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的嫡子——太子真金

忽必烈的嫡子——太子真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90 更新时间:2024/1/23 8:36:02

大蒙古国由成吉思汗铁木真(太祖)于1206年建立,传位给三子窝阔台(太宗),然后其子贵由(定宗)继位。之后窝阔台一系没再做皇帝,自蒙哥(宪宗)开始,皇位一直由托雷的子孙后裔继承。

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以及孙子蒙哥、忽必烈(世祖)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里面多有叙述,从塞北射雕、大漠风雪直到襄阳鏖战,烽火狼烟、刀兵干戈,真是荡气回肠。

在攻打南宋的战争中,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钓鱼山下去世。其弟忽必烈于1260年继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语出《易经》“大哉乾元”。

直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元朝历时98年。与历代大一统的朝代相比,或是与同样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清朝相比,元朝怎么看都是一个短短的王朝。

为何元朝“王气黯然收”?这是与它的政治紧密关联的。元朝依靠马背上打下天下,又想在马背上治理天下。蒙古人始终没有弄懂当时社会,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是他的殖民地,只想剥削人以谋取利益。

其一,元朝始终没有彻底脱离“部族思想”,一直想削弱其他部族,壮大扩张自己部族。并且,蒙古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其他民族,一直高唱民族不平等的论调。

当窝阔台灭金后,重臣别迭竟建议:汉人无益于国,不如空其人,以其地为牧地。后虽经耶律楚材力谏而止,但还是把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即夏,金统治区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故宋之人。

其二,蒙古人重视聚敛。蒙古人入主中原,正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觉得什么都是好的。他们觉得聚敛的法子好,但并不明白这种聚敛的政策,只是竭泽而渔,获利是短期的,损失是长久的。

忽必烈(世祖)根据实际情况,颁布了一些有利于政治稳定和国家经济恢复的政策,但所行的政策还是以聚敛为主。

忽必烈信任之臣,无论是阿合马,卢世荣,还有桑哥,都是言利之臣。过度搜刮财富,不但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阶级矛盾,并且还使得元朝贵族阶级迅速腐化,成为元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

其三,元朝不注重重用士人,饱读诗书的汉族士大夫,受到的待遇很不平等,甚至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机会。反而大字不识一斗,胸中毫无点墨的蒙古、色目贵族经常能身居高位,这也引起了大量的汉族士大夫的严重不满,并且造成了人才稀缺的囧境。

元朝这样“折腾”,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让当时的国家有了“反向发展”的趋势。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的蒙古族,跟汉族差距不小,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接受并实施汉族的政策,制度,也是不现实的。

不过,历史真令人摸不着头脑,当时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却是一个受汉文化熏陶很深,颇为贤明之人。

真金(1243年-1285年),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子,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之父,母察必皇后。

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甚重儒臣,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同年十二月病逝,元世祖赐谥号明孝太子。

(太子真金)

真金喜爱讨论儒家经典与历代史籍,

"每与诸王近臣习射之暇,辄讲论经典,若《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王恂、许衡所述辽、金帝王行事要略,下至《武经》等书,从容片言之间,苟有允惬,未尝不为之洒然改容"。

真金非常孝顺,忽必烈有病时,忧形于色,夜不能寐。察必皇后中风,他着急而泣。母亲去世,他终日不喝一口水。

在对待理财的问题上,真金的态度和汉法派一样,从一开始就是持反对意见的。一次他对别人讲:

“财富不是一开始就从天上掉下来的,怎么可能年之内就获取那么多的财富呢?恐怕百姓的膏血又要榨干了,这是坑害百姓!”

