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兄弟侄子命丧其手,为何还被后人称作明君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兄弟侄子命丧其手,为何还被后人称作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5 更新时间:2024/1/10 17:50:26

世民在历史上是一位鼎鼎有名的盛世明君,是当时少有的仁慈帝,但是他却做过令人发指的事情,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还有自己的很多侄子,以及逼退自己的父亲。即使是这样也还是被后人称为盛世明君,被古代的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其实真的很好理解,因为在古代成王败寇,胜利者将他们的所有丑事都直接一笔带过,加上自己是胜利者,自身有着胜利光环的笼罩,让世人把他们的错误都一一忘却,所以他们的很多事情都没有流传下去。

每个帝王都是很毒的,没有点手段怎么可以坐上那个无数人日思夜想的宝座呢,李世民当然也不例外了,即使是自己犯了错,但是你写历史的还能当着面将天子的错误写进去,如果那样和找死没什么区别,毕竟没有一位皇帝希望别人揭露自己的短处,这是皇帝内心的伤疤,怎么可能让这样的事情流传到后世呢?

那不是让后世的人戳自己的脊梁骨嘛。为此历史上很多帝王都将自己做的太过于出格的事情,都会让史官将他们剔除,以免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即使自己做错了,你不写不就好了吗,这也就是司马迁为什么不受汉武帝的待见。司马迁本人的做法也是触犯了天子的痛处,所以以后的天子也不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史官不听自己的话。

皇位争夺一般都发生在自己人身上

不管是哪一代的帝王,他们争夺皇位,实际上就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的内战,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属于自己的家事,你能管得住他的家事吗?当然不可能“清官难断家务事”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没办法断案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帝王世家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样处理的方式是有些血腥罢了。仅仅是为了争夺那一个位置,骨肉亲情都可以抛之脑后,兄弟之情在江山的面前,可能就要淡一些了。

李世民的开明政策使得很多人不再关注他的过失

李世民是一位可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圣德明君,其实就单单这一件事情就可以将他杀死兄弟的事情一带而过。善于纳谏的明君在中国历史上是真的很少很少,像大熊猫一般稀有,难得出现一个,干嘛还要计较他的那些过错呢?都忙着为自己寻求一份利益,皇帝告知自己的心愿,希望他能够达成自己的这一点愿望,满足这一点利益,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忘了这些事了。

儒家思想束缚人心

每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出现一群乱民,影响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用儒家思想,礼仪制度去束缚百姓,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并且明确的告诉人们,只要你乖乖听话你就可以过的幸福,那些不听话的人当然是要被杀头的咯。

只有这样一边教化,一边儿杀鸡儆猴,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皇帝想要的那样,没有人来反抗自己,也没有人说自己的坏话,其实都不敢说,你说了被周围的人发现可是要杀头的。谁也不想将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领头的一个就够了

有些事皇帝只准自己干,别人是坚决不容许他们去做的。就如同李世民自己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逼退了自己的父亲,这些事只能李世民一个人来干的。除他之外,其他人如果干了不就威胁到自己的了吗,你连自己的兄弟都杀,保不中那天杀过头了,把李世民自己送上黄泉,都是潜在威胁,务必要去除。

这也是一个现实,听他做了你还要想办法帮他把这些污点给剔除掉。其实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特权,只有爱你宠幸你就可以享受够到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对于皇帝这这个特权就一个,别人是拿不到的,李世民做了这些事情就不用负责了。

时针说

人性是可怕的,每个人都在为爬上高位而不断的努力,为了达到那个地步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这也是利益最能让人疯狂的原因。

其次就是社会层次所决定的,毕竟只有那些充钱的会员,才能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特权,世界不公平吗?世界也是公平的。

更多文章

  • “桃花石”:为何古代突厥和东罗马会用这个怪词称呼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桃花石,桃花石有什么典故,桃花石图片大全

    刚刚上面这段话选自13世纪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这里的长春真人就是著名道士丘处机(他不是小说虚构的,而是真实历史上的著名道士)。这本书是其徒弟李志常写的,记载了其师和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也顺道记述了一些丘处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蒙古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刚刚那段

  •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成千古绝对,千年来有几人能对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诗鬼李贺经典诗词十首,鬼才李贺的爱情诗,李贺经典诗句100首

