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是山东六国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些诸侯没把握住

长平之战是山东六国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些诸侯没把握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90 更新时间:2024/1/16 17:30:35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的迷雾总是会让人看不清楚时局。

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时而结好,时而破裂,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那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对此最完美的诠释。

诸侯国之间时而合纵,时而连横,也就是眼前的利益发生了变化,但不可置否的是,连横也好,合纵也罢,主导诸侯关系的是秦国的对外政策。

秦国对山东六国虎视眈眈的时候,它们会暂时抱团,以抗强秦,但如果秦国对周边邻国放了友好相处的烟雾弹时,这些诸侯又会争先恐后的结好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就是最好的证明。

[var1]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统一华夏的欲望已经张贴在了脸上,唯一还能阻挡秦国脚步的是赵国,为了实现秦国几代君主的夙愿,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决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对于秦国来说,不只是一次机会,还是一场危局,可以说长平之战是山东六国联合起来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些诸侯没把握住。

长平之战不仅仅只是秦赵之间的一场战争,它还决定了战国时局,赵国胜则六国存,秦国胜则六国灭,既然关乎六国存亡,那么当赵军被围时,其余诸侯为何无人来救?

长平之战爆发的原因是韩国的上党郡,本来这块地已经成为了秦国嘴边的肥肉,但是韩国郡守冯亭却把这块地送给了赵国,秦国辛辛苦苦又是占领太行山的孔道,又是攻打韩国野王,劳民伤财不说,却让赵国捡了一个便宜。

秦国能不生气嘛,这就好比自己种了一个大西瓜,等到成熟的时候,却被别人摘去吃了,搁谁谁都不爽,既然不爽那就要教训赵国,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就这样爆发了。

[var1]

按理来说,韩国这时候应该出兵帮助赵国一把,毕竟三晋同源,毕竟是因为自己家的土地打起来的,最起码要有个态度啊,但是韩国却一点要救援赵国的意思都没有。

看着秦赵之间的决战,韩国就好似看电影一般,嗑着瓜子,不闻不问,偶尔蹦出一句,你们该打打,我就看看不说话,韩国不出兵援赵可能仅仅是因为被秦国打怕了,觉得事不关己自当高高挂起。

听闻赵军40余万被困长平的时候,楚国有那么一阵冲动,要去支援赵国,以雪被秦国打压欺凌的耻辱,但这也只是一阵冲动,因为这短暂的冲动,随即就被秦国的一句话浇灭了。

这句话说的是,你来救赵国那我就退兵打你,你要是不救,那我继续打赵国(《战国策》: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var1]

其实楚国不救赵国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楚国现在的政府是亲秦派,公元前264年,楚顷襄王死,其子楚考烈王继位,春申君黄歇为令尹,这两人早些年都在秦国当人质,并且春申君极其擅长祸水东引,现在秦国不攻打楚国了,这是这两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楚考烈王为了表示和秦国友好关系,刚继位就割让了一块地送给秦国,好不容易用土地换来的和平,楚国当然也不会救赵国。

我们接着把目光转移到当时富裕的齐国身上,赵国最希望就是得到齐国的支撑,《战国策·齐策》中记载:赵无以食,请粟于齐,齐国借给赵国了吗,当然没有,史料记载:齐不听。

赵国的四十余万大军被困长平,邯郸送往长平的粮食也都被秦军抢了去,这些人临死的时候,都想吃一顿饱饭,但是只是幻想,赵国没有支援撕不开秦国的包围,齐国又不借粮食,这些人的命早已被安排好了,包括赵括在内,都只有死。

[var1]

那么齐国为什么不肯帮助赵国呢,这是因为范雎远交进攻的威力,齐国长期被秦国的糖衣炮弹洗礼着,在被秦始皇灭国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从来没和秦国打过仗,也拒绝参加各类合纵抗秦的活动,齐国的最后一任齐王还和嬴政结拜成为了兄弟,但结果却被嬴政赶出了齐都,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时候的齐国没有明白人吗,当然不是,有个谋士就给齐王讲了唇亡齿寒的故事,但是齐王只是摇着头说了两个字”不借“,自此齐国也不会救援赵国了。

