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只延续了两代,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帝王杨坚和杨广太能干了

隋朝只延续了两代,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帝王杨坚和杨广太能干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1/20 3:15:02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五胡乱华,挽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文明再一次战胜了野蛮,杨坚因此成为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是他开创了读书做官的先河。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睿智的人,把王位传给了杨广,断送了隋朝的天下!有黑幕吗?

答案是没有!

杨坚把王位传给杨广,原因是这个儿子太优秀了!从才学到人品,没有人不称赞!从文治到武功,没有人不佩服,因此继承人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但却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因为,杨广太优秀了,给别人太强悍的压迫感!

杨广这个人怎么样?民间风评很差,主要是绯闻。是否真有其事,没法证明。但是,连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被人说也是不屈,毕竟这种事情,八卦性质很强,流传广泛。

我们就说点,可以证明的!

1、史书称杨广:“美姿仪,少聪慧”。

2、二十岁的杨广成为军事统帅,平定陈。当然,真正的指挥者却不是他,是高颎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这段经历,为他定鼎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算是有了军方背景。

3、2年后,镇守江南作风简朴,礼贤下士、谦恭谨慎,赢得了朝野赞颂,政绩斐然,算是有了文官背景。

4、登基后,开凿大运河,泽惠千年,他的历史眼光是独到的。

5、改革教育制度,开创科举制,成为公务员考试的奠基人,他的政治思维是前卫的。

6、军事征服突厥、契丹,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为中华民族开疆扩土!

7、为了发展文化,成书一百三十部,一万七千多卷。《封氏闻见记》记载:“炀帝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廊屋,列以贮之。”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是空前!

8、平衡儒、佛、道三教。应该说他对信仰文化的是开明的。

9、在外交上,建立了众国臣服的朝贡体制。如果有国家不愿意臣服,采取战争的手段威服之。隋朝,就是当时的世界宪兵。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非常的突出!这个人太过了!在各个方面都有空前的建树,别人只要能够在位期间完成一样,都会名垂千古,他都做到了,因此步子迈大了!国力无法支撑,激发民变,丢了江山性命,成就了千古骂名!

问题出在了哪里?为什么这么一个大气无双的帝王,会走向悲剧的结局?

一个帝国的继承人必须经历最残酷的宫廷政治角斗,才能成长为合格的王,杨广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政治对手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放弃。因此,宫斗戏往往到了最后一刻,都有可能翻盘。据《资治通鉴》载杨广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在隋文帝卧病在床的时候,请教杨素,后事和登基事宜。结果被人阴了,杨素的回信到了隋文帝手上。就在这时候宣华夫人陈氏投诉杨广意图非礼。这么明显的政治陷阱,隋文帝居然没看出来。准备废黜杨广,重立太子。这对杨广来说是致命的,退一步就是死!

进一步则埋下了帝国崩塌的隐患,杨广非常的果断,隋文帝驾崩,父子相残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杨广为此付出了惨痛的政治代价,引发了一系列的杨氏皇族内斗的悲剧:杨勇自尽,杨秀杨谅被软禁,汉王杨谅被幽禁至死。长宁王杨俨、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全部被处死。可以说,这才是隋朝被推翻的真正原因,天然的支持者都被除去了,为此殃及功臣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杨广成了孤家寡人。

这才让真正的权力觊觎者找到了把持权柄的机会,一直到隋炀帝被阴死!一个人背负如此大的内心压力,如何宣泄?一个连最亲密的人都失去了,还能信任谁?杨广走上了一条,失控的道路,即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丢了位置。家国天下,没有处理好家事的杨氏父子,又好大喜功,最后被李家取代,也是必然。

为了在政治上获得对隋朝的继承,李家这个曾经的亲戚对杨广的贬低是不遗余力的。杨广的绯闻都是被有心人宣传的,尽管李家为了得到天下,借助突厥的力量,可是人家保住了位子,一切都不是问题。这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奇葩的理论,什么是奸臣?有能力威胁你位置的人!什么是忠臣?没有能力威胁你位子的人!有的时候,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对有些人来说,忠诚的前提是背叛的筹码不足。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一直没站错队,李隆基为何还要杀她?看完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被李隆基杀的吗

    李显的性格相对较弱。韦皇后也想学习武则天,因此她试图在女儿的帮助下控制朝政。在此期间朝中的势力错综复杂。武则天死后,武家的势力并未消灭。上官婉儿与武三思保持着秘密关系。在皇后的帮助下,她还杀死了许多大臣。因此,这也是她死亡的原因之一。其次,上官婉儿既是韦皇后集团核心人员,但是她还和李唐的皇室有切不断

