱谦益被咄咄逼人的温体仁唬住了,无奈之下,只得承认温体仁弹劾自己没有错,但久经官场的他也不傻,怎能容忍对方的一再进犯,所以他一再强调刑部已经结案。

此时圆滑的大臣们纷纷为钱谦益辩护,但早有准备、只盼出头的温体仁却说:"钱谦益结党营私,收受贿络,因忌惮于他的权势,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但是我不忍心看到皇上被孤立于上,难以体察民心、治理国家,所以我温体仁不得不说!表面看,这几句话完全是卑微的臣子,考虑皇上、操心国家政事的拳拳之心。实则,更坚定了崇祯帝对钱谦益把持会推,结党营私的看法。按照事先安排,得宠却落选的周廷儒顺势而为,说"虽然会推名义上是提倡公平的,但是真正的主持者只有一两个人,其余的人都不敢多说什么,即使说了,也是徒增祸乱。钱千秋贿赂钱谦益的事情已经结案,不必再询问诸位大臣的意思了!此话一出,本身就是用人多疑、对钱谦益怀有戒心的崇祯皇帝更是气急败坏,下令将钱谦益革职处罪,为其辩护的官员降级,会推所列成员均不算数,会推阁臣制度暂不执行。会推事件不仅成功阻止钱谦益入阁,更让皇帝坚信温体仁"孤忠",值得重用!

后来,刑部干涉,拿问钱千秋,经过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多官会审,结论仍与钱谦益等人先前所述一致,即钱谦益并未科场受贿、结党营私,因此温体仁言之凿凿的事实已然不能成立,然而仍未改变既成之结果:钱谦益被夺官闲住,阁臣选拔被暂停一年。直到崇祯二年,周延儒以特旨方式入阁。

不公正的处理结果引发了不少官员的议论,不少言官纷纷上书弹劾温体仁。温体仁强买商人木材引起官司被御史毛九华揭发,深谙官场之道的温体仁选择贿赂阉党崔呈秀以免除罪责。除此之外,温体仁娶娼、受金、夺人家产等不法之事被御史任赞化弹劾。崇祯帝命温体仁与毛九华、任赞化当面对质。城府极深的温体仁咬定二人皆是钱谦益死党,做出被冤枉的模样。

崇祯帝安慰并完全偏袒温体仁,不但没有处分他,反而将弹劾他的官员予以严惩。崇祯三年六月,温体仁奉特旨入阁参预机务,仕途坦荡,令人唏嘘。

崇祯二年六月,蓟辽总督袁崇焕因形势所迫,先斩后奏,杀了东江总毛文龙。十月,后金皇太极率领蒙古骑兵,避开袁崇焕所设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突袭北京,袁崇焕只好率领骑兵回北京勤王,取得了了广渠门和左安门战役的胜利,迫使后金军撤去。

但是,多疑的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中进士时,主考官为韩爌,他是东林党人,也是内阁首辅。袁崇焕不是东林党人,更不是罪大恶极之人,是抵御外敌、建功立业的大将,崇祯帝也未曾想过杀死他,但是温体仁为了排除异己,多次上奏,攻击袁崇焕,想要把与袁崇焕相关的内阁首辅韩爌和次首辅钱龙锡拉下水,便力主杀掉袁崇焕。孤忠"之臣的接连上奏加深了皇帝的疑心,忠良之臣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内阁首辅、次首辅下台。袁崇焕死后,大明王朝从此罕有一个能臣名将能够抵御后金的进攻,就此,崇祯帝的中兴之梦破碎,明朝的灭亡之势也无法挽回。

袁案过后,周廷儒成为内阁首辅,权力和利益的冲突逐渐加深,周廷儒和温体仁的合作关系也即将宣告终结。

城府极深的温体仁自然不会和曾经的合作伙伴发生直接冲突,表面上他仍在曲意逢迎周廷儒,背地里,他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内阁首辅的权力,甚至还在有计划地准备将其取而代之。崇祯四年,皇上罢免了吏部尚书王永光的职务,温体仁因得圣宠,便举荐同乡闵洪学。

闵洪学和温体仁沆瀣一气,蔽贤植党,打击异己。周廷儒觉得自己是温体仁的"伯乐",所以并未在意温体仁的小把戏,等他真正察觉,温体仁在朝中的势力已超过了他,甚至用人之权也被削弱。周廷儒虽然有学干,受到皇帝的赏识,但是他为人贪婪、品行不端,受到不少言官的弹劾,这些言官的幕后主使是温体仁。

