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通过春申君与李园献妹对比,分析秦始皇与吕不韦的谣言?夺权借口

通过春申君与李园献妹对比,分析秦始皇与吕不韦的谣言?夺权借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99 更新时间:2024/1/25 4:13:48

秦始皇嬴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封建时代的开创者,是中央集权君主制制度的创建者,正是他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让我国历史社会从奴隶制时代变成了封建时代,可以说秦始皇,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以及发展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的。

虽然在他身后有很多人指责他是暴君,有很多人并不明白他到底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多少贡献,但毋容置疑的是,他所创立的秦朝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中华文明的正统起源,正是从他开始“国家‘这个词才有了它真正特殊的意义,中华文明的传承才有了真正正统的雏形。

[var1]

秦始皇出身成谜

但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讲,人们不仅是质疑他治国的方式,就连他的身世也是饱受人的猜测的,很多人传言他并不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而是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孩子,吕不韦就这样混淆了秦国的血脉,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控整个秦国。

那么这样的传说,到底符不符合真正的历史呢?这样的说法又有着什么样的漏洞呢?本篇文章重点讨论一下这样的问题,看一看这则谣言到底是怎样传播出去的?散布这则谣言的始作俑者又有着什么样的目的?以及又有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这只是信口雌黄。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第一任丈夫是吕不韦

首先人们这样子猜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毕竟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的第一任丈夫并不是秦庄襄王,而是在这则绯闻当中的另一个男主角吕不韦;那个时候的秦庄襄王还是在赵国做人质的一个落魄王子,他其实并没有想过自己能有一天登上秦国的王位,直到吕不韦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

吕不韦助庄襄王成功登顶

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敏锐的寻找利益,对于他来说,庄襄王其实是一个投资,如果这投资成功了,那么将是真正的大富大贵,那么他将是秦国的功臣,就是秦王身边的红人,到那个时候,当时天下最为强盛的秦国就能够有他的一席之地。

[var1]

所以吕不韦开始了与秦庄襄王的接触,并且不惜花费重金为他疏通人脉,还将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了他;秦庄襄王在吕不韦的帮助之下,成功的回到了秦国并且继承了王位,这就给了谣言的传播一个基础,毕竟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爱妾,被吕不韦送给秦庄襄王有可能真的是不怀好意的。

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吕不韦被怀疑

此外,秦庄襄王的父亲秦孝文王的死,也给这件事情蒙上了一层阴影,秦孝文王虽然继位的时候年纪不小了,但身体还算是硬朗的,并没有在他继位之前表现出身体不知的情状,但是秦孝文王却仅在位三天就去世了,在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吕不韦的手柄,有人说是因为吕不韦等不及要把控秦国的朝政,所以给秦孝文王投毒将他毒死。

而后来继位的秦庄襄王也仅只在为了三年,那个时候嬴政还是一个并不十分出众的王子,或者说并不是一个受到很多关注的王子,他的继位可能其实是比其他的人要小的,但吕不韦却将赌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这件事情也让人们对于嬴政的身世有了诸多的猜测。

[var1]

更何况后来吕不韦还与他的母亲赵姬有了一段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猜测并没有太大的不妥,毕竟总是有那么些人喜欢传播别人的八卦,但是猜测归猜测,如果将其散布成一个谣言那就十分不应该了,因为人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那谣言当中,在这样的猜测当中,显然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情存在。

谣言的疑点和漏洞(对比春申君李园的故事)

第一点,时间不对,我们从时间线上就可以看出不妥,吕不韦将自己的爱妾赵姬送给秦庄襄王的时候,庄襄王还在赵国做人质,那时候吕不韦忙着为秦庄襄王打通关系,并没有在赵国久留,而根据传言当中所说的那样,吕不韦是将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献给秦庄襄王的话,那么这个时间就与秦王嬴政出生的时间相差了14个月,14个月是什么概念呢?就是除非你不是地球人,要不然不可能怀胎14个月才生产。

再者说,就算当时的医学条件不是十分的发达,一个女子是否怀孕也不是看不出来的事情,历史上的秦庄襄王确实没有多少治国的才能,但也不至于自己的妻子到底有没有身孕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单从时间线和常理来推断这件事情就是造谣的。

再者说秦王嬴政继位之后,与吕不韦的配合还是非常密切的,如果不是后来吕不韦与赵姬合谋想要篡夺秦国的权力,嬴政也不会对他下杀手,如果这俩人真是父子关系的话,又怎么会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显现出来呢?

