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封神:纣王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封神:纣王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4/1/16 13:11:27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其实通过纣王对女娲宫进香这件事的反应来看的话,纣王当政的前七年应该基本是不管事的,否则的话,作为国家层面的祭祀,身为国君怎么会不知道女娲的功德呢?毕竟已经当政7年了,而且,根据后代考证推理,纣王应该是活了59岁左右,当了30年的纣王,这样的话基本上他29岁就登基了,7年后他应该是36岁左右,这个年纪在当时应该是独当一面的成年人的年纪了,照理来说不至于啥事情都不知道,但咱们看看纣王和商容的对话就会发现,在重视神灵祭祀的殷商,作为一国君王竟然不了解近在咫尺的国神来历,简直是不可思议

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王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显然前面七年纣王是不管这些事情的,其实在那个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其实当时就两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祭祀与战争,战争就不多说了,祭祀这种象征性的事务纣王也是七年来第一次接触,可见之前的七年显然殷商并不是纣王做主的。

再说回战争,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造反,闻仲去了,其实挺奇怪的,因为之前在做背景介绍的时候就说了“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打仗这件事不是应该属于黄飞虎管的吗?怎么让一个文臣太师闻仲去平叛了?这种安排合理吗?也许是合理的,因为黄飞虎也许需要坐镇朝歌,镇国武成王吗,当然就不一定需要去出征了,可是这真的合理吗?让武将在家呆着,文臣出去打仗,这本身是不是就是错位了呢?

我们说事出反常必有妖,那问题在哪呢?要么就是闻太师独揽军权,不放心其他人出马,要么就是有人想让闻仲离开权力核心,其实两种情况都说得通,我们再参照一下纣王和闻仲的交流描写就大概知道了,可能更倾向于二者兼而有之的情况。

当驾官奏曰:“九间殿鸣钟鼓,乃闻太师还朝,请驾登殿。”纣王闻得此说,默然不语,随传旨:“排銮舆临轩。”车御、保驾等官,扈拥天子登九间大殿。百官朝贺。闻太师进礼,山呼毕,纣王秉圭谕曰:“太师远征北海,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太师拜伏于地曰:“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妖,斩逆剿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臣在外闻得内廷浊乱,各路诸侯反叛,使臣心悬两地,恨不得插翅面君。今睹天颜,其情可实?”纣王曰:“姜桓楚谋逆弒朕,鄂崇禹纵恶为叛,俱已伏诛;但其子肆虐,不遵国法,乱离各地,使关隘扰攘,甚是不法,良可痛恨!”太师奏曰:“姜桓楚篡位,鄂崇禹纵恶,谁可以为证?”纣王无词以对。太师近前复奏曰:“臣征在外,苦战多年;陛下仁政不修,荒淫酒色,诛谏杀忠,致使诸侯反乱。臣且启陛下:殿东放着黄邓邓的是甚东西?”纣王曰:“谏臣恶口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太师又启:“臣进都城,见高耸青霄是甚所在?”纣王曰:“朕至暑天,苦无憩地,造此行乐,亦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耳。名曰鹿台。”太师听罢,心中甚是不平,乃大言曰:“今四海荒荒,诸侯齐叛,皆陛下有负于诸侯,故有离叛之患。今陛下仁政不施,恩泽不降,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歌饮而不分昼夜,广施土木,民连累而反,军粮而绝散。文武军民,乃君王四肢。四支顺,其身康健;四肢不顺,其身缺残。君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想先王在日,四夷拱手,八方宾服,享太平乐业之丰,受巩固皇基之福。今陛下登临大宝,残虐万姓,诸侯离叛,民乱军怨。北海刀兵,使臣一片苦心,殄灭妖党。今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数年以来,不知朝纲大变,国体全无,使臣日劳边疆,正如辛勤立燕巢于朽木耳。惟陛下思之!臣今回朝,自有治国之策,容臣再陈。陛下暂请回宫。”纣王无言可对,只得进宫阙去了。

看看,听说闻仲回朝,纣王“默然不语”并不是很高兴的,照理说面对自己的太师得胜回朝不是应该很高兴吗?怎么纣王会默然以对呢?显然是有点心虚的,之后两人之间的君臣奏对也是有点怪异,身为臣子的闻仲不断质问,而身为君上的纣王却唯唯诺诺的,显然是闻仲积威已久,纣王怕闻仲啊,联系之前纣王的反应,显然闻仲离京,纣王是很开心的,为什么?因为他终于能在朝歌说了算了,祀与戎,显然有闻仲在,戎自己说了不算,因为闻仲回京进程显然纣王并不了解,所以只有祀上面还能摆摆帝王架子了。

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并不是纣王之前有多好,而是他之前没有真正的亲政,纣王七年,作为托孤重臣的闻仲因平叛离开了朝歌之后,此时的纣王脱离了闻仲的阴影才开始了亲政,也就开始了他倒行逆施的个性化统治,才事实上造成了殷商天下的沦丧。

更多文章

  • 困扰中国古代历史的千古难题:分封制到底好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人对分封制的评价,中国古代史分封制,历史分封制的利弊