温水煮青蛙,周廷儒也没蹦跶多久。两年后,给事中陈赞化说周廷儒拉帮结派、贪污受贿,自诩有回天之力,是"今上羲皇上人也"。他的这种自以为是彻底激怒了崇祯帝。处境岌岌可危的周廷儒向"伙伴"温体仁求助,温体仁怎会帮他?善于算计的温体仁非但不施以援手,还趁机罢免了周廷儒亲信的职务,周廷儒孤立无援,被迫辞官回家。温体仁顺势成功升任内阁首辅,日益嫉贤妒能、专横跋扈。

文天祥的后人文震孟是天二年的进士,因弹劾魏忠贤被罢官,崇祯帝即位后,被重新委以重任,任日讲官。温体仁任内阁首辅一年后,文震孟在皇帝的授意下入阁,成为温体仁新的打击对象。文震孟是学者出身,为人正直,直言无忌,毫无城府。虽是文天祥的后人,但他的这种性格在官场中却是难以立足,加上虚以为蛇、两面三刀的温体仁在背后搞事,出任内阁不到三月的文震孟就被抓住了把柄,推出内阁。

明朝以孝治天下,成功排挤掉文震孟后,文震孟的同年好友郑鄤便成了温体仁的眼中钉肉中刺。崇祯八年,温体仁捕风捉影,根据郑鄤堂母舅的不实之词,上书皇帝,告他"杖母"。崇祯帝看到"杖母"这样有悖人伦的事,勃然大怒,下令将其逮捕严惩。刑部审问后,认为此案证据不足,不能结案。后交由锦衣卫审查,锦衣卫也认定郑鄤没有"杖母"的事实,但皇帝没有表态,"可怜鬼"郑鄤就被关进了大牢。

两年后,温体仁被罢官,原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可以结案的郑鄤万万没想到皇帝仍然相信温体仁对他的指控,不顾刑部、锦衣卫的调查结果,固执地下令将郑鄤凌迟处死。一代忠臣含冤而亡,两面三刀的内阁首辅只是辞官,可见,皇帝是多么信任"温阁老"!

多行不义必自毙,盛极一时的温体仁也被罢官了。

温体仁曾经对已经罢官回家十年之久的钱谦益仍心怀不满、怀恨在心。天高皇帝远,温体仁便指使常熟衙门师爷张汉儒捏造事实,攻击钱谦益在乡下横行不法。张汉儒一纸状书告到京城,温体仁代替皇帝下旨,逮捕钱谦益入狱!钱谦益也不是任人拿捏之人,就找了素有交情的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援,温体仁知道后,密奏皇帝,请求把曹化淳一并关入大牢。曹化淳向崇祯帝请命,要亲自审问张汉儒。

于是温体仁密谋、收买张汉儒陷害钱谦益的事情败露,诬告钱谦益、连坐曹化淳都是温体仁的手笔。崇祯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温体仁有党!甚至为了结党营私,还不惜陷害忠良,诬陷被革职为民的钱谦益!如梦初醒的崇祯帝不能忍,于是温体仁被罢官下台。

崇祯帝在位17年,温体仁入阁7年,任首辅4年,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阁员。此人看似不贪不恶,但是,在他的任职期间,他却从未献过关于治国理政的一计一策,简单一个字形容他,便是一个“庸”字,无所作为,不做出头鸟,但只要涉及亲身利益,实施打击报复是一等一的能家好手。难道后金南下、农民起义不能引起内阁首辅大人的注意吗?难道内阁首辅只会关注党争,千方百计地除异存己吗?温体仁做到了。

最终朝政糜烂,国事不可收拾,曾经梦想中兴的崇祯皇帝只能发出一声声叹息: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文臣人人可杀!”

“诸臣误我!”

明王朝之亡,崇祯帝固有责任,此等奸臣宵小亦贡献良多,当官场已陷沉疴之局,党争内斗乐此不疲,人人只管捞名取利,国事不关己,一两个貌似明君终究拉不动整个老大帝国的颓倾之势。

更多文章

  • 汉人为何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帮助满清镇压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对满清的影响,太平天国对汉人的政策,太平天国和满清是什么关系

    你可以说对于传统的破坏,就是对于儒家体系的宣战。但是你在各处烧杀抢掠,看到有财产的人就剥夺他的财产,而且也并没有分给周边的没有土地和流氓无产者,全都成为太平天国领导人私有财产,然后将这些财产放入圣库,所谓公平分配真正的公平吗?洪秀全多少台大轿抬着他,多少女人。太平天国的京城和皇宫,比故宫都豪华奢侈