[var1]

第二点,故事情节似曾相识,与春申君与李园的故事极其相似,有张冠李戴的可能;我们将时间往前推,也可以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只不过主人公不同而已;那就是春申君黄歇与他的爱妾李环的故事。李环是春申君门客李园的妹妹,当时李园将妹妹献给春申君,打的就是要祸乱楚国江山的目的。

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与他的妹妹商议,先将她献给春申君,在她怀有身孕之后再将它献给楚王,如此一来,将来登上楚国王位的就是李环的亲生儿子,而之所以,这样多此一举,那是因为当时的楚王并没有子嗣。

虽然后宫的妃妾不少,但却都无所出,李环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楚王的问题才导致楚国江山后继无人,所以先选择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这样的话,只要后来李环入宫那么就一定能够生下孩子,而这个孩子也很有可能会成为楚王唯一的孩子,继承楚国的江山是指日可待的。

这样一看,是不是与吕不韦将自己的爱妾献给秦庄襄王的故事一模一样呢?如果吕不韦真的是借鉴前人的做法,对秦国的权利产生了歹心,但那时候楚国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就算是秦庄襄王平庸无能,秦国的其他人难道没有这个抵触的心思吗?

[var1]

又怎么还会任由吕不韦,将嬴政推上秦国的王位呢?所以这样的故事虽然听起来比较合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没有多少可能的;毕竟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掌权者,有可能在治国的才能上相对平庸,但是绝对是有心计的人,不可能对于一些明显的计策毫无准备。

故事的背景相似,造谣者想要一个顺理成章的夺权理由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两个故事发生的背后,两个国家都出现过内乱;这就给了谣言的传播一个理由,无论是李园献妹的故事也好,还是吕不韦奉献自己爱妾的故事也好,这两个谣言传出来的时机都不是事情发生的最开始,也不是嬴政等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而是在内乱爆发的时候。

楚国造谣者最佳的受益人选就是后来的楚王

事实上,因为当时的楚王无子,后来确实立李环生的孩子为太子,但在李环的孩子登上楚王的位置没多久,之后楚国就发生了内乱,后来更是推翻了他的统治,更换了楚王。那么在这个故事当中得益的人是谁呢?自然是后来继位的那个楚王。

如果他想要自己的行为来的比较合理和恰当,那就一定要给自己安上一个正义的帽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造谣被他推翻的那个人血脉有问题,不配继承楚国的江山,那样一来,他的继位就显得顺理成章,并且还能够有恢复楚国江山统治的光辉。

秦国造谣者最佳受益人就是嬴政弟弟长安君成蟜

所以这种流传的谣言,也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力气,造谣者就是最佳的受益人选;而在嬴政的故事里也是这个样子的,我们都知道嬴政与他的弟弟长安君成蟜曾经有过对峙,当时成蟜打出的旗号,就是秦王嬴政不是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不配继承秦国的江山,只不过楚王成功了是长安君成蟜失败了而已。

[var1]

但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好,这种流言的传播都是为他们的行动来打基础的,也就是用来招揽民心的,只要人心所向,那么它们继位的可能就会多出许多,所以这其实是在打心理战,首先在血统和声名上打击对方,将自己放在正义的位置上,给自己的行为更多的合理性。