    最近读三国,发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那就是分封制到底好不好?比如说,三国中的曹操作为一个枭雄,他建立了魏国的基业,但是死的时候对自己的儿子们并不是很信任。他将大位传给了曹丕,但是对于另外两个儿子并没有给予实权。当然也封了王,但是封地比较小,力量也比较弱。曹操这样做的优势是避免了诸侯国尾大不掉,但

  • 她是封神榜里的白骨精,骨灰级剩女,为何认为姜子牙既无能又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一代姜子牙重新封神,郭德纲单口姜子牙封神,封神英雄榜第一部姜子牙

    马氏初嫁姜子牙的时候,姜子牙虽说已经七十二岁了,但由于在山上修行多年刚刚下山,情商一直停留在青少年水平。由于一直觉得自己是被阐教教主抛弃了,姜子牙失魂落魄,根本没有什么要过好现实生活的意愿,也没意识到自己的一身本领足以在凡间大放光芒,简直就是一个迷茫又带点颓废的大龄青年。当义兄宋异人问他会什么道术时

  • 全球唯一保留奴隶制的国家,68万人被奴役,总统也无力改变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全球唯一奴隶制国家,现今存在的奴隶制国家,世界上现存唯一存在奴隶制的国家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当中,奴隶制曾普遍的存在于世界各国当中,但自从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这种制度便日渐不得人心,最终被大部分国家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直到今天,在某些披着“文明”外衣的国家,却依旧存在着令人发指的奴隶制,真可谓大开历史的“倒车”。其中,西非大国毛里塔尼亚,堪称典型代表

  • “百兵之祖”真的是蚩尤发明?比干将莫邪还厉害的铸剑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蚩尤魔将如何熔铸成血矛,干将莫邪铸剑真实故事,蚩尤发明了哪些兵器

    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讲一把剑,这把剑的主人很有名,属于历史上励志逆袭典范的伟大君主越王勾践所有。所以这把剑也被称作越王勾践剑。在讲越王勾践剑之前,笔者先给大家讲讲剑在我国历史上的起源。不消说,剑作为一种兵器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此它也得到了一个响亮的绰号,叫“百兵之祖”。说实话,霸气得很。那么剑

  • 史上最早的红颜祸水是谁?比妲己貌美且柔弱,最终被杀,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大祸水红颜,妲己是被谁杀死的,苏妲己一共被杀几次

    但在这之后,周朝由盛转衰,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周懿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周人深受痛苦,到了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可周厉王并没有体恤百姓,反而是让卫巫监视,若是有人诽谤天子的,立即杀死,这更使得百姓担忧自己的性命安全,最终国人引发暴动。周宣王继位后,励精图治,平定四方叛乱,开疆扩土,一

  • 甲骨文“悬赏”破解一字奖10万,至今只有一人拿到,网友: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甲骨文破译图解,甲骨文破译一字奖10万有哪些字,甲骨文破译10万奖金

    1899年,清朝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一次购买中药时,偶然发现“龙骨”中竟然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这些原本作为药材入药的兽骨,却刻着神秘的符号,这让王懿荣起了研究的心思。于是他斥巨资买下了北京城所有的“龙骨”,并且发现了一种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在19世纪末被发现,但是其大规模出土还

  • 封神演义,姜子牙有多强大?除了圣人,真没人能打得过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封神演义里对姜子牙的评价,封神榜姜子牙实力排名,封神演义姜子牙强吗

    看《封神演义》,很多人都觉得姜子牙是个很弱的人,实力一般。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封神演义》中神仙的实力,主要看法宝,法宝强大,神仙的实力才强大!如果算上法宝的加成,姜子牙简直强得一塌糊涂!姜子牙最广为人知的法宝就是打神鞭,打神鞭很厉害,但是只能打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局限性很大。姜子牙还有一样法宝,叫杏黄

  • 从牧野之战入手,窥探其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军事思想讲座,军事思想纵横谈在线免费阅读,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

    人们想到“战争”二字,脑海中浮现出的是烧杀抢掠。其实,是战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文明,开阔了新的历史。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它是商朝衰败周朝兴盛的关键一战,是我国历史上鲜有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战役,对古代军事思想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周朝

  • 第一毒士文种:伐吴七术只用了三条就灭了吴国,剩下四条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伐七术指什么,文种的伐吴七术是什么,灭吴九术内容

    [var1]于是,在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就告诉文种:”咱们赶快撒丫子跑吧,越王不是可以同享福的主“。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建议,或许是因为他对勾践抱有幻想,或许是他留恋富贵,总之,他成立历史上的第一只”走狗和良弓“。勾践赐死文种时,所说的话非常有意思,他说:你当初为了帮助寡人干掉吴国,对寡人提出了“伐吴

  • 六国变法都失败了,为何唯独秦国商鞅变法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简介变法内容,商鞅变法时秦国的现状,商鞅变法对秦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var1]战国七雄都进行过变法,按时间顺序是魏国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楚国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秦国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齐国齐威王时期的邹忌改革、韩国韩昭侯时期的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以及燕国燕昭王时期的乐毅改革。这一系列变法都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国力。可魏、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