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一统的思想,是否与隋朝的统一,有军事政治有所关联?

大一统的思想,是否与隋朝的统一,有军事政治有所关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4/2/18 5:41:08

梳理自西晋至隋建国前的历史可知,晋灭亡后,由于中央王朝的崩溃,中国再次陷入长期的混战和分裂中,这三百年间中“五胡十六国”政权兴替之频繁,疆域变动之复杂,远超晋以前的三国时期,也超过此后分裂的五代十国时代。而隋文帝杨坚以外戚的身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既顺应了“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又顺应了民众祈望太平的愿望,成为了历史的出口。

公元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占北周江山,改国号为隋,废西梁,灭南陈,平岭南,一统天下。终结了自东晋南迁(公元 317 年)至隋文帝平定岭南(公元 590 年)彻底统一中原地区,共 273 年的南北分裂状态。

隋朝应“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而生,作为新生政权自有其一番气象,但此时政权初立,人心尚不安稳,社会还不安定,强敌环伺,南有陈、梁两国,北有突厥,东北有高句丽虎视眈眈,北周旧部也多有不忿。在这种情况下,隋文帝在三个方面进行隋朝天下秩序的构筑,为整个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调。

首先,积极清除北周残留的势力。隋文帝以外戚身份,篡北周政权自立为帝,立国以来,北周后主宇文阐及其旧部遗臣依然存在,北周的势力在境外也有策应,如嫁与突厥的宗室女千金公主,在国破之后“每怀复隋之志,日夜言之于沙钵略”,请求突厥可汗为她报国仇家恨,依靠对突厥沙钵略的影响力,引“控弦之士四十万”南下侵隋,引得“天子震怒”。虽其时年仅九岁的宇文阐已被贬为“介国公”,再无国君风采,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隋文帝于公元 581 年差人将年幼的昔日北周静帝宇文阐杀害。隋文帝此举将北周复辟的潜在可能彻底扼杀,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其次,通过分化、离间、削弱了突厥诸部,获得了东亚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开皇二年(公元 582 年)沙钵略一部遭遇天灾,“竟无雨雪,川枯蝗暴,卉木尽烧,饥疫死亡,人畜相半,旧居之所,赤地无依”,加上千金公主的煽动以及沙钵略可汗与隋廷交恶失去“岁贡”,沙钵略出兵“控弦之士四十万”南下。但此次战争,先是隋方的“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子干阻川为营,贼军不得水,数日,人马甚敝。纵击,大破之”,后有“达“达头可汗前攻酒泉,于阗、波斯、挹怛三国,一时俱叛”,被迫撤兵西救。“利稽”被高丽、靺鞨暴动击败,被迫撤军漠北,沙毗设又为纥支可汗所杀,加之长孙晟唆使民可汗以铁勒叛乱骗沙钵略可汗,使之“惧而退兵”,隋军在艰苦的作战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沙钵略可汗再次攻隋。此次对抗中,史万岁“追斩首虏二千余人”,大败达头可汗;阿波可汗被长孙晟说服,与隋约和退兵;卫王杨爽大破大可汗沙钵略,沙钵略可汗丢弃金甲遁走;李晃阻断“摩那渡口”,“邀击突厥,复大杀获”。这次打击使突厥各部分崩离析,互相难以支援。同时,隋扶持北面的突利可汗和启民可汗,共计三次护送启民可汗北上,将与隋廷作对的达头可汗驱逐出漠南。仁寿三年(公元 603 年),“思结、伏利具、浑、斜萨、阿跌、仆固等十余铁勒部暴动,尽背达头,请来降附启民”,而僭主达头可汗垮台,“众大溃”,自此达头可汗完全失去了与隋廷对抗的实力,西逃吐谷浑,从中国史书中消失。启民可汗尊隋文帝为“圣人可汗”,他治下的突厥“实质上是隋朝下属的边疆民族自治政权, 强固的宗蕃纽带连结着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启民可汗个人也对隋极为顺服,甘愿“千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欲杀武则天,全因“命中注定”,李淳风极力劝阻救下她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杀李淳风,武则天为啥杀李世民,李淳风真的斗不过武则天吗

    虽然有些荒唐,但是当时李世民是十分惊慌的。于是李世民决定召李淳风入宫,此人号称是第一预言大师,一定能给出一些建议。见面之后,李世民也没有藏掖,直接拿出预言书给李淳风看。李淳风看后,知道是大事攸关,所以也坦诚相告,这个武姓女子现在就生活在皇宫当中,据我推测,四十年后,她会成为新的皇帝,李家子孙,多少会