我们接着说三晋同源的魏国,看着周围人都不救,按理来说魏国不能袖手旁观了吧,趁着这机会怎么着也该从秦国那里捞点便宜才行啊,但令人失望了。

因为魏国群臣商议的结果是:秦伐赵,与魏便,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秦国攻打赵国,可是对魏国有好处的,还是等到战争的结果出来再说比较好,假如秦国打赢了,我们就继续叫秦国大哥,假如赵国嬴了,我们就给秦国一脚(原文记载为:秦国不胜赵则乘胜而击之,胜赵则服焉)。

这就是分明就是想当渔翁吗,但是秦国真的会让这个渔翁存在吗,当然不会,能在秦国面前当渔翁的诸侯国,在战国几乎没有,有了这个结果,魏国抱着渔翁得利的心态,自然不会去救赵国。

[var1]

此时魏国的丞相是孔斌,他是孔子的六世孙,看着这群魏国贵族商议出来的结果,当真无奈,随即发出了”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的叹息,没多久孔斌也就从魏国辞职不干了。

这时候战国七雄中似乎只有一个燕国没说了,燕国本身实力就不强,又经过和齐国长年战争,国力更是衰弱,想要救援也没能力,另外前段时间燕国和赵国也打了仗,面对赵国被打,燕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指望它去救赵国也没可能了。

韩、魏、楚、齐、燕都对秦赵这场大决战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心态不救援赵国,都不重要了,因为此后的嬴政会让他们品尝这种滋味。

长平之战决定了战国时局,当赵军被围时,其余诸侯为何无人来救?他们中虽然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但还是怕会惹恼秦国,招来祸患,毕竟如果可以选择灭亡的时间,这些诸侯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迟些灭亡,而不会想着该怎么强盛起来。

长平之战是山东六国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些诸侯没把握住,这次战争秦赵两国几乎都是倾全国之兵,这时候如果魏国、楚国、亦或者韩国能看透时局,随意进攻秦国任何一个重镇,都会轻松拿下并且能解了赵国之危。

[var1]

只是这些诸侯国都对这次机遇视而不见,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几十万青壮年士兵,此后,再无能力阻挡秦国东出的铁蹄,你可能会说,赵国此后还会有一个李牧,但即将倾倒的大厦,已经不是一个名将能支撑的了。

长平之战中秦国的胜利也仅仅堪称惨胜,这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如果其余诸侯国能看清时局,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说不准秦国又要被打回函谷关以西了,这次机会丧失之后,六国再也没有任何机会能打败强秦了,只是历史不能假设。

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李世民、刘邦,三支不同历史时期的团队对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与朱元璋谁最厉害,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谁格局大,朱元璋和刘邦谁的贡献大

    先来看看统帅,这方面占据优势的无疑是李世民团队。刘邦团队的统帅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韩信,作为古代的“兵仙”,韩信绝对是古代各大版本十大名将的榜上常客,最被人们熟悉的无疑是唐宋两个王朝的“武庙十哲”,韩信都是稳居一席,纵观汉朝开国时期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到刘邦集团只有韩信是最合格的统帅,并且是他统帅汉军

  • 诗佛王维,为什么被称为“人才”?品品王维佛性和普通人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维最有佛性的一首诗,王维传说明王维是个怎样的人,王维人生的十种境界

    而关于他们的称号,也一直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我们叫王维“诗佛”,杜甫叫“诗圣”,李白则叫“诗仙”。所谓“佛”,拈花一笑,一切自在不言中,所谓“圣”,总归是离不开自己所深爱的土地和百姓,而“仙”,说到底,他没有什么离不开的,他做的一切都是在做自己,他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明代人徐增曾经写过一篇诗歌评论著作

  • 渭水之盟大唐究竟赔了什么,会让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渭水之盟李世民霸气侧漏,渭水之盟李世民带了哪六个人,李世民的渭水之盟是现在的哪里