  • 民国:成都人刘师亮,大白天打灯笼闯省政府,因一句话,青史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楚汉争霸》等电视剧中,各路英雄豪杰在乱世之中,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能够位列王侯将相,前赴后继的提刀杀戮。而那些在沙场上,杀戮他人的本事特别大的人,后世往往赞其“英雄”,备受后人前仆后继的追捧。能够温酒斩华雄的关羽,这不就直接被各行各业封神。 图注:关羽的武财神像 追看历

  • 民国第一奇人:杨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奇人杨度有多厉害,民国奇人杨度真实身份,近代奇人杨度的传奇人生

    杨度,人称湖南倔驴。祖上往上翻,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抖到底都只有土渣子。可杨度很聪明,17岁考上了秀才。18岁当上了举人。我们可以对比下,李鸿章也是17岁考上秀才,而老前辈曾国藩21岁才考上秀才。 戊戌变法期间,杨度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

  • 民国第一剩女的传奇一生,张爱玲和林徽因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爱玲与林徽因的友谊,民国时期林徽因张爱玲,张爱玲和林徽因哪一个更漂亮

    “剩女”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没人要、颜值低、学识浅薄都成了“剩女”的形容词。可是有这么一个被称为“民国第一剩女”的姑娘,她高颜值、高学历,才华横溢又精明强干。 她与秋瑾齐名,号称“民国南北二女侠”,是“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与古人李清照媲美,被称为“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

  • 民国的上海,当时放眼世界,属于什么水平?纸醉金迷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上海有多发达,民国上海顶峰时期,民国上海小脚女子照片

    图注:八佰剧照 但即使是废墟,我们还是能在电影中看到30世纪繁华上海的一角,苏州河边的租界依旧霓虹闪烁,莺歌燕舞,一副繁华大都市的形象。而这一切,很难让人想到这是30年代的中国。 民国时期的上海,在被日军占领之前,有“东方巴黎”之称。那么当时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与世界上的其他城市相比又如何呢

  • 民国的一篇奇文,全文94个字就一个读音,能够读下来的都是神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最简短的文章,民国文章全文大全,民国时期的特别好文章

    因为他们的爱情,我才注意到赵元任,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位民国大师实在是了不起。 众所周知,赵元任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出国留学时选择的方向是理科。 他在康奈大学时,物理、数学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数学,几乎每次都是满分。 后来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任

  • 民国最奇葩的军阀,一个怪癖空前绝后,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十大军阀简介,民国最荒诞的军阀排名,最奇葩的民国军阀

    你像张作霖、张宗昌、韩复榘这些军阀,无非是多杀几个人,多骂几句娘,多娶几房姨太太,但王怀庆有一个怪癖,绝对是空前绝后,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 什么怪癖呢?就是喜欢马桶。 那时候的有钱人,家里都有马桶,大家方便完之后就会站起来,但王怀庆却坐马桶上了瘾,方便完了也不起来。 别人家的马桶都是放在厕所里,王

  • 民国旧案:男子与两姐妹偷欢致死,她们为什么会无罪释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十年代情杀案,民国农村旧案,80年代合肥女性杀情夫案

    这日夕阳西下时分,有一个年轻学徒从某商店回家,路过周家附近,被姐妹二人拉入庄稼深处,三人竟席地而欢,其乐融融起来。 该学徒叫李甲,还是个童男子,没经历过风月情事,碰到这番艳遇,欢喜不已。不料两姐妹贪厌不足,索求无度,李甲竟忽然面色惨白,下身出血不止,没错,就是精尽人亡。 一个大男人死在两个女人怀里

  • 民国挂佛头卖女色的尼姑庵 不是有钱就能任性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十大尼姑庵排行表,民国时期尼姑庵,中国最纯正的尼姑庵

    所谓的师姑无非就是变相卖色,容貌出众的尼姑,而这个尼姑庵也不过是换了个门庭的妓馆,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民国时期的角色扮演,只不过这个本钱下得有些大而已。 要进到尼姑庵里拉上师姑的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这里都是采取的会员制,必须要由熟人介绍,并经过对财力,背景的审查后经营者才会准许进入尼姑庵内去

  • 民国才貌双全姐妹花,爱上同一才子后双双自缢而死,才子活到了86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才子才女的爱情关系,民国才子才女之间的故事,民国的18个才子才女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才子佳人、大师文豪,他们的成就备受关注,情感生活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那时候有从一而终的爱情,如杨绛和钱钟书;有师生恋,如鲁迅许广平;有不幸的包办婚姻,如徐志摩和张幼仪;甚至有让丈夫将情人接到家的“大度妻子”,如傅雷之妻朱梅馥;此外还有擅长说情话的沈从文、朱生豪等。 那时代受过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