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徽因的老师、胡适的好友:她是“头顶中国诸多第一”的民国才女

林徽因的老师、胡适的好友:她是“头顶中国诸多第一”的民国才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2/25 8:54:12

成长于二十世纪初的陈衡哲,世风传统,她带着造命的使命活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身为一代才女培养了林徽因萧红冰心等有名的才女,实乃时代的精彩。

掌控陈衡哲自己的人生,初识造命

陈衡哲,出生于清朝光绪帝时期(公元1890年)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才子,母亲庄曜孚是能与齐白石比肩的国画,书法家。

家中重视对女孩的教育,自小便受到诗词歌赋和西洋先进前端的知识熏陶,家境虽不显赫,却也殷实,这在那个时代确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她的思想自小脱离传统礼教的束缚,7岁时原本要裹脚,她内心抵触无人的时候便取下,后被母亲发现,开明的母亲没有训斥她,还尊重她的想法不再要求她裹足。

从父母处得到中国传统化和书法国画艺术,还从舅舅庄思缄处学到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后来,曾回忆儿时的成长经历,多次感谢舅舅的教导,是舅舅说,世上的人对命运的安排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安命,一种是怨命,还有一种是造命。她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造命。也是舅舅的期望,一直在她的人生道路起到鼓舞作用。

这件事成为陈衡哲日后遇事的原则,不妥协不让步,只为真我。

18岁那年,陈衡哲拒绝了家中早早安排的亲事,当时被安排的对象家世显赫,是个官二代;之后她接连拒绝了所有的亲事,父母尽管惊诧,却也没有强迫其接受。

后来,她在自传中也曾解释自己的做法,一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婚的女人没有人能享受自由;二是恐惧分娩;三是不想和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结婚。

1911年,独自来到上海进入蔡元培办的女校读书,开始接触英文等多方面的系统学习。接着24岁那年,也就是1914年,清华要招留美女学生,要求是:体制健全,品行端淑,天足并且没有婚约,这样的条件简直是为陈衡哲量身制定,考试通过后她成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女学生,接受资助免费学习五年。

也正是她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从而抓住“庚子赔款”留美的机会,展开与当时中国万千女性截然不同的人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遇见爱情抓住爱情,坚持造命

在美国留学这些年,陈衡哲的眼界不断开阔,她的思想越发与传统偏离,渐渐信奉独身主义。但这种想法不久似乎快被打破。

她结识了当时的国学大师胡适,两人交流甚好,频繁地通信,将对方视为知己。

一次见胡适发起的白话文运动被多次阻挠,她毅然在《留美学生季报》发表自己的白话小说《一日》以支持他的主张。

遗憾的是后来没有在一起,胡适不愿违背将他独自抚养长大的母亲的意愿,娶了包办婚姻的江冬秀。

陈衡哲度过了一段沮丧而失意的时光,这时她的生活又有一位人物出现在眼前,任鸿隽。任鸿隽与胡适是挚友,多种顾忌之下他一直没有表露对她的爱慕之情。见陈衡哲如此失意,他终于鼓起勇气走她。

和胡适的幽默风趣不同,任鸿隽是相对内敛温和,他的学识贯通中外,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1919年,学成归国的任鸿隽受政府的委托考察美国的炼钢技术,第一站他便选择了陈衡哲所在的芝加哥,他在美国等了八个月,只为和她一同回国,并向她表明了自己的感情。陈衡哲被彻底地感动,遂而答应。

如今胡适的风评褒贬不一,当时对她好,最终却没有走到一起,总归是不合适的;

而任鸿隽不同,他曾说:她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所以他愿意作一个屏风,站在你与社会的中间,为祖国培养一个天才女子。