    想必李贺的内心也如辛弃疾一般感到知音难觅的孤独与怅惘。那么李贺写下这千古绝唱要表达何种心境呢?一腔激愤铸诗篇,独领风骚数百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看似是写上苍与衰兰为客送别的悲情,其实是李贺在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仕途无门的凄苦与哀婉,但是据了解,李贺其实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怎么着也

  • 李白一首不为人注意的诗,精准预判了安史之乱和唐玄宗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评价安史之乱,李白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诗,安史之乱后谁救的李白

    李白早年也曾是一位热血青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怀着一颗炽热的报国之心,想要用自己的才华为国立功,干一番保国安民的大事业。但由于李白的家庭出身问题,他的祖上曾经因罪被流放碎叶,作为罪人之后的他并不具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这就使得他的入仕之路分外坎坷。李白为了赢得唐玄宗的注意,可谓费尽心思。开元十八年(

  • 开元24年,唐玄宗为何要给儿子改名?这是一场人伦闹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开元盛世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唐玄宗改革影响,开元初期的唐玄宗

    撰文:梦貘貘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开元24年,即公元736年,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52岁,担任国家元首已有25个年头。二月份,为了勉励新任命的163名县令,唐玄宗亲自撰写了一篇告诫书,要求这批新上任的地方官,关心民众,争做良臣明吏,教化好民众,与百姓们一起改变固有的恶习,以维护政治的清明。当月,

  • 隋唐小说中的冷面寒枪俏罗成,真实历史上的原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四个版本罗成之死,隋唐历史有罗成吗,隋唐后期罗成

    01罗成是隋唐英雄小说中的一员猛将,为第七条好汉。他是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罗成不但武艺高强,颜值更是爆表,是小说中的第一美男,因而有“冷面寒枪俏罗成”的说法。罗成在小说中骁勇善战,扬州夺魁,力擒五王等等情节,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惜的是,罗成最后被太子李建成陷害,死于刘黑闼部将苏定方之手。然而

  • 同为开创盛世的大唐帝王,李隆基和李世民的走向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和李世民啥关系,李隆基和李世民谁先谁后,揭秘李世民和李隆基的异同

    01提到唐朝,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是非常自豪的!大唐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它缔造的伟大盛世,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历史里。当然,唐朝盛世离不开两个关键性的帝王,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们开创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痕迹。然而,当我们仔细的研究盛唐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两个

  • 杨贵妃被赐死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如何?他为何被软禁在甘露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隆基跟杨贵妃的关系,李隆基杨贵妃背景,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传说

    先说一下李隆基为什么要赐死杨贵妃潼关之战中,李隆基乱指挥,致使大军惨败,使已经苟延残喘的安史叛军有了翻盘的机会。李隆基为了逃命,不但把长安城丢了,而且还带着杨贵妃和满朝文武踏上逃亡之路,这才惹怒了卫士们,闹出轰动一时的马嵬驿之变。此时,李隆基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来换天下太平。所以李隆基晚年的不幸也是

  • 瓦岗好汉中他的名气很小,李世民却把三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交他守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收服瓦岗五虎,瓦岗36将,瓦岗三十六兄弟排名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兴修京杭大运河。这些举措虽然大方向不错,但因为操之过急,给军民百姓造成了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最终引燃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在众多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瓦岗寨义军一度占据龙头老大位置。瓦岗寨义军在两代首领翟让、李密带领下,立足中原战略要地,先

  • 李世民听信魏征的一句话,给唐朝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在魏征死后写给大臣的话,李世民被魏征气得怎么样了,李世民对魏征的真实态度

    唐朝大臣魏征,就是李世民这个特点的最佳见证人。魏征,生于公元580年,卒于公元643年。隋朝末年,魏征还在武阳郡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瓦岗寨起义爆发后,在一代枭雄李密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魏征于是前往投奔瓦岗寨,成为瓦岗寨义军中的一名文职官员。武德二年,瓦岗寨起义失败,魏征又投奔到唐朝麾下。在唐朝开国

  •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是谁?李渊最小的儿子是怎样为人处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滕王阁的滕王指的是谁,李渊之子滕王是什么人,滕王阁滕王何许人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上面是滕王阁诗。作者是王勃。当然比滕王阁诗更出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妇孺皆知的名句。江西南昌滕王阁,也因王勃的一篇文章而名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