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23 11:05:11

皇权的竞争在古代一直都处于非常激进的状态中,任何对皇位有威胁的人皇帝都会将他们赶尽杀绝,就像是世人常说的对敌人手软就是在残害自己。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你曾经一时手软放过的敌人杀害了。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皇帝都曾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杀死过很多无辜的人,更甚至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只因为一个梦境,就要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这位皇帝就是历史上精明强干的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杀害自己儿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他的梦境究竟是什么内容?

草根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他每天辛辛苦苦的给地主家干活,但是却连饭都吃不饱。但是好在还有家人的陪伴,所以即使是吃不饱饭也生活的很幸福。但是天不遂人愿,随着一场大旱的来袭,让本来就吃不饱饭的家庭,直接到了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父母和哥哥都被饿死了,只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留在世上,为了生存,他只好到了一家寺庙当和尚。

原以为可以过上平凡的生活,但也没有躲过乱世的苦难。被逼无奈的朱元璋不想再过这样四处逃亡的生活了,于是就决定起义。在他好朋友郭子兴的帮助下,他开始招兵买马,经过多次征战,最终成功坐上了皇位,和他一起打江山的臣子们也都升官加爵。

但因为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无论如何他都不想在过之前那种四处逃窜,还吃不饱饭的日子了。这就导致他成为皇帝后越来来越生性多疑,总是怀疑身边的兄弟想要夺走他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所以在朝堂之上稍有违背朱元璋想法的人,都会被朱元璋列为觊觎皇位的怀疑对象。

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朱元璋并不是什么仁善的人。对于陪伴自己打江山的兄弟更是薄情寡义,经常看不顺眼就赶尽杀绝。但其实这样大开杀戒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铲除异己,扫清障碍。他深深地知道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这些兄弟十分有实力,任何一位做了皇帝都能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所以朱元璋对于这些功臣不得不去提防,他害怕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交到外姓人的手中,所以他不得不亲自铲除这些势力。但是太子朱标似乎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经常劝诫朱元璋能否不要滥杀无辜,朱元璋之前并没有理会太子,依然我行我素。但是朱元璋对于这个太子可谓是极致的宠爱,归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母妃是跟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马皇后吧。

只因为他的母妃是马皇后。这位皇后在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就跟他在一起了,并且因为马皇后出身名门,所以对于朱元璋的事业没少帮衬。因此朱元璋十分看重这个和马皇后所生的儿子,但好景不长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顾不得悲伤,因为他要继续寻找可以继任的人选。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并没有将储君立給他的几个儿子,而是考虑到了自己的长孙朱允炆身上,准备立他为太子。

当他将自己年幼的长孙立为储君后,朱元璋开始更加残忍的杀害大臣,甚至于一些武将只要稍有能力就会被朱元璋杀掉。他要保证长孙以后的地位不被威胁,考虑到还要有一些人才来辅佐乳臭未干的太子,所以将一些有能力但却没有雄心壮志的人留了下来,希望他们在今后能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

残忍杀害自己的亲儿子

谁能想到朱元璋杀害自己儿子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梦。有一天夜里,朱元璋梦见一个人带领着众多大臣,身披着黄色的盔甲,逼迫他交出皇权。朱元璋被这个梦惊醒,醒来后就开始思考梦中的那个人是谁,他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那几个儿子上,因为只剩下他们对自己的皇位有威胁了。经过仔细分析便发现四儿子朱棣的嫌疑最大!

因为这个儿子非常聪明,在朝中获得了诸多大臣的支持。本来应该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是朱元璋却选择了朱允炆。朱棣一定会有一些不服气,所以朱元璋就对自己的这个儿子起了杀心。

他先是将朱棣叫到了自己的身边,并且亲自剥橘子他吃。朱棣简直是受宠若惊,他甚至以为自己在做梦,实在是不敢相信平常对他冷眼相待的父亲,竟然亲自剥橘子给他吃。他十分高兴回去后就跟马皇后说了这件事情,马皇后听完大惊失色,连忙抓住朱棣的衣襟说,你快跑,你父亲这是要杀你啊。

虽然朱棣不敢相信自己的亲生父亲会杀自己,但是还是听话跑出宫外。随后马皇后亲自向朱元璋求情,请求他不要杀害朱棣。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建议还是愿意采纳的,所以并没有杀害朱棣。

朱元璋死后不久,朱允炆继位,刚刚成为皇帝没有几天,自己的叔叔朱棣就带着兵马闯入宫中,从朱允炆手中夺下了皇位,赢得了江山。其实相对于年纪尚小的朱允炆,朱棣做这个皇帝显然更加的合适。

之后的政绩也确实说明朱棣有实力做这个皇位,当时因为朱元璋的滥杀无辜,已经导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深怕自己不小心惹到皇帝。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开始整顿吏治,各项措施都做的十分到位,这或许也是朱元璋梦境的应验。

总结

其实从综合实力来看,朱允炆远比不过政治手腕极强的朱棣。但可能因为朱元璋本人就是一位十分残暴的君主,他希望下一任君主可以宅心仁厚一些,所以选择了朱允炆。但是对于朱元璋的做法,实在是很难让人赞同。他竟然为了朱允炆能顺利当上皇帝,而想要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朱棣。还好马皇后救下了朱棣,这才让我们的大明朝得以繁荣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晋文公称霸后,秦穆公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穆公与晋文公谁厉害,晋文公重耳的悲惨下场,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继位

