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开创一傻瓜战术,轻松镇压大平军,欧洲人偷学,杀1000万人

曾国藩开创一傻瓜战术,轻松镇压大平军,欧洲人偷学,杀1000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1/10 12:50:58

接到平定叛乱的圣旨后,曾国藩在老家湖南创立了一支军队,这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湘军。不过,曾国藩虽然在慧眼识人和军事训练上十分擅长。但在临阵指挥,军事策略上捉襟见肘。每次他亲自上阵,湘军都要吃败仗。特别是在早期的湖口之战中,曾国藩就被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打的丢盔弃甲,甚至差点投湖自尽。

好在曾国藩能及时认清自己。知道自己带不了兵,后来索性就退居二线,负责后方的战略制定工作。所谓笨鸟先飞,正是曾国藩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终于让他研究出一个笨方法,正是靠着这个方法,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湘军轻松剿灭了太平军。

具体是什么方法呢?笔者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太平军之所以所披靡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不怕死,俗话说得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太平军最擅长的就是赤身肉搏,而八旗子弟过了多这么多年的腐朽生活,一个个早就已是贪生怕死,只敢在远处放枪、开炮和射箭,一遇到肉搏就成了傻子。所以,在阵地战中,太平军对清军每次都屡屡得手。而太平军的肉搏技术,甚至连湘军都招架不住。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曾国藩才想出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结硬寨”是指修筑防御工事,譬如战壕和堡垒,一步步缩小太平军的领地。另一个“打呆仗”则是指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为依托,改攻为守,一步步消耗太平军的战斗力,同时切断太平军的粮草供应,最后耗死太平军。

毕竟和太平军相比,清军的粮草优势无疑是巨大的,源源不断的补给能随叫随到。而且,火炮枪支这类的武器,在防御工事里战斗力会提升几个档次,从而化解太平军的无脑冲脸。

于是,后来湘军就直接成了一支半工兵部队,主要是挖战壕和修堡垒,清军则负责前线交火。正式靠着这样的战术,曾国藩的军队变得无往不利,最后更是打到了太平军的大本营天京。

兵临城下后,曾国藩又让湘军们故伎重施,同样用挖战壕的方法,一步步包围了天京。最后战壕挖到了城墙根下,湘军用炸药炸毁了城墙,从而攻入天京,镇压的太平天国运动。

有意思的是,曾国藩这个“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正是无意中命中了近代战争的核心制胜技术——“防守大于进攻”。在那个热兵器还不算发达,没有作战坦克的年代,火枪火炮杀人虽然容易,但对于坚固的防御工事可是一筹莫展。而坚固的堡垒就宛如一辆不能移动的坦克,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方法被欧洲人抄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被各交战国广泛运用。西方列强甚至还专门从我国借调了士兵前往前线挖战壕,这也是为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会出现我国代表团的原因。

同时,欧洲人还新加入了一个铁丝网元素,正是结硬寨、打呆仗和铁丝网这三个元素,一战时期任何一次主动进攻都会成为防守方单方面的屠杀。而协约国正是靠这个方法,步步紧逼,最后迫使同盟国核心的德国投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战时,死于该战术的交战双方士兵多达1000万,创下了世界战争史的记录。而这里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竟是来自我国曾国藩的东方智慧。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之两度流血收复的雅克萨城,169年后,永远地归属了俄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军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沙俄有没有赔款给大清,清朝在雅克萨之战打赢了沙俄吗

    三年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更是使胜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写在了纸上。可是,当时不会有人知道,这场并不漂亮的胜利,竟然为大清东北边疆200年后的溃败打下了伏笔。一、兵力和后勤优势掩盖了技术和组织的军事劣势在两年间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军的兵力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不同史料记载虽然有出入,但大体上都认为清军远

  • 此人是秦国的丞相,秦始皇的表叔,为何却要起兵反秦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起兵反秦,秦始皇的弟弟为什么叛秦降赵,秦稷和秦始皇关系

    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就势必要灭掉楚国,但是作为秦国丞相的熊启却被当时想要攻打楚国的秦始皇给罢免,这时的熊启要回家守卫自己的国都,自然会和秦始皇发生矛盾,当然要起兵反抗秦国。[var1]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都有着政治联姻,熊启的父母就是这样,母亲是秦国的公主,父亲是楚国的考列王,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使

  • 秦国灭亡时究竟有多惨?人口损失三分之二,赢姓皇族全被项羽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是被项羽灭的吗,秦国三大惨败之谜,项羽击败秦国了吗

    [var1]到了公元前210年,在经历过长达11年的统治阶段,秦始皇废除了一系列原有的制度,比如分封制等;重新按照图纸分化设立了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号召全国使用小篆为官方书写方式;发明了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等等。在政治战争中,他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修筑了长城,为了巩固地位,大刀阔斧。他为了能够享受到这

  • 魏国的“淮南三叛”,是蜀国北伐中原的天赐良机,可惜被姜维错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维讨伐魏国有赢吗,姜维攻打魏国时的感觉,姜维为什么攻打魏国

    [var1]第二步,蜀汉应等待时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天下有变”、魏国发生大的内乱和动荡的前提下,蜀汉应主动出击,进攻曹魏,以实现复兴汉室、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根本目标。因为魏国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蜀汉,在正常情况下蜀国单挑魏国几乎毫无胜算,所

  • 本来姓姜的齐国,为什么会改姓了田,8代人筹备了300年的灭国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为什么从姜变田,姜氏与齐国的关系,齐国国君是姜姓吗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史记中对姜太公是这么介绍的: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常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姜太公吕尚,是东海边人。吕尚的先祖姓姜,曾经担任四岳之官

  • 老师不会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赵国2万军队被秦国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于蔺相如资料,蔺相如对赵国的影响,战国时期关于蔺相如的资料

    [var1]《韩非子》记载,楚国人卞和善于鉴赏玉石,他在荆山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谁知楚厉王有眼无珠,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一怒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足。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继位后,他再次拿着这块玉去找楚武王献宝,楚武王仍然把他当成骗子,又砍了他的右脚。[var1]楚文王登基后,听说了这件事

  • 中国历史上,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朝代为何喜欢用春秋战国的名字,春秋战国算一个朝代吗,春秋战国中国的朝代

    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例非常特殊的情况: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这是朝代吗?不是,严格来说春秋属于东周的一部分,而战国则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另一部分则不是,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var1]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历史错误之一,事实上东周灭亡的时候,战国时期还没有结束

  • 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忌与孙膑的第二次见面,田忌赛马田忌和孙膑的性格,田忌赛马中孙膑是田忌的军师

    [var1]“田忌赛马”文章后面说的是“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正是因为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齐威王对孙膑刮目相看,将孙膑当成了老师,但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孙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本名是孙伯灵,他与魏国名将庞涓师出同门,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捏造罪

  • 孔子的优秀弟子这么多,为何自己的儿子却这么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最有名的几个弟子,孔子最优秀的十大弟子,孔子的所有弟子都有谁

    众所周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的弟子们名满天下,儿子却不著名。仅仅流传了一个“孔鲤过庭”的典故,还是个“问啥啥不会”的熊孩子形象。难道,孔子是个好老师却不是个好父亲?他的儿子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孔子对他儿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一探寻。01得子之喜孔子十九岁时,取宋人丌

  • 秦始皇灭六国后,他是如何对待六国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如何处置六国妃子,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国王去哪了,秦始皇灭六国六国君王结局如何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皇帝,他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还统一了我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进一步巩固了统一。[var1]秦始皇还发动战争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还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