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也挨打——历数秦国历史上被其他国家压着打的战争

秦国也挨打——历数秦国历史上被其他国家压着打的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54 更新时间:2024/2/26 5:41:44

秦国,也确实很强大,强大到老外英语中对中国的称谓china,都来自于秦的谐音。

老秦人从立国之初,就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下,在与周边戎人的战斗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更是一听到秦国的名称就害怕的不得了。

其实,在秦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挨过不少的打,很多时候还是被压着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秦国历史上那些被其他国家压着打的战争。

崤之战——从秦晋之好到秦晋不好

公元前659年,秦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王秦穆公继位。

秦穆公继位之后,与东边的邻居晋国联姻,晋献公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秦晋之好由此开始。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秦国对晋国提供了不少帮助。

可是,晋国不买账,双方甚至干起了架,在韩原杀的天昏地暗日月光,秦国险胜,晋国国君晋惠公被俘。这一战,史称韩原之战。之后,在晋国君臣的外交斡旋下,晋惠公被放了回去。

[var1]

后来,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多年流亡后,回到晋国,当了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上台之后,秦穆公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秦晋两家又好了。

好了没几年,晋国的晋文公死了,还有一个国家郑国的郑文公也死了。

秦穆公琢磨着,两个文公都死了,自己正好借此机会施展一下武功呀,齐国和晋国都当过霸主了,秦国也应该当下霸主呀。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出军队,欲偷袭郑国,以实现他的东出争霸计划。

[var1]

秦军走到半路,走漏了消息,郑国做好了准备。秦军只得打道回府,在归国途中,晋国人拦住了他们。

晋国人早就知道秦国人打的算盘了,他们埋伏在崤山,等待秦国大军一来,晋国人一阵掩杀,秦国人被杀的落花流水,全军覆没,连主帅孟明视等人也做了俘虏。之后,在怀赢的劝谏下,晋国国君晋襄公放了秦国的几位主帅。

这一战,史称崤之战。

彭衙之战——秦军复仇不成,再次大败

公元前625年,秦穆公为一雪前耻,派出孟明视领兵攻打晋国。

晋襄公率大军御驾亲征,双方战于彭衙,秦军再次大败,史称彭衙之战。

这一年冬天,为了进一步打压秦国,晋襄公派出晋国战神先轸之先且居率领晋、宋、陈、郑四国联军再次攻打秦国,秦国战败。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再此派遣孟明视率兵攻打晋国。秦军渡过黄河后,主帅孟明视下令全军上下将乘船焚毁,与晋军死磕到底。这一战,秦军攻占了王官,欲继续推进。晋军见秦军来势凶猛,遂坚壁清野,避其锋芒,不与其正面交锋,秦国只得撤军回国。此战,历史上称为王官之战。

在这之后,秦晋两国多次发生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麻隧之战——十国联军围攻秦国

公元前578年,晋厉公率领晋、周、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十个国家组成的联军,总共约十二万兵力,对秦国发起进攻,秦国方面出兵五到六万人,秦国自然不是对手,大败,史称麻隧之战。此战之后,秦国再也不能对晋国形成威胁。

公元前559年,晋国又一猛人晋悼公率领齐、卫、宋、郑、鲁、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三国联军讨伐秦国。

[var1]

此战,秦国险些亡国,十三国联军一度推进到秦国腹地,后由于联军内部军心不齐,大军渡过泾水后停止了推进。秦国人在泾水上游下毒,联军中身体弱的人被毒死了不少。

联军中毒后,郑国、鲁国、卫国三国都无比愤怒,作势就要干秦国,但是无奈老大晋国没什么反应,晋国人觉得大军已然深入秦国境内,达到了威慑秦国的目的,于是大家便撤军了,秦国因此躲过了秦国立国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亡国危机。