如此一来就少了很多的阻碍和抵制,也就能够更加容易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我们还要提到一个人,就是樊於期,我们知道樊於期后来为了荆轲刺秦事件,奉献了自己的项上人头,有很多人觉得这个人很可怜,但事实上他就是那个诱导长安君成蟜谋反的人,也是第一个造谣秦王嬴政不是秦庄襄王亲生儿子的人,对于这样一个诬陷自己身世的人,就是普通人都无法接受,更别说一国之君的秦王嬴政了,所以其实樊於期这个人是死有余辜的。

综述

笔者纵观历史资料,事实上,这种通过谣言来为自己寻求助益的方式并不少见,有的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比如说武王伐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们对于纣王这个人形象的认知,大多数出自《封神演义》,但是《封神演义》只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玄幻题材的演义小说,它并不是对于真实历史的写照,真正的纣王其实是比较有才能的。

[var1]

同时,古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就是承认了商朝的正统地位,而当时的西岐只不过是商朝下属的一个诸侯,他反商的行为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也并不站在正义的一方,如果想要自己的行为显得比较合理,如果想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人支持,那么就必须寻找一个能让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选什么最好呢?

自然是说纣王昏庸无道残害百姓,而自己只不过是为民请命,替天子行道而已,所以其实对于皱纹的一些不利的言论,大多数都是由后来的周朝传播出去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历史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已,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单纯的去相信一些史书的记载,而是要对事情有着全方面的分析和自我的认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历史有着更好的见解。

在嬴政的故事和李园献妹的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为什么人们大多数觉得嬴政的故事比较虚幻?但李园献妹的故事却比较真实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提及嬴政的身世,只不过是会发出一些猜测而已,反而对于春申君与楚王之间的关系言之凿凿呢?那就是因为散播李园献妹谣言的人,最终登上了楚国的王位,成为了一名成功者,但散播秦王嬴政谣言的人最终失败了,成了阶下之囚。

试想一下,如果嬴政真的在那场内乱当中身死,如果他的统治真的被推翻,那么我们今天的历史课本将会是另一种叙述了;或许在人们的认知当中,秦王嬴政就真的成为了吕不韦的孩子,所以有的时候历史的一些传言,对于人们的认知还是比较有迷惑作用的,我们去了解的时候还需要擦亮双眼。

[var1]

后记

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没有办法去百分百的还原,我们无从了解我们的祖先到底做过什么,我们祖先又是怎样在那片土地上迎风挺立的,我们更不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没有百分百还原的可能才有了更多探求真相的意义和兴趣,没有了确切的真相,才有了更多描绘的可能,才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出现。

但无论如何,我们再去猜测一件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的时候,也都需要依靠事实来进行猜测,并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那样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会对后来人产生一些迷惑,让他们无法去寻找真正的历史事实。

其实不单单只是秦王嬴政的身世,就连春申君黄歇向楚王进献自己爱妾这个故事,也都在极大的可能上是假的,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不过是利益使然而已;所以历史其实没有那么的玄幻,也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令人恶心的计谋,很多时候还只是我们对于历史不够了解而已。

参考文献:《吕氏春秋》、《史记》、《战国策》、《左传》、《资治通鉴》、《汉书》等

更多文章

  • 一个让世人唾弃的女人,孔子却去见了一面,回来后很憋屈对天发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临死前预言,孔子金言10句,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之后,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但孔子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不经意想到大学时期的那位老教授。在我心中,老教授与孔子是同一类人,甚至,他仿佛就是孔子的翻版。别看老教授平日里待人接物悠然自若,当碰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为什么庄襄王从来没有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真实关系,为什么说秦始皇离不开吕不韦,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儿子

    秦始皇这一生,功过无人能说清,统一天下,使后来百姓免于诸侯割据的战乱,统一文字和钱币,让通商更加方便,统一度量衡,修建灵渠,更是修建了世界奇迹-万里长城,但民间更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惨闻。但是这样一位货真价实的千古一帝,后人却大胆的猜测他的真正的父亲,并不是秦国的皇室,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