    晋圉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着夫人回去,在岳父的扶持下继承晋国国君。可是晋圉并没有这样做,他担心日后晋国为秦国所控制,狠下心丢下新婚一年的怀嬴回国。[var1]图-重耳从秦国回晋国公元前637九月,也就是晋圉回去的第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晋圉在大臣的拥护下即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即

  • 他的能力不低于鬼谷子,若秦国没有赶走他,可能秦国能提前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鬼谷子在秦国的活动轨迹,鬼谷子控制秦国,鬼谷子的年代到秦国经历了多少年

    [var1]他并不是出生在名门家庭,他家里的条件很一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他不想在这么下去了,所以在他懂了事以后,就决定去齐国学习本领,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人才,而他到了齐国也确实是遇到了一位贵人,那就是他的师父鬼谷子,而他在师父那里也认识了一位当时的朋友,日后的敌人,张仪。在他

  • 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在齐国的经历,孔子在齐国的政治生活,孔子为什么留在齐国

    [var1]齐国原是东方大国,疆土在现在的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富有鱼盐之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685~前643年),又经过杰出的政治家管仲整顿国政,成了春秋时期的一等大国。这时是齐景公统治的时代,也是大政治家晏婴活跃的时代,国家安定而强盛。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是有现实

  • 姜维本事魏国降将,为何能在蜀国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为什么要投降魏国,姜维魏国人为何对蜀国死心塌地,姜维会从魏国到蜀国吗

    姜维是三国后期的将领,很有才能的将领,可以说文武双全,文的方面还是差一些,诸葛亮实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接班人,也没有办法,姜维也算可造之才!姜维本来是魏国将领没有得到重用,在和诸葛亮的战争中被诸葛亮降伏后,对诸葛亮也是非常的敬佩,可以说三国时期的人和后世的很多人对诸葛亮都很敬佩![var1]诸葛亮就将

  • 长平之战中,赵国大败,为何世人都指责赵括而忽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廉颇和赵括,廉颇一定守得住长平吗,长平之战赵括惨的原因

    [var1]长平之战是在周赧王五十三年到五十五年间发生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一个转折点,并且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发生也是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因此这样战役的主角总是备受人们关注,在人们的视角下,小的问题会被无限的放大,而一些真正应该注意的问题却被忽视。[var1]在秦国派出大将王龁率领大量秦军

  • 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灭秦国后历史走向,项羽灭秦是哪年,项羽灭秦国后为什么自己不称帝

    这一年是秦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2年,秦国迎来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客人,这人远道而来,会见了秦献公,发表了一番很著名的预言,后人将它称为“亡秦预言”。[var1]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问题是,秦自秦献公当政之后,秦国发展走上正轨,国力也是开始蒸蒸日上,眼看秦国就要走一步好运的时候,突

  • 赵国只是从晋国分化出的小国,为何能成为,除秦国之外的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国与秦国实力,赵国为何隶属于晋国,赵国是不是晋国灭亡的

    春秋时的晋国,本是五大霸主之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最后三家分晋,昔日的霸主一分为三,化成了赵国、韩国、魏国三个诸侯国。[var1]三家分晋,昭示着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战国时代开始来临。在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都是霸主,谁也奈何不了谁,实力相当,一分为三后,这三个诸侯国,其中任何一个都应该弱于秦国,

  • 孱弱无比的东周为何能在风云激荡的大争之世苟延残喘到战国末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的成就,东周战国特点,东周是正统王朝吗

    那么,为什么孱弱的东周能在兼并战争频繁的大争之世苟延残喘到了战国末期呢?[var1]说原因之前,就不得不提周王畿的问题了。在周武王灭掉了殷商后不久,周武王突然暴毙,年幼的太子诵继位,这就是周成王,武王弟周公旦奉诏摄政。公元前一千一百一十七年,不满周公旦摄政的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叛乱

  • 他是隋朝第一名臣,因为一句话得罪独孤皇后,最后被隋文帝给罢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文帝与独孤皇后,隋文帝如何评价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对隋朝的影响

    有关部门上奏说:“按照《周礼》,百官妻子的品级发布,应当由王后负责,请求依照古制。”独孤皇后说:“女人干政,或许就会从这些小事发端,不可以开这个头。”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亲戚,犯了法应当问斩,文帝因为独孤皇后的缘故,想要赦免他的罪过。独孤皇后说:“国家之事,怎么可以徇私呢?”崔长仁最终还是伏法了

  • 汉朝七王之乱几个月就平定了,为何晋朝八王之乱却用了很久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八王之乱是哪八王,汉朝八王之乱和晋朝八王之乱,汉朝发生的七王之乱

    从事后诸葛的眼光来看,司马家上台本身就是权贵民主的产物,如果有政治强人像曹孟德那样压制权贵豪门,帝国也可能延寿。如果有诸葛,谢安那样善于协调各派系的贤相,帝国也可能维持一段平静。可惜晋武帝慧眼识猪,贾南风只有野心近似吕后,大臣中更没有周勃陈平,高层权斗引发全面内战,帝国本就是泥足巨人,又在内讧中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