忽必烈宠信阿合马,觉得他理财有成效,但阿合马其实是专权暴敛,残害大臣,侵占财产。益都千户王著为民除害,设计用大锤捶杀了阿合马,并处死了阿合马的子侄,没收了他家的财产,最后还进行了对阿合马的屠尸。

可以说阿合马的倒下,是以汉法派的最终胜利而结束的,汉法派的声势空前高涨,太子真金被他们拥立,威高也极高。大家采用儒家仁义之说充当施政纲领,认为如此做,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不成问题的。

(阿合马)

然而,在世祖二十二年(1285年),江南行御史台监察御史上了一个奏折后,事情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南台御史在奏折上说:

“皇上春秋已高,应禅位给太子,皇后也不应该参与政事。”

皇上让位不让位,不是奏一本就能解决的。关键是忽必烈虽然到古稀之龄,身体状况也不佳,但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还想再皇位上再干几年。他还有事业要做,比如平叛北边叛乱,甚至再扩大一下版图,攻打下几个国家。

南台御史提出的禅位意见,迂腐而不合时宜。对此,真金毫不知情,甚至从没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那样的话是大不敬。而御使台都事尚文接到这份奏章后,觉得此时事关重大,不敢发章,将这份奏章密封了起来。

可阿合马党羽答即古阿散却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不怀好意,想要整垮太子,于是上奏请求搜集御史台吏案,目的是想搜出那份奏章。可是,答即古阿散最终没有搜到这份奏章,但他却将奏章的实情告诉了忽必烈。忽必烈听说后,命尚文交出那份奏章。

(忽必烈)

尚文与安童先下手为强,尚文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答即古阿散是阿合马的人,台里有他的案子,我们可以先去皇上那告他!”

于是,二人根据卷宗列举出答即古阿散一伙人的收受贿赂等罪状几十条,立即上奏皇上。安童说答即古阿散绝非善类,请求处置他们。忽必烈大怒,答即古阿散随即被处死。

事情得到了缓和,起码忽必烈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没有让奸臣有可乘之机。但是孝敬的真金却觉得事情是因自己而起,因此却恐惧不安,最后竟然一病不起。

忽必烈访遍天下名医,真金的病却没有丝毫效果。不久,这位励精图治,抱负还没有得到施展,受人拥立尊敬的太子,在四十不惑之年就早早的陨落了!

真金代表着一个时代,一个与兴盛划等号的时代,随着真金的逝世,对未来时局也深感渺茫和忧虑。

如果真金没有在这场政治斗争死去,元朝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吧。

参考资料:《元史》《元铁骑扬威》《历史的经验》《中国大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为何不先灭大辽收幽云,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底是对还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统一大辽,北宋赵匡胤攻辽失败,赵匡胤为何不攻打辽国

    众所周知,宋朝建立之初,在削平五代十国的割据分裂势力时,一直采取的是宋太祖与赵普“雪夜定策”中所谋划的战略方针,即“必先取巴蜀,次及江南、广南……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祸之,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屏翰,俟我富实,则取之”(《东都事略》卷二十三),也就是后世所概括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但从

  • “包拯买猪肉”是什么原理?包拯是聪明还是奸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包拯后台是谁,包拯买肉问题,包拯是什么地方人士

    包拯天生愚笨,出生以后就浑身漆黑,虽然包拯的父亲老来得子,但对这个儿子,包拯的父亲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不久以后,包拯的父亲病逝,照顾包拯的重任也便落到了包拯的大哥大嫂身上。包拯的大哥大嫂是出了名的有良心,相对的,包拯的二哥二嫂又是出了名的黑心,包拯幸亏得到了嫂嫂的照顾才能够安然长大。有一天,包拯的大

  • 明朝灭亡后,还有一股强大力量,存在了200多年,被满清一举歼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灭亡后有多惨,明朝灭亡了几十万大军都去哪了,明朝灭亡的事件

    朱元璋带领的大批明军攻破元大都后,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势力仓皇逃亡,不做抵抗,没有帝王尊严,一路逃回了蒙古地盘,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明智举措,毕竟他们的故土仍旧还在,蒙古高原仍然是他们的家乡,中原领土只是丢失,日后还有可能夺回来,只要他们的蒙古帝国还没有真正灭亡。元惠宗脱

