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觉得兄弟之间的残杀会是什么好事,而“玄武门之变”这件事也可以说是成为了李世民为数不多的“黑点”,但宫廷的内斗本就如此,只有最后的胜利者能够笑到最后,但凡“玄武门之变”的胜者不是李世民,都可能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赢下这一场兄弟之间的战斗之后,还当即下令去大哥李建明跟三弟李元吉家中,不论是仆人还是后代,尽数处死,当时唐高祖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大为震惊,因为他知道这些人肯定是有李家后代的,于是拖着年老的躯体找到了李世民,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
父亲求着自己孩子不要杀自己的孙子,这一听就是一个很荒诞的事。但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听到了一个名字之后,立马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13个后代全部处死。
说来,这一个名字,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李世民的履历来看,他远远不是一个喜好杀戮的人,只不过能力上的优秀引起了父亲李渊的注意,更何况三弟李元吉还一直都支持着李建成这一边,在这种局面之下,李建成跟李元吉两人对李世民的排挤,定然是可想而知的。
自己身为大哥,功绩以及人格却远远不如自己的弟弟,那这个大哥肯定是不好受的,李建成自然知道这种感觉。
从小就聪明伶俐的李世民,又何尝不会明白两个兄弟对他的看法呢?他丝毫不怀疑,只要有机会,他会被兄弟毫不犹豫地铲除。
因此,这个时候李世民身上便是体现了众多成功者身上都有的特点,那就是——隐忍。
李世民再一次证明了,在这种宫廷内斗之中,能隐忍的人往往能够笑到最后,虽然这也是一个满是荆棘的过程。
最终这场内斗之中,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在玄武门发生了那一次弑兄之事,而这些人最后还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这种时候,跟对了老大,就足以让人铭记千古,要是跟错了老大,在历史上就会背负着一个“反贼”的名号。
好在,这些人尽是跟对了老大。
当李渊听到李建成跟李元吉的噩耗之后,又听说李世民要将两家的李氏后代尽数处死,他慌张跑到李世民面前,希望李世民能够将其网开一面,看着自己父亲在求自己,李世民不免也动了几分恻隐之心,他何尝不知道,他这些所谓的侄儿侄女们,不是无辜的呢?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无意中听到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刘安,这个人并不是李建成跟李世民的后代,但他的一生却是明确了李世民要赶尽杀绝的想法。
因为这个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在几百年前便是经历了跟自己相似的事件,当时刘安的父亲刘长也经历过造反的事情,只不过造反失败之后,刘长见大势已去而自杀,在这个环境之下,刘安在汉朝的处境,自然是岌岌可危的境界。
但刘安也是幸运的,当时的汉文帝刘恒并没有将其处死,但报仇这件事却是在刘安心里一天天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想象刘安究竟是为了给父亲报仇,还是自己想做皇帝,或者也是两者都有,最终刘安也做了那个起兵造反的人,但刘安的命运跟父亲刘长一样,最终也是因为兵败而自杀,跟父亲处在了同一场命运之中。
李世民在想起刘安的事迹之后,顿时觉得李建成跟李元吉的后人之中,保不齐就有下一个“刘安”出现,因此李世民便是果断将其全部处死,最终这件事李渊都没能将其劝回来。
皇帝中的事,有时候不能用对错去评价,正所谓慈不掌权,朝廷之中太老实太善良的人肯定笑不到最后,因此李世民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没法去怪自己残忍与否,若是让自己后代面临被报复的景象,那更是他不想看到的。
帝王世家就是如此纷纷扰扰,这到了明朝时期也是如此,有时候也想问一下古人们:皇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