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微服出巡受辱,唐宣宗暗中报复,汉武帝赏了要揍他的小老板

皇帝微服出巡受辱,唐宣宗暗中报复,汉武帝赏了要揍他的小老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36 更新时间:2024/1/15 19:50:10

而在历史上,康熙帝并没有微服私访过,他甚至写过一篇文章发对皇帝微服出巡。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身。此等事,朕断不行。举国君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

康熙帝认为,天下之人都识得他的相貌,微服出巡并没有什么用,还有碍皇家体面,况且他认为体察民情的方式有很多,不限于微服出巡。康熙一生有六次南巡,五次都是为了治理河道。第二次出巡之前,河道总督靳辅被人陷害罢了官,康熙在南巡途中听百姓们都在赞扬他是个好官,决定重新用他。可惜不久之后靳辅就去世了,康熙还在众臣面前感慨褒奖他。康熙南巡劳民伤财,却也帮助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虽不及电视剧之中那样荡气回肠,他能做到这些已经很难得了。

康熙没有微服私访过,那么其他的皇帝呢?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宋太宗、明太祖、明宣宗、汉武帝、唐高宗、辽穆宗、清同治帝等皇帝都曾经微服出巡过。

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微服私访,在路过农田之时,看见农民正在耕作,他下马询问农民这一年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还向农民借来了农具,亲自下田犁地,不过一会儿功夫,他就对身后的大臣说:“我不过推了几下就非常累了,何况他们终年都要劳作。”他下令赏赐这些农民一些钱财,回到皇宫之后他想了许多,从此在制定政策之时都会考虑到农民的利益。

但并不是每一个皇帝微服出巡都是为了百姓,有的皇帝走出皇宫完全就是为了寻欢作乐。他们在妇人手中长大,成日面对着程式化的生活,宫中美人众多,但大多墨守成规,被圈起来养久了的皇帝,自然也想去外面走一走。比如汉成帝微服出巡就是为了寻乐子的,他多年出巡的最大收获就是赵飞燕

不过,皇帝们出巡也遇到过尴尬事,比如唐宣宗和汉武帝就曾经被有眼不识泰山的人鄙视过。

唐宣宗喜欢微服出巡,他是个有一颗操心命的皇帝,比如说他曾经经过一个尼姑庵,看见里面的尼姑们浓妆艳抹,非常不高兴,回去之后就下旨要求严肃处理道观之中的不正之风。

一日唐宣宗在寺庙之中游玩,正好遇到了刚刚中了进士的贾岛。他听到贾岛吟诗的声音对他有些兴趣,正好看见寺庙的桌案上有贾岛的文章,就随手拿起来看,贾岛不认识他,对他的无礼十分不满,将文章抢过来说:“你哪里懂得这个!”唐宣宗大怒,不久之后将贾岛直接贬到遂州做长江主簿。贾岛也就是在那里郁郁而终。

同样倒霉的还有温庭筠,唐宣宗在长安城游玩的时候看到了温庭筠,两人站在一起闲聊起来。温庭筠看了看唐宣宗,对他道:“你是长史、司马这一类的人物吧?”唐宣宗说不是,温庭筠又猜是六参、薄尉这类的小官儿。唐宣宗肯定不愿意了,难道自己长了一副仕途不顺的模样吗?他也不愿再听温庭筠乱猜,直接亮明了身份,还将温庭筠贬了官。几年之后,温庭筠因为备受官场打击,郁郁而亡。

唐宣宗虽然有体察百姓的良好理想,奈何内心深处还是傲娇而自恋的。不过,唐宣宗为什么总是被文人看不起呢?我们且看看史料之中的记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

建元三年,汉武帝刘彻迷上了微服出巡。他很有雅兴地给自己起了个“平阳侯”的诨称,还喜欢大半夜出发。好几次他因为走进了农田糟蹋了农作物,被农民们逮住送官,差点被地方官法办,而这还不是最离奇的。

这一日汉武帝带着一拨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柏谷,大半夜找到一家旅店,并且和旅店老板买酒喝。这一拨人穿着打扮比较体面,为首的这个一看就是不缺钱的,后面还跟着身强体壮,看起来就有些底子的随从。深更半夜去旅店要酒喝,老板觉得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横眉一挑,喝道:“要酒没有,要尿老子有一泡。”

汉武帝被人这么一骂,又不好发作。老板认定了这伙人非奸即盗,就暗地里找了一群年轻小兄弟想要将他抓住。不过这店里的老板娘是个明白人,她一眼看出这些人出身不凡,她看丈夫张罗着自己的捉贼计划,忙好言相劝:“我看这些人并不像是盗贼,那个领头的人倒像是一位贵公子,你千万不要误伤好人。”老板有些犹豫了,老板娘乘机将他拉回房间里,好言好语劝他多喝点酒,将丈夫灌醉,还把他绑了起来。那些小年轻们看到大哥被嫂子绑起来了,也不敢做什么,直接散了。随即这位老板娘又是杀鸡又是宰羊,大半夜张罗了一桌酒菜招待这些贵客,对汉武帝一行人道歉道:“对不住了各位,我家老头子脾气暴躁,各位不要往心里去。”

汉武帝知晓了其中来龙去脉,回到宫中之后,召见了这对老夫妻。老板娘毫无疑问受到了赏赐,那店主也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赐,汉武帝认为他嫉恶如仇,是一条好汉,当场就封他为羽林郎。