  • 南京曾发现“铁索悬棺”,多与“明朝这类人”有关,专家给出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铁索悬棺之谜,南京明朝墓,中国古代四大悬棺之谜

    当时工人们正在挖地基,刚挖了1米左右就不断出现碎砖石,之后又坍塌出一个“大窟窿”;这是挖到了古墓,该消息被迅速上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考古队,对该古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古墓距离地面仅1.5米左右,为砖石结构,大抵由封门墙、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组成;经勘察,这座古墓并未遭到破坏,保存状态相对良好,

  • 关于“幽云十六州”的冷知识,其实宋朝没有全丢,还是占了2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收回过幽云十六州吗,北宋末年收回幽云十六州了吗,宋朝为什么不放弃幽云十六州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由中原王朝掌握的,历朝历代均在此派有重兵驻守,直到后晋皇帝石敬瑭甘做辽朝的儿皇帝,为换取辽国的支持把这个地方给了契丹人,这下可把后来的中原王朝坑苦了,游牧势力不仅轻易跨过了这个防线,还因为吸收了农耕文明,提升了国力,后周皇帝柴荣北伐未成就病死,宋朝又不争气……一直到400多年后的

  • 因被污名化而遭埋没的名将王越,实为明朝文官领军的杰出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王越墓志铭,明朝王越的野史故事,王越生平

    大明朝开国时真称得上是君明臣贤,兵多将广然而随着仁宣以来的国策由外拓转向内治,明军的战斗力肉眼可见的出现了下滑。尤其是朱瞻基这个深受朱棣青睐的“好圣孙”,几乎将永乐时期的对外军事政策全盘推翻。在宣德年间,明朝在北方的军事力量不但大踏步的后退,而且兵备开始废弛,军屯几乎全部荒废,军队开始糜烂,边境几乎

  • 宋朝时期才出现的铁锅,在此之前的两千年,古人是如何做饭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有铁锅了吗,宋朝的铁锅是怎么做的,宋朝时期的铁锅制作工艺

    从远古时期的人类第一次吃熟食之前,人类一直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没有器具,没有调味品,当他们学会用火烤食生食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人类文明的一大步,进入旧石器时代,通过打磨石器作为用具,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发明了陶制饮食器,用此来制作和盛饭食物。等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发展到高水平后,但制作并不容易

  • 宋仁宗赵祯登基的时候是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仁宗赵祯登基,宋仁宗赵祯为何子嗣稀薄,宋仁宗赵祯皇位谁继承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他在1018年被立为了皇太子,当时宋真宗还派了参知政事李迪辅导太子。1022年,宋真宗去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严格说宋仁宗赵祯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这样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会是一个忠厚的皇帝。赵

  • 驸马娶了公主,想出一生财之路,刚开始赚钱,朱元璋说:赐死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驸马被赐死,穿越大明王朝醒来被朱元璋赐死,朱元璋为何要杀驸马

    朱元璋还富有军事天分,擅长指挥战斗,陈友谅、张士诚等等都败在他手中,从这来看朱元璋是当世最顶尖的人才,但是成就霸业以后,朱元璋却像变了一个人,为了加强皇权统治,采取高压手段,对于贪腐更是零容忍,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大将,在洪武年间几乎被一网打尽。他嗜好杀戮,明初四大案牵连人数多达十万之多,对此朱元璋眼都

  • 宋太宗到底做了什么,后世竟称他为“北宋最大的败家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啥宋太宗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对北宋的政治有何影响,北宋宋太宗的历史简介

    文:军事帅哥公元976年农历十月二十五,一代雄主宋太祖突然驾崩,留下了千年谜团烛影斧声。第二天,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正式登基,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位皇帝。自此,宋朝在赵光义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宋太宗,历史票友们对它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正面评价认为,宋太宗完善了宋朝的制度建设,为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