  • 李世民有一个弟弟,生活荒淫无度,其留下一门绝技,流传到了今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怎么对待他的弟弟们,李世民可不只是杀了哥哥弟弟而已,李世民的十大绝技

    谈起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世民,历史上最繁华的唐朝就是在他的带领下。虽然说他的能力比较高,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欲望而过度放纵自己,并且因为他的才华比较高,导致了唐朝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时代。但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有一个生活荒淫无度的弟弟,今天要说的就是李元婴,对大部分读者来说,这

  • 敌将太凶猛,武则天:这该怎么办?宰相:主动求和,他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打敌将太凶,武则天调左右龙武卫主力,武则天秘史杀宰相

    因为这次和亲政策,吐蕃和大唐一直处于和平状态。到了武则天时期,双方爆发了战争,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禄东赞天生奇才他的儿子论钦陵也一名猛人,曾经在大唐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深得中原文化的精髓,对中原排兵布阵、兵法谋略都有研究,更是摸清了唐朝的时局情况。论钦陵回到吐蕃后,就开始计划进攻大唐西域,解除吐蕃的隐患

  • 大将和高昌国女子有事情,李世民本想追查,魏征为什么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如何处理魏征,李世民为何要重用魏征,李世民对魏征的真实态度

    薛万均本是隋朝将领薛世雄的儿子,和弟弟先归罗艺,后投李渊。李渊很高兴,授予他上柱国、永安郡公的身份。当时的形式还不明朗,窦建德率领大军来攻打范阳。罗艺打算直接迎敌,薛万均劝说道:“敌众我寡,如果出门应战,那肯定失败了。不如这样,把赢弱的兵马放在水边,让敌人轻敌冒进;我带领一百奇兵藏在城下,趁着他们渡

  •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面积小,为何是南方九国存在时间最长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九国之中,荆南最小,只不过荆南位于中原、蜀、吴、楚之间,是各方之间的缓冲地带,所以存在时间较长。在九国中面积仅比荆南大的,就是吴越了。可吴越却是九国之中存在时间最久的,直到公元978年,吴越才纳土归降已平定南方的北宋。吴越面积小,为何能存在这么久?这既有地理因素,也有经济等因素。杨行密建立的吴国,是

  • 隋唐时期最顶尖的三位大将,李世民若能得其一就不用兵变夺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李世民有什么强大的大将,唐朝李世民的四大名臣

    这位将领就是历史上隋朝最有名的将军-杨林,说起杨林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还有一个绰号,靠山王,对于这个绰号,大家应该很是耳熟,因为在《隋唐演义》中,李世民为了击败靠山王,曾经付出过很多努力,罗艺等李世民手下的一众干将,都未能让靠山王有半分的威胁,这足以展现出靠山王的能力,有种一夫当关

  • 隋朝只延续了两代,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帝王杨坚和杨广太能干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坚和杨广个人简介,隋朝皇帝杨坚和杨广,历史上的杨广和杨坚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五胡乱华,挽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文明再一次战胜了野蛮,杨坚因此成为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是他开创了读书做官的先河。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睿智的人,把王位传给了杨广,断送了隋朝的天下!有黑幕吗?答案是没有!杨坚把王位传给杨广,原因是这个儿子太优秀了!从才学到人品,

  • 上官婉儿一直没站错队,李隆基为何还要杀她?看完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被李隆基杀的吗

    李显的性格相对较弱。韦皇后也想学习武则天,因此她试图在女儿的帮助下控制朝政。在此期间朝中的势力错综复杂。武则天死后,武家的势力并未消灭。上官婉儿与武三思保持着秘密关系。在皇后的帮助下,她还杀死了许多大臣。因此,这也是她死亡的原因之一。其次,上官婉儿既是韦皇后集团核心人员,但是她还和李唐的皇室有切不断

  • 阿斗刘婵去世,司马炎送来三件陪葬品,刘备:奇耻大辱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斗刘禅之死,阿斗刘禅最后怎么了,司马炎如何对待刘禅

    刘备去世之前,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希望他能够辅佐刘婵,而诸葛亮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说刘婵当了蜀国的皇帝,但是蜀国真正掌权的人却是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了之后,刘婵才真正的解脱了,可是北魏却强大到了无法比拟了。最后的结果都知道,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也没能拯

  • 魏征去世后,被李世民砸了墓碑,其实他一点都不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死后李世民说的话,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与李世民墓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作为凌烟阁上的第四位功臣,魏征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从玄武门事变开始直到他去世,整整十七年间,他尽心辅佐唐太宗李世民,从谏议大夫,一直做到了左光禄大夫。作为千古第一诤臣,魏征的“出场”就十分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