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中后期出现了4位铁帽子王,但仅有一人实至名归,后积劳而逝

清朝中后期出现了4位铁帽子王,但仅有一人实至名归,后积劳而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63 更新时间:2024/3/2 6:48:05

而在之后的两百多年中,却仅仅出现了四位铁帽子王,可见想成为铁帽子王究竟有多难;前八位属于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而之后的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但这四位真的是都是“稳固江山”之辈吗?显然并不是如此,其实这四位铁帽子王中,只有爱新觉罗·胤祥是真正的实至名归,另外三位,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才被封为铁帽子王的。先来看看为何爱新觉罗·胤祥会被封为铁帽子王吧。

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而且这个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关系最亲密,这胤祥天资聪慧,文武双全,自小就很得康熙皇帝喜爱,有记载提到,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可惜在康熙皇帝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不知为何,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在雍正皇帝登基为帝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在公元1723年时受命总理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雍正皇帝治理国家,雍正皇帝亦对其十分信任。

后又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在公元1729年时,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但因为积劳成疾,在44岁时因病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并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而第十位铁帽子王则是爱新觉罗·奕,这爱新觉罗·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皇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曾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在咸丰皇帝驾崩后,奕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后奕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公元1865年时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在公元1884年时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甲午战争失败后,奕以善后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之后又继续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死后谥号为“忠”。

第十一位铁帽子王名叫爱新觉罗·奕譞,他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生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咸丰皇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并在公元1864年时加亲王衔,在公元1872年时又晋封亲王。光绪皇帝登基后,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第十二位铁帽子王名叫爱新觉罗·奕劻,这奕劻乃是乾隆皇帝的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后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公元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公元1884年时,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公元1894年进爵亲王,并在公元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其实在以上四位世袭铁帽子王中,唯有爱新觉罗·胤祥才算是有资格成为铁帽子王,他文治武功都极为出色,功绩卓著;而之后的爱新觉罗·奕、爱新觉罗·奕譞和爱新觉罗·奕劻,其实论功绩,距离铁帽子王都有不少的距离;之所以能成为铁帽子王,除了与清朝宗室管理松散有关外,其实还与慈禧太后有关,实在是名不副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这场本来赢了的战斗,大清惯性的跪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早期大清vs晚期大清,大清时期大清打赢过西方列强吗,大清灭亡后大清军队都去了哪里

    这是发生在1883年时候的一件事情,法国在完成东南亚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扩张之后,将目标瞄准了中国的广西和云南地区;当时法国人本来想通过澜沧江入侵云南,但是发现行不通之后,将目标瞄准了与越南接壤的广西,企图利用红河作为入侵中国云南的通道。在1873年的时候,法国派安邺率军百余人侵袭并攻陷河内及其附近各

  • 随努尔哈赤征战天下的4大贝勒结局如何?一人称帝,三人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清朝的登基划分非常严格,最下等的当然是被征服的民族,其次就是蒙古族,蒙古族之上就是满族自身;而在满族之上,则是爱新觉罗氏自身。真正掌握最核心实权的自然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普通的满族或蒙古族以及被征服的民族会怎么样,所以他们显得很大度。但是他们对同为最高统治阶层的爱新觉罗氏,却

  • 清朝有位皇帝很节俭,吃的鸡蛋34两银子一个,还问老师吃得起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皇帝平日饮食,清朝皇帝一天的伙食,清朝最勤奋节俭的皇帝

    但是如果知道这位皇帝的衣服打个补疤就要五两银子,吃的鸡蛋高达三十四两银子一个,这就会让人瞠目结舌;要知道清朝时期的正九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也才33.1两白银!这位皇帝吃一个鸡蛋打一个补疤,就要消耗一个正九品官员一年的俸禄!而且光绪皇帝每天要吃四个鸡蛋,也就是132两白银,当时正三品官员一年俸禄也才130

  • 虽然清朝末年丧权辱国割地求和,但是清朝做过的功绩也不能埋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于清朝末年腐败无能的资料,满清割地赔款一览表,中国清朝历史上的十大耻辱事件

    如今谈及满清时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愚昧不堪等等,尤其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更是被如今的很多人视为历史最大耻辱,尤胜五胡乱华;不可否认,从乾隆开始,满清就开始逐渐腐朽,远远落后于世界。现在国人心中对满清最大的恨,不是在赔款上,也不是在签订的开通通商口岸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上,而是东北和西

  • 传奇的太平天国女将军,连天王洪秀全都只能眼馋而不敢用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苏三娘原姓杨,是一个江湖卖艺女子,打飞镖百发百中;后来与灵山天地会首领之一的苏三相识并结为夫妻,苏三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专与清政府作对,口号是“劫富济贫,杀官放囚”,因此得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支持。后来因为内奸的出卖,苏三在一次行动中被伏击,被乱箭射死;后来苏三手下的兄弟们知道苏三娘巾帼不让须

  • 清朝有个侍女,一生不洗澡,却活了90多岁,去世后由皇子守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宫女死后葬在哪里,清朝的宫女殉葬,清朝公主死亡秘闻

    而能与皇太极结为姻亲,自然是出身名门的,布木布泰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的次女;后来,布木布泰的姐姐也入宫嫁给了皇太极,这关系似乎有点混乱;但这里要说的并不是说皇太极的后宫关系有多乱,而是要说说这布木布泰的随嫁侍女苏麻喇姑。这苏麻喇姑生在科尔沁一个贫苦牧民之家,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

  • 看了商朝妲己古尸还原图,妲己确实漂亮,怪不得纣王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古尸相貌复原图,历史苏妲己真实图片

    人们对于美的事物往往都是高度关注的,无论是壮丽山河,田间风光,朝霞夕阳,都会引起无数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赞叹。除了自然之美以外,人们还十分爱美人。不论是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祸国殃民的妲己,还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出生乱世的李师师,都引起人们的热议。人们讨论他们的美貌,讨论他们的命运,也关注他们的结局

  • 西周成康之时中央集权便遭到地方的挑战,但西周采取息事宁人之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考古学家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师旂鼎。师旂鼎的铸造时间是在西周初,属于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师,是西周军队官职名称;旂,是铸鼎者之名。师旂是伯懋父手下的将领;而伯懋父则是周成王时期的王室大将。在师旂鼎铭文中,就记录下一件发生西周军队中的稀罕事情:“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从王征

  • 抛开争议,郭沫若的考古学成就有多高?学者:甲骨文研究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沫若破译多少甲骨文,郭沫若甲骨文贡献者,郭沫若研究甲骨文的故事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郭沫若的名字,就会发现郭沫若身上有太多的争议。无论人们对郭沫若的争议有多大,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郭沫若确实有能力。看看郭沫若拥有的头衔吧,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等。上面这些头衔,很多人努力一生可能也不能拥有其一。关于

  • 湖北近30年最重要考古发现:出土文物史无前例,或将改写西周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湖北十大考古发现,湖北出土的一级文物,2015年西周墓出土文物

    这次考古发掘曾被认为是“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发现”,因为首次在南方地区发现了西周时期的殉马坑,或将改写西周历史。图为一名考古人员在小心翼翼清理西周青铜器。(图片来自东方IC)专家表示,随着大量西周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文物上的刻字铭文,这比史书记载要真实的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