这样高的评价和溢于言表的欣赏,任哪个女孩子遇见都会心生喜悦吧。1920年,两人回国完婚,任鸿隽在陈衡哲之后的人生里,相知相伴,志同道合。

任教女教授,坚守原则,始终造命

归国完婚的陈衡哲,还通过胡适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引荐在历史系任教,成为北大乃至当时的中国第一位女教授。林徽因,萧红,冰心,丁玲等都接受过她的教导,曾有“才女教才女”的美称。

未归国前,她的《一日》已在文坛中小有名气,之后笔名“莎菲”在《新青年》杂志多发散文和小说,得到许多好评。后来她因在工作与家庭之间选择了家庭,辞了北大的教授之职,在家待产。

有人说她是和北大有些矛盾,有人说她选择了当年自己讨厌的道路,在家相夫教子。

时过已久,现在看来陈衡哲并不是放弃了造命的使命。

在这段时间,她编著出版了《小雨点》《西风》《文艺复兴小史》等当时的畅销作品。在一边教养小孩一边搞事业的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因此她还写了一本《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

书中讲述了女人既然顾全家庭孩子,还要顾全自己,更需要是全能的,两者兼顾还要做好多是煎熬。

但在她的悉心教育之下,家中的三个小孩依旧非常优秀。

老大任以都,学至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老二任以书毕业于美国瓦沙女子大学,后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学院;

老三任以安,获美国地理学博士学位,也是留校任教。

皆继承母志,效力于教育。

人生际遇沉浮,维持真我,成就造命

1936年,陈衡哲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考验。当时她随丈夫在四川大学任校长来到四川,也在四川大学任教授。因目睹四川的赌博之风,觉得这是恶习,希望能够改正,于是出文批评了这一社会情况,比如百姓赌博成风,鸦片烟没有得到控制,女孩子不以做小妾为耻等。

但是这件事被当地的百姓所控诉,认为她别有用心,是刻意地夸大事实,说她摆帝国主义的架子,是附庸美国的文化汉奸。

一时间骂声将她淹没,不得已1937年与丈夫一起离开了四川。

抗战胜利后,很多朋友都去了台湾,但她和丈夫决定留在大陆。之后因为时代的动乱,备受摧残,晚年落得凄凉。直到1976年1月7日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86岁。

陈衡哲的这一生,每一次的做的选择不无为维持真我,在山尖风光过也在山谷跌落过。时至今日,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才女的身份和奋于造命的勇气,在那样的时代里,令人敬佩!

文/扒拉文史

更多文章

  • 李鸿章费巨资从德国买武器,原以为是神器,结果成了一堆“废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买了多少武器,李鸿章怎么发现炮弹是假的,清朝进口德国武器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国内的文化界以及史学界都各有说法,意见不一。部分人比较认同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要》中,提出的“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演化的三个时期,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表现为自强运动的崛起。二是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表现为制度层面现代化的改革。三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

  • 李鸿章入土不过60年,尸骨被人炸墓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李鸿章死前口述史,李鸿章被挖出尸骨

    爱国将领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与林则徐同时期的李鸿章也是为国家生死宁愿牺牲自己利益和名誉的人。李鸿章的名号想来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晚清朝廷的重臣,他曾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伊藤博文也对他赞赏有加。生活在清朝末年,创立北洋水师,提出了“师夷长技

  • 民国头号名媛唐瑛,曾甩宋子文和豪门丈夫:懂得自爱的女人最好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瑛个人简历,旧上海名媛唐瑛照片,民国美女唐瑛

    民国名媛这么多,但这一位才是真正的不得不说。她系出名门,是上海社交圈中的风云人物,是民国时尚界和戏剧界的翘楚。曾经两嫁豪门,却对宋氏家族不屑一顾。她就是唐瑛。011903年,唐瑛在上海出生。她的父亲唐乃安是庚子赔款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德国,也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的西医。母亲徐亦蓁是金陵女子大学的第一届毕

  • 李莲英姐姐隐瞒真相,大清灭亡后才敢说,慈禧其实并非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死后李莲英还活了多少年,李莲英慈禧谁死得早,慈禧李莲英电视剧