此战之后,秦晋两国没有再发生过大的战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战国初期。

河西之战——秦国四败一胜

春秋时期,主要有晋齐楚秦四大强国,其中晋国处于四战之地,经常打仗,战斗力也超强,齐国、楚国、秦国都被它打趴下过。

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晋国分裂成赵国、韩国、魏国三个国家了。从此,秦国的威胁小了不少。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秦国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从晋国分出来的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推行变法,魏国很快强大起来。

[var1]

魏国军队在吴起的训练下骁勇善战勇不可当。

魏国先后与秦国为争夺河西之地,爆发了五次战争。

前两次河西之战,魏国军队都由吴起率领,打的秦国是落花流水,找不到东南西北,河西之地落入了魏国手里。

第三次河西之战,魏国军队由庞涓率领,再次大败秦国。

第四次河西之战,秦国利用魏国与齐国交战的间隙,偷袭魏国,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来,魏国腾出手来,又把秦国给打了回去。

[var1]

第五次河西之战,魏国因为庞涓带领的十万军队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被齐国全歼,主帅庞涓自刎而死,魏国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此时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先后对魏国发起多次进攻,最终大败魏国,收复了河西之地,一扫曾经被魏国压着打的局面。

孟尝君伐秦

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领齐国、魏国、韩国三国联军,进攻函谷关,要求秦国放出被囚禁在秦国的楚怀王。此战秦军被打的措手不及,秦国只得与孟尝君求和,答应放会楚怀王。但是三国联军撤退后,秦国却失信了。对此,孟尝君异常愤怒。

公元前296年,孟尝君再次率领齐国、魏国、韩国、赵国、宋国五国联军讨伐秦国,再次要求秦国释放楚怀王。此战,秦国再次大败,准备放了楚怀王,但是楚怀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了。秦国只得派人去与孟尝君谈判,条件是秦国割地以换取联军撤军。孟尝君同意了,大军撤退。

孟尝君两次伐秦,虽然没有对秦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也大大的震慑了秦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般都是他们东出攻打其他国家,很少有被别的国家打的时候。而孟尝君却能两次打的秦国割地求和,也算是给了秦国极大的教训。

阏与之战

公元前270年,秦国大军在胡阳的率领下围攻赵国重镇阏与。

赵国名将赵奢率领赵军对抗秦军,所有人都觉得这一仗绝不可能打赢。

但是赵奢却做到了,赵奢先利用秦军的轻敌,再施之以反间计,接着出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秦军一顿暴打。

此战,秦军惨败,这一战也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次败仗。

邯郸保卫战

长平之战后,秦国君主秦昭王决意继续攻打赵国。

[var1]

但是,白起却认为时机不成熟,不愿意担当主帅,秦昭王只得令选他人。

秦国大军一直打到了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

[var1]

关键时刻,信陵君站了出来,他联合赵国、楚国、魏国三国军队,打败了秦国。

李牧五胜秦国

公元前233年,秦赵爆发宜安之战,此战赵国军队在李牧的率领下,大败秦军,打的秦军主帅落荒而逃。

此后,秦国又连续四次向赵国发起进攻,都被李牧打败。

对此,《战国策》里有记载:“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再胜秦;战与番吾之下,再战而再胜秦。”

李信之败

秦始皇在攻灭楚国的前期,曾派李信、蒙武为主帅,率领二十万大军,欲一举攻灭楚国。

楚国军队在项燕的带领下,利用楚国地域宽广的优势,采用诱敌深入的方法,最终打败了秦国,歼灭秦军无数。

主帅李信和蒙武只得落荒而逃。

更多文章

  • 秦国一统天下贡献最大的四位君主,嬴政排倒数,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嬴政简介,为什么嬴政灭六国不灭秦国,嬴政一统天下的照片

    [var1] 秦始皇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这是《过秦论》中对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总结,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秦国的统一,是六代君主共同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换回来的,直至到了秦始皇厚积薄发,一举歼灭了六国。而我认

  • 通过春申君与李园献妹对比,分析秦始皇与吕不韦的谣言?夺权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园个人资料简介,春申君和秦始皇关系,李园的妹妹