  • 曹操为魏国留下了两大虎将,他们若在司马懿永无出头之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魏国,司马懿夺取魏国视频,司马懿和魏国大将军

    曹操非常重视对家族子弟(曹、夏侯两家)的培养。曹、夏侯第二代中出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两人,是曹真和曹休。曹真、曹休都是曹操的侄子,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就被曹操收养。曹操待他们如亲生儿子一般。曹真、曹休与曹丕、曹植、曹彰等一起长大,彼此关系很亲密。[var1]曹操对曹真、曹休的培养非常用心。

  • 秦国一猛将,白起在他身边,只能算是个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白起将军简介,秦国大将白起的一生,秦国第一将白起谁最强

    [var1] 赢华之猛,六国著名。当年秦惠文王去和魏国、齐国一起称王,只带了赢华和几十个骑兵,可见赢华有多猛,当时魏国的几千骑兵把他们包围了,赢华依旧带人杀出重围,保秦惠文王相王。赢华臂力非常,一个人冲到敌营中,杀人数百,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回来,是秦国的第一猛将。 ? 秦国打下了巴蜀之地以后,国库丰

  • 从“曲沃代翼”到“三家分晋”,中原霸主晋国是怎么被瓜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曲沃代翼与晋国历史,曲沃晋国纪录片,曲沃代翼的视频

    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了解晋国的那段历史详情。[var1] 其一,曲沃代翼。 晋国的建国史是比较早的,晋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晋国建国后长达数百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周平王东迁时,时任晋国国君的晋文侯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并且在不久后杀死了另一位被虢国拥立的周携王,结

  • 长平之战中赵括表现并不差, 秦军伤亡30万人, 他真是无能之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长平之战赵括败了,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白起因为此战名垂青史,杀神之名威慑百年。而赵括却被冠上了“纸上谈兵”之名,赵括被后世称为“纸上谈兵”,大多数人认为他只懂理论,不会实际操作,战场上只会生搬硬套。那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var1]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因为出身将门,所以他自幼便熟

  • 孔子真有这么神?在281年前就断言刘邦将建“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的真正实力,刘邦和孔子的关系,孔子简介与历史

    在《宋书》志第十七卷中赫然书写着这样一段颇为醒目的文字:“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也就是说,生活在春秋时的孔子就曾断言,刘邦将建立汉朝,登基为帝。281年后,孔子的预言应验,刘邦果然成功登顶。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真得说过这话?孔子真得如此神奇? [var1]孔子是儒家始祖

  • 眼看春秋五霸崛起,周天子为何毫无作为?不是不努力,是被打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后面是春秋吗,春秋小国崛起,春秋五霸称霸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周朝确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走向。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后的朝代。但是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天子就成了和“日本天皇”类似的摆设,失去了所有的权威和权力。眼看着春秋五霸崛起

  • 秦灭赵之战中,王翦用了什么计策,才打败李牧攻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牧和王翦谁更厉害,李牧王翦,王翦灭赵之前秦派谁去

    [var1]秦军攻赵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始终未能攻克赵都邯郸,而且还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被赵国名将李牧率军击败,秦国损失巨大,一度使秦军兵锋受阻。即便在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饥荒,秦军乘机再举大军进攻也没能一举攻灭赵国。两军相持一年有余,最后还是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王翦才势如破竹攻

  • 孟尝君是君子?不存在的,因被嘲笑身材瘦小,他竟然杀光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孟尝君简介,孟尝君率领六国联军,孟尝君与茌平的渊源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田文因好客、仁义而闻名于天下,门下曾豢养过三千食客,天下士人无论贤与不肖都对他倾心敬慕。然而,孟尝君本质上却是个欺世盗名、大奸大恶之徒,行事乖张狠戾,做出过恁多凶残无耻之事,其中最令后人诟病的,便是因一句玩笑话,屠灭赵国一城百姓的生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