    晚清时期的慈禧,便以其独特的作为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对于她离世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因病而亡,但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的姐姐却隐瞒了真相,一直到大清灭亡之后才敢公布,慈禧并非因病死亡。 李莲英的姐姐是谁?为什么她会知道呢?究竟又是因何离世呢? 01步步高升,荣升贵妃虽然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普遍较低,

  • 李莲英哪好了,慈禧为何如此宠信他?他难道是假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莲英怎么成慈禧的红人,慈禧为何独宠李莲英50年,慈禧李莲英电视剧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皇宫内院的“八卦”总是格外上心,或多或少,老是有一些深宫内苑的八卦新闻流到民间。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末期实际的掌权者,关于她的瓜还真不少。而她与李莲英的关系,也一直被传得神乎其神。 流言止于智者,但流言一旦传开,必然会存在其合理性,否则又怎么能算是“大瓜”,吃瓜群众又怎能尽兴。慈禧

  • 顺治24岁英年早逝,又对董鄂妃情有独钟,为什么还会有14个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顺治和董鄂妃是什么缘,董鄂妃在顺治心中的地位,顺治对董鄂妃有多好

    按理来说本来作为紫禁城的第一位大清皇帝,顺治帝福临本该大有作为,但可惜天不假年,在他24岁那年他就得了天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年仅8岁的康熙,大约也就这么些东西了。其实硬要说起来,他还有为人称道的一点,那就是原不该帝王所有的痴情。顺治:弱水三千,只取董鄂氏这一瓢饮事实上顺治对于董鄂妃的感情

  • 虎毒尚不食子,道光为何残杀爱子?原因让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踢死太子野史,道光犯了什么错误,道光晚年生育能力

    道光皇帝在中国近代史上鼎鼎有名,因为在他统治清王朝的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十年间(公元1820到公元1850年),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王朝开始慢慢堕落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也由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跨越农业社会和两半社会的皇帝。提起道光,我们印象中似乎就一个字,“扣”,他的抠门

  • 70岁为儿子挣奶粉钱,“和珅“王刚的小娇妻竟是网恋奔现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刚和珅真人照片,王刚和珅谁有钱,和珅王刚多大岁数了

    "和珅"王刚,大家是不是顿时被唤醒回忆,犹如醍醐灌顶~人称"和珅专业户"的王刚,先后在《宰相刘罗锅》 《铁齿铜牙纪晓岚》 《少年嘉庆》三部剧中都担当"和珅"这个角色的饰演者。据统计王刚演了320集的和珅,这一生王刚怕是无法摆脱"和珅"这个标签。除了饰演和珅外,王刚还曾做过鉴宝节目的主持人。手拿小金锤

  • 唐太宗不修长城是一大昏招,康熙不修长城为什么却是一大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开金口,康熙为啥不修长城,康熙和唐太宗比谁厉害

    当然秦始皇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大笔金银花出去,他也要求卢生必须给他一个结果。卢生为了交差,不知从哪里淘弄来一套书,向秦始皇“奏录图书”。秦始皇看的津津有味,但看了半天啥也没看懂,只记住上面一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托着腮帮子想了半天,终于认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灭亡秦国的,是北方的胡人。于是,

  • 曾国藩开创一傻瓜战术,轻松镇压大平军,欧洲人偷学,杀1000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杀太平军有多狠,曾国藩军队攻破南京后夜御数十人,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秘诀

    接到平定叛乱的圣旨后,曾国藩在老家湖南创立了一支军队,这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湘军。不过,曾国藩虽然在慧眼识人和军事训练上十分擅长。但在临阵指挥,军事策略上捉襟见肘。每次他亲自上阵,湘军都要吃败仗。特别是在早期的湖口之战中,曾国藩就被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打的丢盔弃甲,甚至差点投湖自尽。好在曾国藩能及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