  • 阿斗刘婵去世,司马炎送来三件陪葬品,刘备:奇耻大辱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斗刘禅之死,阿斗刘禅最后怎么了,司马炎如何对待刘禅

    刘备去世之前,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希望他能够辅佐刘婵,而诸葛亮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说刘婵当了蜀国的皇帝,但是蜀国真正掌权的人却是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了之后,刘婵才真正的解脱了,可是北魏却强大到了无法比拟了。最后的结果都知道,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也没能拯

  • 魏征去世后,被李世民砸了墓碑,其实他一点都不冤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死后李世民说的话,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与李世民墓碑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作为凌烟阁上的第四位功臣,魏征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从玄武门事变开始直到他去世,整整十七年间,他尽心辅佐唐太宗李世民,从谏议大夫,一直做到了左光禄大夫。作为千古第一诤臣,魏征的“出场”就十分与众

  • 一个戏子皇帝,一个商人皇后,这对奇葩夫妇如何携手共毁后唐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人皇后,历史上的戏子变成皇后的人,傻子皇帝却有一个精明的皇后

    01李存勖是唐朝晋王李克用之子,他自小聪慧,李克用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李存勖五岁时,李克用就曾对人说:“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李存瑁十一岁时,他随父亲征讨王行瑜,并向唐昭宗报功。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唐昭宗很欣赏李存

  • 她是董鄂妃的妹妹,并不得顺治宠爱,顺治驾崩,她为何会以身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顺治董鄂妃的真实照片,董鄂妃和顺治关系如何,顺治与董鄂妃电视连续剧

    贞妃虽然是孝献皇后董鄂妃的族妹,但不论是现存的历史文献还是民间野史传闻中,都没有顺治皇帝宠爱贞妃的记录,在《清圣祖实录》和《清史稿》中,对其的记载都是一带而过。那么,这个并不受顺治皇帝宠爱,甚至在顺治皇帝心中都没存在过的庶妃到底为何以身殉葬呢?是真心爱恋还是无可奈何?首先,贞妃董鄂妃是顺治皇帝驾崩后

  • 康熙时代的权臣索额图,最终为何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索额图怎么样死的,索额图被康熙饿死,康熙第一权臣索额图

    索尼死后,朝政被鳌拜牢牢掌握,康熙除鳌拜时就特意招索额图前去商议,后来吴三桂叛变,索额图又积极的给康熙皇帝出谋划策,推举人才,很多意见都被康熙皇帝采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索额图的官越做越大,到了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一职,他在朝中的权势也一天大过一天,他的两个弟弟品行不端,康熙交给索额图处置,索额

  • 清朝妃嫔们的真实生活,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晚上睡大通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妃嫔们的真实照片,清朝妃嫔寝宫,清朝妃子的生活作息

    在清朝康熙年间,后宫的嫔妃数量都是有限制的,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一般都是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子四位,嫔六位,还有就是等级比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这些位份虽然没有人数限制,但是她们的地位是很低的。我们先来说说皇后,在电视剧中的皇后看起来很悠闲,很得意,但真实的皇后并不是那样的,她反而

  • 年羹尧:他功勋无人能比,却是历史上罪名最多之人,死于太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年羹尧到底多牛,年羹尧真的那么厉害吗,年羹尧简介及照片

    年羹尧:功勋无人敌,罪名他最多 从历史上看,要杀一个人肯定有列罪名,空穴来风也好,铁证如山也罢,总是要列那么几条以示其咎由自取。当初那大贪官和坤,所列罪状二十条,其中犯任何一条都属死有余辜之罪。但有一人的罪名那却是多得惊人,达九十二条,这便是大清名将年羹尧。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清朝康雍年间名将。

  • 太平天国定都后,为了巩固天京的军事部署,都做了哪些重要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利与弊,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军事措施

    洪秀全被迎入金陵之后,随即宣布这里成为太平天国的京城,并改名为天京。很多比较熟悉这段时间历史的朋友们是知道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两个月后,派出了北伐军和西征军,那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没有在攻下天京之后就趁大好形势进行北伐和西征,而是选择两个月后进行呢?小佛在看了相关的史料后得出一个结论:洪秀全领导

  • 洪秀全把儿子养成傻白甜,被俘后对清军言听计从,被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儿子死得有多惨,洪秀全儿子被俘后说的这段话,经典传奇太平天国洪秀全

    屡次名落孙山的洪秀全,却极为精通权术,十分擅长思想控制。早年间,洪秀全便一手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网罗了一批教众,从而与清廷决裂,打下了半壁江山。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开始沉迷于眼前的胜利,躲在天王府风流快活。为了稳住自己的权势,洪秀全绞尽脑汁地实行思想控制,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洪天贵福尚在