    渭水之盟的房谋杜断!谁也不会想到,堂堂天可汗李世民也几乎把大唐亡掉。而这一切发生不过距他继承皇位不到二十天。公元626年八月二十四日,东突厥的王者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骑兵围住长安城,而李世民的长安城士兵不过一万人。京城长安人心惶惶。很多富户已经悄悄逃走,长安危在旦夕。这种时候,李世民只要听从臣下建议南

  • 11年间唐玄宗独宠杨玉环,为什么杨玉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为何独宠杨玉环,杨玉环跟唐玄宗有孩子吗,杨玉环和唐玄宗啥关系

    唐玄宗“扒灰”儿媳妇杨玉环,这场特别之恋经过诗人的歌颂,成了一场旷世绝恋,还说唐玄宗是个专情的人,如果将杨玉环入宫的前因后果说个明白,唐玄宗的专情就是个笑话,而且这其中说来颇有点讽刺意味。杨玉环没入宫之前,她的婆婆武惠妃是最得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姑祖母是武则天,李唐经过武则天篡唐改周,江山差点

  • 八王之乱:一场真正的权力的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王之乱完整视频,八王之乱是哪八王,八王之乱剪辑

    八王之乱普遍认为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291年的3月到6月,二是299年一直到306年,为什么八王之乱会发生?期间西晋又经历了什么过程?美国HBO能推出了一部名为《权力的游戏》电视剧,在全世界广受好评,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算尽心机互相搏杀,你根本猜不出哪一位是主角,因为你认定的人,往往会在下一秒忽然死去

  • 安史之乱中,为何大唐军人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跟着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安史之乱后大唐存活了多久,大唐在安史之乱前准备干什么,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样一步步衰败

    当时的大唐,虽出了不少问题,但总体上仍处于盛世。为何这些军人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跟着造反呢?士兵有没有好日子过,取决于节度使对于当时的大唐军人来说,有没有好日子过,完全取决于节度使。初唐时,大唐是府兵制。将士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都是有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自耕农。开战时,各折冲府的府

  • 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之说,竟才流行五十年,始作者是郭沫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白哪年生的哪年死的,李白与杜甫郭沫若知乎,李白为何出生在碎叶城

    如今,我们都认为李白生于碎叶城,但史书上一直并未记载李白生于碎叶,相反更多记载李白生于四川,而四川江油也被称为“李白故里”,那么“李白生于碎叶”之说如何而来?如果李白真的生于碎叶城,那么碎叶城具体在哪?自唐朝始,对于李白出生地,学者一直争论不休,许多地方争相将李白说成家乡人,于是打起了一场千余年的笔

  • 皇帝微服出巡受辱,唐宣宗暗中报复,汉武帝赏了要揍他的小老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宣宗装傻忍辱36年,唐宣宗李忱电视剧片段,汉武帝微服出巡

    而在历史上,康熙帝并没有微服私访过,他甚至写过一篇文章发对皇帝微服出巡。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身。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君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康熙帝认为,天下之人都识得他的相貌

  • 黄河岸边埋葬着一位传奇皇帝,1458株隋唐时期古柏树国内仅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亲手为长孙皇后栽的树,历史上真实的古柏,李世民亲手栽的千年古树

    在盟津古渡处,黄河流出高山峡谷,陡然变缓。3000年前周武王在此渡河成就霸业,这里也是守卫洛阳的北门户。黄河南岸有一座突兀的大墓,周围古柏成林。这里是汉光武帝原陵,妇孺皆知的传奇皇帝l刘秀的长眠之处。根据统计,园内树龄千年古柏1458棵,是隋唐时期种植,是我国少有的古树群。此外,西边光武帝词有一棵奶

  • 山东“武则天”:1986年开辟王朝称帝,坐拥500信徒,建下“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东武则天简介,武则天登基前后国土情况,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祖籍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封建王朝曾统治中国长达上千年之久,在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下诞生了许多非常有名的皇帝,在此其中就诞生了这样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同时她还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也是在位年龄最长的皇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