    秦始皇嬴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封建时代的开创者,是中央集权君主制制度的创建者,正是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让我国历史社会从奴隶制时代变成了封建时代,可以说秦始皇,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以及发展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虽然在他身后有很多人指责他是暴君,有很多人并不明白他到底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多少贡

  • 一个让世人唾弃的女人,孔子却去见了一面,回来后很憋屈对天发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临死前预言,孔子金言10句,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之后,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但孔子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不经意想到大学时期的那位老教授。在我心中,老教授与孔子是同一类人,甚至,他仿佛就是孔子的翻版。别看老教授平日里待人接物悠然自若,当碰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为什么庄襄王从来没有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真实关系,为什么说秦始皇离不开吕不韦,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儿子

    秦始皇这一生,功过无人能说清,统一天下,使后来百姓免于诸侯割据的战乱,统一文字和钱币,让通商更加方便,统一度量衡,修建灵渠,更是修建了世界奇迹-万里长城,但民间更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惨闻。但是这样一位货真价实的千古一帝,后人却大胆的猜测他的真正的父亲,并不是秦国的皇室,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

  • 曹操为魏国留下了两大虎将,他们若在司马懿永无出头之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魏国,司马懿夺取魏国视频,司马懿和魏国大将军

    曹操非常重视对家族子弟(曹、夏侯两家)的培养。曹、夏侯第二代中出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两人,是曹真和曹休。曹真、曹休都是曹操的侄子,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就被曹操收养。曹操待他们如亲生儿子一般。曹真、曹休与曹丕、曹植、曹彰等一起长大,彼此关系很亲密。[var1]曹操对曹真、曹休的培养非常用心。

  • 秦国一猛将,白起在他身边,只能算是个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白起将军简介,秦国大将白起的一生,秦国第一将白起谁最强

    [var1] 赢华之猛,六国著名。当年秦惠文王去和魏国、齐国一起称王,只带了赢华和几十个骑兵,可见赢华有多猛,当时魏国的几千骑兵把他们包围了,赢华依旧带人杀出重围,保秦惠文王相王。赢华臂力非常,一个人冲到敌营中,杀人数百,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回来,是秦国的第一猛将。 ? 秦国打下了巴蜀之地以后,国库丰

  • 从“曲沃代翼”到“三家分晋”,中原霸主晋国是怎么被瓜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曲沃代翼与晋国历史,曲沃晋国纪录片,曲沃代翼的视频

    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了解晋国的那段历史详情。[var1] 其一,曲沃代翼。 晋国的建国史是比较早的,晋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晋国建国后长达数百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周平王东迁时,时任晋国国君的晋文侯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并且在不久后杀死了另一位被虢国拥立的周携王,结

  • 长平之战中赵括表现并不差, 秦军伤亡30万人, 他真是无能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长平之战赵括败了,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白起因为此战名垂青史,杀神之名威慑百年。而赵括却被冠上了“纸上谈兵”之名,赵括被后世称为“纸上谈兵”,大多数人认为他只懂理论,不会实际操作,战场上只会生搬硬套。那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var1]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因为出身将门,所以他自幼便熟

  • 孔子真有这么神?在281年前就断言刘邦将建“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的真正实力,刘邦和孔子的关系,孔子简介与历史

    在《宋书》志第十七卷中赫然书写着这样一段颇为醒目的文字:“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也就是说,生活在春秋时的孔子就曾断言,刘邦将建立汉朝,登基为帝。281年后,孔子的预言应验,刘邦果然成功登顶。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真得说过这话?孔子真得如此神奇? [var1]孔子是儒家始祖

  • 眼看春秋五霸崛起,周天子为何毫无作为?不是不努力,是被打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后面是春秋吗,春秋小国崛起,春秋五霸称霸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周朝确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走向。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后的朝代。但是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天子就成了和“日本天皇”类似的摆设,失去了所有的权威和权力。眼看着春秋五霸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