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1883年时候的一件事情,法国在完成东南亚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扩张之后,将目标瞄准了中国的广西和云南地区;当时法国人本来想通过澜沧江入侵云南,但是发现行不通之后,将目标瞄准了与越南接壤的广西,企图利用红河作为入侵中国云南的通道。
在1873年的时候,法国派安邺率军百余人侵袭并攻陷河内及其附近各地。越南国王阮福时请求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老街地区的中国人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协助抵抗法军侵略。刘永福意识到法军来者不善,秉着保护越南就是保护中国的想法,刘永福率领麾下黑旗军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军,击毙安邺,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
1881年,当时的法国总理茹费理主导法国议会通过了二百四十万法郎的军费用于越南。法国政府命交趾支那海军司令李维业指挥侵略军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并迅速占领河内并兵锋直指中越边境;清政府鉴于形势变化,命令滇桂两省当局督饬边外防军扼要进扎,但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
在1881年,刘永福率黑旗军在怀德府纸桥进行决战,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以下三十余名军官、两百余名士兵被击毙。法军被迫退回河内。法国面对失败,而且司令及副司令都战死的局面,再次拨款350万法郎组织军队进攻,而且还派遣了舰队。
在1883年的时候,法国终于对越南的宗主国—清朝,发动了战争,法国派遣军队一万六千人,但是清朝军队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面对法国来势汹汹、装备精良,一再失败;清政府于是决定议和,但是法国要求清朝赔偿军费两亿五千万法郎(约合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并威胁说,法国将占领中国一两个海口当作赔款的抵押。
清朝当然不会那么冤大头,但是当时清朝的海防实在太差,法国舰队一路耀武扬威,分别开进福州和基隆,但是遭到了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统率下顽强抵抗,使法军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机再举;法国降低赔偿要求,只要清朝赔偿军费八千万法郎,但是清政府不同意,战争继续。
最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朝陆军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取得了镇南关大捷,连破文渊、谅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海军方面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清朝惨胜,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885年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从此,中国承认法国吞并安南,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