所以,皇帝微服出巡还是有很多危险的,对百姓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想象一下你随随便便和路人说了一句玩笑话,可能下半辈子就完了,是一种多么糟心的感觉。皇帝微服私访虽然听起来很有戏剧性,而实际操作起来,似乎就没有那么具有正义感了。

更多文章

  • 黄河岸边埋葬着一位传奇皇帝,1458株隋唐时期古柏树国内仅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亲手为长孙皇后栽的树,历史上真实的古柏,李世民亲手栽的千年古树

    在盟津古渡处,黄河流出高山峡谷,陡然变缓。3000年前周武王在此渡河成就霸业,这里也是守卫洛阳的北门户。黄河南岸有一座突兀的大墓,周围古柏成林。这里是汉光武帝原陵,妇孺皆知的传奇皇帝l刘秀的长眠之处。根据统计,园内树龄千年古柏1458棵,是隋唐时期种植,是我国少有的古树群。此外,西边光武帝词有一棵奶

  • 山东“武则天”:1986年开辟王朝称帝,坐拥500信徒,建下“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东武则天简介,武则天登基前后国土情况,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祖籍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封建王朝曾统治中国长达上千年之久,在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下诞生了许多非常有名的皇帝,在此其中就诞生了这样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同时她还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也是在位年龄最长的皇帝之

  • 李林甫为六个女儿设“选婿窗”让她们自主选择婚姻,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林甫简历,李林甫的后代情况,李林甫的女儿结局

    李林甫,一代奸相。有人曾经把他和宋朝奸相秦桧相提并论,巧合的是李林甫执宰唐朝十九年,秦桧也执宰宋朝十九年。李林甫在朝中嫉贤妒能、打压异己,后来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自此由盛转衰和李林甫脱不了干系。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李林甫在家里却是一个讲究“民主”的人,在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李林甫一改常态

  • 武则天改唐为周之后,唐人是何态度?唐朝墓志铭解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改唐为周后来改回来了吗,武则天改唐为周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当了女皇改唐为周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一直强调“男尊女卑”,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相当于篡唐,属于大逆不道,自然应该遭到批判才对,明朝大学者王夫之评价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事实真是如此吗?一批唐朝墓志铭的出土,解开了真相,颠覆了传统认知。首先看一下官方评价,这是代表大唐精英阶层的意见。武则天之后,是唐中宗、唐

  • 怛罗斯之战后,黑衣大食如何看待唐朝,与多数人想的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关唐朝怛罗斯之战的纪录片,黑衣大食与唐朝关系,怛罗斯之战唐军有多少人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胜利一方往往会夸耀自己、贬低对手,更为重要的是,在很多国人看来,怛罗斯之战惨败,是唐朝中亚政策的转折点,黑衣大食通过此战痛击唐朝,遏制了唐朝在中亚的扩张。既然此战如此重要、如此辉煌,那么阿拉伯史料中如何看待战败的唐朝呢?真相颠覆了传统认知,与多数人想的大不一样。阿拉伯史料中的怛罗

  • 射杀李建成后,李世民为何突然隐身?原来去做了这一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世民跪而吮(李渊)上乳,号恸久之!从射杀李建成坠马到“跪而吮上乳”,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李建成李元吉部下2000余人复仇攻打皇宫等,史书上不见李世民的记载,难道这一期间李

  • 别再给韩剧骗了!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其实是一场罕见的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剧李世民,韩剧李世民打高句丽,李世民征高句丽是哪一年

    那么,纵横东亚打的突厥、薜延陀、回纥等悍敌俯首称臣的李世民,在攻打高句丽时真的翻船了吗?其实,之所以流传李世民失败而归,不是李世民真的打了败仗,而是李世民要求太高,没能达成目标罢了。众所周知,高句丽是一个硬骨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导致国内乱起,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等人吸取教训,一直

  • 唐朝如何对待外国人,与我们想的大不一样,读来令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对外国人的政策,唐朝为啥有那么多外国人,唐朝灭亡后外国人去哪了

    加入唐朝官员系统的外族人,自然属于唐朝自己人了,但到唐朝经商、定居的外国人,唐朝如何管理对待他们呢?我们可能想到的是无非是“优待”、“鄙视”或“正常对待”,但实际上与我们想的大不一样,读来令人汗颜脸红,因为唐朝有“耍流氓”的一面。李世民的虚荣心中国历代帝王之中,无论是汉武帝,还是隋炀帝,以及后来的历

  • 唐朝修建的大明宫,被誉为“千宫之宫”,网友:为何不叫大唐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大明宫还在西安吗,唐朝大明宫为什么不在长安城中心,历史上真实的大明宫

    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叫《大明宫词》,当时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一开始以为讲的是明朝的事,后来才知道,人家讲的是唐朝的事情。这就有意思了,为何唐朝的这座宫殿叫做大明宫,而不叫大唐宫呢?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意呢?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保留下来最大的宫殿是故宫,这也是全世界三大宫殿群之一,整个故宫

  • 古印度眼里的唐朝,一个微不足道的蛮族国度,令人难以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时的印度,古印度与唐朝友好交往的重大事件,唐朝时期的印度是怎样的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唐僧玄奘启程西天取经,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五万里远赴印度,历尽艰难险阻,于631年(贞观5年)到达目的地,此后游学印度各地,前后一共十七年,学遍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并与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古印度,最后于645年回国。在印度的时候,唐僧认识了很多印度人,那么他们眼里的唐朝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